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们》(Hackers: Heroes of the Computer Revolution)
      是卡马克的启示录。他以前也听说过“黑客”,譬如在1982年一部名叫《电脑争霸
      》(Tron)的迪斯尼电影里,杰夫·布里奇斯(Jeff Bridges)扮演的一名游戏设
      计师进入了他自己设计的游戏。还有1983年的《战争游戏》(WarGames),马修·
      柏德利(Matthew Broderick )扮演的年轻玩家进入政府的计算机系统,并险些触
      发了核按钮。但这本书和那些电影有个很大的区别——它讲述的都是真人真事。这
      本由史蒂文·利维(Steven Levy )于1984年撰写的书里探寻了所谓“改变世界的
      神童们”,以及他们那二十五年欢腾的岁月,书里讲述的敢于破除常规的计算机爱
      好者们包括20世纪50年代在麻省理工研制大型机的先驱,以及70年代硅谷的“家酿”
      俱乐部和80年代计算机游戏业的领跑者们。没有什么模板可以概括出这些黑客们的
      特性,他们的经历千姿百态:比尔·盖茨,一个哈佛大学的辍学生,实现了第一个
      在阿尔塔(Altair)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BASIC 语言环境,然后缔造出世界上最大
      的软件公司。还有史蒂夫·斯拉格·拉塞尔、威廉姆斯夫妇这些游戏制作者,以及
      两位史蒂夫——苹果的创始人,等等,他们都是黑客。  “尽管‘黑客’这个词在
      一些人看来有嘲笑的意味,”利维在序言里写道:“仿佛那些人要么是脱离社会的
      书呆子,要么就是胡乱堆砌‘不标准’代码的‘外行’程序员,而我觉得不尽如此。
      在他们不起眼的外表下,他们是开拓者、幻想者,他们是冒险家、艺术家……他们
      才是清晰地洞察到计算机之所以是种革命性工具的人。”
      
          这黑客伦理观就像是一份宣言,那天晚上卡马克躺在床上看完这本书的最后一
      页时,他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才是我属于的世界!——没错,他是个技术神童,
      但他现在却被困在这莫名其妙的房子里,每天去那没有计算机,没有黑客文化的莫
      名其妙的学校。
      
          卡马克很快就遇到了能和他这些恼怒产生共鸣的人。他发现雷顿镇的孩子们比
      他以前在堪萨斯城里的那些同学要有趣得多,这里的孩子更边缘,更叛逆。他们中
      的一些很能和卡马克分享对计算机及游戏的热爱。不久,卡马克就和这些孩子混熟
      了。
      
          他们一起发现了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 :电子公告牌系统)。这是网
      络社区的雏形,一个未名空间,一个地下世界。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时已经有了被
      称为因特网(Internet)的国际化计算机网络,但那只是政府国防部门和大学科研
      机构才用得上的东西。而BBS 正好和因特网相反,它是大众化的计算机俱乐部,它
      是给所有人的,尤其是像卡马克这样的计算机和游戏爱好者。 
      
          BBS 大约诞生于1978年。沃德·克里斯滕森(Ward Christensen)和兰迪·瑟
      斯(Randy Seuss )这两名黑客编写了第一个能在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电话线传输
      数据的软件,从而一台计算机可以“呼叫”另外一台并进行信息交换。在20世纪80
      年代,BBS 迅速传播开来,并形成了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社区,在这里,人
      们可以对换或是交易软件,并通过在论坛里发布信息进行“交谈”。只要你有一台
      个人计算机,再加上一根电话线和一个调制解调器,你就可以开一个BBS 。这种方
      便廉价的系统迅速传遍了世界,在宿舍的房间内,在大楼的公寓里,在计算机实验
      室中,人们架设起无数BBS ,其中一些,譬如旧金山的WELL站(Whole Earth ’Lectronic 
      Link),成为了黑客和玩家们的温床。 
      
          卡马克上BBS 不光为了游戏,在这里他还可以领略到最令人激动的黑客文化,
      这里面也有些违法的东西,譬如他学到了如何盗用电话线路,从而可以免费使用长
      途服务。他还见到了MUD (Multi-User Dungeons ),一种类似《龙与地下城》的
      文字冒险游戏。此外,他还见到了炸药。 
      
          对于卡马克而言,炸药不光是能让人觉得刺激的玩艺,他更把它看做是一项化
      学工程,一种纯粹的科学实验。如果搭配得好的话,它可以让东西砰砰嘭嘭地炸开。
      他和朋友们很快就按照BBS 上的配方着手演练起来,他们把火柴头刮下,混合上硝
      酸铵,从而得到硝酸钾,再加上食糖,就得到了烟雾弹。他们还通过学校里自然课
      上的原料制作出铝热剂,这是种强大的可塑炸药。他们曾在放学后跑到桥下把桥墩
      的混凝土炸开过。终于有一天,他们想到应该利用这些知识做点更实际的事情,譬
      如弄几台计算机。
      
          一天晚上,卡马克和朋友们摸到附近的一所学校旁,他们知道那里面有苹果机。
      卡马克刚学到铝热剂可以用来融化玻璃,只要再加上一些黏性物质,譬如凡士林。
      他把这两样东西调配在一起,然后涂抹在玻璃上,玻璃随之融开一个个大洞,他们
      就从中钻了进去。而一个小胖子则遇到点麻烦,洞对他来说还不够大,于是,他直
      接从洞里伸手进去打开窗户,然后成功触动了连接到附近警察局的警报器。他们很
      快就被包围了。
      
      
      
          十四岁的卡马克被送去做精神评估,以便测定他的口供。他走进房间,肩膀上
      挂着彩。面谈进行得很不顺利,卡马克后来得知了那些人对他的评价:“这个男孩
      就像是一副会走动的躯体……完全不知道如何体会他人的感受。”面谈中,一个男
      人玩弄着铅笔,向卡马克问道:“如果你这次没有被抓到,你觉得你会不会再做出
      类似的事情?”
      
          “如果我这次没有被抓到,”卡马克诚实地回答道:“是的,我想我应该还会
      再做。”
      
          后来给卡马克做评估的精神医师告诉他:“你知道吧,像这样直白地告诉别人
      你还会明知故犯,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可是,他是问我  ‘如果这次没有被抓到’呀!”卡马克无所适从。 
      
          他被处以一年教养,并被送进城里的“少年之家”。那里大部分孩子都是因为
      毒品进去,而卡马克则是因为苹果机。
      
          与“少年之家”比起来,以前和母亲住一起的那种死板  生活根本不算什么。
      在这里,所有事情都得按照时间表进行:吃饭、洗澡、放风、睡觉,做完一件家务
      活给一朵小红花,每天早上,所有孩子都被装上一辆货车运到学校里上课,放学时
      再被拉回“少年之家”。卡马克变得越来越冷酷麻木,越来越愤世嫉俗,而他对钻
      研技术的渴望却与日俱增。他的父母最终答应给他买台苹果机(他们不知道卡马克
      为了听一则趣闻从这些钱里拿了一部分给另一个“少年之家”的孩子)。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