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有一个姓蒲的美国人
      
          一百多年前,当大清国打开大门,第一次向西方国家派遣外交使臣时,首位入
      选的竟然是一位美国人——Anson Burlingame  ,中文名蒲安臣。
      
          这个奇特的安排,和数年后“留美幼童”的出洋有直接的逻辑联系。
      
          这些照片是我们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找到的。它们是“蒲安臣使团”1868
      年出访美国时的留影。照片背面的字样显示,摄于纽约第五大道的照相馆。蒲安臣
      何许人也?清政府何以委任一个美国人作为中国首任外交使臣?
      
          蒲安臣,1820年出生于纽约,曾入哈佛大学研习法律,早年从政。他能言善辩,
      风仪动人,但言行激进。他强调民族自由,爱为弱势民族打报不平。一个广为人知
      的故事是,有一次,他当面对一位州众议院议员的言行表示不齿。那位议员觉得众
      目睽睽之下有损体面,提出要和蒲安臣决斗,没想到蒲安臣当即应允,并提出决斗
      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地方进行。时间到了,那位议员怯阵脱
      逃。蒲安臣名声大震。
      
          蒲安臣是林肯的好友,坚决支持解放黑奴政策,却被对手击败,失去议员位置。
      林肯就任总统后,派他去奥地利当公使,但奥地利国王听说蒲安臣支持民族独立事
      业,拒绝接纳,使他的行程半途搁浅。而就在此时,中国和美国续约,他奉命改道,
      成为美国驻中国的公使。
      
          和那些认为中国已经辉煌不再,要抓住机会在残局下分一杯羹的西方使节们不
      同,蒲安臣对中国充满热情,认为和中国发展外交关系大有可为。在美国波士顿的
      一次有中美两国官员参加的晚宴上,他说:
      
          中国和美国地理位置相似,中国在太平洋畔,美国在大西洋边,面积、纬度相
      当,河网、山系类似。密西西比河恰似滚滚东去的长江;遥远的蒙古高原正如我国
      西北绵延的大草原。但我们不仅地理条件相似,也有相似的道德和政治关系。中国
      以省为单位,正如我们以州为单位。他们相信人民是权力的来源这个伟大的理念。
      我们用选票选举,在中国,他们用考试选拔人才。我们欢呼自己的公民当选,他们
      欢呼他们的学者中榜。我们同样地反对社会等级制度,同样包容一切的宗教信仰…
      …
      
          我们的教育制度也有点相似,都是自愿,而非强迫。他们高度重视学校教育。
      推崇教师为最高尚的职业。
      
          ……
      
          我们有许多东西可以向他们学习,他们也可以向我们学习许多。我们要学习他
      们的敬老;学习他们的清醒;学习他们谦谦君子的仪态;学习他们学者风范;我们
      应该从他们那里学会如何养鱼;学习如何了解农作物习性,气候的冷热变化和农作
      物生长的关系,如何灌溉,如何施肥。实际上,选派一些观察力强的人到中国去,
      记录一些见闻,将是一件获益匪浅的事情。中国人或许讲不出所以然,但是通过日
      积月累,他们起码掌握了做事的门径。
      
          ……
      
          演讲被掌声一次次打断。出使中国五年,蒲安臣叹服这个古老帝国几千年的文
      明积淀,悉心洞察中国的民情,坚决反对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在他任满即将
      回国时,1867年11月下旬,总理衙门大臣为他设宴饯行,酒酣耳热之际,一桩传奇
      似的历史事件发生了——清廷邀请蒲安臣为中国第一任出使欧美各国使臣!
      
          中国长期把自己看做天朝上国,各国来和中国交往,都是“万方来朝”。没有
      国与国之间的平等的外交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多个国家派遣使节驻京,也纷纷要求中国派
      遣使节到各国。但总理衙门回答说,各国到中国来,通商传教,有事可办,所以应
      当派使。可是我们中国并没有到外国去办的事情,无须派遣使节,驳回请求。这种
      观念直到1867年才发生变化,在国际压力下,总理衙门终于提出,应当派遣使节到
      外国,以便“知己知彼”。
      
      
      
          据蒲安臣1867年12月17日写给国务卿西华德(William H. Seward )的信说,
      宴会上,恭亲王等人希望蒲安臣离华后,像英国前任驻华公使一样,卸任后仍向各
      缔约国解释中国的困难,并转达中国对各国友好的诚意。蒲安臣立刻答应。这时,
      总理衙门大臣文祥对蒲安臣说:“你何不正式代表我们呢?”蒲安臣当作戏言,没
      想到很快总理衙门就请蒲安臣暂缓离华,1867年11月21日,清廷正式下旨,派蒲安
      臣前往有约各国,“充办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蒲安臣认为,“这个占全世界
      人口三分之一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第一次欲求与西方各国建立关系,而要求这
      个最年轻的国家的代表作为这种变革的中间人时,实不可忽视或加以拒绝。”蒲安
      臣在担任中国第一任出使欧美各国使臣期间,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在1868年代
      表中国和美国签定了《蒲安臣条约》。
      
          有人认为《蒲安臣条约》是蒲安臣背着清廷签定的,是个屈辱和荒唐的条约。
      也有人总结,《蒲安臣条约》是当时中国和外国之间签定的对中国最友好的,或者
      最无损中国利益的平等条约。
      
          正是这个条约的第七条,为日后清政府向美国派遣幼童留学奠定了法律基础:
      
          第七条: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须照所有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
      国人欲入中国大小官学学习,也照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国人可以在中国按约
      批准的外国人居住地方设立学堂,中国人也可以在美国办理学堂。
      
          蒲安臣的出现,使容闳的长夜现出曙光。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