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却被“无情”恼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红楼梦》
      
          一种来自奥尼尔(Oneill)的观点认为,“封闭的婚姻”是不现实的,因为它要
      求夫妻双方满足于对方“全部的需要——情感。包括心理的,理智的,以及肉体的。”
      而这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往往能够看到这种现象,有些男人和女人,尤其是高知识
      层次的人,他们跟自己的爱人谈不拢,却很能够同别的异性谈得心心相印。他( 或
      她) 需要有人分享自己的志趣、思想和行动,并且能够以特定的方式坦露自己的个
      性领域。在这方面,一旦自己爱人不能满足自己,她们便会从婚外来寻找补偿,但
      要注意的是她们不一定对配偶不感兴趣。婚姻纽带(togethorness)最害怕丈夫或妻
      子与第三者分享这种高层次的乐趣。但是,对于大部分现代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夫
      妻双方一般认为这种分享是正当的,并且理解丈夫或妻子自由地追求婚外的友谊,
      而不让嫉妒掺和进来。现在,我们谈谈有关性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天生的性欲旺盛,
      她( 他) 感到配偶不能满足自己的性欲求,那么她( 他) 在寻求社会领域的高层次
      的乐趣时,是否可以把寻求婚外的性满足结合起来呢? 性的排他性和占有,性在婚
      姻上具有这种含义:他们彼此只属于对方并获有性交的专利权。
      
          对于和第三者发生婚外性交来说,通奸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极限,但它却不为
      公众舆论、社会道德规范及各种教义所容忍。社会学家罗伯特·贝尔(RobertBell)
      认为,社会上不赞成婚外生活的要远远超过不赞成婚前性生活。家庭婚姻研究中心
      所做的全国性调查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在调查中,73% 的人认为婚外生活是错误的,
      32% 的人认为婚前性生活是错误的。这里有两个明显的原因:一是既然已婚者已经
      有一个社会认可的配偶来满足自己的性欲,就没有太多的必要去追求婚外的性体验
      ;二是人们都相信,追求婚外的性满足将会破坏自己的婚姻稳定性。因此,从某种
      角度上来说,对通奸的谴责是社会对家庭稳定的关心。然而,目前婚外性生活的发
      生率呈上升的趋势。金西所做的研究发现,有一半40岁左右的已婚男子和略多于1/4
      的已婚知识女性曾体验过婚外性生活。而且,这些已婚个人既与形形色色的性伙伴
      发生性关系,又维持着一个稳定的家,维系着婚姻的稳定。我们的文化环境还不能
      承受这种选择,但群众却有句颇为有趣的话:“老婆还是人家的好! ”小说家、历
      史学家钱钟书在《围城》里把婚姻比作“被围困的城堡”,他说:“城外的人想冲
      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有位自称大彻大悟的人写了首诗道:青春是美丽的朝
      霞,爱情是瓶上的鲜花,家庭是暂时的温暖,坟墓是永久的故乡。
      
          一、多情却被“无情”恼
      
          大多数婚恋的结局是精神上的失望和生理上的剥夺。
      
          ——弗洛伊德
      
          婚外恋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当事者双方有性行为;二是虽然没有性行为,
      但有过分亲昵的行为;三是尽管没有超友谊的行为,但双方在感情上,都把对方作
      为自己钟爱的人而亲密交谈。
      
          下面例举的女进修生的情况虽属第三种,但倘任它发展就会成为第二种或第一
      种,就有可能把一颗心给烧焦。我的丈夫是个标准的男子汉,他有健壮的体魄,豁
      达的胸怀,坚韧的个性。五年前,正是冲着这股“男子气”,我嫁给了他,很快我
      就后悔了。他是个粗鲁的人,少言寡语,没有温情,缺乏细腻。他给我的只是兄长
      般的爱护,没有我所需要的夫妻间的耳鬓厮磨的一片柔情。
      
          有人说单调乏味的感情会虐杀爱情的蓬勃生机,破坡憧憬的金色图案,现在我
      的心里总蒙着一种淡淡的愁思,伴随着怨恨。后来,终于有一个人冲入了我的生活。
      他是我们进修班的同学。他那富有哲理的辨析,敏捷的思维,幽默的语言,深深地
      打动了我。尤其是他儒雅中带着几分刚毅的举止,那活泼的小男孩般的顽皮,摄取
      了我的心,而这些都是我那个标准的“男子汉”所没有的呀! 我们很快就熟悉起来,
      彼此之间无话不谈。
      
          我们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一起,争分夺秒地说话,似乎怕对方忽然消失,
      我们根本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我想说什么,对方就都知道,我们只从对方的眼睛里
      寻求情感。有位哲人说,当两颗心能同一领受、体味一种静寂的心境,能同一感悟、
      体味一种情绪的深穆,能够为同一种梦想、情境关注而激动颤栗,那么这就是永恒
      的爱。我不知道我们的爱会不会永恒,但我发现我确实悄悄地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
      在他身上,我总感到一种甜丝丝的东西流在心底。
      
      
      
          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我们伫立在湿润的海风吹拂着的树林里。“你知道吗,
      从来没有人这样震颤过我的心,与我趣味如此相投。”我没有回话,只恨丘比特的
      金箭为什么这时候才穿透两颗心。他突然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我无法挣脱,我真心
      爱他,却说:“想想你的妻子,想想你们相爱时的温馨,你很快会平静下来的,我
      相信。”“不,你错了。自从我认识了你以后,我就永久地失去了平衡,不过,我
      不会后悔,我愿意。你不知道我的爱人,她全部的兴趣就在于那几件时鬓的衣裳。”
      他很激动,我真有些恐慌。“你既然选择了她,就要对她负责。”“但是那是一个
      错误选择,我怎么能够执迷不悟呢! 现在我遇到了你,放走了你,我将铸成第二个
      错误! ”死寂的沉默,我的心底升起一股怜惜之情,怜惜自己,也怜惜他。我终于
      迫于一些什么东西违心地拒绝了他。
      
          结业分手的时候,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又一次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再次征求我
      的意见。我流着泪珠对着他只轻轻地摇头,他的叹息声那样深长,我差点哭出声来。
      火车启动了,带走了一颗不情愿的心。火车启动了,留给我流不断的眼泪。
      
          1 婚外情效应
      
          有婚外恋隐私的家庭一般说是很蠢的,那些向配偶讲解婚外恋合情合理而为自
      己开脱的人就更蠢。他们被文明熏昏了头脑,昏迷中只抓住了文明的一只脚而未见
      其身,甚至只是抓住了一只脚趾,连脚面还未曾见到。爱情永远是排他性的,一般
      在自己有婚外情人而配偶没有时,才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不会妒嫉配偶有另外的恋
      人。
      
          那种缺乏人情味的说教,违背了婚姻的基本事实。在有外遇的情况下没有精力
      去照顾好家,仅仅那每日必临的醋意就足以破坏家庭的和美了。我们常常见到与自
      己配偶谈买卖似地叙述外遇自由的人。我一点没有觉得他们文明开化,反倒觉得他
      们除了冷酷的自私之外,剩下的只有故做严肃的可笑。这并不是对婚外恋现象心无
      同情,正相反,我觉得它有存在的合理性,也许未来还会普及为全民的习惯。
      
          且不说长期异地人的情感需求,就是终日厮守的夫妻有时也需要一点额外的情
      感。但是这种适时适量的情感补充必须以不破坏现有家庭为前提,否则,不必在婚
      外恋阶段停顿,直接发展到离婚会更好些。人是情思复杂的动物,时时逃避着伤害,
      千万别让这种伤害太暴露,变成长期的折磨。
      
          非根本性冲突的家庭由于疏于调整而走向最终解体的过程中,大都有一段婚外
      恋,这些有了离婚企图的家庭,必须凭借这种外力以坚定信心去宣布崩溃的事实,
      其中感情纠葛的道理不是夫妻可以全部公开说清的,因此也就不是我们可以“调节”
      的了。
      
          从促使一个必然崩溃的家庭抵达结局上讲,婚外恋阶段做为解体的过渡,是件
      必然的事情。实际生活中,常常是因为勇敢的外部力量,使一个很糟糕的家庭得以
      土崩瓦解。这里,引用马克思在《论离婚法草案》中的一段精彩的话:如果每一个
      外部的刺激,每一种伤害都足以摧毁自然界中的某一机体,那么你们是否会认为这
      种机体是健康、结实而组织健全的呢!
      
          这一段话的弦外之音是:家庭破裂的根本原因不是外力,而是自身;通过外力
      摧毁自身有问题的家庭是合理的。可是问题却不在这里,因为现有的许多婚外恋家
      庭并不想走到离婚的地步。由于不愿在亲属、友人和单位造成影响,另外还考虑到
      孩子的成长,人们只是把婚外恋与家庭生活当做并行的生活内容,严重伤害了家庭
      感情和孩子的心。这类家庭大多有这样一些特点:婚外恋没有稳定的性关系,甚至
      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性关系,似乎走在精神恋爱的边缘上;由文化素养较高的人正
      名昭雪的婚外恋现象,已从少数有所追索的人的专利,扩展到全社会,发展到有心
      无肝的地步,人们认为这是一种时髦;大量别有用心的人打着新思潮的幌子,借以
      满足无限膨胀的情欲,而把精神扔在一边;由于榜样力量,许多未介入这种时尚的
      人也萌动了恍惚的加入欲望,企图逃避现有婚姻的烦恼,而不是努力消除它;这种
      风气已由秘密转为公开;婚外恋的组成形式一般是已婚男人和未婚女子构合而成。
      
          从进步意义上说,这种横冲直撞的潮流是对过去长期忽视感情的婚姻现实和社
      会习俗的冲击,是对“低质量而高稳定”的家庭特点矫枉过正的批判。这种时髦是
      难以抵制的,它在伤害家庭情感的同时,又刺激人们在结婚时就必须矢志于为营建
      一个生机勃勃的健全家庭而不懈地奋斗,鼓励人们不再草率地组成更多的徒有其表
      的婚姻。
      
          但是总的来说,婚外恋行为对于家庭生活还是一种威胁,婚外恋的女子尽管可
      以勉强应付丈夫的性要求,但是爱心却一去不复返;婚外恋的男人尽管依旧乐于持
      家、照顾妻与子,但却很难再有热情去与配偶缠绵。这种家庭在基本内容上已变得
      残缺不全。既不能继续投入全部的情爱给家庭,又不能完全满足婚外情人的如饥似
      渴的感情,与其说这种方式是高尚的补充,不如说它是在偷偷摸摸地体验犯罪心理
      的乐趣。长期下去,当事者心中就会有一种阴森的想法形成:泛性是件再容易不过
      的事情。触及婚外恋现象时,人们可以隐约感到,谈及这个问题时所溢出的世道不
      古的叹息中,隐含着一个“女人是祸水”的潜台词。实话说,我们不该把不忠诚的
      知识女性想像得那么可怕。卷入浪潮的女大学生多数生性敏感,她们从青春期时就
      已变成犀利的精灵,从内心世界上讲,比男人更容易感触到痛苦,更容易对异性的
      诱惑动心,只是她们掩饰的程度要比男人深得多,她们梦想的完美生活也要比男人
      逼真得多。当一切难予实施时,她们就很容易伤感和孤寂,很容易通过种种方式排
      遣自己做为知识女性的不幸。她们自信在几个朋友那里得到不同的感情安慰是安全
      无害的。那种生性纵欲和对物质利益贪得无厌的女性,尽管我们处处可见,但静下
      心来算一下百分点,还是微乎其微的。
      
          中国自古以来是用束缚知识女性的方式保持她们的道德,人们似乎从不设法使
      她们获得内心的自制力,或者消除使她们不得不“不道德”的隐患。大家所做的一
      切,不过是把她们关在家里,裹上小脚,不让一切机会接近她们。所有这些观念性
      的错误,使女人置身于受其难而又必须负其罪的悲惨境地。人们把批评放在女人的
      不检点上,而让男人逃之夭夭。
      
          实际上,婚外恋现象的起因还是在根本的婚姻制度上。但是,如果我们假设这
      种制度的暂时存在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着手对结婚的人们进行高质量的婚姻
      艺术的培训,让那些渴求家庭稳固而又心灵敏感的人们,每当遇到问题时都能尽量
      在家庭内部寻找答案,以维持这种婚配制度合理的假定性。目前,许多人分床而栖
      以保持新鲜感,经常去外省旅游以增添生活的丰富性,一部分知识女性利用这种方
      法达到了调节生活的目的。另一部分知识女性却仍旧不能,对于他们来说,婚外恋
      恐怕还是一种愚蠢而又离不开的办法。
      
          2 纠葛
      
          毛姆说:“说起恋爱,起初纵使出于逢场作戏,也会留下相当麻烦的纠葛;因
      为恋爱必须由两个人所构成,而男性的爱情经常危害女性。”由于男人的逢场作戏,
      世上不知有多少女性因此乱了命运,一失足成千古恨地陷入不幸的境遇里。有一位
      漂亮女大学毕业生,出身高知识家庭,在一家大公司任职。男友是同一公司的高层
      管理,已有未婚妻,她明知道这事还跟他来往,继而委身于他。
      
          两人原先只是抱着逢场作戏的心理。尽管不和他结婚,但自己比他那位未婚妻
      更实际地为他所爱,使她感到欣喜和骄傲,于是她不顾一切地用热情燃烧自己。当
      她怀孕时,他表示歉意,同时支付足够的费用去施行人工流产;算是表现了应有的
      责任之后,她再次怀孕,作了第二次流产。她虽然感到难过,但他既没有移情别恋,
      也没有在酒吧间寻欢作乐,她便相信他的爱情。在公司,他俩的情谊已成为同事之
      间的话题,这反倒使她感到满足。由于他迟迟不跟家乡的未婚妻结婚,她也就谢绝
      了好几门亲事。
      
          然而适婚期过去,当她开始对自己的青春不再感到不安的时侯,突然他请假回
      乡下去,等他上班后,公司的布告栏上竟然登出了他已经结婚的消息。她受到沉重
      打击,失去了生存的力量,于是企图卧轨自杀。她被火车弹开,拾回了一命,美丽
      的额头上却留下了爱之烙印似的一道疤痕。对于他,她已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但
      他还是温柔地向她致歉“对不起,不过,我实在毫无办法。今后,只要你能得到幸
      福,我可以作任何努力。”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是能冷冷地甩开她,女方反倒可以
      用不着迷惑不定。只因为他偏要伸出手来,使她的痛苦只有更深、更重。她无法面
      对这位新郎的暧昧,于是辞掉工作远居别处。他却仍然一个月里走访她的处所一两
      次,这简直是一种酷刑。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