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离二湾(3)
      
          但柯达当时让无锡人看不懂的是,在花了2 000 多万补偿金分流员工、撤离二
      湾后,这家跨国公司又花钱在二湾原址大搞环保。  柯达首先花费5 万美金,打造
      了24口专供取水样的深井,目的是把水打上来,将水样提交专业公司分析,这里是
      否受到污染,柯达有没有责任。这是当时中国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无锡的环保
      局都觉得“多此一举”。最终,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受柯达委托对二湾地
      区的环境保护做了全面考察后,在1999年12月形成一份严谨的科学报告:《柯达
      (无锡)股份有限公司运行一年半来二湾地区环保状况的报告》,结论是:“柯达
      无锡一年半来通过加大环保管理力度……使得二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和水质量能
      够维持在原有的环境质量水平上,没有发生进一步的恶化。”
      
          这家跨国公司在明确撤离二湾时,原来合资企业的厂址转送无锡政府后,又回
      到阿尔梅手里。阿尔梅方面说,“你把我的主要生产线合资了,我剩下的部分,不
      需要那么大的能源体系。”柯达又投入200 万人民币,帮助改进能源体系,与阿尔
      梅的生产规模适应。尽管柯达把场地还给中方,但豪治对环保改进相当关注,为此,
      阿尔梅总经理与豪治有冲突。“这个场地你交给我了,你管我污水超标干什么?”
      两人为此很不愉快。豪治固执地说:“我必须把这个搞清楚。”
      
          柯达在撤离时,把原有场地彻底清理,把垃圾清理掉。“我在阿尔梅8 年,没
      有把垃圾清干净。进入柯达一年,把过去30年的垃圾都打扫干净了。”李志成当时
      对柯达的做法都有些意外。
      
      
      
          柯达的合资企业最终放弃了风景如画的二湾。经过长达4 年谈判中,花了3 600
      万美元得到的土地、厂房,转送无锡政府后又回到阿尔梅手里,引进阿克发的设备
      被销毁,分流人员花费了2 000 多万人民币,投入环保也花费了大笔费用。柯达又
      花费了2 500 万美金在无锡开发区找了一片土地,开始新建冲洗套药的生产中心。
      这样的曲折,这样的投入,难怪聪明的无锡人看不懂! 
      
          柯达的一番“折腾”,却让一些重要人物“看懂”了这家跨国公司的苦心。当
      年“全行业合资谈判”的中央协调小组组长,副总理吴邦国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
      一个水晶制作的瓶子里,装满了清澈的太湖水。这是叶莺让柯达无锡副总经理李志
      成,专门从二湾工厂旁边采集的太湖水,以表明太湖水没有受到污染。当时,整治
      太湖污染的声音正在地方和中央政府越来越大。
      
          结果,吴邦国在接见叶莺时相当高兴,声称这是他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之一。
      柯达“撤离二湾”以这样的方式收尾,就不免更让人意外。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