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问题中的中国逻辑
      
          2003年1 月1 日清晨6 点左右,又是在北京的长安街,一位骑自行车的女子由
      于闯红灯而被一辆迎面开来的轿车撞上了天并当即死亡。这是在新的一年里北京第
      一个由于违章而被车压死的人。面对这位第一个死亡的亡灵,我们该对她说什么呢?
      尽管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面对一个亡灵时即恶亦善。但问题是我们已经有太多
      的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我们似乎已经把这种生命的逝去视为一种游戏在玩耍过
      程中的一次意外。因为明天将会有更多的人继续无视红灯的存在而来去匆匆。或许
      今天读到这消息还感到深为惋惜的人,明天就有可能在一    次故意地闯红灯中生
      命飞逝。这种现象的持续发生让人感到了一种无法解读的困惑。
      
          据北京市交管局的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北京市发生的严重伤亡的交通事
      故中,由于骑自行车或行人违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高。记得在几年前,北京电视台
      的一位记者在北京去往通州区的高速公路上,恰巧拍到了这样一个镜头:一位男子
      在横穿高速公路时被一辆桑塔纳轿车当场压死,由于车速太快,那人被撞到空中连
      翻了几个跟斗,最后落地身亡。而就在他东边不到一百米的地方,一座人行过街天
      桥正静静的树在那里,据说,此时这位死者的妻子正在这座桥上。我们可以想象,
      当这位妻子亲眼目睹着他的丈夫被桑塔纳撞到空中的那一刹那,她会是一种怎样的
      飞魂落魄之感! 然而这又能怪谁呢?因为她的丈夫死在了他自己的手里,他自己是
      自己生命的侩子手。旁人又能说什么呢?这个场面后来在中央电视台也被播放,曾
      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但中国的自行车、行人违章现象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相反
      正在愈演愈烈。 
      
          由此我们就引出了一个话题:遵守交通规则,这原本是一件不需要劳驾太多智
      商的普通行为,为什么在中国却执行起来是这么难?这原本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
      意识,为什么在中国却显得如此的难以具备?当我们一提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有人
      站出来说:因为中国人太多了! 于是,“人多”就成了我们如今只要碰到一个无法
      面对的问题时就会拿出来使用的一张挡箭牌。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东京,人多不
      多?香港,人多不多?澳门,人多不多?多,都多。但为什么别人就能遵守交通规
      则?况且很多还都是中国人。深圳大学有一位教授前不久应凤凰卫视的邀请到澳门
      做一个节目。于是这位教授就来到了澳门。然而让这位教授感到迷惑不解的是,在
      一个机动车人均拥有辆最多、相对道路面积最少的澳门,马路上竟很少堵车。其实
      原因很简单:全民良好的交通意识及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是维持一个城市交通良好
      状况的首要因素。否则,再多再畅通的路也会事故频发。但我们中国人似乎不这么
      看,我们强调的永远是道路太少,我们强调的永远是车太多。于是我们就向国家要
      钱修路,路越修越多但车却越来越堵。而且我们的专家似乎永远也算不准一条路它
      究竟能承载多长时间的车流量。比如北京就是这样。修三环路的时候我们的专家说
      能用多少多少年,结果没几年就堵得一塌糊涂。于是我们就开始修四环路,同样我
      们的专家又信誓旦旦地说能用多少多少年,结果没几年车又开不动了。于是我们又
      开始修五环路、六环路…… 
      
          但,北京依然是个“大堵城”。其“堵”的火爆程度丝毫不亚于拉斯维加斯。
      
          我发现,当下中国人的思维,诺按科目来分,属于理科型的居多。而且思维基
      本上还是停留在牛顿时代。这种思维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把物质看成是一个
      独立的对象,并按照物质自身的所谓规律自行运转。就向西医一样,你今天胃不舒
      服,我就给你吃马叮林;明天你肺发现有阴影了,我就给拍一下X 光;后天你脑子
      又有问题了,那我就给去照照CT吧;总之,你那儿有问题我就给你吃治那儿的药。
      这时候,人就像是一部机器,坏了那儿我就给你修理那儿。除此之外,我们似乎从
      来都不关心你今天为什么胃会难受,是不是因为生气了,还是因为最近生活不规律。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理科型思维方式。
      
          我们有时候经常说,牛顿时代的科学实际上是一种非人的科学。因为世界上所
      有的东西已经被强行安排到一种既定的因果之中,而人只不过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
      和旁观者。在这种思维下,比如一个专家在设计一辆车的时候,他只考虑一辆车作
      为一种单纯物质的性能数据,并按照这种物质的性能数据来告诉大家,这车能跑50
      万公里没问题。但实际上,取决于一辆车能不能跑 50 万公里,不是车本身,而是
      在其使用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因素。比如开车的人、如何保养、在什么路况下行驶、
      气候等等。也就是说,本来牛顿已经为我们安排好了一种结果,但实际上在这个过
      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的作用而完全改变了他本应有的结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来说,
      决定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的是人而不是物。比如说,澳门的车与道之间的矛盾非常
      突出,但澳门的交通次序依然十分良好。这里面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一群遵纪守法的
      澳门公民,而不是它充足的道路本身。 
      
          这正是被我们经常所忽视的重要一点。
      
      
      
          因此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善我们目前的交通环境,除了继续修路之外,更重
      要的是我们一定要通过一种有效的教育,来彻底改变我们目前普遍缺乏的交通意识,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基本道德素养。否则修再多的路也是无
      济于事的。
      
          然而坦率地说,我们当下的一代人要想彻底地改变已经很难了。很多“缺德”
      的行为已经成为这代人一种本能的习惯了。很多权威的教育学理论几乎一致认为:
      一个人日后的大部分道德意识以及行为习惯都是在童年时期培养成的。就像我们中
      国人所说的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是如今我们最缺乏的恰恰是儿童教育。
      我们的大部分家长几乎都存在着一种严重的认识偏差,他们总以为孩子小的时候可
      以不必教育,到张大了以后再说。即使是教育,我们的大多数家长也是以灌输知识
      来完成的。童年教育,这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时机,被绝大部分中国人给忽略了! 而
      早已风靡世界的有关儿童教育的蒙台梭利育儿法,更是让很多的中国家长闻所未闻。 
      
          一种对儿童教育的真空,导致了中国的绝大多数儿童失去了人生中的最重要的
      一次学习机会;而正是由于这种失去,从而使我们现在普遍缺乏一种道德意识和教
      养。每天,只要你稍为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人们一脸麻木地穿行于各道路口,面
      对红灯熟视无睹。自行车上,父亲载着女儿,母亲驮着儿子,无所顾及地横行霸道,
      任凭后面的汽车狂鸣,老子就堵在路中,你敢把我怎么样?警察在一边视而不见,
      把所有注意力投向了机动车。于是在中国又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怪现象:对机动车的
      违章严加看管,而对行人、自行车的违章却熟视无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人说,
      相对于机动车来说, 自行车、行人都是弱者,因此要管就管强者,而弱者则应该同
      情。
      
          这又是一道难解的中国逻辑。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