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逗弄杨尚昆的儿子
      
          也许,对孩子来说,中南海的环境太好了,偌大一个可以游戏折腾的园子,到
      处都可以感到关爱的气息,所以孩子们都特依恋这里。平时,盼着星期六的下午早
      早到来;星期天的黄昏,总是不情愿地登上返回育英小学的班车。
      
          徐肖冰、侯波之子徐建林回忆说:“妈妈动员我们回学校可是费了劲了,好说
      歹说都不见效,最后只好给我们塞点吃的,哄我们走。那时是供给制,也没有什么
      高级东西,或者是个苹果,或者两块饼干、一块糖。这些东西自己还不能独自享受,
      到学校全要交给老师,统一分给所有的孩子共享。自己得到的份额肯定是比原来少
      了,但消除了那种有人有、有人无的现象。”平等、友爱和互助的精神,就这样潜
      移默化地浸润于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毛泽东等中共领袖们进入中南海也就半年左右,中南海内的环境已经整治得大
      有改观。南海海底的淤泥,据说清出了16万立方米。沿海边用石块砌起了护岸,杂
      草和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伍绍祖回忆中老延安们在中南海里养的鸭子,绝迹了。金戈初进中南海时那空
      气污浊,蚊蝇孳生的感觉,也大有改观。中南海的水,变得清澈;中南海的空气,
      变得透明。
      
          星期六,孩子们一回到中南海,就可以在瀛台、静谷的假山、奇石、古树间捉
      迷藏;晚饭后,可以在新砌的小码头解缆划船;再晚些,可以到春耦斋等着放电影。
      
          星期天,同班和同年级已经熟悉的朋友,可以互相串串门。张纪宇和杨小二、
      毛远新是同年级的同学,关系也比较好,有时就应他们之邀,到他们家里去玩。
      
          “我们家和菊香书屋挨得很近。当时我还是小学生,头脑里也没太多的禁忌。
      毛主席是人民大救星,歌唱得很熟,但那时的感觉是大救星是非常亲近的人,而不
      是要敬畏十分的神,见领袖就见领袖,挺平常的,心理上从没有要郑重其事的准备。
      有时应邀,有时想找毛远新,就奔菊香书屋而去。”张纪宇的话就像他的人一样朴
      素直白。
      
          毛远新住处给张纪宇的印象,是书比较多。到他那里玩,多半是窝在房间里看
      一阵子书。“还能记忆得起的是在那里看过一位著名德国漫画家的漫画系列,可这
      位漫画家的名字现在怎么也叫不上来了。再有就是一些鬼怪的故事,看得毛骨悚然,
      不看又忍不住要翻翻。”
      
          “在毛泽东的院子里也很随便,我爬过院子里的树,还摘过菊香书屋院落里的
      梨吃。有一次我爬到树上,卫士让我下来,我就不下来。他们也没办法,也不能大
      声训斥,怕惊动了毛主席。”
      
          也许是因为他母亲是负责中共领袖的保健的,和领袖的关系比较近,张纪宇还
      有印象和毛泽东及一组的人一起吃过饭,坐过毛泽东划的船。
      
          “毛主席对孩子很随和,见面总喜欢逗几句。他跟我说过什么我倒记不得了,
      但有一次我和杨小二一块儿遇到他,他逗杨小二说:‘你叫杨小二。你为什么叫杨
      小二,不叫杨小三啊?’杨小二当时怎么回答的,我也忘了。”
      
          这是在平时的周末、周日,孩子们玩一玩、闹一闹,对大人工作的影响不太大。
      但在寒暑假,孩子们玩耍吵闹得太厉害,就要影响大人的工作了。因此逢寒暑假,
      中央办公厅警卫处,会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做假期的辅导员,组织管理孩子们。
      
          “组织起来”、“依靠组织”,是那个年代的格言隽语,孩子们也不例外,当
      假期离开了学校的组织,就组成了中南海临时小队的组织。临时小队长由假期辅导
      员指定,并像在学校一样,定期过队日。徐建林记得有一个假期,是李敏当小队长。
      张纪宇则记得他被“荣幸”地指定为管男生的副队长那次,队长是李讷。
      
          队日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参观警卫部队的内务;到机关图书馆搞卫生,粘补
      破损的图书;甚至去中南海外面的居民区,帮助烈军属扫院子、抬水、擦玻璃。在
      暑假期间,还组织孩子们在中南海里游泳。
      
      
      
          大多数孩子还都记得,去玉泉山或西山农场劳动的情景。那里有果园,还有奶
      牛场,负责中央的水果和牛奶等食品的供应。其实组织者的出发点是让孩子们不要
      断了和劳动的联系,不要忘记劳动人民,并不在于孩子们真能顶个劳动力,要完成
      多少劳动量,多数时候就是锄锄草。
      
          到农场还是很让孩子们开眼界的。康辉回忆说:“农场的设备很先进,我们在
      那里看到了其他地方还不可能有的捆草机械,就是当时在电影里看到的那种,能把
      散乱的草打成规矩的正方形草块。特别新奇的是在奶牛场看见奶牛,都是进口的种,
      特别大,初看吓一跳。喂养奶牛和挤奶的机械设备也是进口的,最先进的。青饲料
      先经过粉碎,加拌大豆,然后喷在外面的一个大池子里,封起来,发酵一段时间再
      用来喂牛。我们就是在这里,比较早地领略了农业机械化。”
      
          让孩子们难忘的,是“日理千机”的杨尚昆、胡乔木等父辈,也曾挤出时间,
      参加中南海小队极其“小儿科”的活动。
      
          有一个星期天,杨尚昆和中南海小队一起去了钓鱼台。那时的钓鱼台,一点没
      有今天公园的轮廓,除了一些破损的古迹,只有一个个丛林繁茂,浓荫蔽日、鸟啭
      啾啾的小丘。孩子们在此煞有介事地玩着“抢红旗”的军事游戏; 采集树叶、捕捉
      蝴蝶,以便回去做标本……
      
          中午,杨尚昆拿出他早就准备好的美国军用罐头,请孩子们野餐。性格开朗的
      杨尚昆笑着说: “这是运输大队长蒋介石从美国运来的,是我们在解放战争和抗美
      援朝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你们尝尝,好吃不好吃?”
      
          有杨尚昆的诙谐,有罐头佳肴,孩子们大快朵颐,开心无比。金戈的弟弟金矛
      很认真地说: “等我长大了,也要到朝鲜打美国鬼子,给你们缴获更多的罐头。”
      引起一阵哄笑。
      
          孩子的稚气和可爱,也让杨尚昆心情爽朗,他拍了拍金矛的大脑袋说: “傻孩
      子,志愿军还能让美国鬼子在朝鲜活到那一天?”
      
          停顿有顷,他又语重心长地说: “等你们长大,就要建设一个新中国,让全国
      的娃娃们都能吃上面包、牛奶和罐头,吃上我们自己生产的面包和罐头。只要我们
      的国家富起来,强大起来,什么日本鬼子、美国鬼子,再也不要想来欺侮我们!你
      们说,对不对?”
      
          孩子们听着,都瞪着大眼睛,神情严肃地点了点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