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毛主席气愤地说:“你们搞了一点原子能,就要控制,就要租借权。”
      
          有许多次当一些特殊外宾来华时,周总理也总是把他们安排在钓鱼台5 号楼。
      例如1970年、1971年身为美国总统特使的基辛格来华,周总理都亲自布置他住在
      5 号楼,和他几次长时间的会谈,也是在那里进行的。当然这都是后话,后面还
      将详叙。
      
          5 号楼的楼型,建筑风格,和12号楼基本一样,但楼外的环境不如12号楼清
      净幽雅。5 号楼与南端的12号楼、中间的18号楼都在中轴线上,位置在最北端。
      从北门进钓鱼台往右一拐就到了。
      
          刘少奇同志到钓鱼台国宾馆小住,一般住在11号楼。彭真同志来此则住14号
      楼,而且他还在此住了相当一段时间。其他中央首长也来过,例如国务院副总理、
      外交部长陈毅中南海里的房子翻修时,就和夫人张茜在钓鱼台国宾馆内住了一段。
      
          朱德朱老总虽然没在钓鱼台住宿,但他在这里的花房养了许多名贵的兰花,
      所以他不时到这里的花房,观看他自己养的花。这些名贵的兰花,在“文化大革
      命”中都被毁掉了,每想起来总觉得可惜。
      
          也是在60年代初,中共中央的一个“秀才”班子,搬进了钓鱼台国宾馆。因
      何要组建这么个“秀才”班子,并住进钓鱼台国宾馆呢?这主要是源于中国共产
      党和苏联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和纷争愈演愈烈。
      
          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以老子党自居,要中国在军事上和外交上服从其
      “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全球战略,引起中苏间控制与反控制斗争。
      
          1958年,苏联相继提出和中国共建长波电台、联合舰队。毛主席曾气愤地对
      赫鲁晓夫说:“你们搞了一点原子能,就要控制,就要租借权。把一万多公里长
      的海岸线都交给你们,我们只搞游击队!”
      
          到了1959年,苏联片面撕毁1957年与中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在中国边
      防部队对印度入侵军队进行反击时,苏联偏袒印度,谴责中国。甚至公开发表
      “塔斯社声明”,公开指责中国的对外政策。
      
          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前夕,刚结束对美国访问的赫鲁晓夫,又对中国为
      维护领土完整,对金门、马祖岛屿实施炮击横加批评,训诫中共不要“用武力去
      试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
      
          针对苏共的所作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刊《红旗》和《人民日报》,
      于1960年4 月发表《列宁主义万岁》、《沿着伟大列宁的道路前进》、《在列宁
      的革命旗帜下团结起来》三篇文章,对赫鲁晓夫的理论和政治观点进行不点名批
      判,拉开中苏两党两国间论战的序幕。
      
          正是为了进行这场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路线问题的论战,中共中央决定组
      成一个秀才班子,将办公地设在钓鱼台国宾馆,撰写批判“现代修正主义”的论
      战文章。
      
          这个秀才班子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康生,新华通讯社和《人民日报》社社
      长吴冷西,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王力、赵毅敏,中
      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姚溱,《红旗》杂志副总编辑范若愚组成。然而其中的乔冠
      华、赵毅敏只是挂名,并未做什么文字工作。
      
          为了撰写论战文章工作的顺利进行,秀才班子还配备了一批助手,他们是贾
      一丘、朱庭光、崔奇、刘克林、孙轶青、范戈、钱抵千。此外,中国科学院社会
      科学部的部分研究人员,也承担了为秀才班子写作提供和查阅资料的工作。
      
          秀才班子进驻钓鱼台国宾馆,到1964年夏季,陆陆续续写出了《全世界无产
      者联合起来,反对我们的共同敌人》、《陶里亚蒂同志同我们的分歧》等一系列
      论战文章。
      
          在写作期间,秀才班子的负责人康生,把家搬进了钓鱼台国宾馆,他和夫人
      曹轶欧住在8 号楼。而其他写作班子的成员,则在7 号楼和9 号楼办公和住宿。
      
      
        ----------
        中文阅读网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