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公安部设立外宾处
      
          和路易·艾黎相处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我们之间的关系很融洽,他的言谈举
      止给了我许多非常有益的启示。
      
          我回到部队后,有时还抽空去看他。这一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我在天安门
      观礼台值勤,他从观礼台上下来休息时与我相逢。他看见我穿着笔挺的毛料军服,
      显得十分惊讶,这才知道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官。
      
          根据外宾来往情况发展的趋势,外宾的警卫工作显然需要加强和专门建制,
      1953年夏季,公安部决定在八局下面,设立第四处即外宾处。首任处长是肖高,
      副处长是白浩然。
      
          四处下设四个科:一科负责来访外宾的警卫任务,科长是贾海亮,副科长有
      四五位;二科负责外国驻华使馆的警卫,科长是张奇果,副科长是苏忱;三科管
      联络部外国共产党内的客人警卫;四科在马列学院二分院,负责延安时期反战同
      盟留下的日本人员的安全。到了1954年,日本人陆续都回了日本,四科随之撤消。
      
          由于四处新成立,缺乏干部,特别是有外宾保卫经验的干部,警卫师从事过
      这方面工作的一些人员,被抽调过去帮助工作。参加亚太和平会议警卫工作的我,
      也被暂借了过去。当时只把我的党的关系转到了公安部,但人事关系还留在警卫
      师。
      
          公安部八局四处的成立,标志着外宾警卫工作机构的正式形成和警卫工作的
      趋向正规化。随着中国对外工作的展开,在国际上的地位的日益提高,来华的外
      宾也逐渐增多。
      
          特别是从和平人士、民间团体、议会党团、政府官员来访,各国共产党、工
      人党的领袖秘密工作访问的日趋频繁,发展到一些政府首脑、国家最高元首也到
      中国来了。
      
          因此自四处成立以后,外宾的警卫工作就处于直线上升的状态。
      
          一科任务最繁重,所以人也最多,有二三十个人,大都是我们警卫一师的人。
      而人员居第二的二科,才不过六七个人。我刚到四处,就到朝鲜出了趟差。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后,与朝鲜人民军浴血苦战,给以美国为首
      的联合国军及南朝鲜李承晚政府军予沉重的打击,到了1953年,打打谈谈拖了两
      年余的谈判,才进入实质阶段,并最终签订了朝鲜北、南停战协议及一些相关的
      协议。
      
          为了停战后随即展开的战俘遣返工作,谈判双方议定组成中立国遣返委员会。
      
          根据《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协议条文,由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瑞典、瑞士、印度这五个未参与朝鲜战事的国家,各指派一名委员组成委员会,
      负责并保证战俘在停战以后行使其被遣返的权利。
      
          由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两国派出的委员,先经过苏联进入中国,在中国稍事
      停留后,再赴朝鲜开城板门店北、南军事分界线。
      
          从中国到朝鲜开城的交通工具、生活供应、安全保卫等事项,均由中国方面
      负责。整体工作安排事宜,由国防部的外事局负责,而交通和途中安全保卫的事,
      由公安部八局四处人员具体办理。
      
          公安部八局局长刘伟,把我找去交代任务:“局里决定,派你负责护送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两国的遣返委员会成员赴朝的任务。你要组织好交通部门的乘务人
      员,做好沿途运行和生活安排,还要通知铁路沿线各省市的公安部门,协助你搞
      好警卫工作。到朝鲜后,与有关方面交接。”
      
          我和国防部外事局的几个人,陪着波、捷两国的遣返委员会成员,从北京出
      发,经辽宁省沈阳市到安东(今丹东)。过鸭绿江在朝鲜的新义州,马上和朝鲜
      方面接上了头,继而赴平壤。
      
        ----------
        中文阅读网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