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绿川去世,东北行政委员会和东北人民政府鉴于她在反战工作和学术上的功绩,
      特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绿川的丈夫刘仁自绿川去世后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孤雁,不吃不喝,终日以泪
      洗面,在极度的悲痛中度过。人们经常看到一个身心憔悴的中年人身披羊皮袄,冒
      着严寒风雪,在市郊烈士陵园里久久徘徊,久久徘徊……
      
          由于过度的悲痛,也由于悔恨,身心受到致命打击的刘仁支持不住了,三个月
      后患肾病而逝去。临终前他嘱咐他的弟弟刘维:“孩子托付给你了,把我埋在绿川
      的身边,我要永远陪伴她……”
      
          办完丧事后,刘维带着哥哥和绿川6 岁的儿子刘星和刚满10个月的女儿刘晓兰
      回吉林老家了。
      
          两位优秀的世界语学者,长眠在这片黑土地上。
      
          他俩的爱情是那样的真挚,那样的纯真,死亡也没有将他们分离。
      
          ……
      
          事情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来世界上风云变幻,物是人非,然而,绿
      川的名字始终没有在人们心中消失。
      
          1980年初春时节,一个日本电视剧摄制组来到佳木斯,他们是来拍摄电视剧《
      望乡之星》的外景的。《望乡之星》就是根据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冒着风险与中国留
      日学生刘仁相识、相爱直至结婚,而后又一同来到中国投入抗日的洪流的日本世界
      语学者绿川英子的事迹为题材写成的。
      
          摄制组拍完外景后,提出一个要求:要看一看绿川和刘仁的坟墓。这个要求使
      有关部门犯难了,三十多年来世事沧桑,茫茫大地,一抔黄土到哪里寻找?
      
          摄制组带着遗憾和失望返回日本。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佳木斯市委领导和文物工作者,他们决心将绿川和刘仁的坟
      墓找出来,以慰他俩在天之灵。
      
          从1980年开始,寻找绿川、刘仁坟墓的工作启动,文物工作者们翻阅了大量的
      国内外有关绿川的资料和档案,发出了数十封调查函件,在市内两个烈士陵园和散
      落的坟地,进行了多次踏查。又到哈尔滨、长春、公主岭等地寻找与绿川有过接触
      的人员。一次,寻找人员偶然从一本日本出版的有关研究绿川的著作中,查到了这
      样一条记载:绿川英子埋葬在佳木斯一个叫“牧界坊”的地方附近。这个发现仿佛
      是在暗夜中出现了一线光亮。于是,文物站的同志跑遍了佳木斯城乡,但就是找不
      到“牧界坊”这个地方。他们又查阅了日汉字典中带“牧”音的所有条目,请教了
      精通日语的专家,还查访了市内与“牧”字有关系的单位,却是一点眉目也没有,
      这一星星微弱的亮光又熄灭了。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最后,所有的线索都集
      中到刘仁的弟弟刘维的身上了。绿川、刘仁逝世时,参加葬礼的亲人只有刘维。1949
      年佳木斯修建烈士陵园,将绿川、刘仁的棺柩迁入后,他还来扫过一次墓。看来,
      只有找到刘维,才能揭开这“墓地之谜”。
      
          刘维终于在吉林省的通辽被找到了。刘维那年已经六十九岁。三十年代,他和
      刘仁一起留学日本,在东京高等农业大学学习,也是一个世界语的爱好者,是绿川
      的好友。在1957年那场政治大风暴中他被打成“右派”,下放农村劳动,从此便隐
      姓埋名,与世隔绝。在寻找人员访问他时,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感慨不已,他怎么
      也没有想到三十多年后,还会有人怀念起为中日友谊做出过贡献的哥哥嫂子。刘维
      噙着泪花,找出了他最后一次为兄嫂扫墓时的日记,日记中还绘有绿川、刘仁两坟
      的位置图,记载了两座墓的编号,绿川墓为244 号,刘仁墓为198 号。
      
          在访问刘维时,也解开了“牧界坊”这个谜。原来,日本有一个研究绿川的专
      家利根光一教授,曾经给刘维写过信,要查询绿川夫妇的墓地。刘维在回信中写道
      :“墓在佳木斯西郊牧养场附近。”利根光一教授不熟悉简化了的汉字,将“牧养
      场”误为“牧界坊”了。在建国初期,佳木斯西郊烈士陵园东侧,确实有一个不大
      的牧养场,刘维的介绍是正确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