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尽管一直到最后,这几艘中国船只多数没能担当接人的任务,但它们的精神和
      贡献却依然让人感动。让我们读一读“天杨峰”轮参与撤侨的几则工作日记吧。
      
          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一。阴天,风四级,浪三级,温度摄氏十三度。
      
          北京时间01:15(船舶所在地时间二十一日19:15),“天杨峰轮”从土耳其
      Bandi rma 港开出后不久正将进入达达尼尔海峡,船长突然接到公司紧急电话,调
      整航向驶往利比亚班加西港撤离我国滞留的侨胞约三百人。船员们从手机网络新闻
      中得知,利比亚近期持续发生群众游行示威活动,局势异常紧张,我国在当地一些
      公民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失,国家正全力部署应急方案,采取海、陆、空联运的方式,
      撤离我国侨民。
      
          接到公司指令时,船舶所在位置离目的港班加西还有五百三十二海里,预计北
      京时间二十三日08:00可到。船上立即查阅舱室结构图,统计可供侨胞临时休息的
      区域及其面积,可以提供的生活舱室区域包括分别位于UPPER 、A 、B 、C 、D 层
      的理货间、船长/船舶办公室、娱乐室、餐厅、冲凉房、洗衣间、引水房、内走廊
      等共计二百九十七平方米,另外还有艏物料间一个四十平方米和七个空闲货舱三千
      五百五十平方米。汇总船舶备用日常生活用品和预备的一个月船员伙食、淡水数量
      等资料后,立即上报公司。
      
          二月二十二日星期二。阴天,风五级,浪四级,温度摄氏十五度。
      
          制定《天杨峰轮抵利比亚班加西港撤侨的工作安排》,确定安全工作(包括船
      舶、设备、人员、财产)和接待服务是撤侨的工作关键,要求全船认真做好防火、
      侨胞人身安全及船舶航行的安全工作,确保撤侨任务完成;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做好
      撤侨接待服务、宣传工作,关键时刻真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收到《中海国际关于天杨峰轮紧急赴利比亚班加西港撤离我国侨胞专题会议纪
      要》,召开船务会,逐一检查布置、落实安排,主要工作安排是:船长负责做好航
      行安全和对外联络工作;政委负责做好侨胞所需的舱室腾空及接待安排、厨房管理、
      制定安全提示卡、撰写《致同胞书》、生活用品准备、吸烟区设立、形势宣传、制
      作欢迎慰问侨胞标语等工作;大副负责淡水控制、货舱清扫、人员登轮控制、开航
      前防偷渡检查等工作:轮机长负责动力设备及机舱限制区域、防污染管理、用救生
      艇接人的功效评估等工作。
      
          做好舱室卫生和甲板冲洗工作,清理公共娱乐活动场所,对厨房、冰库伙食进
      行整理,撰写好《致同胞书》,晚上开船员大会,告知此次撤侨任务。要求:1.加
      强形势宣传,统一思想,参与载入历史史册的事件,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
      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来完成此次撤侨工作。2.此阶段中心工作就是圆
      满完成撤侨工作,要做好照顾老弱病残妇幼婴、全船吃住管理、航次信息通报、抚
      慰心理情绪等服务工作,要求(1 )班子分好工;(2 )每位船员必须穿工作服,
      便于识别;(3 )空班人员组成巡查队:(4 )船员主动为侨胞服务,保障安全。
      3.不与上船人员发生私下交易。4.关键特殊时期,大家要注意见缝插针地休息,要
      随叫随到,主动积极工作,热情为侨胞服务。5.把困难、问题想多点,不回避矛盾,
      不推脱责任,积极应对,及时解决。6.不要计较一时伙食和生活用品的付出,厨房
      随时做好上船人员的简易伙食供应。7.淡水严格控制,因为不知抛多少时间锚,也
      不知去向。与公司保持密切联系。
      
          二月二十三日星期三。阴天时有小雨,风五级,浪四级,温度摄氏十三度。
      
          用油漆把破床单染成红布条,制作好欢迎慰问侨胞的标语,塑封好安全提示卡,
      用运河遮阳篷和废弃油桶在船尾做好两个临时简易卫生间。每层设立好吸烟区和备
      妥两个垃圾桶,准备好热水瓶,为侨胞准备好塑料彩布条,检查各限制区域锁闭和
      钥匙配备情况,制定上船人员分配舱室方案。按工作当班方便原则,腾出六位船员
      房间,清扫出#6货舱作为备用。
      
          15:45抵达班加西锚地。与先期到达的中海集运船舶“新秦皇岛”和“新福州”
      互相通报撤离侨胞的准备工作和相关航海安全信息。生活舱室内每层贴好安全提示、
      垃圾处理提示、吸烟提示和《致同胞书》。
      
          接到公司关于安排进靠港和代理的通知,做好进靠港准备工作。
      
          二月二十四日星期四。阴天持续有雨,风八至九级,浪六至七级,温度摄氏十
      二度。
      
          制定侨胞上船后空班人员值班表,落实简易卫生间的照明、国旗换新、横幅拉
      线悬挂地段、船舷安全提示卡塑封、安排锁闭的厨房门钥匙分布、娱乐室棋牌/碟
      片/报刊书籍的收存、餐厅椅子的撤出、对讲机核发、摄影器材/人员确定等事宜。
      
          风浪很大,14:50发现船舶走锚,在预起锚调整锚位过程中,由于风大浪急,
      船首上下颠簸近十米,导致锚机突然负载过大,油马达爆管冒油,锚机动弹不得。
      马上开始抢修,但由于几十个内六角螺栓多年未松动拆检,不少锈死,造成很大难
      度。甲机两部门一直精诚配合,轮流着干,后拆卸的油马达近二百斤实在太重,进
      展较慢。天气也比较恶劣,狂风大作,间歇着大雨,直到22:10才完全拆下锚机阀
      箱,才将油马达配油轴端与锚机右端传动轴解体松开,发现了故障根源是配油轴的
      密封环和十字形滑块连轴器断裂、磨损,并将问题故障向公司反映。
      
          因锚机问题,船员着急,公司着急,公司电话不断。
      
          二月二十五日星期五。阴天持续有雨,风八至九级,浪六至七级,温度摄氏十
      三度。
      
          公司非常关心船舶锚机修理情况,电话不停,机务科也两次来电报指令指导修
      理。船长、轮机长、大副压力非常大,政委一直以各种方式开导和鼓励他们。
      
          拆开锚机后,船员马上对配油轴磨损端面进行研磨打平,并换新密封环,由于
      没有配件,只得对十字形滑块连轴器进行钻孔、堆焊、加固、修磨,并试验其功效,
      直到凌晨03:00. 由于风浪太大,船员们稍作休息调整后,在07:20又重新干起来,
      但狂风、大雨却不断袭击着船员们,终于又在八个小时的辛苦劳作后(前后近二十
      个小时的抢修)的15:25,锚机油马达装复、运转成功,但力度明显不够。15:40
      船舶开始动车绞锚,但只能在锚链垂直不受力的情况下才能绞动,后按照预定方案,
      用右绞缆机、倒缆机协助绞缆,经过两个绞缆机的鼎力相助,安然无事!
      
          平时收锚,本用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而这次却耗费了四个半小时,可见其工
      作难度极大。在风雨中一待就是五个小时,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因为心中只有一
      个信念:保住锚链!保证船舶安全!大家也由衷地感叹,只要同心协力,船舶就没
      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新秦皇岛”也是锚机故障,检修。
      
          20:15定速开往米苏拉塔港,21:30又接到公司调度通知,返航继续在班加西
      港抛锚待命。
      
          中海国际宣传科同志来电指导船舶如何做好撤侨的宣传和资讯收集工作,他告
      诉船员:“能够为国家和企业做撤侨的事情,是这一生的荣幸!”船员们觉得,以
      心换心,想想在亚丁湾护航的官兵和一直救助船员的各种机构、人员,自己能够帮
      助侨胞,也是回报社会,更是树立展示船员、公司形象的良好机会。
      
          二月二十六日星期六。阴天持续有雨,风六至七级,浪五至六级,温度摄氏十
      三度。
      
          与船长、轮机长、大副、水手长商量如何进一步修理锚机,并再次商讨如何进
      一步做好撤侨的船舶安全工作。
      
          13:00接到公司调度通知,起锚去米苏拉塔港。14:50起锚航行,航程二百四
      十海里。风浪较大,打空车,船速只有十节,船摇得厉害,船长、大副商议压满风
      暴舱的四舱,也便于上船侨胞不至于晕船。若靠港水尺受限,可打掉尾尖舱压载水,
      以保证不到八米的吃水进港。
      
          可能明天直到直靠,撤离侨胞。再次给大家作动员,按照预定方案,认真做好
      撤离侨胞的人身安全和接待服务工作,请大家积极争当志愿者,尤其是党员干部、
      热心青年、工会成员等应该义不容辞,积极参与到为侨胞倒开水、释难解惑、安抚
      情绪、安全提醒等等工作中,传递爱心,传送温暖。再次要求大家在抵港靠泊前检
      查需要锁闭的舱室,注意个人财产安全。离港后,也要认真做好防偷渡检查工作。
      船舶现存饮水八十三吨、淡水二百一十三吨,水比较紧张,要求大家更要自觉支持
      和遵守节水措施。
      
          米苏拉塔城内不断响着枪响,远远可以看到海岸上硝烟弥漫。我们的接侨任务
      看来也会非常艰巨。祈祷同胞们平安回家……
      
          “天杨峰”轮后来没有靠岸接侨,是因为后续来了五艘大型邮轮,将码头上的
      几千同胞一一接走。不过在这些中国货轮中,“天福河”轮,荣幸地实现了接人任
      务。
      
          二十五日清晨,正在班加西海面上与飓风作战的“天福河”轮接到国内指令,
      起锚向米苏拉塔转移,于二十六日凌晨三时到达米苏拉塔港海域,并在当日晚上十
      九点三十分靠岸,完成了米苏拉塔撤侨第一批五百五十九人的接运任务,他们也是
      最早离开米苏拉塔的中国接侨船。“天福河”轮与欧洲邮轮相比是只小船,但船长、
      党支部书记周明朗与全船二十多名船员为了完成接侨任务付出的心血丝毫不亚于任
      何人。
      
          “天赐我福,国恩如海。”长江岩土公司的女经理王桂香上船后,看到船上高
      高挂起的“祖国欢迎你”、“天福欢迎你”的标语,热泪不止,她脱口用这八个字
      向周明朗船长表示感谢。这是后话。
      
          现在我们把时间拉回刚刚启幕的二十六日和这一天的米苏拉塔。
      
          “嗒!嗒嗒……”
      
          清晨,一阵清脆的枪声把李玥等惊醒了。“是不是出事了?”翻译小马揉着蒙
      咙的双眼,问郭虎。
      
          “难说。”郭虎随李玥先行冲出房间。没有发现交火双方,不像是城里打仗打
      到中国营地了。
      
          李玥向地中海的海面望去,一望无际的海面上依然巨浪滔天,狂风呼啸。
      
          “李碉吗?我命令你,要在今天不惜一切代价打通米苏拉塔的海上通道!一旦
      错过了今明两天,你那儿的撤离就再没有机会了!明白吗?”黄屏司长通过卫星电
      话传来指令。
      
          “是,司长!我明白!我们保证在今天打通海上通道!”李玥被国内的这一命
      令惊得心跳加速。“通知梅武官,我们马上开协调会。”李玥对郭虎说。
      
          七点,有中交集团项目负责人和梅武官、李玥等参加的碰头会在中交营地召开。
      会上大家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昨晚以大使馆名义给米苏拉塔临时管理机构送去的
      照会内容必须尽快落实,这个照会请求临时当局允许中国接侨船只进港。
      
          “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吧!”中交负责人说完,就独自出了门。这任务不轻,需
      要穿越交火线,进城去敲门求人。翻译马可为对梅武官说了一声,请缨随后而去。
      小伙子关键时刻不怕死的精神令在场同志十分感动。
      
          “那么我和郭虎,连同中交公司的同志一起组织各单位向营地和港口转移。李
      玥你和中交公司的另外几名同志到港口现场等候船只和组织上船……今天是米苏拉
      塔撤离任务的关键一天,大家分头行动吧!”梅武官如此安排。
      
          十一点三十分,马可为告诉李玥,当地临时管理机构允许中方使用米苏拉塔钢
      铁厂码头的书面通知搞定。“太好了!走,咱们上码头去组织撤离!”李玥一挥手,
      与小马一起坐上中交公司的车子,直奔钢铁厂码头。
      
          “同志,同志,上钢铁厂码头怎么走啊?”李玥等正在奔赴码头路上,突然一
      辆满载中国人的车上有人大喊起来。
      
          “停一下!”李玥立即叫停车。一打听,原来这辆车上的人都是在一个韩国企
      业工作的中国劳务人员。这群失魂落魄的中国人听说李碉他们是国内派来的撤离工
      作组,顿时哇哇大哭起来。有中国劳务人员哽咽着向李玥诉说,他们已经数天被困
      在韩资企业里,老板不让他们走,后来中国大使馆出面调解才同意放行,条件是不
      发路费,自己找回国路!
      
          “他们不管我们死活,如果不是中交公司帮忙,我们连米苏拉塔都走不到……”
      这群大男人们一说起这些日子的伤心事,个个哭得泪人似的。
      
          “放心吧同胞们!今天我们就把你们送到回家的船上!”李碉大声说。
      
          “好,我们有救啦!”
      
          “可以回家啦!”
      
          中国劳务人员们破涕为笑欢呼起来!
      
          “走,跟着我们到码头会合!”
      
          李玥的车子走得快,他和马可为来到钢铁厂码头一看,觉得这里很便于大部队
      撤离,因为在码头与钢铁厂中间有块很大的广场似的空地。“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
      撤离集合点!”李玥颇有指挥官气魄地朝那块广场空地上有力地指了指。
      
          广场空地中央,有一处高地,李玥飞奔过去,站在那里激隋四溢地说:“把国
      旗拿出来!就插在这里!大家都可以看得到。我们的现场指挥处就设在国旗下。”
      
          这时候,广场上已经来了五六个中国I 人,他们一看李玥、马可为要竖国旗,
      七手八脚地过来帮忙。很快,一面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米苏拉塔钢铁厂码
      头的空地上空高高飘扬……
      
          “国旗!”
      
          “我们的国旗!”
      
          当李玥等人抬头仰视风中猎猎飘扬的国旗并为之陶醉时,突然身后响起一阵高
      过一阵的欢呼声。他们回头一看:成百上千的同胞们如醉如痴地朝国旗这边奔跑过
      来,同胞们一边奔跑,一边欢呼……李玥说,其情其景,让他热泪盈眶,非常感动。
      
          五星红旗
      
          啊五星红旗
      
          你将中华民族的心连在一起
      
          五星红旗
      
          啊五星红旗
      
          你让全世界中国人扬眉吐气
      
          中国工人们围着自己的国旗,不停地唱啊跳啊……
      
          “什么叫爱国主义?这就是!”一九七八年出生的李碉在接受我采访时多次动
      情地说。
      
          当李玥他们前往钢铁厂码头时,使馆和中交营地临时指挥部已经通过QQ等手段,
      向米苏拉塔周围的中资企业发出向码头集结、准备上船撤离的指令,这才有了李珥
      他们刚竖起国旗,无数同胞便立即簇拥过来的情形。
      
          “总部,总部!请问我们的船只什么时候到?码头已经集结上千人……”李玥
      看到一队比一队人数多的同胞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广场,却不见海面上接应的船只,
      顿时万分焦急起来。
      
          “今天将有一艘由我驻马耳他使馆租借的‘科诺索斯号’邮轮抵港,其余船只
      会在明天相继到达。”国内来电回答。
      
          “码头上已经有好几千人了!一条船哪够呀!”此时李身边已经聚集了不下两
      三千人,而且这才是刚刚开始集结,他能不急吗?
      
          “如果不行,我们会命令先期到达的中国货船靠岸接应……你要知道,今天—
      —二十六日是全线撤离最繁忙的时间,每条线上都紧张!”国内回答。
      
          我的天,货船也用上了!李玥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船只不能及时抵达,你们要注意运用。蓄水池‘战术,先把全体待撤人
      员先送到港口附近集中等候,一旦船只抵达再根据载客量分批送登船,要发挥中交
      大本营作用。”国内又来指示。
      
          “明白。前线明白!”话虽这么说,但李玥深感千钧重任在肩。现场虽然也有
      各家公司的负责人,但一切组织指挥权在李玥这儿。这位年轻外交官虽然已有十年
      的工作经验,但所从事的都是单打独斗的工作,或是在他人领导之下完成某项具体
      任务。现在不一样,需要他去独立指挥与承担,率领几千身陷炮火前沿的同胞们如
      何走出战争险境。局势瞬息万变,一旦……李玥不敢多想。
      
          他焦虑地将目光投向大海,投向那个浪涛汹涌的大海。
      
          “来啦!”“接我们的船来啦!”
      
          “看,是我们的船!”“我们的船!”
      
          真是巧了,就在李玥将目光投向大海的那一刻,海面上突然先后出现了好几艘
      飘扬着中国国旗的巨轮,并且还有一艘飘扬着中国国旗的外国邮轮……
      
          “请你们马上组织好,做好登船准备。‘科诺索斯号’邮轮即将靠岸!中国‘
      天福河’轮也将靠近!”这个消息让李玥调和所有在米苏拉塔的中国同胞们热血沸
      腾,甚至泪流满面。
      
          夜幕降临之时,“科诺索斯号”邮轮和中国“天福河”轮先后靠近码头。岸头
      排列整齐的各路人马在统一指挥下,先后登船。几天来屡遭凌辱的五十位韩资公司
      的中国劳务人员被首批安排上船,他们个个热泪盈眶地一边上船一边高呼“祖国好”、
      “祖国万岁”,场面再次让李玥等人眼睛酸酸的。
      
          原本只能载二三百人的“天福河”轮一共上了五百五十九人,周明朗船长把货
      轮上所有可以待人的地方全都利用了起来。李玥等人一再表示感谢,周明朗船长则
      说:“能让同胞们早一刻脱离险境、早一天回家,我们愿意赴汤蹈火!”这样的话
      平时听起来似乎有些假,但在此刻的米苏拉塔,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这样的话会
      让很多人感动得流泪。
      
          “科诺索斯号”与中国货轮相比,简直就像一位高傲的绅士,中国同胞们都是
      第一次乘坐这样的豪华邮轮,即使是中资公司的一些大老板,也没有坐过如此豪华
      的国际邮轮。“快!快上船……”正当同胞们怀着欣喜和好奇的心情陆续登船之际,
      突然大胡子船长出现在舱口,他瞪大眼珠,双手张开,两腿叉着,叽里呱啦说了一
      通。就是不让后面的人再多上一个!
      
          “No!”这个英文字大家都懂,一懂麻烦也就来了:“为什么No?为什么不让
      我们上了?”那些计划之中可以上船却被拦在舱门外的同胞们愤怒地嚷嚷起来。
      
          李碉和马可为赶紧出面询问。还是曾经出现过的问题,船长说他的船只能载一
      千六百三十四人。“超载会受到我国政府的严惩,你们不能上了。这是你们使馆在
      租用本船时与我们签订的协议上说好的!”
      
          “为什么?你的船不是可以载客两千八百人吗?”李碉急了。
      
          李玥从上面传达给他的指令上获悉,“科诺索斯号”邮轮可以载两千八百多人。
      他据此向中交临时指挥部报告,按照此人数调集周围中资公司的员工来码头等候登
      船。如果只让上一千六百三十四人,还有一千二百人怎么办?
      
          “都上船了吗?组织登船完毕就马上通知邮轮离港。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米苏
      拉塔形势越来越严峻!你们务必抓紧撤离!”国内黄屏司长—个接—个电话催促李
      玥. “我……我……船长不让超载,正在协调解决!”李玥心里也急,有些语塞。
      
          “张大使,您老得赶陕出面,船长说超载,不让我们再上人了。我这风里雨里
      还站着一千二百人呢,今晚走不了,麻烦可就大了!”李玥一个电话打到隔岸的我
      驻马耳他大使张克远那里。
      
          “马上!马上解决!”张大使真是大好人,前方—个求助电话过来,他至少拨
      打了十个电话才算把李碉所求的事情搞定。
      
          “好了,可以让他们上了吧?”
      
          李玥告诉船长,马耳他政府同意“科诺索斯号”按中国政府要求再载一千二百
      人,可船长却依然连连摇头:“No! No !”
      
          “怎么回事?”李玥和负责该船接应任务的我驻希腊使馆武官秘书鲍晨少校都
      有些火了。
      
          “你这艘船既然租给我们中国政府了,就得按我们的要求执行任务。”武官秘
      书鲍晨义正词严地说。
      
          船长终于说出苦衷:“我们这是公司运作,政府同意了还是不行。我的老板说
      了,地中海现在风大浪高,只能按照一千六百三十四人载运,否则出了事让我负责,
      可我哪负责得了!”
      
          原来如此。李碉一下泄气了。
      
          这可怎么办?让岸上一千二百人在风雨中淋一个晚上,非生病不可。再说,临
      时变阵,有人上了船,有人却不让上,生死攸关时刻,再有组织纪律难免也会出乱
      子。这深更半夜,怎么弄?李玥愁得直跺脚:“你有点同情心,让码头淋雨的人上
      船躲躲雨行吗?”
      
          “No!”死板的船长还是一个劲地晃着脑袋。
      
          “见鬼了!”李玥用中文骂了一句。
      
          “我去跟他说!”码头上的一位利比亚临时管理人员看不过去,自告奋勇地找
      到船长说:“你看看这些人多可怜!如果你再不让中国朋友们上船避雨,我可以去
      联合国告你不讲人权。要知道我们作为卡扎菲政权的反对派,是讲人权和有爱心的。
      你对中国朋友不友好,我就不让你出港!你听明白了没有?”
      
          “我……我明白!”船长没有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连声答应,“好好,我
      让他们上船。”
      
          “谢谢!谢谢兄弟!”李碉张开双臂,无限感激地拥抱住这位关键时刻帮了大
      忙的利比亚朋友。
      
          最后,李碉和鲍晨与船长商量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科诺索斯号”邮轮原来
      停车和放杂物的底舱打开,让一千二百人到里面暂时躲避海岸上的寒风暴雨。
      
          “那一夜,我和小马、小鲍轮流在船上值班,每隔一小时我们就到底舱转一圈,
      怕出什么事。那一夜,我觉得特别特别的漫长……”李碉后来经常跟朋友这么说。
      
          “李玥,下一批人什么时候登船呀?”
      
          “李玥,‘科诺索斯号’怎么还没有离港呀?”
      
          “李碉,你们那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交营地和国内外交部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质问码头上的李碉。
      
          李珥觉得自己快被逼得崩溃了,一边是“科诺索斯号”的船长因为风大浪高,
      就是不开船:一边是其他接应的船只迟迟不见影子。勇敢的中国“天福河”轮在半
      夜二十三点离开米苏拉塔后,大使接到情报说,因为该船是货船,又超载了二百多
      人,现正在地中海上经历着十分艰苦的航程。于是国内指令,不再动用其他货运船
      只装载撤离同胞。
      
          “该来的船不到,该走的船不走。”李碉急得揪着自己的头发乱跳,真想对着
      大海狂喊一通。然而此刻的他,连这点发泄的权利都没有。他既要照顾船上的几千
      人,又要安抚码头上情绪波动的几千人,还要惦记正在途中向码头集结而来的几千
      人……
      
          米苏拉塔的这一夜,是政府军和反对派激烈交战最为惨烈的一夜。据说有个学
      校在交战的两个多小时里,就有人看到三百多具尸体。这一夜也是中国人在米苏拉
      塔最艰难和难受的一夜。
      
          “中交!中交!西线陆上撤离通道已经打通,为了减轻米苏拉塔港口的撤离压
      力,现在命令你们改变原计划,将最后撤离的两千余人准备向西线转移,明天一早
      就行动!”国内向米苏拉塔中国中交公司的大本营发来一封“鸡毛信”。
      
          “明白!我们立即执行!”中交公司米苏拉塔大本营临时党委负责人二话没说,
      坚定地向国资委保证,“我们是国企,愿意把方便留给他人,把最大的困难和危险
      留给自己!”
      
          这两千余人的队伍,第二天就坐在公司自己紧急赶制出的四十多辆翻斗车上,
      浩浩荡荡地驶向沙漠地带,穿越当地武装交火的胡姆斯战场,又路经首都的黎波里
      市郊,再过险象环生的扎维耶,一路千辛万苦,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终于抵达了利
      突边境撤离通道——拉斯杰迪尔口岸。
      
          我们再把镜头拉回米苏拉塔海岸吧。
      
          这里的风雨依然狂吹乱袭。“科诺索斯号”由于装载着临时躲雨的一千二百人,
      迟迟没有出港,直到中午另一艘“爱奥尼亚精神号”邮轮抵港,把这一千二百人转
      载完毕后,两艘邮轮才先后驶出米苏拉塔港口,向马耳他的瓦莱塔港驶去……
      
          “那天,我们离开米苏拉塔港口时,天还下着大雨。当我站在邮轮的甲板上,
      远远地看着雨中向我们招手告别的李玥、郭虎、小马等人孤独的身影时,眼泪顿时
      夺眶而出。他们太不容易了,太了不起了!”随“科诺索斯号”邮轮而行的“八零
      后”武官秘书鲍晨有过这样一段感叹。
      
          现在我们知道从希腊克里特岛驶出的“韦尼泽洛斯号”邮轮是二十七日晚抵达
      米苏拉塔的。这时,李玥手头的撤离记录是,滞留在码头和中交大本营及周边陆续
      准备撤离的总人数大约还有两千一百余人。
      
          “李玥,你知道吗?卡扎菲昨晚已经向外公开宣称,二十八日他将派遣自己的
      儿子赛义夫亲自到米苏拉塔督战,‘用血腥惩罚制造血腥的人’,他还在家门口举
      着冲锋枪高喊着报复的口号。你要充分估计到最后撤离任务的艰巨性,务必安全地
      撤离在米苏拉塔的最后—个同胞!”国内的上级领导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明白!”李玥向领导保证。
      
          二十八日的米苏拉塔市,真是非同寻常。平时“晚上不睡,早晨不醒”的市民
      似乎这一天完全改变了习惯,不到五六点钟,就有无数市民成群结队地往城外逃跑。
      他们的前后左右不停地响着枪声和爆炸声,就是远离市区的钢铁厂码头,也不时有
      枪弹飞过。
      
          “李玥,现在刚刚接到消息,凯拉里姆还有二十七名吉林籍的同胞要求到你们
      码头撤离。他们那里的情况十分危急,承包商韩国老板自己跑了,这些中国劳务人
      员既没钱,又不会说阿拉伯语,求人家派车子送,也没人敢到米苏拉塔来。现在我
      们正在通过当地的红新月会去接他们,请你们做好接应准备。”一大早,驻利使馆
      突然给李玥和郭虎打电话。
      
          “没问题,让他们抓紧时间过来。”李玥说。
      
          “李玥,我们这边也出事啦!”这是中交大本营的来电。
      
          李玥一下紧张起来:“怎么回事?”
      
          “当地人把我们的营地包围了,要抢我们的车,说是我们走了,他们就没有啥
      油水了,所以我们准备运人的车子要出问题……”中交负责人说。
      
          真是要命,屋漏偏逢连夜雨!
      
          “你们是企业,碰上这种利益的事,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解决?”李碉拿电话的
      手心都在冒汗。他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但是想到国内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
      一定要把人带出来的指示,就赶紧与中交负责人商量。
      
          “这个……恐怕只能用钱处理!”
      
          “情况紧急,你们赶紧办吧!”李玥生气地合上电话,心想,都啥时候了,有
      啥招就使啥招呗!他往深里一琢磨,便笑了。人到紧要关头,都会着慌的,国企大
      老板虽然统领着上万员工,他也是人啊。在利比亚乱局中泰然自若,是需要大将风
      范的。
      
          中交公司开始一批批向码头运送撤离人员。
      
          就在此时,使馆又来电话,说红新月会已经为吉林籍的二十七人找到了车子,
      但当地没有司机敢来米苏拉塔。
      
          “你们能否派人去接应他们一下?”使馆征求李碉意见。
      
          “多少路程?”李玥的眉头一下皱了起来,问。
      
          “一百八十里。”
      
          在米苏拉塔,一百八十里路就等于是一百八十道死亡线!
      
          “我去吧!”说话的是郭虎—一与李玥一同离开北京的工作组战友。
      
          “不,这事太危险,还是我去!”李玥一把拉住郭虎。
      
          郭虎平静而淡然地朝李玥一笑:“你是这里的指挥,你不能离开!”说着,就
      跳上一辆中交公司的越野车。
      
          “再跟一辆工程车去。”李碉对中交公司的现场负责人说。
      
          李玥想叮嘱一声郭虎,可他们的车子已经离开码头远去。剩下的时间里,一支
      支撤离队伍陆续上船……还好,两个多小时之后,郭虎他们顺利地把二十七位吉林
      籍同胞带到码头。
      
          李玥看到车子远远驶来时,有些激动地上前迎接,想看看他的战友是否安好。
      车子—停下来,李玥还没能靠近郭虎,就被二十七个失魂落魄的同胞哭着搂住折腾
      了好一阵子。
      
          郭虎站在一边,微笑地看着这一幕。
      
          中交公司大本营的最后一批上千人开始陆续登船,这支队伍训练有素,他们统
      一戴着安全帽,穿着同一色工作服,每人的手臂上还系着一根红丝带——他们的领
      导说,这样可以使所有的人行动一致不走散。李玥等看着如此整齐的国企大军,心
      里满是敬意。
      
          十七时零八分,最后一名撤离同胞上船。
      
          完成任务后的李玥、郭虎和小马正准备跟着上船时,突然郭少春副司长给李碉
      打来电话:“命令你和郭虎立即返回的黎波里,并注意组织沿途残留撤离人员,然
      后向西线的拉斯杰迪尔口岸撤离,费明星组长在那里等你们。”
      
          “李玥、郭虎,拉斯杰迪尔口岸见。我们一起离开利比亚。”费明星也在同一
      时间发来短信。
      
          “小马,我们就在这里分别吧!”李玥和郭虎将几天来生死与共、并肩战斗的
      中土公司翻译马可为送上船,三个小伙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然后挥手告别……
      
          李玥和郭虎当晚十二点回到的黎波里我驻利大使馆。在那里,他们见到了分别
      几天的战友刘翔和童应安。刘翔告诉李玥,这些日子里,自己和童应安简直就是开
      足马力的机器人!小伙子瞪着血红血红的眼珠子,说他和童应安就在楼上楼下,竟
      然两天里没有碰过一次面。
      
          “我们除了上厕所,就是守在电话旁,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童应安满
      脸胡子拉碴的,说他四天里只眯过两个小时。
      
          大使馆是整个利比亚撤离的前线总指挥部,工作之紧张程度可想而知。根据国
      内指示,李玥、郭虎和童应安将向西线的费明星靠拢,从利突边境出境。刘翔熟悉
      利比亚情况又精通阿语,所以留在使馆继续帮助王旺生大使他们完成最后的撤离收
      尾工作。
      
          三月一日,李碉按照费明星的指令,起草完第一特别行动小组的前线撤离报告,
      向国内作了小结汇报后,再次历经重重险隋,与郭虎、童应安于当日下午赶到利突
      边境口岸拉斯杰迪尔。他们本以为可以同组长费明星有—个“执手相看泪眼”的动
      人场面,结果连他的影子都没看见,映入眼帘的是一具具被军警枪杀的无名尸体…
      …
      
          李碉哭了,郭虎哭了,童应安也哭了。
      
          “他怎么可以骗我们呢?怎么可以这样……”小伙子们几天来出生入死,曾经
      多次被一些特殊场面感动得流过泪,却从来没有哭出过声。这回他们望着边境口岸
      上孤零零的灯火,竟然哭了起来。
      
          后来,费明星说:“为这件事,我一直感到非常内疚。因为之前是我发短信告
      诉李玥,说好我们在边境上等他们一起走的。可那时我接二连三接到国内的指令,
      说局势十分危急,命令我们立即撤出利比亚。回国后我问黄屏司长,为什么一定不
      让我等李碉他们?黄司长告诉我,利比亚的局势已经危急到了极点,前线队员随时
      有可能牺牲,能早走一个就走一个,能活着出来一个就出来一个……”
      
          在我采访黄屏时,他证实了费明星的话:“工作组执行的是特殊任务,从我们
      在首都机场送别他们的那一刻起,就作了最坏的打算……”
      
          “我们为这些小伙子们感到骄傲!他们的精神和英雄事迹,体现了中国新一代
      外交官的光辉形象。”国务委员戴秉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也曾多次这样对我说。
      
          李玥和费明星、鲍晨等小伙子们后来都受到了记功与嘉奖。这是后话。
      
          米苏拉塔的眼泪远不比李碉他们少。另一位小伙子马可为是五千八百名从米苏
      拉塔撤离的中国人中最后一个上船的。这艘满载两千一百余人的豪华邮轮驶出米苏
      拉塔,渐渐进入地中海中央,向希腊克里特岛方向行进,海面的风浪渐渐平静,夜
      也变得温柔起来,甚至偶尔可见零落的星星在天上闪烁……
      
          啊,那是美妙的地中海之夜哟!
      
          “韦尼泽洛斯号”邮轮上那些刚刚经历过惊恐、饥饿和死亡考验的中国同胞都
      安稳地沉睡了,做着回家的美梦。中土公司年轻的翻译马可为也沉睡了,进入了梦
      乡之中,已经有几个人过来请他去吃点东西,但小伙子就是叫不醒。
      
          “他太累了,让他多睡一会儿吧。”
      
          中交公司的人叫不出这位小伙子的名字,但知道他是米苏拉塔地区五千八百余
      名中国撤离者的现场组织者之一。他们尊敬他,爱戴他,甚至有人悄声细语地议论
      道,这样的小伙子现在太少了。
      
          “突突突……”
      
          “什么声音?”
      
          清晨时分,船上有人叫起来,于是全船的人纷纷醒来。
      
          “是枪声还是炮声?”
      
          “不可能,我们现在在海上,海上怎么也会打仗?”
      
          有人从舱里走到甲板上,立即就叫了起来:“是飞机!是我们的飞机!”
      
          怎么会有我们的飞机?于是大家纷纷地往舱外跑,跑到甲板上看,是我们中国
      空军的直升机!那机身上有中国国旗图案和“八一”标志!
      
          我们的飞机怎么会飞到这里呢?
      
          “看,那边有我们的军舰!”
      
          “啊,军舰!真的是我们的军舰!”
      
          这一叫不要紧,整个邮轮沸腾了。只见所有的中国同胞都从船舱里跑了出来,
      他们望着邮轮—侧并行的中国“徐州号”军舰。那军舰上有一幅红底白字标语,渐
      渐能看清字了——“祖国欢迎你!”
      
          这五个字谁都认识,这五个字让全船两千一百余名同胞欢呼雀跃!无数张嘴在
      高喊着同一个口号:“祖国万岁!”“祖国万岁!”“祖国……”
      
          “就在这时,军舰上的扩音喇叭里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亲爱的同胞们,我
      们是中国海军徐州号护卫舰,我是舰长,我们奉命来迎接你们,护送你们回家!‘
      喇叭里的声音刚落,我就听到耳边响起’感谢解放军‘、’祖国万岁‘等口号,如
      山呼海啸,此起彼伏。大家拼命地喊,拼命地叫。拼命地向军舰和天上的直升机挥
      手……当时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停地流泪,想看看周围的同胞,却不敢去看,因
      为他们一个个比我哭得还厉害……这场面我从来没有见过。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过,也没有见过天上有飞机为我们保驾、旁边有海军军舰为我们护航的情景……什
      么叫幸福?什么叫自豪?什么叫祖国的温暖?那一刻,我全部领会和感悟了。“马
      可为在接受我采访时,谈起这一幕,依然在流泪。啊,米苏拉塔,你让多少中国人
      流下了热泪!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