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深圳将于1984年11月1 日取消粮票等票证,粮食敞开供应、价格实行浮动。这
      个消息提前传开了,手中存有粮票的人都提前到粮店,用粮票购买最后一次平价粮
      食。我原来在部队工作时攒下了许多全国通用粮票,是5 斤一张的大面额粮票。崭
      新的一沓粮票,我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想到以后可能没用了,产生出一种特别
      割舍不开的情感。
      
          我计划10月31日去购粮。这天一早我骑着飞鸽牌自行车,来到离家最近的园岭
      粮店买粮。虽然我出发得比较早,粮店门前还是排着很长的队伍。我已经向单位请
      了假,上午可以不去上班,就耐心地排在队伍后面等。八点半钟粮店准时开门营业。
      情况比我想象的好一点,虽然队伍很长,但是排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轮到我了。我先
      是要了一袋50斤装的面粉,这是蛇口面粉厂生产的优质面粉。我母亲说这种面粉筋
      道,擀面条、拉扯面都很好吃,让我多买一点。然后又买了30斤大米。本来还想多
      买,但是我住在8 楼,又没有电梯,扛上去是个问题,只好就买这么多了。粮店里
      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好,帮我将面袋和米袋搬上自行车后尾架上,用绳子绑结实。自
      行车后尾太重,摇摇晃晃没法骑,我就慢慢地推着回家了。
      
          深圳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城市。虽然地处广东,但是城市居民都说普通话,可能
      深圳是广东省里唯一一个普通话真正流行的城市,虽然在岭南文化圈子里,但是从
      文化特征上深圳更像一个北方城市。深圳之所以有这样的语言和文化特征,是因为
      它是一个移民城市。
      
          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深圳市面积倒数第二,例如大连市12573 平方公里,青
      岛市总面积10654 平方公里,宁波面积9365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深圳只有2020平方
      公里(后来经过卫星精确测绘证实,深圳的准确面积为1960平方公里),比1565平
      方公里的厦门略大一点。
      
          如此小的城市面积,却是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而且,城市人口
      中绝大部分是外来移民。关于深圳人口数,政府有关部门公布了原居民、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总人数这样4 组数据:建立经济特区前深圳的原居民数31.5万,现在深
      圳的户籍人口约为190 万,持有暂住证的人口近670 万;全市人口总数约为1200万。
      其中,“深圳市民”的概念数字是860 万(就是户籍人口+ 暂住人口),深圳的许
      多“人均”的数字就是按照这个数字平均的。如果按照860 万“深圳市民”概念,
      原居民只占3.6 %;如果按照总人口1200万人计算,原居民只占2.6 %。也就是说,
      今天生活在深圳城市的人口中,每千人中只有2 ~3 个是“深圳原住人”。
      
          深圳原居民为什么这么少呢?两个原因:流失的多,补充的少。
      
          先说流失的多。宝安曾出现过4 次大规模偷渡潮:第一次是1957年前后,实行
      人民公社化期间,一次外逃5000多人;第二次是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1.9
      万人,第三次是1972年,外逃2 万人,第四次是1979年,撤县建市初期,有7 万多
      人沿着几条公路成群结队地涌向边境线,伺机越境,最后外逃3 万人。平时零散的
      外逃事件也屡禁不止。对于只有11万劳动力的宝安县来说,这一次次外逃不啻为一
      次次大失血。
      
          再说补充的少。补充人口少有两种情况:一是自然增加的人比较少。按理说深
      圳原居民的自然生育率,不会比别的地方少。但是由于大量外逃移民,使当地人口
      增长数量缓慢。解放30年,宝安县人口增加3.8 万,年平均增长率为0.48%,与全
      国同期增长率1.93%比,仅为1 /4.二是外地移民少。由于原来的深圳经济落后,
      生活条件艰苦,不要说从内地大城市移民,就是从广东其他城市移民都没有什么人
      愿意来。
      
          吕雷、赵洪在《国运·南方纪事》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79年深圳特区刚刚
      启动建设时,曾到茂名由工业公司(这是广东最大型的中央企业)调派一批工人去
      特区工作。离特区近在咫尺的茂名人居然不知道特区要做什么,没有人愿意去,于
      是公司就强行摊派名额到车间班组,因为谁都不愿意去,所以只好在车间主任及班
      组长的主持下投票决定。结果那些平时表现不好的,调皮捣蛋的,迟到早退的,都
      被派到了深圳。当然他们既然阴错阳差地成了深圳特区的开创者,现在想必早已功
      成名就了。这种情况,直到1984年小平同志第一次南巡,初步为特区及对外开放政
      策正了名后才有所好转。
      
          刘波同志是深圳早期市委分管组织工作的领导,他也讲了当时招聘干部的困难。
      1981年,深圳各种人才奇缺。市委主要领导交代说:“刘波,你是管人的,现在给
      我到省里要人去。有多少要多少,多多益善。”刘波原来是省委组织部分管人事的
      副部长,这件事还不是小菜一碟?所以,当时拍胸脯说保证完成任务。他来到省委
      组织部,提出第一批要商调机关的科、处级以上干部300 人。组织部领导爽快地答
      应了,立即开会布置任务,要求省直机关和广州市直机关各调150 人。通知发出后,
      干部们一听说是去深圳,大部分不愿意。当时的深圳一片荒芜,生活艰苦,去干什
      么?刘波一听傻眼了,想起了他拍胸脯的保证,亲自上阵,每天找人谈话做动员。
      一个不愿去,一个硬动员去,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有一个老熟人吵得最凶,他说
      :“你刘波跟谁熟就害谁,以后大家没朋友做了!”一直磨了近3 个月,最后带回
      了9 个人的档案。这些人是刘波在省委组织部工作时的熟人,他们看在多年交情的
      分儿上才勉强答应。
      
          就在这种背景下,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国人口史上,也许是世界人口
      史上,短时间内、数量最大的一次移民行动拉开了帷幕。短短30年时间里,深圳就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城市。
      
          20世纪80年代初,军队开始了建军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裁军。国务院、中央
      军委决定撤销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两个兵种,将工程兵部队大大压缩,机关缩小成
      为总参机关中内设的工兵部。这次裁军减去一百万军人。
      
          而这时候,深圳市的领导正在为缺少自己的建筑队伍而发愁。这两件事很巧地
      碰到了一起。基建工程兵领导要负责几十万官兵的安置问题。司令李人林派出副参
      谋长徐馨来同志前去广东联系,希望能接纳一部分基建工程兵。徐副参谋长与省市
      有关领导接触,发现当地领导对接受基建工程兵并不很热心。反对的意见主要有两
      种:一种认为广东基建队伍不算少,“米饭本来就不多,又要多来几个人分着吃,
      怎么够啊?”另有一些人担心:深圳毗邻港澳,很敏感,一下子调进几万名解放军
      战士,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梁湘有点举棋不定,决定派市政府副秘书长舒成友进京向
      李人林司令汇报,面商此事。在调进基建工程兵部队一事上,舒成友是赞成派。他
      带着梁湘的亲笔信进京见到自己的老领导李人林,整整谈了两天半。回到深圳,舒
      成友向梁湘汇报了会谈情况,提出了自己赞成部队调入深圳的三点理由:一是特区
      建设需要这一支建设力量。原宝安县的建筑公司只有500 余人,逃港潮发生后,只
      剩下300 人左右,而且跑到香港去的都是年轻技术好的,剩下的承接不了什么像样
      的工程。二是中央直属和外省的一些基建队伍开始进入深圳,但他们是“飞鸽牌”,
      有钱赚会留下,赚钱少就会飞走了,深圳需要自己的队伍。三是基建工程兵是一支
      “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部队,既有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难纪律严明的
      优良传统,又懂基建技术,是支年轻、能干的好队伍。
      
          舒成友还说到一点,谁听了都会动心:基建工程兵带来一批装备和资产。这支
      队伍拥有各类技术干部1088人,设备总值5161万元,机械设备77818 匹马力,固定
      资产价值6000万元,流动资金近1 亿元。工程兵转业来深圳,也把这些财富无偿地
      带到深圳……舒成友转述徐馨来参谋长的话说:“这是李司令员养的一个闺女,养
      了18年。现在长得漂亮活泼聪明伶俐,要出嫁了。这批财富是李司令员给闺女的嫁
      妆。这样的一门亲事,你们深圳还不想要?”梁湘听后搓搓手,笑着说:“说得有
      道理呀!应该说,这正是门当户对的一门亲事!”在几天后的一次市委常委(扩大)
      会议上,梁湘拍了板:“接!”
      
          从1982年9 月开始,到12月,基建工程兵各部队先后从上海、天津、唐山、沈
      阳、本溪、锦州、鞍山、汉中、西安、郑州等地调往深圳。那一段时间里,上百列
      火车连续不断驶入深圳,共有两个师、两万人调入。为了避免引起港澳一些人士的
      敏感反应,部队进入深圳时,身着便服,不携带武器。1983年9 月15日,深圳市委、
      市政府召开在深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大会。市委书记梁湘到会讲话,他宣布在深两
      万名基建工程兵当天集体转业,并改编为城市市属施工企业。其中,两个师部机关
      合并为特区建设公司,属下的7 个团分别改编为深圳市1 、2 、3 、4 、5 建筑工
      程公司和深圳市市政工程公司、深圳市机电设备安装公司(后来这些公司中又产生
      了长城、金众等上市公司),医院改编为深圳市基建职工医院(后来这个医院先后
      改名为华强医院、红十字会医院,现在为市第二人民医院)。
      
          这支部队进入深圳改编为建设集团前后,完成了市政府办公大楼(现在的市委
      一办)、特区第一座20层建筑的电子大厦,以及友谊商场、泮溪酒家、南头直升机
      场、火车站东广场等工程。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