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兴的台州市于1995年崛起于东海黄金海岸线,中心区由椒江、路桥、黄岩三
      区组合而成,主宰着全市九个县(市)、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人脉。
      
          2003年4 月的一天,三辆黑色奥迪轿车沿着市府大道平缓地驶向市府大楼大门
      前的甬道。车上走下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兼上海外国语学校校长吴友富教授、
      博导,上海外国语大学网教院副院长王建华博士、教授、硕导等一行人。第二辆车
      上走下了台州市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陈子敬、副局长周星耀等一行人。第三辆车上
      走下了台州市市委候补委员、教育局长朱李益、副局长许建强等一行人。宾主步履
      稳健,面呈笑意,乘上电梯,来到小会议厅。副市长朱贤良、市府副秘书长陈连清
      早在会议厅门口恭候了。
      
          会议厅的友情氛围浓浓的。市委书记史久武、市长瞿素芬同时站了起来,分别
      与吴、王两位教授握手。示意请坐以后,史久武说:“听朱贤良副市长;朱李益局
      长说,吴教授是温岭人,王教授是路桥人,爱恋故乡,接受我们引进,在椒江创办
      一所上海外国语学校分校——台州市外国语学校。我们十分欢迎,真诚感激!”瞿
      素芬转过脸来对史久武说:“这种办分校的形式在上外是破例的,在长三角也是首
      例呢!”史久武接着说:“这是让故乡台州更快更好地走进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
      一份贡献嘛!”瞿素芬告诉客人说台州在长三角城市群中,GDP 名列第九位,而且
      还要发展,要赶超。她接着用手指了指坐在旁边的陈子敬、朱李益两位局长,说:
      “在这新形势下,我们感谢陈子敬、朱李益两位局长,通过友好往来渠道,同你们
      多次对话、磨合,从合作意向走到了合作达成,让台州教育也能接轨大上海,融入
      长三角哪!”吴友富听了史久武;瞿素芬这一席肺腑之言,很受感动,实打实地向
      史久武、瞿素芬说:“我们在台州创办外国语学校是双赢的,接轨也是双轨并行的。
      既是发展上外校,也是发展台州教育。”吴友富喝了一口茶,停了停,指着王建华
      说:“董事会聘请上海外国语大学网教院副院长工建华教授为台州市外国语学校校
      长。这开篇文章由他做,今后请你们多多关照。”王建华接过话茬:“我于机遇与
      挑战并存之时受命创办台外,不但要有创新的精神,更要有开放的理念。路桥是我
      的老家,椒江是我的新家,今后在筹建过程中,有困难、有问题请在座各位领导多
      支持、多关怀啊!”市委常委陈子敬多年主管公安系统,但他作为常委又很关心教
      育事业。他听副局长周星耀谈起过上外校的辉煌,在市委会议上碰到朱李益,就把
      这情况反馈给朱李益说:“老朱,信息时代,信息就是市场经济,我提供给你,你
      要发挥它的效益啊!”朱李益当即表示一定让它开上高速公路。这时,陈子敬微笑
      着看了朱李益一眼,两人内心相互有感应,朱李益向他点了点头,表示你的讲话也
      代表教育局的意见。陈子敬抽了口烟说:“我们引进上海外国语学校,你们呐,在
      椒江创建台州市外国语学校,这是你们眷恋故乡、建设故园的表现,也是你们用创
      业精神开拓台州教育事业,拓展台州的人文命脉。这是人才资源的投资和积累,十
      分宝贵啊!”陈子敬一说罢,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朱贤良说:“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
      台州是长三角的龙尾。上外校是名牌老校,像一株参天松柏,台外是这株青松翠柏
      上新添的嫩枝。台外由上外校控股,是因为你们能转动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和
      科技流。所以,我们从内心感谢上外校,也感谢你们两位董事、校长来到台州给我
      们及时地传经送宝!”朱李益翻动笔记本,看了在座各位一眼,说:“各位市领导
      和上外领导、教授刚才讲得很中肯,对我们教育局是很好的指示。我们专门指定许
      建强副局长具体负责这项工程,全力以赴,支持王建华博士、教授的筹建工作。”
      然后,他汇报了前阶段所做的两件事:一是成立了台州市外国语学校筹建领导小组,
      由朱贤良副市长任组长,陈连清副秘书长等四位任副组长,许建强等九位为筹建组
      成员,筹建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内,主任由许建强兼任;二是计划中的校址选定在
      台州市大学园区内,与台州学院第三校区毗邻,在市府大道与台州大道交汇处的黄
      金地段,占地213 亩。前期的基建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这次关于创办一所中等学校的议题,竟然提到市委、市府、市公安局、市教育
      局等最高决策人前面,予以联合讨论决定,那是台州教育史上空前未有的举措。2004
      年3 月23日,瞿素芬市长在台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
      告》中宣告:“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突出主城区的教育地位,吸引各地名校来市
      区办学。开工建设台州市外国语学校,积极筹划建设市直属九年制学校。”这是21
      世纪教育兴市的召唤。台外在2004年9 月已招收初、高中新生共四个班级,新校区
      还未破土动工。王建华说:“今年无论如何要招生开学,古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我就搞‘借米之炊’吧!”他驾着轿车驶上高速公路,分列两路:一路跑省
      发改委,争取台外的建设工程作为特殊立项上报国务院审批;一路租赁校舍暂时上
      课。九月一日,准时开学了。
      
          从教室里传出的教师讲课声音,是春天的布谷鸟在欢叫“布谷——播谷——布
      谷”的乐曲……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