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结
      
        星期天,两人和牛会计去县城邮电局订了一部分文学杂志,又跑到新华书店买
      回了三大包书籍。展老师率领团员们,将高校长腾出的旧宿舍粉刷一新,就成了图
      书室。课外时间,师生们都可以去借阅。有时上自习,展老师还会带着全班开进图
      书室,结合语文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们侧重看某些方面的书或杂志,以达到融会贯
      通、深化语文课教学的目的;有时则干脆放开手脚,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
      趣,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小时候,展老师放过羊,羊总是喜欢挑选最嫩最有营养
      价值的青草,毫不客气地吃进肚子里。他相信他的学生在选择知识营养方面的识别
      能力,绝不会比羊们差。不管是统一要求他们看什么,还是他们自由看什么,展老
      师都要求他们将看到的东西,写下笔记或心得,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互相交
      流、品尝,共享知识大餐。这种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很自然地变成了主动
      的学习,知识面得到无限的拓展,受到了学生们热烈的欢迎。
      
        天黑以后,校园里瞬间亮起的灯光,又把校舍前后的角落照亮了。展老师托着
      一摞批改好的作文,沉思着向教室走去。有了图书室后,学生们明显地增加了课外
      阅读的兴趣,他们所汲取的知识也在作文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议论文,出
      现了不少能够谈古论今纵横捭阖的优秀作文。但他对大多数同学的记叙文却仍不满
      意。他们的写作思维和现实生活之间好像有一种断层或隔着一堵墙似的。他们只习
      惯于编造所谓的好人好事,往往是三言两语就写不下去了,即便是勉强写下去,也
      是空洞乏味,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传统的一元化的思想教育和影响,已经
      像蚕茧一样把他们的思维紧紧地束缚了起来——他们生活在现实中,却对丰富多彩
      的现实生活熟视无睹。也就是说,他们背离了作文的根本:写现实生活。其结果自
      然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样下去,他们的作文水平怎么能会提高呢?必
      须扭转这种定势思维,把他们写作的目光引导向现实生活。展老师走进明亮的教室,
      教室里的喧哗声也就停息了。每一堂作文讲评,展老师不仅宣读一些示范性的作文,
      还会将这些作文交给张茜到广播室朗读,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刺激和荣
      誉,所以,展老师的每堂作文讲评,都很受同学们的关注,成为最受欢迎的科目之
      一。展老师照例宣读了几篇作文后,提出了大部分同学的作文水平为什么老是停留
      在一个层面上而不能提高的问题,让大家举手发言。吕军第一个站起来说:“原因
      可能是我们以前读的课外书太少了。”
      
        展老师摆手让他坐下,说:“要提高作文水平,多读书,尤其是多读中外名著,
      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我觉得这还不是关键。大家再想想是什么原因。”
      
        张茜站起来说:“主要是没什么可写吧。每一次作文,我都挖空心思地想写哪
      个好人好事,可是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好人好事呀。”
      
        张茜的话,说出了他们想说却不知怎么说的心声,很多同学笑了起来。张茜以
      为自己说错了,调皮地伸了伸舌头,立即坐下,也低头笑起来。展老师说:“大家
      不要笑了。我觉得刚才张茜同学说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了。过去,你们的老师在指导
      写作文时,总是强调要写有意义的事,所谓有意义的事,无非是好人好事,这恰恰
      是一种片面的误导,这种误导的结果,就使你们的写作思维走进死胡同里去了。试
      问,我们所生活的任何一段时光,哪怕是一瞬间,谁能说是没有意义呢?我们所说
      的任何一句话或做的任何一件事,谁又能说没有意义呢?写我们每天的生活,每天
      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这就是我们想写好作文的最根本的出路和途径,所以,你们
      写作文虽然已经写了多年了,但还是要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展老师正讲着,
      雪亮的教室突然漆黑一片,相临的教室也在同一瞬间淹没在黑暗中——停电了。
      
        因为天旱,农村日夜浇地用电量大,学校经常发生停电的事情。有时停一会儿,
      有时停一宿,第二天醒来,才发现电灯又亮了。谁也琢磨不准停多长时间。
      
        教室里谁也看不清谁了,刚才还规规矩矩听课的同学们,都畅快地欢呼起来,
      就像庆祝他们获得了彻底解放似的!接着,他们都按各自的意愿,有的谈星期天看
      了什么电影;有的谈宿舍里有老鼠了,谁的煎饼被老鼠啃了;有的嘻嘻哈哈地嬉闹
      着。最有意思的是几个同学关于灯的对话:张茜说:“我有一块蜡烛,谁有火柴?”
      吕军说:“去找安徒生吧,向卖火柴的小女孩买一盒。”不知谁又说:“太远了,
      他在丹麦。”一向不吭声的尹小燕也凑热闹了:“那找冰心奶奶吧,向她借一枚小
      桔灯,但不知道那位小女孩的妈妈现在康复了没有。”这时,展老师也忍不住插话
      说:“最好还是找巴金爷爷去借《灯》吧,我相信他一定能给你们带来光明。”
      
        同学们立刻惊讶地“哎哟”了一声,原来他们以为展老师早已经离开了呢!接
      着,爆发出了一片欢笑。这时,日光灯豁然亮了,展老师站在讲台上,等沸腾的教
      室安静下来,说:“再回到刚才的话题吧。刚才有的同学不是抱怨没什么可写吗?
      我觉得不是没什么可写,而是我们总是对生活熟视无睹。就像刚才熄灯之后的这个
      瞬间,谁能说没有意义呢?你们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天真烂漫啊!要提高作文水
      平,贵在留意和抓住生活的瞬间,并随时把它记下来,日积月累,作文自然而然地
      就会提高。否则,事过境迁,什么事过去也就忘了,脑子空空的,怎么会写出东西
      呢?好了,就说这些吧。这节自习,每人写一篇日记,就写今晚的学习生活。比如
      我们关于灯的对话,写出来不就妙趣横生,充满校园的生活气息吗?有东西可写了
      吗?”
      
        同学们仰头异口同声地大喊:“有——了!”
      
        “哈、哈、哈……”教室一时成了一窝欢乐的鸟巢。
      
        笑完,同学们立即动笔写起来。展老师走到吕军身边,吕军抬头高兴地说:
      “展老师,过去我写不出作文,很无奈,也感到很神秘,现在我也开窍了,就写发
      生在身边的事就行了。”展老师说:“对啊,只要作文的思路对了头,坚持写下去,
      我相信你慢慢地也会写出好的作文来的。”
      
        下自习前,同学们都顺利地写完了日记,把日记本交到了讲台上。展老师随便
      翻阅了几篇,很满意。从他们写日记时顺畅的表情上,展老师也看得出,写作文对
      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了。
      
      
      
        --------
        流行小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