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权威”(1)
      
          如果说,网络世界里的集体民意,如同古希腊的公民大会,那么,胡温新政一
      年间的种种迹象显示,公民大会的权威,正在让“长老”们所代表的个人威权退避
      三分。观察2003年被网络所影响的社会事件,虽然在权威性上,所有的网络媒体都
      不能与官方通讯社、报刊、电视台相提并论,但搜狐与新浪、人民网与新华网的迭
      加,其影响力肯定会超过部分官方媒体,他们用影响力,部分消解了新华社、人民
      日报、央视的权威性。
      
          2003年所有被政府关注并解决、所有被社会民众关心的事件都打上了网络媒体
      版的集体力量的烙印,一位研究者说,这种烙印在2003年之前是不可想象的。虽然
      较之于行政力量,社会力量还没有形成均势平衡,但博弈毕竟已经开始,集体力量
      有了摆脱行政权力单一控制干预社会的可能。
      
          在部分学者看来,伴随着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相应地,集权政治转变为
      权威政治,新权威主义取代了毛主义。社会领域也发生了巨变,私域获得了解放,
      尽管政府仍然牢固地  控制着公共领域,继续垄断集体行动的手段,但社会力量已
      经开始逐步萌芽,并成长于一定范围内左右行政力量的新生力量。 
      
          民意: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民意,在新政一年间,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官方积极回应民意的行为,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空前的一年。民意在2003年得到了空前的尊重原由甚
      多,关键在于伟人政治时代的逝去,民意领袖的出现,以及民间智库以及民间独立
      民调机构的崛起。尽管官方对民意的利用还很有限,还处在被动回应这个简单的层
      面,但在业已告别“民意由特殊的政治组织来确定和代表的时代”的中国,民意在
      未来会受到高得多的尊重。
      
          2003年岁末,辽宁省开始就高考应该采取什么模式,展开大规模的民意测验,
      为该年度“民意影响中国”这一趋向,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考虑到“以什么样
      的形式设置什么样的科目来选拔大学生,涉及到千万个考生和家庭的利益”,辽宁
      省教育厅在作出政府决策之前,成立了一个课题组,对意见群体进行问卷调研。据
      悉,调查范围覆盖了该省大中城市的所有中学,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高中,以及辽
      宁省的部分高校。
      
          观察家认为,省一级政府机构主动从民意调查中寻求决策依据,是近年来极为
      罕见的一个新动向。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