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畸形的诱惑
      
          你肯定没想到,我曾是一位艺术学校的大学生。可有一段时间我完全在一种无
      意识的状态下开始吸毒,一切都缘于前夫的诱惑。后来我觉醒了,和他离了婚,但
      毒品一直伴随我左右。这次进了戒毒所,决心痛改前非。
      
          阿玉平静的心态让人出奇。
      
          我从西安一艺术学校声乐系毕业后,怀着满腔的自豪和对事业的热情踏进社会。
      那时,我在一歌舞团工作,来往的人大多是文艺界的人士。我和前夫就是在赴外地
      的一次演出中相识的,他负责代表当地接待我们演出团。尽管他的年龄比我大得多,
      但他不仅很有音乐天分,且成熟而善解人意,很快我就被他迷住了。此后我经常要
      随团赴外地循回演出,有时回到家里很害怕面对孤身一人的冷清,他也很殷勤地愿
      意为我做一切。就这样,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我仍然因工作需要经常外出。前夫刚开始还能忍受,时间一长就按捺不
      住了。慢慢地,他开始担心我会离开他。后来,真没想到他为了控制我,开始偷偷
      地在我的纸烟里洒上毒品,就这样我迷迷糊糊地染上了毒瘾。
      
          丈夫这种畸形的爱,把我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当然,纸里包不住火,慢慢地,我知道了真相。但我那时并没有感觉到毒品的
      危害。我只知道,买毒品需要很多钱。3 年后孩子出生了,我知道社会上对吸毒的
      人很是看不起,为了孩子的成长不受影响,我尝试过戒毒。但是几次努力都前功尽
      弃,我只好尽量向孩子隐瞒这件事。我恨透了他,于是我和前夫离婚了,孩子判给
      我抚养。为了挣更多的钱来购买毒品和供养孩子,我辞职去深圳做生意。但我哪里
      想到,像我这样一个除了有些表演技能别无他长的女子来说,根本不具备在商海搏
      击的能力。半年时间里,我赔光了多年积蓄,狼狈地回到西安。整天恍惚度日,孩
      子暂时由父母抚养。
      
          我的父母都是机关干部,是那种很传统的中国人。他们原本对我寄予很高希望,
      从前甚至连我吸纸烟的行为都加以谴责。他们发现我竟然在吸毒时,震惊之余,想
      方设法让我戒毒。我曾经被送到长武县的深山里去戒毒,一度甚至差点儿被送往青
      藏高原。但我始终未能戒掉毒瘾,让他们很痛心。后来,他们就将注意力转向对孙
      子的培养了。现在,我进了戒毒所,父母就对孩子说:“你妈妈去外地演出了,需
      要较长时间才能回来。”
      
          像我这样吸毒近5 年,才体会到毒品危害性的人确实很少,但我对此的感受很
      深:吸食毒品不仅浪费了大量钱财,而且对身体、精神的危害都很大———在精神
      上,让人萎靡不振的同时,对毒品产生依赖性,而对亲情麻木不仁。我多么想用我
      自己的教训告诫世人,千万不要染指毒品。
      
          哲学家点评:
      
          爱情的批判
      
          爱情,是一个凶神。她像所有的神一样,要支配整个的人,直到人不仅将自己
      的灵魂,而且将自己的肉体交给她时,她才感到满足。对爱情的崇拜便是苦恼,这
      种崇拜的顶峰就是使自己成为牺牲品,就是自杀。
      
          这是哲学家埃德尔说的一段话。
      
          这位埃德尔先生之所以把爱情看成是凶神,是灾祸,是妖魔,那是因为爱情是
      一种情欲,而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情欲更危险的东西了。
      
          爱情为什么能把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所迷恋的客体,并且变成满足另一个人私
      欲的客体呢?这是因为这种欲望是极端自私的,它企图在别人身上寻求自己所需求
      的一切东西,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在极力寻觅自己意象中的目标,来满足自己不
      可理喻的迷恋和欲望。当然,有的是肉体的,有的是精神的,有的甚至是飘渺而虚
      幻的。
      
      
      
          爱的本身,是一种独来独往的情欲,它不知来自何处,也不知走向何方,它对
      内在的发展不感兴趣,而它对外在的形态,则呈现着万种风情。像是“来自异乡的
      少女”,没有家园,没有护照,没有安定,随时都有可能离境而去。
      
          正如情感诗人席勒所描绘的:她不是降生在山谷里,
      
          谁都不知道她来自何方,
      
          她匆匆地辞别而去,
      
          连踪影也随之消失。
      
          在这里,爱情是有生命的东西,有感性的东西,同时,也是有反叛性的东西,
      它不知“来自何方”,也不知“走向何方”。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反复无常性,以
      及它的贪婪性,所以它又是危险的、妖魔的、凶恶的。
      
          对爱的崇拜,使人类自己成为情欲的牺牲品。
      
          “爱情是抽象的情欲。”
      
          性欲对人类来说是可怕的。
      
          所以,马克思就把它叫做:“批判的爱情。”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