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3.调节情志。五行学业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畅达疏泄而恶抑
      郁。所以,养肝首要一条是调理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气,因为“生气如服
      毒”,人在生气时,内分泌系统会反射性地产生有毒的化学物质,对身体伤害很大。
      尤其不要动怒。要多笑,笑是好心情的最好标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
      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
      病、肝病、以及血管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
      肝木坚实,肝气顺达,从而起到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4.适当锻炼。春季养生,既要注意固守自身的阳气,避免由于过度活动和耗损
      而对人体的阳气产生不良影响,又要注意采纳自然之气以养阳。基于这个道理,古
      人提倡春日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衣缓行”。其中的“缓行”即是小运动量
      的锻炼。相反,如果运动量太大,锻炼时大汗淋漓,反而会耗人心血( 中医就有
      “汗为心之液”之说) ,对保健养生会起负面作用。
      
          春末夏初,早上5 点左右天已亮。此时,人体的血压、体温、心跳、脉搏、激
      素分泌都开始升高或加快,适时起床,顺应天"气"从而也是保养人体的生物钟,
      使之“准点”运转,这是避免生病、虚弱、早衰乃至折寿的基础。所以说,早起利
      于养阳。
      
          一般来说,春夏阳盛,阳气在外,秋冬阴盛,阴气内潜。真正的养生,在于使
      阴阳协调和平,从而化生无穷。在传统医学中讲究养阳,又不可使其"亢",养阴,
      又不可使其"腻"。
      
          在夏天养阳的同时还要注意防暑,春夏季节吃些寒凉性质食物,以达到全阴而
      阳不极 (亢) ;而在秋冬季节,尤其是严冬,则应注意防寒保暖,多吃些温热之品
      和血肉有情之品,以达到全阳则阴不穷。春夏养阳对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伴有
      肾阳不足、阴寒内凝者的治疗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老中医会在夏天伏天运用
      针灸、白芥子涂法、内服补阳药等方法,为阳虚内寒体质的病人治疗,使冬季多发
      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与减轻。此外,慢性结肠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采用春夏养阳均可获得比较显著的疗效。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生理功能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因此进补时应根据
      四时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变化。冬季是大自然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冬季
      气温偏低,各种活动相对减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较缓慢,三九严冬进补能使营养
      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冬至起九,正是一年中阴气极盛而阳气始
      生的转折点,所以此时进补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为下年开春乃至全年的身体健
      康打下基础。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喜欢吃温热的食物以抵御严寒。比如我国北方冬
      季爱吃羊肉,南方冬季爱吃狗肉,都是传统的补法。但并不是所有热性的食物都适
      于冬季进补,燥热的食品吃多了容易上火,甚至产生热性的疾病。所以提倡吃狗肉、
      牛羊肉、火腿、甲鱼、海参、黑木耳等食品,不提倡多吃油炸类的食品。同时,中
      药补品一般温性较高,宜于冬季服用,所以我国民间一直有冬季进补的传统。
      
          同时,冬季进补还应该遵循“秋冬养阴”的理论。要求人们在秋冬之季顺从自
      然界"秋主收、冬主藏"的规律,重视蓄养阴精。因为经过漫长的春夏炎热之后,
      人体的元阳之气消耗了大量的阴气,再加上天气干燥又使阴气受损。如果在冬季过
      于补阳,会造成阴精的虚损。按照中医的理论,阴阳是互为其根的,壮阳必需有阴
      精的基础,否则会“没尽灯灭”。根据古籍记载,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因大量服壮阳
      药而毙的实例。冬季补阴的另一个含义在于,秋冬大自然以闭藏为特征,人体要顺
      应大自然秋冬闭藏的特点,在冬季要注意保存阴精,切忌矫枉过正当然,冬令补阴
      并非是单纯服用补阴的食物,而应根据中医的辨证原理,以确定体质的阴阳盛衰,
      阴虚者当然补阴无疑,而阳虚者则要分清是单纯阳虚还是阴阳两虚。单纯阳虚是以
      补阳为主,阴阳并补,阴阳两虚则应在补阴的基础上加入补阳之品。总之,在冬令
      进补中,要了解两点:一是补阳可奏效,但无阴精基础则会更虚;二是补阴是创根
      基,不可只求速度。只要根基坚固,则补阳可见成效,并无早晚。这也是冬令补阴
      的重大意义,使来年有足够的后备源泉,而且对延年益寿也是有益的。
      
          冬寒时节,机体处于封藏状态,阳气不致妄泄,脾胃机能也比较健旺,中医认
      为,“秋冬养阴”,既不宜食用生冷之品,也不宜食用燥热之品,最宜食用滋阴潜
      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甲鱼、黑木耳、藕、芝麻等物都是有益的食品。为了避免
      维生素缺乏,应摄取新鲜蔬菜。如胡萝卜、青菜、菠菜及绿豆芽等。
      
          冬季是饮食补养的最好季节,民间自古就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
      尤其是冬至之后进补最好。因为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从冬至之后阴气
      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在闭藏中含有活泼的生机。此时进补,药力易于蕴藏而
      发挥效能,是虚弱之体调养的最好时机。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适当进补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此时人的皮肤致密,出汗较少,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贮藏起来,为明年开春乃至
      全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祖国医学认为阴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注意秋
      冬两季蓄养阴精的人,就不太会感染流行病,所以“秋冬养阴”对维护人体健康相
      当重要,而秋冬寒凉,人体阴气不致妄泄,脾胃的消化功能健旺,正是养阴滋补的
      好时机。冬季养阴,可以进食一些具有滋阴功能的食物,如鳖、龟、鳗鱼以及有养
      阴功效的药粥等都可酌情食用,身体虚弱者还可以服用一些有养阴作用的中药。
      
          在万物敛藏的冬季,人们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而做到收藏阴精,润养五脏,
      抗病延寿。冬季作息要注意不可扰动阳气,早睡晚起。早睡可养人体阳气,保持温
      热身体,迟起能养人体阴气。老年人特别要注意冬季活动锻炼,不宜起的过早。最
      好等待日光出来之后,选择活动量适宜的运动,使身体出些微汗为宜。
      
          冬季养护重在一个“藏”字。在《内经》中,古代医圣歧伯在《素问·四气调
      神大论》中提到,冬季的作息安排应该早睡晚起,起床的时候一定等到太阳出来。
      也就是俗语所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就可以避免冬季严寒的侵害,保
      持温暖。
      
          古代的医家还认为,冬季虽然寒冷,但不能蒙头睡觉,因为头部是全身阳经的
      会聚地,包头而卧容易使体内的热壅积在头部,造成神志不清明。此外,冬夜睡炕
      不可太热,褥被不可太厚,否则热迫汗出,反而容易受凉感冒。
      
          冬季养生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睡前洗脚。唐代的药王孙思邈在其名著《
      千金要方》中说:“冬月洗足而卧,则无冷病。”实践证明,冬季临睡前用温水洗
      足,能活血通络,可以使安神驱寒,促进睡眠。这一养生法对于双足不温的老年人
      更是保健良策。
      
          讲到洗脚,就不得不说一下养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温足凉脑。脚要热,头要
      凉,特别是在冬天。古人说"寒从脚下起",很多人感冒,恰恰是因为脚受了凉而
      引起,脑袋冻一冻倒无所谓。根据现代医学的解释,脚在受凉后,会反射性地引起
      鼻粘膜的收缩,使细菌趁虚而入。《保生要录》中明确指出,冬季腰腹下至足应经
      常保持温暖,胸部上至头应稍稍保持一点儿凉意。但是凉不要到冻的程度,温暖不
      要到燥热的程度,这样冬季寒病热病均不易得。
      
          一些慢性病人,每逢寒冬容易发作,如慢性支气管炎,每年秋冬发作,咳嗽气
      喘,还有冻疮尿多症等。这类病为脾肾亏虚、阳虚外寒,可用温药和之,如熟附子、
      肉桂、肉苁荠、海马、狗肾、人参、甘草、枸杞子等结合使用。
      
          冬令进补并非一劳永逸,但毕竟有利于健康。一年中春夏两季最容易患病,如
      冬季调养的好,春夏病可以少发。故冬季应补充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可食用各
      种鱼类和牛、羊、狗肉,以及人参、黄耆、桂园、红枣等。只要脾胃吸收好,进补
      后定会使人储备更多能量,从而增强免疫力。
      
          冬季如何养护健康?其实不过一个“藏”字。这个藏字中,有无限玄机,这就
      要靠个人的领悟了。我想读者都是聪明人,有时候,语言反而不易说清,倒不如用
      这一个"藏"字,让别人去体会。反正"藏"好了,来年你的身体会更健康。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