李吴结盟
      
          从底层到出人头地成功,往往在下一步之外。因为我相信,再迈一步,那边
      也许就是转机,就是成功。
      
          张家口的同事们再见到李真的时候,才发现此李真已非彼时的李真了。28岁,
      李真当上了省长的秘书,而后也仅30岁左右,他晋升成为" 河北第一秘" 。而曾
      经全力阻击李真直接进入省政府当秘书的主管省长和办公室主任,都被尔后进入
      权力中心的李真,给予了报复,一个被挤压交流到省外,一个提前退休失了权。
      在这次进入省政府办公厅的过程中,李真切实体会到金钱和权力的重要性,在向
      权力中心挺进的过程中,哪一个都很重要,要绝对把握好,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官场:把握机遇
      
          对多数河北政界干部来说,吴庆五算得上是一个古怪神秘的人物。吴庆五的
      神秘性,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只在河北省政府呆了不到两年时间,随即下海,
      从河北省权力系统里淡出。
      
          1990年7 月,做秘书的吴庆五与其领导程维高一道,从河南调至河北。《燕
      赵都市报》纪剑铭披露,吴庆五的个人历史比较简单。他又名沈诚,1954年10月
      19日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一个工人家庭。1970年初中毕业后即被分配到南京市汽
      车修理厂当了一名技术工人。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之际,吴庆五有文
      化,脑子又灵,能说会道,在当时的工厂里算是个人才。参加工作不久他就入了
      团,1973年又入了党,第二年又被提拔为厂里的中层管理干部,那时他才刚满二
      十岁,是党组织看好和培养的后备干部苗子。1975年,南京市委要重点培养一批
      青年干部,吴庆五有幸被选中,进入南京市委组织的青年干部学习班学习。这次
      离开工厂他再也没有回去过。一年后,吴庆五从市委青年干部学习班结业后被留
      在南京市革命委员会做秘书,从此步入政界,开始了他一生的秘书生涯。
      
          1978年6 月,他调任南京市委办公室,继续从事秘书工作。1984年,程维高
      担任江苏省委常委兼南京市市委书记,吴庆五出任程的秘书,这一跟就是9 年,
      直到1993年他从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的职位上辞职下海经商。1987年6 月,
      程维高奉中央之命,赴河南省担任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省长一职,吴
      庆五跟随程维高到河南,官居正处级秘书;1990年7 月,程维高奉调河北省出任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他又随程维高来到石家庄,继续担任程的秘书,1991
      年11月,吴庆五被任命为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大家注意:他是由于他所服务的省长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他同样被人们关注。
      而且,他到河北来没有带家属,一日三餐,他基本上都在省委的食堂里吃饭,当
      时大家与他接触的机会也是很多的,但看上去他的性格比较内向,所以基本上没
      有太多人能够真正了解他。后来,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是李真接任了他的位置,
      当时,他们两个走得比较近。在省政府秘书圈子里,李真最有价值的收获是与吴
      庆五秘书交好。吴想下海,摆脱秘书生涯,而李真希望能够接任吴庆五原来的位
      子。
      
          吴比李真大九岁,由于吴庆五生在南方,家里世代都为商人,善于经商钻营,
      他从小就有投机经商的习惯。1990年7 月,他又随程维高省长由豫来到冀省政府
      任职。后来,河北省省长和省委书记意见不一致,为一些问题有时争得面红耳赤,
      他看到这些,感到从政艰险。他虽然在1991年11月提拔为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
      任,但他对政治斗争的残酷,对个人的政治前途已经失去信心,想重操祖传经商
      的旧业,心想不如趁年轻多挣些钱。
      
          吴庆五在河北省政府除了当省长秘书外,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认识
      了李真这个盟友。吴比李先两个月进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对河北省政界的情况
      以及游戏规则一无所知。李真实际上是先他一年来到省城,他依靠个人的活动能
      量和关系到省政府办公厅当上了副省长的秘书,对省委、省政府的情况了如指掌。
      吴庆五和李真相识完全是萍水相逢。1990年,当吴庆五随程维高到河北赴任后不
      久,李真也调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为一名副省长担任专职秘书。两个人同朝为
      官,李真又善于观颜察色,吴庆五又急于熟悉工作和工作环境,于是两人便慢慢
      地接触起来。吴庆五来河北之前,听别人讲过河北政界人事关系很复杂。初识李
      真后,他很快被李真的大话、假话所蒙住。李真能言善辩,虽然他在年龄上比吴
      庆五小八岁,但在智商上一点不逊于吴庆五。通过几次简单的接触后,从新省长
      秘书的言谈话语中,他摸清了吴庆五想什么、想知道什么的思想脉络,聪明的他
      也意识到,自己要在办公厅有所发展,必须借助吴庆五这位省长大秘书的提携和
      关照。吴庆五是新来乍到,也需要人的帮忙和支持,机会难得,李真便使出全身
      能耐竭力接近和讨好吴庆五。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再加上许多合理想像,向
      吴庆五私下里不断介绍河北的政界情况,特别是人事关系上的一些情况,不断满
      足吴庆五的知情欲。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真逐渐取得了吴庆五的好感。
      
          1991年春天,李真盛情邀请吴庆五出去坐坐,哥俩儿喝点酒,两人来到省政
      府维明街旁的一家饭店。他们进店共进晚餐,酒过三巡,李说:" 吴兄咱俩关系
      好,难得今天聚在一起,你刚来河北,对河北的情况不了解,对河北政界有许多
      内幕我是一清二楚。我的父亲是延安时期的抗日军政干部,我的义父是高干,在
      部队的将军有的是我父亲的老战友。我1979年高考分数是398 分,高出录取分数
      线160 多分,超过清华大学在河北的录取分数线,本应该被清华大学录取,后因
      为我填的专业志愿太高而落榜,后来我上了人大。在河北省有什么用得着老弟的
      地方尽管说,我这个人很讲义气,燕赵文化培养的人,最讲忠、义二字,自古燕
      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嘛。" 席间李真安排好的一个漂亮的小姐出现了,李真说:"
      在这里我给你介绍一个女朋友,她是某歌舞剧院的首席演员兼电视台的主持人,
      主持《百花园》节目,她还是省政府招待处的公关小姐," 小姐从楼上缓步下来,
      她显得那么大方而得体,华丽而庄重,吴庆五看着白小姐,既有魅力又有气质,
      吴当即惊呆了。这不是上次给李真送演出票的那个小姐吗!李真说:" 白玫是很
      漂亮,可你也甭这副神气呀" !白玫靠在吴一侧坐下来,向吴频频敬酒,并说:
      " 我在河北省已是小有名气,很想认识象吴秘书这样有修养、有层次的人,我并
      不想找同行和大款,我追求的是知识文化和政治,因为我是北京某广播学院毕业
      的高材生,中央电视台的许多节目主持人都是我的同窗。"
      
          这时李真向吴介绍了河北的许多内幕:省委某领导过去在北京工作过,他工
      作虽然很认真刻苦、肯干,但是文化较低、没学历,又没什么大的迫力,在河北
      省的成绩一般;政协某领导是个书生,文章写得好,但就是魄力和胆略较小;省
      委某领导也是从北京来的,有点背景,个人能力也不错;纪委某书记这个人在张
      家口我就认识他,我对他太了解了,他是又臭又硬,工作过于认真负责,思想守
      旧和正统,不合时宜,他提出了要刹住目前的吃喝风,现在的社会风气他能刹住
      吗?光靠他个人能行吗?他未免也太理想化了,今后要防着他点;某领导有能力,
      工作方式灵活,但是他喜欢女孩子,他有一个小女朋友就安排到了某电视台主持
      新闻,经常露面。某省长抓工业很有一套,全省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国有工业企
      业上缴的;某副省长是民主人士,口碑特好又有魄力;某副省长这个人比较老实
      听话,他很有才华,抓经济是行家里手,但爱人提早去了,现在他又找一个媳妇
      小他近二十岁,曾是他的女秘书,他们的小孩现在才上省直幼儿园呢……
      
          在吴庆五看来,李真年轻、有头脑,见过世面,反应敏捷,对问题的看法能
      透木三分,有独到之处,是个难得的秘书人才。李真一面和吴庆五套着近乎,一
      面揣摩着吴庆五的心理,凭借着吴庆五对自己有好感的热乎劲儿,李真不断地编
      造着红色历史和特殊背景,在吴大秘面前展示着自己。李真拿出他义父和中央有
      关领导的合影来给吴庆五看,一下子把吴庆五给震住了。吴庆五万万没有想到,
      李真这个年轻有为的小秘书还有如此特殊的背景,和中央高层领导还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他心里对李真又有了新的感受和评价,即由欣赏而转入一种无缘无故
      的信任。李真当然也能感受到吴庆五的心理变化,他也善于抓住一切机会,不失
      时机地往自己的脸上贴金。他向吴庆五介绍个人历史时说,几年前他从中国人民
      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被分配到中央办公厅,他在河北给副省长当秘书,是下
      来挂职锻炼的,过几年期限届满他仍要回北京工作,目前他的人事关系和个人档
      案都还留在中央办公厅……。李真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居然
      把吴庆五连蒙带哄骗得服服帖帖。
      
          吴对李真讲的深信不疑,从此李真赢得了吴的极大信任,私下两个人称兄道
      弟,关系极为密切。为进一步讨好和拉拢吴庆五,李真还把自己的铁杆朋友东方
      租赁公司河北办事处(以下简称东租冀办)主任张铁梦介绍给吴庆五。张铁梦掌
      管的国有资产就如同他自家的金库,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吴庆五到河北后,不时
      到北京办些私事,求人请客和送礼品都需要花钱。他虽然贵为秘书,但严格的财
      务制度,使得有些花销难能以公款支付报销。他刚刚来到河北,人生地不熟,没
      有朋友和老板的支持,为解决这个问题,他绞尽了脑汁,想得头疼,张铁梦的出
      现给他解了围。初识张铁梦后不久,张就豪爽地对吴庆五说:" 今后有什么费用
      处理不了的,尽管给我说,咱们这儿好办。" 李真也在旁边煽动说:" 铁梦是自
      己人,你不要客气和有什么顾虑。" 见李真对自己如此关照,吴庆五的内心对李
      真顿生感激之情,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知遇之情。说归说,但当吴庆五初次拿
      着一笔进京办事的费用要张铁梦给处理时,心里还真是有些忐忑不安和难为情,
      但张铁梦却不以为然,每次都很热情、爽快、客气。几次交往,吴庆五的心里也
      渐渐平坦了下来,在金钱的作用下,两人的关系也慢慢紧密了起来。时间还不到
      一年,在李真的一手操纵下,在张铁梦的金钱链条连接下,李真、吴庆五、张铁
      梦三人的同盟关系逐渐建立起来。
      
          吴庆五不是天生投机家和腐败分子,可以说,参加工作以后,特别是到南京
      市委担任秘书后,工作上可以说是勤奋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的心
      理蜕变是随着做秘书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生变化的,吴庆五曾坦言到:" 我从底
      层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做到高层秘书,各个层面都接触到了,我发现许多干部包括
      一些高级干部并不像起初做官那样,想着为民办事。也许是欲望的迫使吧,做官
      越久,要权的思想越重,他们想的最多的是争权夺利。我看到了我尊重的一些领
      导放松要求,越来越讲求享受,与过去判若两人,我本来是靠他们鼓舞自己的,
      可现在他们都成了这样,心中的' 支柱' 倒了,彻底的失望使我下决心一定离开
      官场。" 他曾对记者苦恼地说:" 当时我对目前的官场已经很失望,我厌烦了官
      场上的勾心斗角,你整我,我整你。"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1992年初,吴庆五
      萌发了离开政界下海经商的念头。在他看来,借助自己当官时结交的一些经济界
      和政界的朋友,下海经商要比别人占有许多优势,他自信自己下海不仅不会被商
      海淹没,而且会在商海里游刃有余,因为他有天时、地利、人气好的优势,这是
      别的一般下海党政官员所难以具有的。当吴庆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李真时,立即
      得到了李真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在李真看来,吴庆五下海,无疑是给自己提
      供了一个升迁的绝好机会,凭着他的直觉和同吴庆五的交往培植的感情,他相信
      吴庆五退位之前,肯定会将他推荐给有关领导,而吴庆五的位置又是他觊觎已久
      的,但他没想到,这个机会和位置来得这么快,以致使他有点措手不及。李真得
      知吴庆五下海经商的想法后曾欣喜若狂地说:" 你在商界为了挣钱,我在官场为
      了当官,你在商界需要权力支持,我在官场需要经济支持,我支持你经商,你支
      持我从政,我的官越坐越大,你的钱越挣越多。" 李真的想法也得到吴庆五的赞
      同,在吴庆五看来,李真熟知官场之道,是个难得的从政人才,自己退出政界,
      既可以给李真腾出位子,创造个人发展的机会,自己也好下海施展一下自己的抱
      负。因此,下海之前,他和李真、张铁梦制定了一个共同奋斗目标:他在商界、
      李真在政界、张铁梦在国有企业,各有优势,优势互补,官商结合,共图大业。
      
          转眼到了1992年初,吴庆五不听领导的规劝,决意要弃政从商。领导和他作
      了最后一次谈话,领导对他说:你都当上副厅级干部了,我对你能办到都办了,
      你还要走。你是我一手提拨起来的,你跟了我八年了,那一点得罪你啦,你说说,
      你还缺什么?搞政治是需要资本的,你下海挣钱我同意,再说用你挣的钱我放心。
      我是不赞成你下海的。吴说,你对我的情,我是不会忘记的,特别是在我困难的
      时候,你提拔任用我,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但从长远看,我的性格不适合从
      政,政治斗争太残酷,我不想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我的特长是经商,经过长
      期的考虑,我去向已定,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领导说,好,那就由你去把,
      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得给我推荐一个秘书来接替你。吴说,我推荐李真。领导说
      :不行,这人不行,省政府办公厅的一些人对他意见很大,说这个人有点狂,盛
      气凌人,不用这样的人,应该用一个稳重的、传统式的人。吴坚持说,不,就是
      李真,他替我当你的秘书,有多方面的理由:第一他是河北人,是地头蛇,我们
      虽然比他的位置高,但是外来户,得罪了他这样的人物不行,何况强龙都压不住
      地头蛇呢;二是他在北京上面有人,朝廷有人好做官嘛,他在北京据说有一个高
      干义父,李真和中央高干的秘书、子女们混得很熟;三是现在省委、省政府个别
      人的观点和意见不一致,为了工作争论的特别激烈,需要李真这样的人出来打头
      阵,这是政治的需要,不是你是否需要他这样的秘书,而是只有他这样的人在关
      键时刻适合担当此重任。领导听了后沉默良久,说:等我再考虑一下,我向副省
      长了解一下有关他的情况后再作定夺。那好吧!吴庆五说。
      
          吴将这个信息马上传递给李真,李真找到了自己效力的副省长说,你这届就
      要退到政协去了,你对我很好,我年龄尚小,想留在省政府里,不想去政协,你
      能否把我推荐给省长。副省长说:当省长的秘书,不比在我这儿,伴君如伴虎啊!
      你一定好好改变一下你过去的作派,为人处事要热情,尊重领导和同志,虚心学
      习,不能太张狂,对比自己职务低、或者差不多甚至地位比自己略高的人,要尊
      重,不能呼来喝去,叫人" 老王" 、" 老张" ,注意个人的影响,也许你的成功
      是在当秘书,也许失败也会在秘书的岗位上。如果你今后改掉自己的那些缺点,
      你将前途无量。否则,后果难测。
      
          1992年夏季,吴庆五便开始了下海前的准备工作,这年的6 月30日,他首先
      办理了去香港的定居手续。这时,观察他已久并在商海沉浮多年的张铁梦,从多
      方原因和长远利益考虑,劝他不要下海经商,因为商海险象丛生,闹不好会人财
      两空。但此时的吴庆五已铁了心,决心要走经商之路。1993年8 月17日,吴庆五
      正式向河北省人民政府递交了辞职报告。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李鸿谷的文章记述:吴庆五下海,当时还是河北省的
      第一例。吴下海时的身份,不仅是秘书,同时也是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由
      南而北的市场经济风潮,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的河北,一般人更看重的是位置的
      保险性,吴庆五的副厅位置足够令人羡慕了。即使在免去吴庆五的省委常委会上,
      吴庆五离开的理由不是下海而是另有安排,吴庆五下海,后来自己解释的理由是,
      对官场的厌倦。不过,在他的言词中,多少也有一些对他所服务的领导的不满。
      
          吴庆五说:" 早在河南省政府工作时就有离开官场的愿望。" 离开官场时,
      吴自述" 做秘书这么多年,由于能力、水平限制,没做好" 。吴庆五的这段自述
      强调的是:"(下海前) 从政十几年,扪心自问,没做亏心事。""能力与水平限制
      " 就未必完全是自谦。在此之前,他已推荐李真接替了自己的秘书一职,满足了
      李真已久的欲望。
      
          李真要当省长的秘书,同样遇到了来自省委其他一些人的阻力。纪委刘书记
      向省长进言说:李真这样的人不适合做省长的秘书,我在张家口就了解他,他是
      聪明过度,诚实不够。过了不久省长力排众议,果断地录取李真为秘书。
      
          在李真接任吴庆五秘书之际,正值省长能否从省政府完成向省委过渡之际,
      当时不是没有竞争者,这也确是政治上的极度需要李真的时候。很多人相信李真
      居间起到了足够作用,至少他的位置比较方便操作。已经接任了吴庆五的位置,
      李真的北京联系,显然与自己个人位置的关系不再那么重要了。更多的人则是通
      过李真被如此重用来反推他在那段非常时期可能起到的作用,李真很迅速顺利地
      继任了原吴庆五的位置,李真当上省长秘书是李真的上层关系起了作用。
      
          吴庆伍位置高,但是外来户;李真位置低,却是坐地虎。他们两人选择合作
      非常正常,在权力运作以及对人的操纵上,李真显然比吴庆五更具能力。
      
          稍后李真又从省政府进入省委,终成河北第一秘。
      
        --------
        寒烟翠阁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