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身边
      
          或许有人会认为幸福是他为你举办的那场盛大的烛光晚会;也许是住着高楼、
      开洋车;或者是中了大奖……当然,这些并没什么不好的,但我觉得如果这些不是
      用心和感情堆砌而成的,即便是盛大的烛光晚会,即便是拥有名车洋房,那也是空
      中楼阁。幸福的心不会计较。生活中总会不经意地收获幸福。夫妻间一次真心真
      意的拥抱;恋人间那充满深情的凝望;朋友间一声真诚的问候,幸福的感觉无处不
      在。
      
          一位因车祸住进了医院的朋友在做这个游戏时写道: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是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
      ;现在动不了
      
          了,才感觉活蹦乱跳的人是多么幸福!”
      
          是啊,幸福时刻在我们的身旁,只是有时我们视而不见,待到失去时,才发现
      曾经拥有过却没有感受到。
      
          在这个世界上,大起大落的人生毕竟不常见,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生命里更
      多的是安静和平淡,“小幸福”贯穿着我们的一生,但也惟其小,我们常常忽略掉
      它,就如我,吃不到盐的时候,才知道盐对于一日三餐的重要,动弹不得的日子里,
      才感觉健康自由是多么幸福。
      
          我们试着将身边的这些“小幸福”列出一张清单:
      
          〖HTK 〗我的幸福是:窗外绿树红花的美景
      
          我的幸福是:每天都能吸到的新鲜空气
      
          我的幸福是:不曾忍饥挨饿
      
          我的幸福是:有可以栖身的房屋
      
          我的幸福是:有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
      
          我的幸福是:与家人朋友相亲相爱
      
          我的幸福是:可以随心所欲地逛逛商场
      
          我的幸福是:偶尔还有闲钱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的幸福是:有个吃嘛嘛儿香的胃口
      
          看看,所有的这一切构筑着我们的“小幸福”,使生命里充满了馥郁的芳香,
      而这些在我们的生命又是随处可见的。
      
          很多人都能意识到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稍一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幸
      福无处不在。
      
          但也有一些人,目前人生正面临着困境,便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甚至
      有人牢骚满腹。
      
          清朝著名养生学家石成金曾写有一首《知福歌》,歌词是:“人生尽受福,何
      苦不知足。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负累苦,逍
      遥就是福。思量离别苦,团圆就是福。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思量牢狱苦,自
      在就是福。思量外出苦,在家就是福。思量无后苦,有子就是福。思量疾病苦,健
      康就是福。思量死去苦,活着就是福。苦境一思量,就有许多福。可惜世间人,几
      个会享福!有福要能知,能知才享福。我劝世间人,不要不知福。”
      
          《知福歌》通俗易懂,言浅意深,每次读到它,都会给我许多启迪。
      
          当我把这歌读给那些因身陷困境而幸福感缺失的朋友听时,他们的心情都会随
      之豁然开朗,一致认为不比不意识,对比出幸福,并你一言我一语地用大量生动的
      事实,谈起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幸福。其实,当人们对现实生活感到不满意时,只
      要回顾一下当年生活中所吃的苦,再把过去的生活同现在的生活加以对比,你就会
      感到如今的生活是多么幸福,那些不满意的东西就会被快乐与满足所替代。
      
          幸福,本来就只是一种感觉,简简单单,朴朴实实。一颗平常心,一颗善感的
      心就是幸福的源泉。
      
      
      
          还记得生病时身边的人亲切的关怀吗?还记得流泪时那个轻轻拍你肩膀的人吗?
      还记得离家时父母唠叨的叮咛、殷切的期盼吗?还记得那在花丛间轻舞飞扬的蝴蝶
      吗?还有那清澈的河水,飘舞的雪花……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简单得像一杯清凉的白开水,朴实得像路边悄悄盛
      开的小花,却可以温馨得像轻柔的春风。请记住:幸福一直都在你的心间,只要你
      愿意,它便在。
      
          
      
          我们又要开始做新的游戏了,新的游戏叫“神奇的手指”。不会是玩魔术吧?
      对了,玩的就是魔术一样的游戏,像吉卜赛魔法师一样,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
      然后奇怪的事就出现了……
      
          魔术
      
          我爱看魔术,你呢?小时候,看电视里的魔术师一个转身,手里的白纸就变成
      的钞票,真是让人羡慕死了,憧憬当个魔术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后来知道,谁也不能把白纸变成钞票,魔术师的障眼法,让你不知道他何时把
      白纸换成了钞票而已。但大卫·科波菲尔的表演还是让我惊叹连连,想看出点门道,
      却发现根本没戏。
      
          50根标枪刺穿演员的身体,把一辆轿车和驾驶员一起电传到3000公里以外……
      这些当然是魔术师的把戏,但魔术大师总能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接受“骗局”。
      
          魔术能“魔”住我们的原理或方法有很多,作为魔术界的职业秘密,我知之甚
      少,但我知道,魔术大师们采用的一个重要技巧是心理暗示。
      
          美国魔术师弗兰兹·哈拉利有集设计、制作、和表演于一身的“第一人”之称。
      过去的20年间,他在表演中创造了130 多个新节目。哈拉利不仅能让汽车、航天飞
      机等大型道具顷刻消失,还能任意地“控制”高楼和山峰等固定物,其中包括使
      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消失2 分钟,把夏威夷钻石火山口移到两英里以外的海中。哈拉
      利称,在他的科幻魔术里,20% 运用高超的心理暗示,80% 依靠现代科技。
      
          可见,心理暗示确实是魔术大师表演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光魔术表演离不了心
      理暗示,气功大师们所谓的将自己的功力施之于他人身上也不过运用心理暗示而已。
      还有人用心理暗示迷惑他人,声称自己具有特异功能种种。更有一些欲不劳而获之
      人,运用心理暗示处处行骗。
      
          
      
          说了这么多,我们要做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游戏呢?它也是运用心理暗示的作用
      表演的一个小魔术。好了,现在我们开始。
      
          做游戏
      
          请将你的双手掌心相对合在一起,手指并拢,使你左右手的中指保持在同一高
      度,然后以手掌底部为轴,左右手略微分开。现在,请闭上你的眼睛,在心里默念
      左手(或右手)手指长,并在脑海中想像手指长的情形。
      
          请坚持一到两分钟,好了,现在请睁开你的眼睛,再将双手合拢,你发现你的
      手指有什么变化吗?
      
          
      
          正如你所看到的,你在心里默念的的确变成了事实。奇怪,手指为什么会真的
      变长呢?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进行了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
      
          这个游戏是不是让你觉得有点神,其实这样神奇的事经常会出现在我们身边,
      只是我们未留意到,没有认真去解析它。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道新菜上来,初品还没有什么特殊滋味,待主人
      细细介绍之后,似乎才能体会到菜的新奇和特殊来。
      
          或者,有一天同事突然说:“你怎么这么瘦弱,是不是病了?”这句不经意的
      话你起初还不太注意,但是,不知不觉地,你真的会觉得头重脚轻,浑身隐隐作痛,
      似乎自己真的病了似的。最后,竟然真的觉得挺不住了,经过在医院的一番大张旗
      鼓的检查,由权威的医生向你宣布“没病”之后,你会在病床上一跃而起,三步并
      做两步地走下楼去,与先前的“准病人”判若两人。
      
          这些现象初看起来,确实很神奇,也有些令人迷惑不解。现在我告诉你真相,
      这些都是前面提到的“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心理暗示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非
      常普遍的,暗示作用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心理暗示”,也称作“心灵暗示”,就是指通过语言动作,以一种含蓄的方
      式,对他人(或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
      
          在古希腊神话中,天帝宙斯之子丘比特永远是个双目失明的小孩,他手执弓箭,
      直射心窝,百发百中。他有一种金箭头,射中人、神的心窝,这个人或神第一眼看
      见谁就会爱上谁;而另一种铅箭头的功效正相反……从这则神话中似乎透射出,关
      于作用于他人心灵的意图或方法,很早就产生了。
      
          “心理暗示”与其他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区别是一个“暗”字。暗示即指旁敲侧
      击、声东击西、拐弯抹角、意在言外。施加暗示影响的人,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
      是无意识的;而受暗示影响的人,其心态改变过程一般是无意识的。
      
          我又想起赵本山和范伟表演的小品《卖拐》,我们一起来解析一下小品里赵本
      山如何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将瘸子才用的拐杖推销给了身强体健的范伟。
      
          ……
      
          范伟说自己“脸有点大”,言外之意是说自己的腿没有问题。
      
          赵本山则说:“那是腿部神经末梢坏死,把脸憋大了。”“神经末梢坏死”可
      不是小事,放在谁身上心里也得“咯噔”一下。
      
          范伟说:自己左腿没有毛病,只是小时候右腿摔过。
      
          赵本山便说“那是转移了”。“转移了”这三个字是癌症晚期常出现的字眼,
      很有煽动性。让你把腿跺麻之后走一圈儿,肯定会有不适之感,因此买者对自己的
      腿有病就深信不疑。人对自己的健康是很珍视的,因而也容易疑神疑鬼,过分敏感,
      本来没问题的部位,在意识的指导下,也会产生错觉,出现“杯弓蛇影”的心理暗
      示效应,进而产生了急切求治的心理。
      
          怎么治呢?
      
          赵本山说出了他的“经验”之谈:“架着拐,走一段时间就会好。”
      
          既然治法这么现成简单,何乐而不为呢?这时赵本山不失时机地把拐拿出来进
      行推销。范伟听说自己的腿有办法治,自然喜出望外。
      
          于是,一出骗局也就此宣告成功。原来好端端骑自行车的人——范伟硬是被赵
      本山说得神魂颠倒、真假难辨、好坏不分,顷刻间没病生出病、不仅掏空荷包买下
      对自己毫无用处的破双拐,还心甘情愿的把自行车送出去。更为可笑是,范伟在自
      己上当受骗后,还把好心揭穿谎言的大嫂高秀敏奚落一通,用范伟的话讲:“这社
      会怎么变成这样?”
      
          《卖拐》就是一个消极暗示的典型。在消极暗示中,受暗示者的性格多缺乏主
      见、人云亦云、听风是雨、盲目崇拜。他们大多知识浅薄,缺乏科学意识。如小品
      中的卖拐者以行家里手自居,用一些貌似科学术语的语言就更有欺骗性。
      
          故意向他人施加暗示者,其积极或消极意义与暗示者的动机有关。《卖拐》里
      的卖拐者为了推销自己的拐杖,故意向健康人施加消极的心理暗示,让人没病也变
      “有病”。而医务工作者为了减轻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常有意识地给病人列
      举一些治愈的病例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是出于治病救人的善意动机。当人们出
      门远行时,常祝愿一路平安;商店开张时贴上“开市大吉”、“恭喜发财”的字联
      等等,都是为了使人们振奋精神,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