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务院文化部始终关注着《芦荡火种》的移植改编。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下旬,
      中共北京市委邀请上海人民沪剧团《芦荡火种》剧组进京演出时,文化部即考虑利
      用这个有利时机,组织北京京剧团与上海人民沪剧团面对面进行观摩学习和交流,
      为京剧移植改编创造更好的条件。北京京剧团和上海人民沪剧团采取对口观摩交流
      的方式,即编剧对编剧、导演对导演、演员对演员,在演出排练全过程跟进学习观
      摩并开展个性化交流。京剧程式化的东西多,生活化的东西少,在与沪剧对口观摩
      交流的过程中,就直接从沪剧“拿来”了一些东西。如京剧中阿庆嫂拿抹布、提铜
      壶这些接地气和来自生活的动作,就是京剧演员借鉴沪剧演员表演而设计的。
      
          对于上海人民沪剧团来说,这次进京演出的一个特殊收获是刘少奇等党和国家
      领导人,于一月二十三日观看了沪剧《芦荡火种》的演出。那天正是癸卯年腊月初
      九,演出成功的喜悦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全团上下其乐融融,大家仿佛度过了一
      个愉快的节日。
      
          甲辰龙年春节前夕,上海人民沪剧团圆满完成演出任务,即将离京返沪。显而
      易见,这次进京演出,是一个互鉴共学、双向提高的共赢过程。上海人民沪剧团凭
      借首都文艺舞台这个宽广且有巨大影响力的传播载体,提升了自身和戏剧的知名度
      及辐射力。而北京京剧团则通过与上海人民沪剧团现场对接和零距离观摩体悟,思
      想上产生了新的飞跃,编创人员对这出戏应该怎么改、怎么演,有了全新的认识,
      找到了京剧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可以说已是胸有成竹。
      
          为帮助演员准确把握饰演角色,文化部和北京市还安排剧团到北京军区部队下
      连当兵、体验生活。这对多年来只习惯于演封建帝王和才子佳人,根本不熟悉工农
      兵等当代人物的演员来说,可谓雪中送炭,正当其时。在全面系统认真观摩的基础
      上,通过扎实到位的生活体验,特别是借助深入军营生活熟悉军人形象这个桥梁,
      剧团名家新秀的艺术潜质,在感知军旅、塑造英雄群像中得以充分释放,全剧的表
      演大有起色。如剧中沙奶奶《沙家浜总有一天要解放》的核心唱段,编导兼收并蓄,
      在传统唱腔中刻意融进民歌和地方戏曲因素,使之更加流畅和富有时代感。借鉴部
      队战斗动作改进编排,导演确定《聚歼》一场戏中,郭建光在持枪与身边之敌搏斗
      时,还甩枪撂倒了远处的敌人。这些武打技艺,既脱胎于传统京剧武技,又是在现
      代生活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的,集小成为大成,实现了京剧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的
      完美结合。剧本前后大改两次,剧名重新改为《芦荡火种》。全团上下通力合作、
      精心打磨,对全剧的表演、唱腔、音乐和舞台美术全面进行精细加工,使全剧的艺
      术品位、表现形式、创新技法以及各种音乐元素的博采交融和贯通运用,都达到了
      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整台戏从剧本、导演到表演,都精细严谨,厚重大气,赋予
      了古老京剧鲜活的艺术生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并可尽享审美愉悦。
      
          一九六四年三月底,彭真等北京市领导在广和剧场审看了北京京剧团修改后的
      《芦荡火种》,顿觉眼前一亮,对在文艺革命和推陈出新中涌现的这朵现代京剧奇
      葩大加赞赏,连声说“你们改得好,演得好”,当即批准对外公演。公演在北京市
      工人俱乐部举行,从一九六四年三月三十一日至五月三十日,连演四十五场,观众
      达五万多人,场场爆满,获得巨大成功。许多人凌晨四五点钟就到售票处排队买票,
      戏开演前剧场门外经常有人等买退票。《北京日报》开辟《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工农兵服务》专栏,对京剧演现代戏问题展开讨论,还发表社论赞扬“京剧《芦
      荡火种》既成功地表现了现代革命斗争生活,又不失传统京剧的浓郁韵味,是京剧
      表现现代生活的一次成功尝试”。剧团排演的另一部现代京剧《杜鹃山》剧组,甚
      至提出了“赶芦荡、超芦荡”的口号。
      
          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北京京剧团致函上海人民沪剧团。
      
          上海市人民沪剧团:
      
          这次承蒙您团的大力支持,在短促的时间里为我们赶制了二支跑云灯和一支水
      灯的机头,已于上月二十三日收到,并已经我团搞灯光的同志试验,效果很好,制
      作亦很细致。
      
          这次工作,要感谢您团的孙逸民同志的热心帮助,特别是你团灯光组的邹福根
      等同志,在为我们制作的过程中,到处奔波,寻找零件,又很认真负责地按[ 安]
      装[ ,] 为[ 你] 们这种兄弟般的支援,致以崇高的谢意。
      
          此致
      
          敬礼
      
          向陈团长郭团长丁是娥同志致意
      
          北京京剧团(章)
      
          六四年四月八日
      
          四月二十七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陈
      毅、陆定一、邓子恢、聂荣臻、张治中等,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
      盛赞演出成功。
      
          一九六四年五月十一日,北京京剧团再次致函上海人民沪剧团,介绍移植改编
      和演出《芦荡火种》情况,感谢上海人民沪剧团的支持和帮助。
      
          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全体同志:你们好,我团根据贵团剧本移植改编的《芦荡火
      种》经过了几个月的排练,在党中央宣传文化部门和北京市委的关怀指导下,和贵
      团的大力支援,以及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下,终于在三月三十一日上演,迄今已经
      演出了二十三场,观众达三万余人次,演出后受到北京市文艺界和广大观众的欢迎
      和好评,使我们得到很大的鼓舞。
      
          这次我团排演现代戏,再广泛的也可以说京剧排演现代戏,还是个新生事物,
      也是检验京剧能不能演好现代戏,能不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一场意
      义深刻的革命。
      
          在这次革命中,我们全体同志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明确了京剧必须演现代戏
      的认识,充满热情,满怀信心地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也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
      刻,贵团给予我们全面的帮助和人力物力的支援,使我们得到很大的启发。在我团
      排演芦荡的过程中,贵团全体同志经常关心,不断写信了解情况,我们深深地感谢
      同志们的关怀,告慰同志们:《芦荡火种》演出后,《北京日报》于五月八日发表
      了社论,十一日又再一次发表社论,祝贺《芦荡》演出成功,这是党给予我们的荣
      誉,这荣誉应该归功于党,归功于贵团的帮助和支援,为此向贵团全体同志汇报和
      感谢,并随信将这二次载有社论的报纸寄去。但正如社论上所说的:我团演出的《
      芦荡》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缺点,还有待于进一步听取各方
      面意见后,再进行加工整理。
      
          仅此致以革命敬礼
      
          北京京剧团
      
          一九六四年五月十一日
      
          五月二十七日,《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贯彻毛泽东对文艺问题批示情况的第二次
      报告》集中笔墨介绍了京剧《芦荡火种》移植改编和演出的经验。《芦荡火种》凭
      借京剧这一在中国具有最广泛影响力的艺术载体,迅速在祖国山南海北走红。
      
          就在京剧《芦荡火种》火爆上演之际,一九六四年四月的一天,江青在上海飞
      往北京的专机上偶然从《北京日报》上获悉京剧《芦荡火种》的演出盛况。当晚,
      江青就急切赶到剧场看戏。北京京剧团因之前没有编演好这部戏一直抱愧于心,那
      天的演出格外卖力。但江青看完演出后大发雷霆:你们好大胆子!没经过我就公演
      了!不行!这出戏是我管的,我说什么时候行了才能对外演出!
      
          此后,江青以京剧革命和搞试验田的名义,把北京市委及有关部门甩在一边,
      直接介入戏剧修改,那些随心所欲的指示,常让剧团忙得通宵达旦,也令演职人员
      苦不堪言。剧组的人还记忆犹新,当年移植改编中,江青曾莫名其妙地要求拿掉著
      名的“茶馆”戏,但所有参与者都认为阿庆嫂、刁德一和胡传魁这一场三方斗智斗
      勇的对唱很精彩,可以说是戏中之戏,实在难以割舍。彭真也认为应予保留。这场
      戏的去留之争,惊动了总理周恩来。他对刚刚看过的这部戏的剧情十分熟悉,且赞
      赏有加。弄清事情原委后,周恩来针对江青的意见明确表态,茶馆这场戏“要上”。
      后来毛泽东看了演出后,也肯定戏排得好,上台接见演员并同大家合影。经过一场
      有惊无险的斗争之后,具体领导这次艺术实践的北京市委宣传部长李琪长吁一口气,
      感喟万端地对剧组人员说:“大家胜利了,如果不是毛主席的肯定,‘茶馆’这场
      戏肯定是没有了。”
      
          后来人们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比较客观的看法大致有三:江青按个人喜好朝令
      夕改指挥戏的移植改编,扰乱了正常的排练进程,不利于调动编导及演职员的创作
      积极性和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全剧按照她的要求,调动一切资源,集中笔墨
      描写正面人物,塑造光彩夺目的英雄形象,难免使英雄人物塑造落人不食人间烟火
      的“高、大、全”窠臼,对塑造血肉丰满且可亲可敬的时代英雄是个无形桎梏;移
      植改编京剧过程中,删去了原剧“喜堂聚歼”等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加入了一些
      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内容,使该剧的生活气息和生动性有所减损
      和削弱。当然,更多的人也认为,尽管江青的插手给沪剧《芦荡火种》移植改编京
      剧留下诸多遗憾,但主导这部戏移植改编的,毕竟还是带领人民创造恢宏革命斗争
      历史并且有很高政治水平和艺术造诣的领袖集团,同时还有一大批才华横溢、富有
      真知灼见和有生活、有经验的艺术家。瑕不掩瑜,经过沉淀时光的检验,凝聚着众
      多政治家和艺术家心血的京剧《芦荡火种》,已经当之无愧成为京剧现代戏中璀璨
      夺目的明珠。
      
          当年参加过剧本修改和戏的编导的人也承认,江青还是懂一些戏剧的,她在不
      恰当地把自己的情绪和偏好带进戏剧修改的同时,对这台戏的完善也有某些建树。
      如提出郭建光在芦苇荡里隐蔽时要派侦察员过湖去侦察,不能无所作为;为了烘托
      湖上斗争的紧张气氛,江青出点子让伤病员报告说:指导员,鬼子的汽艇来了!还
      有在军民鱼水情一场戏中,推敲“朝霞映在阳澄湖上”唱段时,江青对金秋时节阳
      澄湖区芦花、稻谷、绿柳三种植物颜色的把关等,这些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得到大
      家赞同,并被后来的演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在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芦荡火种》(后定名为《沙家浜》)红遍全国的
      年代,剧中人物命运在各界观众中产生强烈共鸣,与剧情对号入座的种种传说也不
      胫而走。从不愿张扬自己的刘飞积极支持创作反映三十六个伤病员事迹的戏剧,本
      意是想宣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军民鱼水情,但了解刘飞阳澄湖斗争经历的人,常
      常自觉不自觉地把刘飞与剧中人物郭建光对号,给刘飞平添了莫名的烦恼。他浑身
      是嘴也说不清,也无法回应人们善意的猜测和联想,素来低调的刘飞,开始采取回
      避办法,决意从此不再写有关个人经历的回忆文章;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第一个为
      阳澄湖伤病员传神立照的战地记者崔左夫,曾多次请求给刘飞写回忆录,但刘飞总
      是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我刘飞个人算不了什么,婉言加以谢绝。崔左夫虽然没有
      苏南东路地区艰苦斗争生活的体验,但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从江苏东台三仓镇参军的
      新四军老战士,又十分熟悉“江抗”的斗争历史,是刘飞传奇生涯的理想代言人。
      在复杂的政治生态和文化背景下,崔左夫为最终未能为一代名将刘飞再书华章而抱
      憾终生。
      
          一九六四年六月五日至七月三十一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
      行。全国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二十八个剧团参加演出,共上演了三十七台戏。
      根据同名沪剧移植改编的《红灯记》和《芦荡火种》,根据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改编的《智取威虎山》,以及取材于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第六十八军二零三师渗透
      迂回支队奇袭南朝鲜首都师“王牌团”的《奇袭白虎团》,都被大会列为优秀剧目。
      
          观摩演出期间,毛泽东看了其中两台戏。七月十七日晚,毛泽东看了上海京剧
      团演出的《智取威虎山》;七月二十三日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
      领导人来到人民大会堂,一起观看了北京京剧团演出的《芦荡火种》。
      
          毛泽东对京剧这门传统艺术十分喜爱,听京剧是他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和精神
      享受,可以说,他是一位真正的京剧知音。但毛泽东不愿打扰别人,故很少观看京
      剧名家演出。于是,身边工作人员就给他搞了一些京剧唱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当时所有京剧名家的唱片,他那里都有。在异彩纷呈的京剧流派中,毛泽东比较喜
      欢听老生戏,言、马、谭、高老生四大派的戏百听不厌,如言菊朋的《卧龙吊孝》,
      马连良的《借东风》,谭富英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高庆奎的《逍
      遥津》,都能一字不落地唱出来。毛泽东尤爱高昂激越的高(庆奎)派和委婉细腻
      的言(菊朋)派。对于高派代表剧目《辕门斩子》、言派代表剧目《让徐州》等著
      名唱段,毛泽东均耳熟能详,欣赏时常常陶醉其中。
      
          关于毛泽东观看京剧《沙家浜》的地点,以及看完戏后是否在现场讲修改意见,
      这些年一些报纸杂志和网络上的文章,多有不同说法。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笔者利用赴京开会之机,在北京市东城区陶然亭公园附近信然庭小区的一所公寓,
      拜访了当年饰演郭建光的北京京剧团德高望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生行谭派艺
      术的第五代传人谭元寿。
      
          据谭元寿回忆,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三日晚,毛泽东是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看
      的京剧《芦荡火种》,而且看得非常认真和入神。演出结束后,毛泽东即与剧团编
      导和演职人员在现场进行座谈,并现场提出修改意见。毛泽东说,戏是好的,胡传
      魁、阿庆嫂、刁德一人物刻画得好。在肯定《芦荡火种》的同时,毛泽东也提了几
      点重要意见:一是觉得剧中新四军的音乐形象不饱满,要鲜明地突出新四军战士的
      音乐形象;二是军民鱼水关系不够突出,要加强军民关系的戏;三是结尾不合适。
      原沪剧《芦荡火种》的结尾是新四军利用胡传奎结婚,化装成吹鼓手和轿夫,出其
      不意对赴宴的日军和“忠义救国军”头目进行袭击。汪曾祺等人在移植改编京剧时,
      也保留了沪剧中“喜堂聚歼”的情节。毛泽东认为,这样一来,结尾成了闹剧,全
      剧就成为风格不同的两截子了,应该改为新四军正面打进去,要突出武装斗争的作
      用,强调用武装的革命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戏是两截,改起来不困难,不改,就这
      样演也可以,戏是好的。
      
          在那个不寻常的北京仲夏夜,毛泽东是否触景生情,又油然忆起二十五年前,
      他和他的亲密战友运筹帷幄,精心谋划敌后包括江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往事?人
      们无法窥知文韬武略的政治家隐秘的心曲,但艺术家们倾情念唱做打,生动再现抗
      战相持阶段艰难曲折的历史画卷,必定会唤起当年他在陕北黄土高原思接千载、视
      通万里的宏阔思维。洞悉历史发展脉络并能准确把握事物本质的共和国领袖,于漫
      不经心中轻舒云袖,就以“正面打进去”这一画龙点睛之笔,赋予了红色经典揭示
      历史本真和重启历史回声的高贵品质,使创新探索中的京剧现代戏,最大限度逼近
      历史真实。
      
          深刻的主题思想,是红色经典保持高远意境和持久生命力的灵魂。从着意突出
      地下斗争主线,到艺术地再现用武装的革命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毛泽东这一带有鲜
      明指向性的修改意见,不仅为剧情和结构的重要调整厘清了思路,而且使全剧的主
      题和思想张力有了很大提升。后来的创演实践和社会效果证明,只有打江山、立传
      统的革命领袖,才能洞穿历史迷雾,对中国革命斗争胜利规律有着明晰认知和准确
      把握,从而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和艺术创作实践中举重若轻,一语中的地抓住戏
      剧修改和艺术跃升的要害。
      
          在谈到这出京戏的名字时,毛泽东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
      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故事发生在沙家浜,
      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我看这出戏就叫《沙家浜》吧。改起来不困难,不改,
      就这样演也可以。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芦荡火种》天生就是亲水的。它所展示的瑰丽画卷,
      撷取自江南港汊星罗、水网密布的乡村;表现这一扣人心弦斗争故事的创意,萌发
      于京杭大运河、老沂河和骆马湖三面环水的窑湾这一水运要津;移植改编结构性、
      根本性的调整和飞跃,是在颐和园昆明湖南部的蓬莱岛上完成的;经毛泽东点石成
      金,移植改编后的京剧剧名,又将借鉴传统戏剧手法以故事发生地的湖滨小村冠名。
      从窑湾织梦到人民大会堂拍板,在跨越战争与和平的十六年时空中,共和国的政治
      家、艺术家和优秀军事指挥员们,不谋而合地在氤氲着江南水乡特有风情的地理人
      文环境中演绎历史,铺陈剧情,使《沙家浜》充满了“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诗化意
      境和“青山隐隐水迢迢”的别样美感,对全剧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是个极大增益。
      
          毛泽东随后谈到京剧的唱词,又提醒说,京剧要有大唱段,老是散板、摇板,
      会把人的胃口唱倒的。
      
          在那个夜晚,毛泽东仿佛不再是共和国领导人和党的领袖,而是一位颇为痴迷
      和深得京剧三昧的票友。在场的梨园名伶想不到毛泽东对京剧还这么有研究,都不
      禁为主席对京剧独到的见解而暗自佩服。毛泽东对京剧《芦荡火种》的肯定和中肯
      的修改意见,再加上他和蔼而又风趣的言谈举止,使大家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
      来。
      
          到了“十一”前后金风送爽时节,《芦荡火种》剧组按照送戏到工农兵中去的
      要求,先是到北京军区某部为战士演出,接着又去电子管厂为工人演出,最后来到
      昌平县为农民演出。北京市文化局长张梦庚专程来到昌平演出现场,向大家传达彭
      真转达的毛泽东八九月份在北戴河会议期间,对京剧《芦荡火种》的重要指示。主
      要是这出戏戏名要改,就叫《沙家浜》,最后新四军正面打进去,武装斗争解决。
      这次现场口头传达,把毛泽东七月二十三日看戏后讲的修改意见的要点和精髓,简
      洁明了地讲出来了。剧组人员普遍感到毛泽东的指示字字千钧,同时又深感责任重
      大,进一步增添了改好戏、演好戏的压力和动力。
      
          创作组移师上海,闭门谢客苦干十天,完成了对剧本的新一轮修改。根据毛泽
      东的意见,全剧的总体框架和布局做了调整,主要是丰富了郭建光的戏份,由郭建
      光取代阿庆嫂为全剧主要英雄人物,而以阿庆嫂为主的秘密工作则降为辅线,同时
      通过丰富剧情,加强了军民关系的内容。修改后的戏按照“三突出”原则,浓墨重
      彩塑造郭建光这个一号人物,郭建光等十八名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十多天仍如挺拔青
      松斗志不减这场戏成为全剧核心,郭建光的唱词由七十八句增加到一百零一句,并
      精心设计了四个重点唱段。为体现毛泽东“从正面打进去”的指示,剧中增加了《
      奔袭》《突破》《聚歼》三场戏,将原剧阿庆嫂带人化装送新娘混进敌巢一举消灭
      胡传魁的精彩结尾,改为郭建光养好伤后杀出芦苇荡飞兵奇袭沙家浜,鲜明体现了
      武装斗争的主线。
      
          上海沪剧院艺术室主任褚伯承,曾对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的区
      别做过比较:总体框架确定后,汪曾祺又对剧本做了统改和润色,同时,由李慕良
      设计好新词句的唱腔,由肖甲安排好舞台部位。
      
          随着剧本定稿,移植改编的重心转到了导演身上。导演迟金声系马派名家,演
      了半辈子戏的他深知,演惯了传统戏的京剧演员改演现代戏和塑造现代人物,对许
      多人来说无疑是个痛苦蜕变的转型过程。作为艺术创造进程的组织者和演员转型的
      引领者,导演就是要独具慧眼发现创造灵感,善于恰到好处点石成金,帮助演员一
      步一步扎实走好转型路。迟金声和另一名导演肖甲分工合作,由他主抓郭建光的戏,
      肖甲主抓阿庆嫂的戏,两人昼夜在排演现场,及时发现、捕捉、筛选、整合大家的
      创新火花,对冒出来的各种金点子适时进行沟通协调,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
      同时,鼓励演员大胆地向现代戏中的现代人物形象靠拢和迈进。按照舞台表演的起
      承转合,两位导演组织演职员逐个细节精心推敲打磨,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那么
      一股劲头,引导创作团队一步一步向打造艺术精品的高峰攀登。据谭元寿回忆,为
      了确保演出效果,有关部门还特意从国外为《沙家浜》剧组进口了十几个麦克,用
      完后全部上交了公安部。
      
          在沪剧《芦荡火种》紧锣密鼓移植改编为京剧的过程中,上海人民沪剧团根据
      毛泽东观看京剧《芦荡火种》的指示,也抓紧对沪剧剧本进行改动。一南一北两个
      剧组相向而动,形成了京沪双城两个极富特色的剧种互鉴共进的生动艺术景观。
      
          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三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北京京剧团演出的
      《芦荡火种》时,北京京剧团特邀上海人民沪剧团领导和主要演员陈荣兰、丁是娥
      等到场观摩。
      
          演出开始前,有人对陈荣兰咬耳朵,告诉她,观察毛主席看戏的反应可要注意
      哦,戏结束后,如果毛主席站起身来,鼓鼓掌就走,那你的戏就没什么,如果坐在
      那里不动,你可要做两种准备,一是受表扬,一是准备挨批。
      
          那天晚上,演出接近尾声时,站在后台的陈荣兰屏住呼吸,透过幕布缝隙,紧
      张而仔细地看着台下毛泽东的神情和动作。戏刚一演完,只见毛泽东拍掌站起,并
      没有马上要走的意思。陈荣兰心里一沉,暗自说,糟糕,戏演砸了!没想到毛泽东
      鼓掌后很快又坐下了,这时,陈荣兰才放下心来。接着,毛泽东把北京京剧团领导、
      编导和主要演员叫到身旁,陈荣兰也在其中。在亲切融洽的气氛中,大家一起聆听
      了毛泽东对京剧《芦荡火种》的修改意见。陈荣兰近距离目睹毛泽东的丰采,亲身
      感受了领袖宽阔的眼界、深邃的思想和特有的艺术禀赋与气质,受到一次终生难忘
      的感染和教育。返回上海后,陈荣兰立即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了进京观摩情况和毛
      泽东的指示,上海人民沪剧团党支部组织全体演职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毛泽东的指
      示,研究讨论了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抓紧展开了沪剧《芦荡火种》的修改和完善
      工作。
      
          此后不久,陈荣兰专门带《芦荡火种》剧组,重返第二十军五十九师一七五团
      深入生活、修改剧本,研究加强戏中的武装斗争和如何解决“从正面打进去”的问
      题。经过集聚群智,沪剧《芦荡火种》加了一场“瓮中捉鳖”的戏,主要情节是,
      胡传奎与周翻译官妹妹结婚,郭建光率伤愈归队的伤病员与阿庆嫂里应外合,在胡
      传奎家婚宴现场将敌酋和日伪军一举聚歼。
      
          一九七一年,上海人民沪剧团曾按京剧演出本演出过沪剧《沙家浜》,一九八
      零年五月又复排了沪剧《芦荡火种》。
      
          多年后,站在历史的高峰回首移植改编曲径通幽但又别有洞天的过程,人们愈
      益深刻地认识到,遵循京剧创作和传承的规律,将传统京剧艺术的精髓嵌入现代革
      命斗争题材,使传统为魂、现代为体,用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元素和为老百
      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讴歌和展现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
      历史,这是京剧《沙家浜》在用传统形式表现现代内容和跨剧种移植改编的双重惊
      险跳跃中,最终能够取得成功的制胜之道。
      
          一九六五年四月底,北京京剧团《沙家浜》剧组抵沪排练,五月一日在上海人
      民大舞台公演。
      
          一直追踪这台戏修改的观众惊讶地发现,全新打造的京剧《沙家浜》整体舞台
      呈现已焕然一新,不仅武装斗争主线和郭建光形象明显加强,赵燕侠塑造的阿庆嫂
      在舞台上也鲜活灵动、光彩照人,《智斗》《授计》《审沙》几个重点场次,既妙
      趣横生又京剧味儿十足,使观众在享受高水平视听盛宴的同时,能够尽情领略老北
      京京剧团原汁原味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至此,从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火种》,到沪剧《碧水红旗》《芦荡火
      种》,到京剧《地下联络员》《芦荡火种》,再到定名为《沙家浜》,阳澄湖伤病
      员扑朔迷离的斗争故事,终于从零散资料和坊间传说,化为生动翔实的革命回忆录
      和非虚构文学作品,再到为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戏剧广为传播,经有着不同阅
      历和艺术禀赋的剧作家、各具千秋的艺术表演家、斗争亲历者、导演中国革命武装
      斗争威武雄壮活剧又有很高文化艺术造诣的领袖共同创造,几经樽俎折冲和起承转
      合,终于进入中国京剧现代戏亦即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经典殿堂,从而载人史册。
      
          《芦荡火种》和《沙家浜》的成功,制度的优越性是一个无可否认的重要因素。
      红色经典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产物,是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和广大人民群众集
      体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很少有这样一部戏,牵动上至领袖集团,下至军地文艺工作
      者和部队官兵、人民群众的关注,承载了那么多的政治意蕴。革命领袖对中国革命
      主流特征的准确把握,刘飞等新四军老战士对坚持阳澄湖芦荡斗争原生态创作素材
      的艺术直觉,文牧刻意追求的传奇剧情和渗透其间的江湖色彩,汪曾祺充满诗意的
      散文化语言,都使发生在苏南湖汊河网地区独具特色的斗争,得以集中优质艺术元
      素绝佳呈现,从而具有了从本质上揭示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典型意义和异乎寻常的
      感染力。
      
          至此,从江南水乡走来的《沙家浜》,经过近二十年的长途跋涉,终于修成正
      果,在被奉为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和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圭
      臬的同时,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进入千家万户。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时过半个世纪,在潮起潮落、社会环境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深刻嬗变的今天,《芦荡火种》和《沙家浜》之所以仍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能在
      中国戏剧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引人人胜,很重要的是作家、艺术家秉持革命现实
      主义的优良传统,使剧作深深植根于江南水乡革命斗争的深厚土壤,从而使两部戏
      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登高望远,在创作中左右逢源,以深刻的主题思想和内涵统领
      全剧,以新奇的剧情和独具特色的细节征服观众,达到了革命性与艺术性、先进的
      思想与完美的形式的内在统一。山有多高,水有多长,是东路抗日根据地丰富多彩
      的抗敌人物和事迹,为剧作舞台形象塑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
      
          一九六五年三月,京剧《沙家浜》演出之前,文牧专门陪同北京京剧团领导到
      阳澄湖边的湘城、张家浜等地去采风,实地感受和把握剧作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环境。
      上海人民沪剧团一九八零年五月复排《芦荡火种》时,也仍然坚持把深人生活作为
      突出强调的一个原则和基点。从案头准备到初排,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剧组人员曾
      三进沙家浜,再次来到四十一年前首演《芦荡火种》时曾深入的芦苇荡,从思想感
      情到艺术呈现都产生了新的飞跃。导演和舞美设计在阳澄湖芦苇荡中写生、取景,
      在湖中终日盘桓,获得了新的艺术灵感,确定丰富发展原来的舞美创作,取消二道
      幕,用四个可移动的芦苇丛分隔演出的时空板块,以调节剧情发展节奏,强化人物
      活动氛围。这个设想付诸实践后取得了良好舞台效果。
      
          永远坚持向火热的生活汲取创作激情,在精益求精中努力使剧作常演常新,这
      正是红色经典的特殊魅力所在和成功之道。它是艺术精品,也是艺术化了的历史片
      断和画卷。
      
          一九六五年三月十八日至二十日,《人民日报》发表京剧《沙家浜》初改本。
      
          一九六七年五月三十一日,《人民日报》发表已确定为“样板戏”的京剧《沙
      家浜》剧本。
      
          一九六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时任上海市文化系统革命筹备委员会主任和总管上
      海《智取威虎山》《海港》两部样板戏的于会泳,在《文汇报》发表《让文艺界永
      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的文章,首次提出了“三突出”概念,其理论表达
      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
      出中心人物。”于会泳把这一理论的发明权拱手送给了江青。从此,这一来自革命
      样板戏创作实践、反过来又能动指导样板戏创作和其他文艺创作的理论原则,成为
      中国文艺界的金科玉律。
      
          一九六八年七月一日,毛泽东、周恩来观看了中央乐团演出的革命交响音乐《
      沙家浜》。
      
          一九七零年,《红旗》杂志第六期发表京剧《沙家浜》定型本。
      
          一九七一年,京剧《沙家浜》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这部“样板戏影片”
      整整拍了一年零八个月,由因拍摄《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而声誉鹊起的武兆
      堤执导,是长影自“文化大革命”爆发以来,出品的第一部影片。江青明确要求,
      剧中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不能做任何改动。这一极为苛刻的要求,给影片拍
      摄工作带来不少难题。
      
          一九七一年八月,京剧《沙家浜》影片拍摄完成,九月在全国正式公演。江青
      看过影片很高兴,突然心血来潮,表示要在第二天接见剧组主要演员。得到通知后,
      在京负责送审的厂长苏云和样板团团长慌忙打电话通知厂里,让赶紧买火车票,送
      剧组有关人员回京。谁知江青又突发奇想,让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派专机去长春接演
      员。长影接到通知后,演员们已经从长春连夜坐火车返京了,厂里只得派小汽车追
      火车,上演了一幕生死时速的比拼。好在那时火车速度不快,小汽车终于在四平火
      车站追上了火车。厂方人员进了演员们的包厢,来不及多解释,赶紧请他们下车,
      连夜把演员们又拉回厂里。第二天上午,演员们坐空军专机直飞北京。
      
          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应朝鲜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邀请,革命
      现代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在朝鲜国庆期间赴朝演出二十余场。
      
          一九七三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又将粤剧《沙家浜》拍摄成电影。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