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伟利:残酷的任务
      
          为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焦点访谈正在制作系列报道《岁月回响》,我接手的任
      务是《领到土地证的那一天》。策划思路是这样的:寻找到这样一个农民,他参加
      过1951年的土地改革,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证明土地属于自己的土地证;让他
      回忆那天的情景,描述他的欢乐心情,表现他对党的感激;最终归结到歌颂党多年
      来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经过多方寻找,我们终于在大别山深处找到了这样一个农民,今年已经82岁的
      老人,是那种我看着就会不自觉地流泪、而摄像看着就会不自禁地打开机器开关的
      的老人。
      
          老人是地道的农民,很慈祥也很健康,除了耳背没有别的毛病;一辈子诚信待
      人,老实厚道。大革命时期,就开始参加当地的土改斗争;1951年土地改革时积极
      参加革命,是土改小组长,也是民兵副乡队长,带领地方武装保卫土改成果;195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老人80多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在他身上的印痕根本不用夸张地表现,完全自然
      流露;老人穿着对襟蓝衫,塑料扣子,既古朴又有些现代的影子。老人经常扛着锄
      头到菜园种菜。当摄像凌泉龙夸赞他家的房屋朝向好时,他的回答非常有意思:没
      有大富大贵,但有儿子,几个儿子也都有男孩。
      
          我们用城里人的眼光夸赞完这里的田园风光,用城里人高人一等的视角称赞完
      老人的健康生活状态后,就开始了拍摄。
      
          为了拍摄的需要,我们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到老人家里,一直拍到下午太阳落山
      才停。期间,我们不停地追问那天老人拿到土地证以后的所谓细节,不断地让老人
      回忆当天的喜悦心情,不断地让老人重复感谢党感谢毛主席,不断地这样那样地摆
      弄老人。老人耳朵有些背,和他说话得吼着说。这样一来二去,我都累得不行,更
      何况82岁的老人?
      
          回来看素材时,泉龙不自禁地称赞:老头拍出来的效果真棒。再听老人说的话,
      非常清晰完整,一点都不混乱,情感是真挚的,由衷的,就是当我们想让他激昂地
      说喜悦和幸福时,他的情绪有些平。
      
          那么折腾老爷子,那么累,情绪哪那么容易起来?再说老人80多了,什么没见
      过?大喜大悲,都不会轻易显露出来。这么一想,也就释然了。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老人情绪平淡的真实原因是因为一场官司。从65岁起,
      村子里让他看护林场,一直到他81岁止,共看林16年。因为他诚信可靠,老实厚道,
      换句话说,比较容易被欺负,村里就一直不付报酬给他。看山护林16年,一分钱也
      没得。老人告到法院,法院判了,但村里拒不执行。我们去采访时,法院规定的最
      后执行日期已过,但村里依然没执行,法院也没采取任何强制手段。老人心里肯定
      正为这事犯愁呢!
      
          为告状,老人已花了七千元。他告诉我请律师吃饭的一个细节:他的兜里有50
      元钱,临出门时老伴又给了他一百元钱。这一百五十元,除了餐费外,还包括他来
      回车票和住宿费。等到了餐馆,看着律师点这点那,老人的心不住地上提,最后提
      到了嗓子眼。莫不会一百五十元全花了,还不够吧?整顿饭都没吃好,直到最后算
      帐是146 元,老人做着手势说:我的心一下放进了肚里。
      
          这个生动的细节却让我心酸得不行。老人并不知道山外的世界变化有多快,并
      不知道他在为150 元饭钱窘迫时,一些城里人在浪掷千金,或买美人笑,或买美酒
      欢。让老人回忆当年拿到土地证时的一些细节都没有这个请律师吃饭的细节生动,
      显然,在老人的心里,眼前的困顿并不是靠说好听的话就能解决的。但是,为了节
      目的需要,我们不得不让老人说翻身解放的喜悦,当家作主的感觉;翻身解放、当
      家作主都50年了,法院判了的、该他得的劳动报酬却始终都拿不到,他说那些喜悦
      幸福的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想起这些,觉得自己真是够残酷的,这项采访任务也够残酷的。
      
          作为采访者,我们并没有制造假新闻,但为什么我却总是良心不安?我不满的
      是自己的采访态度。我们一向自诩平视待人,但这似乎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的标
      榜,一句应时的口号。什么才叫真正的平视采访对象?是你不怕脏和他一起坐在田埂
      上吗?是你不怕累帮他干农活吗?是你采访前和他交代:别怕,咱们就像家里人聊
      天一样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吗?这些是又不全是。什么时候我们真正深入到采访对象
      的内心,真正关注他作为人的生活和疾苦,而不仅仅是盯着我们要的那点任务时,
      我想至少在态度上才做到了起码的平视。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们真的平视了老人,发挥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功能,
      关注了老人的这场官司,甚或是报道了这个官司,那7180(即庆祝七一建党八十周
      年特别节目)又怎么办?这可是为纪念建党80周年做的特别节目,是个政治性很强
      的任务啊!再说了,白墙上那红红黄黄的线条“形势逼人”,哪容你关注与节目毫
      不相干的东西?现在讲究的是投入产出比嘛!
      
          总之,这是个讲求效益的时代,这是个不讲温情的时代。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
      况,继续残酷下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