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毛主席来12号楼,从不住最高级的套间
      
          现在还能记得起来的,有齐奥塞斯库率领的罗马尼亚代表团,他们住在8 号
      楼。阿尔巴尼亚代表团的团长,好像是阿利雅,他们住9 号楼。率领保加利亚代
      表团的,大概是日夫科夫,他们住在6 号楼。其他代表团的团长是谁,我就一点
      儿印象都没有了,只记得这些东欧国家的代表团,也都在各自住的楼前,栽种了
      树木以为纪念。
      
          住在新建的钓鱼台国宾馆内的贵宾,对国宾馆的环境和设施,中国方面的接
      待,都感到非常满意。只有苏联的赫鲁晓夫提了一点意见,他在和北京市委第一
      书记彭真交谈时说:“钓鱼台国宾馆里的浴缸太小了。”这个意见被反映到设计
      人员那里时,设计人员感到诧异:“浴缸都是大号的,其他高大的外宾都没有感
      觉小,怎么身高只有1 68米的赫鲁晓夫会觉得小呢?”
      
          除了赫鲁晓夫的这点意见外,其他国家的首脑们,对中国在十年大庆活动期
      间的接待工作都给予了好评。我就几次听金日成首相说:“你们的工作从上到下
      都组织得很好,很有秩序……”
      
          毕竟是第一次搞那么大规模、那么隆重的活动,所以我记得中间还是出了一
      些不大不小的纰漏。例如在钓鱼台国宾馆里就出现过把某国的国旗挂反了;有时
      热水供应不上;有时给贵宾熨烫好领带,却送错了房间;给贵宾皮鞋打油打错了
      的情况也有过。当然,在欢庆的氛围中,贵宾们对这些小差错还是很体谅的。 
       十年大庆庆典过后,钓鱼台国宾馆里顿时静了下来,管理人员对国宾馆的各楼
      进行了规划安排。从此,18号楼成为最高规格的元首级接待楼,外国的国王、总
      统、首相来访,就在此楼下榻。元首以下的贵宾,一般安排在5 号楼、6 号楼、
      7 号楼,这几栋楼的规格大致相同。
      
          自60年代始,毛主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总理、彭真同志等中共中央的领
      袖,有时也到钓鱼台国宾馆来召集会议或临时小住。他们留住的安排也没什么一
      定,一般是第一次安排在哪幢楼了,以后再来仍安排在哪幢楼,渐成习惯。
      
          毛主席每次来钓鱼台国宾馆开会或小住,都是在12号楼。但是他在12号楼留
      宿时,从来都不住二层的最高级的贵宾大卧室,而总是住在一层的贵宾随员住的
      套间。这种套间只有一个很小的厅,一个浴室,一个卧室。
      
          这种套间的卧室面积不大,可毛主席用的床却很大,按他的习惯,床的一半
      用来睡觉,另一半放置要看的书籍。卧室里放上这么一张大床,人活动的余地就
      非常有限了,但毛主席在里面好像正乐得其所。
      
          毛主席来这里,有时候住几天,并在这里召见一些人或开个小会。例如在杨
      尚昆日记1960年4 月22日就记有:“晚间10时半到12时半,主席约小平、彭真、
      我去钓鱼台谈话,谈了古巴、阿尔及利亚、越南等问题,并向主席汇报了今年五
      一的纪念办法。”4 月26日又记有:“下午3 时到8 时,去钓鱼台主席处开会。”
      
          有时候,毛主席来钓鱼台则仅仅休息几个小时。他通常都是下午到,离开则
      常在凌晨时分。按当时的警卫规定,只要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以上的领导到钓鱼台
      活动,我所在的公安部八局,就要派外宾警卫处的人员,跟着到这里来值班。
      
          我那时就是因为参加警卫值班,多次跟着毛主席到钓鱼台国宾馆。在我的记
      忆里:从1967年开始,毛主席就再没有去钓鱼台参加什么活动,再没有到12号楼
      小住。但12号楼他住过的那个套间,却始终保持着他住时的布置,直到他老人家
      逝世。
      
          周总理习惯住5 号楼,他好像对5 号楼有特殊的好感,他安排的活动一般都
      在5 号楼进行,除了江青于1966年初搬进钓鱼台在5 号楼住的那段时间以外。周
      总理不仅是在此休息、小住、办公,还在此接见外宾,处理许多涉外事宜。
      
      
        ----------
        中文阅读网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