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一座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云蒸霞蔚的名山傲然屹立在
      我们面前,它就是位于绍兴东南的会稽山。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上,会稽山当
      称“第一名山”。相传,公元前2198年,以治水闻名后世、流芳千古的大禹在这里
      召集“万国诸侯”——实际是各方部落的酋长——拜山祭神,祈告上苍,宣布成立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收天下铜铸九鼎,分天下为九州。自此,中国各
      方部族集合组建为一个国家,在亚洲大陆昂然崛起。那时,草木葱茏、绿荫如盖的
      会稽山被称为茅山。大禹封禅即位后,依然坚持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史称“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并经常微服简从,巡游四方。有一次,他接到酋长
      防风氏的报告,称其封邑遭黄河水淹,损失惨重,要求减免贡赋,大禹恩准。不久
      后,大禹亲到实地考察,发现那里炊烟袅袅,男耕女织,一片安居景象,毫无发生
      过水患的迹象。显然,那个防风氏为逃避贡赋说了假话。大禹怒不可遏,当即派出
      几位官员对当地税收进行了全面核查,如数追回贡赋,并将防风氏押送到茅山斩杀
      示众。事后,大禹下诏将茅山改名为会稽山,暗含“会计”之义,以此警示全国各
      地,贡赋必须如实缴纳、统计、稽查。显然,从那时起,中国君主就开始了对国家
      财政收支进行严格管理审计的思考。
      
          可以说,会稽山既是中国国家的初创圣地,又是中国审计的启蒙圣山。一千多
      年后,西周设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专业性审计官员“宰夫”,其职责是对官
      员“考其出入,以定刑赏”,足见那时中国君主就开始了对如何管理国家财政的思
      考。美国学者密切尔·查特菲尔德在其《会计思想史》一书中评价说:“在内部管
      理、预知和审计程序方面,西周时代在古代社会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到了南宋时
      期,朝廷正式成立了‘审计院’,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早创立审计制度和审计机
      构的国家。”
      
          现今的中国国家审计署成立于1983年,从那时起,一种宏大的、权威的、真实
      的钟声,以警示的方式不断传遍中国大地。钟声很静但很响,它悄悄地却深刻地影
      响、震动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推动着社会与文明的进步。
      
          独立审计是宪法确立的国家行动,是一个国家文明、法制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
      标志。今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海量数据犹如长
      河雄涛奔腾不息。历史需要盘点,成果需要查验,积弊需要扫除,未来需要创新,
      真实的中国需要公告天下。为着这个神圣的使命,“出发!出发!出发!”一道道
      指令从国家审计署大楼不断发出……
      
          国家资金流向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这是中国审计人的坚定意志和不懈追
      求。上到中央财政资金,下到最基层农户、最贫困地方的民生资金,都要进行严格
      监督。年年月月,8 万审计大军身背行囊,不断地出发,不断地奔赴全国各地,人
      均年出差100 天以上。他们的人生在路上,他们的家在梦里,他们的行囊里永远备
      着一条晾晒衣服的绳子,他们夜以继日进行着漫长而寂寞的复杂计算。陈景润攀登
      数学高峰“哥德巴赫猜想”时赢得了无上的光荣和赞誉,审计人在破解了无数更为
      复杂、诡异甚至惊险的“数学难题”之后,却只是默默走开,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每一次出发,他们带走的是庄严的责任、信念和人民的期待,留在身后的则是孩子
      的泪眼和亲人长久的牵挂。
      
          下面的统计数字是我在访谈中记录的:2011年,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办庄浩出差
      310 天,济南办尚海302 天,郑州办吴耀星、亢青红301 天,上海办姚宇295 天,
      沈阳办刘永涛293 天,京津冀办孙志明、西安办雷亚军286 天,昆明办薛春明285
      天,太原办汪智、哈尔滨办王宏波281 天,成都办郑体纲280 天,武汉办赵潜涛271
      天,兰州办李乐268 天,长春办袁翠芳261 天……
      
          “用高于要求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严于监督别人的标准来监督自己。”
      这是8 万审计大军的最高准则。为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廉洁从审,审
      计署制定的“八不准”要求在每个审计人员心中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也是保障审
      计工作质量的生命线。其内容是我见过的社会各行业规范中最为严苛的,如“不准
      由被审计单位支付或补贴住宿费、餐费”,“不准使用被审计单位的交通工具、通
      讯工具等办公条件办理与审计无关的事项”,“不准参加被审计单位安排的宴请、
      旅游、娱乐和联欢等活动”等等。因此人们常常看到,审计人每到一地,都是乘公
      交、挤地铁,自己联系住处,自己联系吃饭,切断与被审单位的一切经济联系,确
      保依法独立公正地履行好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