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开发房地产黄忠有钱存银行(2)
      
          黄忠的储蓄基本上属于养老保险型的,这在经济学上叫  生命周期储蓄  。早
      些时候中国还没有实行市场经济,关于风险大家也没有什么认识,所以没有什么养
      老保险。黄忠有钱就存在银行里,直到如今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他也没有考虑买股
      票投资理财,或者买养老保险之类的东西。那么到现在为止到底老黄存在银行里的
      钱到底有多少呢?这可是个人的隐私,我们不便多打听。不过也能大致推算出来。
      在老黄 30 岁以前基本上没有多少积蓄。那时候工资水平普遍低,带上利息大概也
      不超过 2000 元;后来逐年收入增多,他自己的花费非常有限,除了全家的吃穿用
      度,每年平均有差不多 1  万多元的节余,再加上银行利息收入,如果到他 60 岁
      退休,老黄大致能攒 50 万元。黄忠也算过一笔帐。根据他现在的消费水平,即使
      加上年老体弱可能会得病吃药,每年 12000  元就足够了。如此算来,黄忠的银行
      储蓄可供他本人活到 102  岁不成问题。我们可以把黄忠个人的财富曲线用图表示
      出来。但是希望大家知道就行了,切勿外传。古今中外都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
      记。” 
      
          若论纯粹个人储蓄,别看刘备职务高,收入多,可刘备的储蓄还真没有黄忠多。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刘备的负担比较重。一是阿斗始终是个花钱不算账的主,即使
      刘备对他有一定的“预算约束”,但是架不住阿斗提出的消费项目多,所以每个月
      仅零花没有 2000 元就下不来。再加上孙夫人年轻漂亮,花容月貌,又是出身王侯
      之家,相当于高干子女,向来“花钱跟淌海水似的”,哪个星期不去买两件高档时
      装什么的?别以为老夫少妻就多时髦,如果要算成本费用,那可比糟糠之妻高多了。
      根据原点调查公司最新的调查统计和回归分析,老夫养少妻的费用大致可以按以下
      公式计算: 
      
          月费用 =2000+150  ×  岁差  ( 1  ) 
      
          如果是包养二奶,则费用更高:
      
          月费用 =3000+200  ×  岁差  ( 2  ) 
      
          公式( 2  )的基数和系数都比公式( 1  )要高,这主要是对“二奶”名份
      的经济补偿。 
      
          无论如何,年龄对于女人可是个宝贝。年龄大一岁,身价就贬值一分。网上不
      是说,在荒唐的“换妻”事件中,就是因为年龄问题,在“补差”上出了问题吗?
      甲男和乙男的老婆偷情,被乙男发现,甲男承诺把自己的老婆叫来“补偿”乙男。
      事成之后,双方决定离婚各自重新组合,可是甲男认为自己原来的老婆比乙男的老
      婆小两岁,乙男应该补偿甲男 2  万元。此事乙男认为先是甲男勾引自己的老婆,
      不应该给予补偿。后来甲男纠集人到乙男处索要“补偿费”,却因难以达成协议而
      大打出手,结果事情败露。 
      
          刘备和孙尚香属于公式( 1  )的范围,按说费用是应该比较低的,可是由于
      岁差是客观存在,总费用也就上去了。当年乔国老到甘露寺去提亲,只说刘备 20 
      年前 33 岁,吴国太误听为 33 岁,心里一算, 33 - 23=10  ,觉得大 10 岁也
      不算大,自己闺女虽出身侯门之家,可人家刘皇叔也是正宗的汉室宗亲,因此年龄
      问题也就没多在意。刘备当时一心想迎娶美女,通过联姻以便在公司业务上结盟东
      吴,加上当时价格水平也没这么高,费用成本也没有这么细致地计算过。现在好了,
      仅仅按照公式推算,一个月下来就是 6500 元,可实际的支出哪个月都超过这个预
      算。 
      
          即使如此,刘备还是要千方百计,省吃俭用,每个月挤出些积蓄存在银行,以
      备日后之用。刘备的储蓄动机与黄忠不同,他主要考虑的是老婆孩子。这种储蓄在
      经济学上被成为  遗产动机  。刘备心里清楚,现在的小娇妻可不是当年的甘夫人
      和糜夫人,人家小孙既年轻,又漂亮,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自己早晚有一天要先
      她而去,如果不留下一笔遗产给她,那实在是对不起一生的际遇。儿子阿斗没有能
      耐,又总是耽于享乐,孙子又比较多,如果不创下点基业,等将来自己一合眼,子
      孙还不是要穷困潦倒,饥寒交迫?所以刘备的生活压力是非常大的。 
      
          对于刘备的心事,诸葛亮早就看得很透。他曾经劝过刘备要放宽心思,树立正
      确的财富观念。无论如何,蜀汉公司是你创下的基业,要使蜀汉公司基业长青,就
      要有人才的打算,最好还是要培养刘禅的管理才能。至于财富,毕竟你是公司的最
      大股东,只要经营得好,夫人和儿孙的衣食用度不存在问题。现代社会,财富更多
      地表现为资本,  资本  是带来  剩余价值  的价值。如果财不能生财,就可能会
      坐吃山空。财富对于家庭子女和后代,要一分为二地看,哲人对财富的继承问题有
      这样的概括:“贤者堕其志,愚者遗其害。”意思是说,财富这种东西,如果作为
      遗产存在,对于有才能的子女,可能会因为有了这些财富而不去拼搏了;对于没有
      才能的,特别是那些缺心眼的人,可能会遭到别人的算计。 
      
      
      
          诸葛亮比较赞成储蓄用以子女的教育。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  目标储蓄  。为
      子女的教育出资在西方叫  人力资本投资  。中国不认为这是投资,而把家庭用于
      教育的投入看作是消费。投资也好,消费也罢,如果家庭攒钱是为了将来子女上学
      使用,应该是最好的用途和储蓄目标。现在的社会风气也是如此,幼儿园就开始高
      价收费,每月动辄上千元。小学、中学要是择校,也要收费,那些有名气的重点学
      校收费更高。上大学则一律收费。所以现在从城市到农村,家家户户攒钱储蓄,一
      个首要的目的就是给孩子攒学费。这主要是受了诸葛亮储蓄理论的影响,储蓄主要
      是准备为孩子做人力资本投资的。现在中国的城乡居民储蓄已经超过 10 万亿元。
      外国人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总是存钱而不花钱呢?现在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为了
      下一代,我们中国人都是“孔明储蓄论”的信奉者。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始终存在着比较强的生活预防动机。如果一个人加入
      了当月挣的钱必须花光的“月光族”,往往被评价为“不会过日子”。人们需要防
      备未来生活出现变数,比如下岗、失业,收入减少,子女上学,老人有病等等,都
      需要有一定的积蓄和储备,才能在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能够有所接济。因此,从
      时间价值上看,即使未来 5  年以后 100  元的消费可能还抵不上现在 90 元的消
      费,但是有时候,人们也需要把钱暂时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种为“天有不测
      风云”而进行的储蓄被称为  谨慎储蓄  。 
      
          当然,还有很多人存钱是为了购置耐用消费品,如攒钱买电脑,攒钱买车,攒
      钱买房等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目标储蓄。
      
          经济学对于借钱消费和存钱不消费两种经济行为向来不做评价。存钱有存钱的
      道理,花钱有花钱的理由。有人宁愿把钱存起来然后去捡白菜帮子,也觉得拿着存
      折特别幸福,就像葛朗台一样,抱着钱罐子睡觉都觉得暖和,这也是无可厚非。在
      现实生活中,对个人和家庭而言,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对企业和社会而言,货币是
      经济生活的血液。有的人暂时有一定的闲余资金,有的人又因生产活动或生活而急
      需货币,银行充当了调节货币余缺的中介。银行在接受存款和放出贷款的时候,都
      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当你把钱存入银行账户时,就发生了最简单的以未来为取
      向的交易。这时等于你把钱借给了银行。银行许诺在你需要取回这笔钱的时候,再
      把它付给你。银行不仅为你的钱提供安全保障,还会为你的储蓄提供一定的报酬—
      —利息。当你存入银行 10000  元, 5  年以后取出来的时候,可能就是 11000  
      元了,这多出来的 1000 元就是你存入银行的利息,它所反映的就是货币的时间价
      值。 
      
          银行在  吸收存款  的同时,也向需要资金的人  发放贷款  。通常情况下银
      行发放贷款的利率要比存款利率高,这一方面体现了银行的服务价格,一方面是为
      了防备贷款难以归还的风险。贷款满足了资金需求人的现期消费需求,等于把他自
      己未来的钱提前花了,由于资金具有时间价值,他当然要为提前的消费付出代价,
      这种付费就是贷款利息。南京的青年男女在受了周瑜的广告宣传影响之后,纷纷到
      银行贷款买房。他们愿意为追求现在的幸福而付费,不愿意辛苦积攒 30 年再住新
      房。这本身是理性的消费选择。如果从资金的时间价值上来计算,他们付出一定的
      贷款利息其实并不吃亏。 
      
          经济学家经常使用  贴现值  来计算和表示将来的 1  块钱和现在的 1  块钱
      之间的差异。用于计算贴现值的是近似于银行利率的  贴现率  。如果贴现率是 5% ,
      那么就意味着 1  年以后的 105  元相当于现在的 100  元,或者说, 1  年以后
      的 100  元只相当于现在的 95.24  元。所以,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现在贷款
      买房,以后逐年还本付息,比起自己全部出资买房来,虽然有资金总额的差异,但
      是实际上相差没有多少,因为你把未来的钱提前花掉,等于提前享受了,使自己的
      欲望得到了更大满足。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