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我们退休后,脱离主流社会,我们将怎样面对我们的后半生?人生有很
      多" 坎儿" ,而这些" 坎儿" 常常意外地让我们出轨或跌倒。退休是一个大" 坎儿
      ",因为退休前我们延续的这种生活,退休后就被打破了,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习惯和
      方式,我们怎样才能迈过去?我们怎样才能让晚年过得乐呵,过得有滋有味?
      
          目前,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一个口号:做" 年轻型老人" 。所谓" 年轻型
      老人" 是指那些生活自如、精力旺盛、反应敏捷,仍保持充沛活力的,并能为社会
      有所贡献的老年人。这一概念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会学家近年来提出的,也为我
      国老龄学界所认同的。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60岁以上的老人中,
      "年轻型老人"约占80% ~85% 左右。
      
          有位美国老人叫贝蒂. 弗里丹,他曾经讲过60岁那年的一次经历:那一次,他
      的朋友们为了让即将退休的他心情愉快,出奇不意地为他开了一个过生日的聚会,
      想给他一个惊喜,没想到,这老家伙非但不领情,反而大光其火——他认为朋友们
      是恶作剧,暗示他已经60岁了,该退出社会生活了。不过最后他还是想明白了,拒
      绝衰老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衰老是一种必然。这个贝蒂. 弗里丹是个聪明人,他索
      性坦然承认衰老,而且开始认真地研究老年问题,竟出奇不意地成了专家——什么
      专家?老年问题专家!
      
          也许我们每个人,从中年跨入老年时,都会有这种抗拒心理。我们一下子真是
      难以接受"老了,不中用了"这样一个现实,但退休,明明白白让我们知道社会将
      我们排除在外了,从退休那天开始,我们就是“边缘人”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退
      休,不是一种自愿的选择,而是出于无奈。到了年龄,你不想退也得退。而退休,
      就意味着你的生活发生了突然的改变,被迫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社会,退回你那
      个几十平米的单元楼里,你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我每天干什么?
      
          多少年来,我们生活的重心就是两个:一个是家庭,一个是工作。而工作则是
      一个人接触社会的主要方式,晚上下班回家休息已经成了几十年的规律,现在忽然
      间发生了改变:无论白天晚上,都成了休息的时间了,过去盼望的休息骤然间变成
      无聊、空虚的感觉……
      
          我们忙碌了一辈子,紧张了一辈子,现在终于把家庭和事业的负担都卸下来了,
      该好好轻松一下了。可事情就这么怪,没有了拖累,我们感到的不是轻松闲适,人
      一松懈下来,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也随之失去了。我们的心,一下变得空落落的,整
      天不知道干什么了。
      
          若是有含饴弄孙的乐趣,每日买菜做饭,忙忙碌碌也算有个"事儿"。但现在
      人们的住房宽裕了,晚辈们只要有房,一般不愿意同父母生活在一起。
      
          想想计划经济那阵儿,谁家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的。全家几代人,父母子女、
      兄弟姐妹,还有爷爷奶奶都住在一起,吃饭睡觉、家务活动都挤在狭小的屋子里。
      儿女们大了想结婚,安排出个新房可是个大难题,得像张大民那样,为盖间小房儿,
      与邻居打一架才行。一大家子人在那么狭小的空间里,整天吵吵闹闹,鸡飞狗跳的。
      
          现在条件好了,谁还愿意整天挤在一起呀!因为即使是亲人,生活在一起,便
      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几个人都委屈自己,要么时常闹点儿小矛盾,因为每个人的生
      活习惯、方式都不相同,难免互相影响。再说了,就算住在一起,你也未必有那"
      含饴弄孙"的福份,儿子不想也没用——现在不少年轻人就是老大不小了也不结婚,
      或者干脆当了“丁克”,当爹妈的也只有干瞪眼儿。
      
          ——当我们退休后,脱离主流社会,我们将怎样面对我们的后半生?人生有很
      多“坎儿”,而这些“坎儿”常常意外地让我们出轨或跌倒。退休是一个大“坎儿”,
      因为退休前我们延续的这种生活,退休后就被打破了,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习惯和方
      式,我们怎样才能迈过去?我们怎样才能让晚年过得乐呵,过得有滋有味?
      
          我们总要有一个能够融进去的社会团体,总得有人平日里跟我们说说话儿,我
      们总得有点儿事干, 好让我们心里有点儿念想儿……我们现在居住的方式无一例外
      都是单元楼,防盗门一关——说你是这个小王国的国王也好,说你是防盗门里的囚
      犯也好,总之,你只要没有"事儿"可干,基本上就与世隔绝了。特别是一些高龄
      的老人,能找到个"说话儿"的人,都不容易。
      
          有一个比喻,也许不适当、但却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形象的一个:就像我们过去
      是囚犯, (我们是工作的囚犯,每周有五天,是一定要被工作给拴住的。) 退休了,
      让工作给释放以后,反而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了。几十年了,我们已经习惯了朝九晚
      五,为生存而忙碌使我们已经习惯于失去自由了,现在一下子"组织上"不管我们
      了,还真有点儿不知所措。如果说过去是工作的囚犯,现在"工作"把我们放了,
      却被关在自家的小单元里,那可不是每周五天,而是天天如此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