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理性(4)
      
          在对中间阶层社会与政治参与的描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间阶层对待
      不同政治参与形式的态度具有一个明显的渐变趋势:中间阶层对政治选举持消极态
      度,民主需求处于启蒙阶段,对社会运动持理性谨慎态度,对公共政策、公共管理
      表现关注,而对业主维权则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主动。那么,这种趋势表明
      了中间阶层在政治参与上一种什么样的取向变化呢?从这种渐变的参与态度中可以
      看出,中间阶层的理性特征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条取向线索。这种理性线索体现在如
      下几个方面。
      
          1 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集体行动从动员取向逐渐转化为内源性自发取向
      
          政治选举是一种典型的动员型政治参与,民主的需求和社会运动的兴起,也都
      需要一定程度的启蒙和社会动员才能激发中间阶层的热情。对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
      的关注则主要源于这些公共事务对中间阶层自身生活和事业的直接影响,并不需要
      外来的动员。而中间阶层在维权运动中所表现的高昂的参与热情和较高的参与能力,
      是来自自身动力的驱使和自身智慧的展示。从长远来看,中间阶层的这种内源性取
      向在社会参与潜力上比其他阶层更大。除了动员型的传统政治与社会参与之外,中
      间阶层的自发性参与的空间很小,集体行动中所采取的行为并非都是常规性的,需
      要高超的理性来维持“合法”与“不合法”之间的平衡和界限。即使如此,中间阶
      层仍然具有参与公共事务、争取权益的内源性热情,这本身表明了中间阶层在未来
      的社会参与潜力。
      
          2 中间阶层的行动参与从意识形态取向逐渐转化为现代政治理念取向
      
          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参与大多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这种类型的政治参与
      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并保持参与热情,而且动员成本较低。但在社会转型中,原有
      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逐渐弱化,中间阶层的一些政治参与与其说是意识形态的驱使,
      不如说是社会利益的驱使。在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中,对维权运动的参与中,已经很
      难找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了,贯穿其间的主要是利益取向。原有的意识形态逐渐淡化,
      并不表示集体行动和政治参与不再需要一定的理念支持。在中间阶层对公共事务的
      关注和维权运动参与中,所体现的是公民合法权利和权益理念。可以预期,这种现
      代政治理念的建立,将对未来中间阶层的社会与政治参与产生深远的影响。中间阶
      层在行动参与中的理性程度是这种转变的集中体现。动员性的行动参与需要参与者
      的非理性来维持热情,而内源性的自发参与则更多地依赖理性取得最佳的权益效果。
      在业主运动中,中间阶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理性超越了不计后果的狂热。
      
          当然,即使中间阶层相对其他阶层更容易、更多地接受了现代政治理念,但由
      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理念的内在冲突,使得中间阶层也处于现代政治理念的启蒙
      阶段。本章所论及的中间阶层在民主需求的“拜佛主义”倾向(即功利性和短视性),
      就表明这种启蒙的艰难性与长期性。
      
          3 中间阶层的集体行动目标从原来的单一化逐渐转向多元化
      
          以往的社会与政治参与大多受抽象的社会目标所推动,如政治责任感、爱国热
      情、政治理想等,比较单一。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中间阶层依靠个人奋斗
      争取事业的成功与回报,人生目标重心放到了个人生活上,个人权益意识越来越浓
      厚。同时,中间阶层虽然受社会动员的影响在减弱,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仍然具有相
      当的社会责任感、爱国热情和现代政治理念等,并非完全出于个人利益才投入到政
      治参与和集体行动去。在中间阶层的某个社会与政治参与中,往往体现了多种目标
      诉求;同时,他们也可以因为不同的诉求目标而参与到多种集体行动中去。这样,
      中间阶层集体行动的目标从原来的单一化变得多元化。例如,在巴西,中间阶层绝
      对支持1964年的军事独裁政变。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城市中的中间阶层
      要求回归民主的声音最响亮,而这个社会阶层曾从经济快速发展中受益最多。Scott 
      Mainwaring: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in Brazil ”, Journal of Interamerican 
      Studies and World Affairs ,28, September 1986, p 152  
      
      
      
          4 中间阶层从大众参与(mass participation)向利益群体参与(interest 
      group participation )转变 
      
          在分化不明显的社会结构中,中间阶层的社会与政治参与大多属于大众参与,
      与其他阶层并没有显性的区别,没有表现出其独有的阶层特征。在社会分化中,中
      间阶层作为新兴的社会结构而出现,也提出了与其他阶层不相同的利益诉求特征。
      同时,中间阶层认识到了这种利益诉求的共同性,产生了相应的阶层意识。为了达
      成权益目标,仅仅依靠个人资源和努力远远不够,集体行动成为越来越多中间阶层
      的共识,并在集体行动的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到了阶层的共同特性。共同体意识的形
      成,使得中间阶层逐渐从一般的大众参与中分离出来,向利益群体式的参与取向转
      变。这种从利益基础到共同体意识、再到一致行动的形成,体现了中间阶层的理性
      特征。集体行动的倾向无疑增加了中间阶层社会参与潜力的厚度。对公共事务的关
      注和业主运动所体现出来的,正是这种利益群体取向。
      
          中间阶层的这种内源性的,以现代权益理念为基础的,目标多元化的,利益共
      同体式的新型行动参与取向,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理性特征,表明了其作为新兴力量
      登上社会舞台的开始。历史经验显示,社会与政治参与如果仅仅以非理性的冲动与
      狂热为支持,在盲目和冲动逐渐平息之后,残留下来的仅仅是对一段历史或轻描淡
      写、或轰轰烈烈、或沉重悲痛的记载和回忆,并不能给社会本身带来深刻、本质的
      变化。相反,一旦以理性为导向的社会参与成为一种社会普遍,则说明社会结构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需要建立某种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以适应这种新的社会结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