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也是一种约束
      
          一位叫黄晓南的中国访问学者,他在一篇题为《信任也是一种约束》的文章中,
      讲述了他对美国社会中“诚信”的一种认知:……当然美国这个社会有很多不好的
      东西,但撒谎在美国人看来是最要不得的恶习,犹如我们中国人看待偷盗一样,为
      人所不齿。正因为如此,美国人不轻易怀疑别人撒谎,正如我们中国人不轻易怀疑
      别人偷盗一样。所以,一般说来,你说什么,人家就信,除非有   
      
          规定须出示证明……
      
          美国是个提倡“信用”的社会,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经济活动中都离不开
      信用。申请家用电话、管道煤气、电、水、租房等等,都需要个人信用。公司贷款、
      贸易资金往来等,更要资信担保。但所有的信用都表现会永远记载在每个人的社会保
      险号底下。人的名字可以更改,但个人的社会保险号却是从一而终。一旦发现作假
      或诈骗,个人信用就彻底砸锅。到那时,在生活和事业中便会处处遇见”欲渡黄河
      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窘境。正因为如此,人人把个人信用看得高于一切。
      
          记得1994年我在加拿大渥太华的卡尔顿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夏天到纽约旅游。
      那天特意去参观仰慕已久的大都会博物馆。门口售票处的牌子上明码标价成人票价
      ——16美元;学生——8 美元。
      
          尽管我很清楚,美国人指的学生,不仅仅是在美国学习的学生,而且是来自世
      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但我还是吃不准自己算不算学生。访问学者平时也与研
      究生一起听课。可以说是学生,但又没有像学生一样交学费,也没有学生证。我有
      心省下8 美元,可又怕售票员要我出示学生证。万一弄得让人家怀疑咱撒谎,既丢
      “人格”,又失“国格”。
      
          踌躇良久,我想了个两全其策。我向售票小姐递出16美元,同时又对她说,
      “我是从加拿大来的学生,如果……”我的下半句话是,“如果访问学者也能够算
      的话。”
      
          可她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就面带微笑地问:“几个人?”
      
          “一个”。我回答说。
      
          她很快递给我一个做通行证用的徽标和找回的8 美元,并笑着说,“祝你在这
      里度过愉快的一天。”全然没有顾及我一脑门子的“思想斗争”。
      
          的确,那天我的心情一直很愉快,不仅仅是因为欣赏了大都会博物馆精美的艺
      术和省下了8 美元。
      
          有了这种愉快的经历后,心里就时时想着珍惜它。就像一旦得到别人的尊重,
      就会加倍自重自爱一样。
      
          时隔6 年,去年夏天我带妻子和女儿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门票价格依然如
      故,但我的身份已不再是当年的访问学者,而是挣工资的驻美记者。尽管我和我妻
      子从外表来看要充当学生仍绰绰有余,但出于对“信任”的珍惜,也为了自重自爱,
      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两个成人、一个儿童的门票。尽管多花了16美元,但心情与上次
      一样愉快,因为我没有辜负别人的信任。
      
          从此,我在心中形成了一种固执的想法:信任也是一种约束。
      
          ——引自《读者》杂志2003年第3 期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由“诚信“所导致的彼此“信任”,成了美
      国社会群体生存的一种纽带,同时也是一种约束。这种约束一方面来自于彼此真诚
      的互信;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一个人生存所必须的道德要求,否则这个人将难以生存。
      当一个社会中一个人生存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一种“诚信”的时候,那么一旦“诚信”
      被毁坏,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美国发生一系列商业欺诈事件之
      后,就如同在美国本土引爆了两颗“精神原子弹”一样,美国朝野上下那种世界末
      的灭亡感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使我想起曾经假冒伪劣盛行一时的中国温州。大家都还记得,当时只要一提
      起温州,那么它的形象就如同在一片谎言汪洋中的一艘假船,而从这艘假船上卸下
      来的无一是真货。这种结果导致了温州经济的几近崩溃。后来温州政府下决心搞了
      一个“重塑温州形象”的诚信运动,并取得了很大的效果。若不是这样的话,我看
      如今的温州或许就成了一个假冒伪劣的历史博物馆了。
      
      
      
          石家庄有一位12岁的小学生,有一天向他的父亲要 15 元钱,说是他有一篇作
      文在最近一个所谓的全国“新星杯”作文大赛中获了个“二等奖”。按理说,这位
      父亲听到此消息应该是很高兴的。但这位父亲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在此之前,类似
      的作文比赛孩子已经参加过很多次了,而且全部都获奖。这就使这位父亲对这种所
      谓的比赛产生了怀疑。据自己的儿子说,他们班上有77人,其中参加这次比赛的共
      有21人,并全部获奖,一等奖4 人,二等奖3 人,剩下的全部都是三等奖。父亲的
      犹豫,让孩子有点着急了:“爸,要是不交钱,就不给发获奖证书,没有证书做凭
      证,就等于白获一次奖。”  此刻,父亲与孩子之间,其实心里谁都清楚这种奖意
      味着什么。但,一种虚荣成就了谎言的一次次得逞。于是,儿子又一次“获奖”。
      有记者调查发现,在这种铺天盖地的谎言“大赛”中,很多父母是知道其中原委的,
      但是他们却依然鼓励并推动着这种谎言的成功登陆。一个孩子是这样说的:“如果
      我没有这种获奖证书,那么以后老师就会看不起我,爸爸妈妈也会觉得很没面子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只要交了钱就行了,但别人都这样,我们也只好这样了。”  于是,
      我们大家也就只能这样了:这是假的没错但你不是照样乖乖地自投罗网么?这就是
      假的但你寄给我们的人民币可千万不能是假的啊;这就是假的但记住那“获奖证书”
      可不是假的,这上面可是有国家级协会的印章啊;谁说这是假的如果真是假的我连
      获奖证书都不会寄给你,所以以后不要再说我是假的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