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超龙雀”是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原形取自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青铜马。
      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速度超过天上的龙雀。此马也是个性的象征。旅
      游业由原来只有国家涉足,变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五个一起上”。
      最关键是开放了对“个人”的限制,纠正了对“个人”长达30年的偏见,这是思想
      观念开放的伟大变革。个人的创造力一旦被释放出来,那奔腾的景象令人惊叹不已。
      《周易》说:“挠万物者,莫疾乎风。”开放之风多有从旅游业刮起,推动、带动
      相关行业风起云涌。
      
          暖风熏得游人醉
      
          早春2 月,乍暖还寒。
      
          上海福州路突然出现一条“人龙”,队伍越排越长,从福州路一直转到云南路,
      有一百多米长。这儿又不是菜市场,这么多人排队干嘛?
      
          这支队伍的源头是上海旅行社的一个小窗口,上边贴着一张小红纸,写着“苏
      州一日游报名处”。排在前头的人说,他们头一天晚上就来了,在窗口等了个通宵。
      
          这是1979年2 月。
      
          上海旅行社恢复营业,开张鞭炮一放,生意火红。最经典的线路是“苏州一日
      游”,经济团每人只需要7.5 元,自备半斤粮票,便可以在苏州有名的饭店“松鹤
      楼”吃一顿午餐。10人一桌有四个冷菜八个热菜。除去费用,旅行社从每位旅客
      获利五毛钱。
      
          就这样,旅行社已相当满足。
      
          最早出游的上海人还不敢多出声,只是私下对亲朋好友说出去“散散心”。这
      话太有意思了,其实,是相当准确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心理。长达10年的心灵压抑,
      是得让心有个透气的机会。出游的人群中,有些是“平反”不久的教师、医生、文
      艺工作者,他们被扣压多年的工资刚刚补发到手,正好可作为旅资。
      
          几年中,上海国内游迅速发展。旅游目的地从苏杭延伸到桂林、西安,延伸到
      “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去感受大自然,倾听天籁之音,放松身心。
      
          “武夷云雾迷离处,人间仙境两朦胧”。武夷山渐渐成为上海游客的主要旅游
      地,有人还把武夷山比喻成“上海的后花园”。
      
          天津、广州、南京,各大城市的人们也像上海人一样,开始外出旅游。1984年,
      北京市民去承德、北戴河、青岛、大连旅游的有二百多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五分
      之一。
      
          开放前,对大多数人而言,出门旅游是一件奢侈事。挣的钱,能管住柴米油盐
      就算是不错的了,哪有闲钱去玩乐?
      
          外国人见面,说:“早安!”
      
          “您好!”
      
          我们多久以来见面第一句话问:“吃了吗?”
      
          1981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指出“搞好国内旅游,可
      以回笼货币,增加就业”。一个原本生疏的词汇逐渐变得家喻户晓——旅游。旅游
      作为一种生活需要,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亲朋相聚,品茗饮酒之间,对话也有了
      变化:“你最近上哪游去?”
      
          “去过桂林吗?”
      
          此前,国内几乎没有专门接待国内游客的旅行社。外地人出差到北京,要找个
      住处是“第一大难”。大小旅社常挂着“客满”的牌子。北京前门火车站东边有一
      间小屋,挂着“进京住宿介绍处”的牌子。旅客经这儿介绍,有的去国营旅社,有
      的去小浴池。理发馆也成住宿场所,所谓“住宿”,就是晚上8 点以后到理发馆的
      椅子上躺一躺。
      
          住宿介绍处的小窗外,常年排着长龙般的队伍。有时前面的队伍突然“哗”地
      一下散了,怨声一片,排在后面的人还闹不清是怎么回事。走近才看见,小窗已挂
      出令人伤心的牌子:“人满!”
      
          这“人满”,包括地下室旅店的走廊都全满了,再无对象可介绍。那么,今夜
      只能继续待在火车站。
      
          有钱找不到地方住,这种现象并非北京如此。那时各省会城市情况都大体相同。
      许多招待所的“官家”作风也相当严重。
      
          不久旅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有部门办的,有集体办的,还有私人合伙挂集
      体牌子办的。国内游极大地推动了中、低档旅游饭店的发展。
      
          国内旅行社也应运而生,1985年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达二百五十余家,
      第二年就翻了一番多,达五百五十余家。其中,集体性质的旅行社最多。
      
          1985年,国家旅游局在山东烟台召开全国国内旅游专项会议,把国内游当大事
      抓。国家旅游局还为此新设立了国内旅游司,可见非常重视。
      
          热点城市旅游饭店相继开业,其中要有相当数量的低档饭店,以适应国内旅游
      者的需求。旅游景点的必经之路上,因此迅猛地出现了许多“路边店”。
      
          这时,在农村改革中,已有一些地方相对富裕些了。1984年已陆续出现农民自
      费旅游团进京观光。洛阳市第一个农民自费赴京旅行团是郊区工农乡南村的农民,
      一行29人,他们背着干粮袋、水壶,戴着草帽,喜气洋洋登长城。在十三陵、颐和
      园、故宫、天坛和雍和宫等地,这些中国农民形象常与外国旅行团混杂在一起,让
      外国友人为之惊奇。
      
          湖北省荆门县姚集公社40名专业户农民,自费到庐山旅游。这些专业户都是
      “冒尖户”,他们承包的各项产值都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公社管委会为他们联系
      了旅游车,派了导游员,让他们高高兴兴去旅游。
      
          农民外出旅游,还顺带做生意。江西省南城县浔溪公社有个高姓农民,从小到
      大,还没出过县门。他寻思着,得出去走走。他邀上了小舅子同行。家中余钱并不
      多,当地特产是香菇,他们买了70斤带上路,经鹰潭乘火车直达上海。在上海先找
      到收购站把香菇卖了,挣了105 元。他们就用这笔钱在上海游了一圈,还转到杭州
      游西湖,玩个痛快才回家。一算账,居然还没有超支。
      
          国内游,这仅仅还是一个开端。
      
          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1984年国内旅游人数约2.4 亿人次,回笼货币80亿元。
      苏州、杭州年接待游人都在1000万以上。庐山游客突破了300 万人。泰山、华山、
      峨眉山等名山,年接待数都在百万以上。
      
          旅游行业尝到了甜头,吃旅游饭,靠旅游发家,成为很多人感受到的一种趋势。
      
          天时人事日相催
      
          秦月汉关,盛唐雄风。山岳之灵和人文之秀相辉映,给古老的中国留下丰富的
      旅游资源。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
      阳楼。”
      
          30年前刚开始搞旅游,我们所面临一大困难是: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在“文革”
      是被当作“四旧”扫荡,破坏得百孔千疮。
      
          1985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旅游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七五”期间,国家决定每年向旅游业拨款五亿元,由国家旅游局统一规划,掌握
      使用。这个消息宣布后,国家旅游局突然热闹起来。
      
          有22个省的省委一把手派人前来联络,要求约见韩克华。有的省领导不管能否
      找到局长,直接找上门来。这也是中国特色之一:跑项目。立项能得到一笔项目资
      金,那时,这对每个地方来说都是一件要紧的事。
      
          此前,国家旅游局常说:“旅游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这句话其实隐藏着旅游
      局开展工作的艰辛,许多问题得上门去争取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如今手中有了
      钱,有人找上门来谈事,这对国家旅游局来说,是新鲜事,更是好事。
      
          旅游业,你终于引起了省级领导的重视。
      
          韩克华叫秘书给排个时间表,分别与各省领导见面,他把这种会见当作宣传旅
      游的好机会。一年五个亿都该做些什么?局党委集体研究,分配资金不能只是撒
      “胡椒面”似的,国家旅游局有了统筹规划,率先上马的有“七大重点工程”。
      
          这七项重点工程是:
      
          扩建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桂林漓江辟源补水工程
      
          南京秦淮风光带的复建
      
          杭州丝绸、茶叶、中药博物馆和古瓷陈列馆
      
          海南岛亚龙湾度假村
      
          上海国际购物中心、改造豫园旅游区
      
          北京慕田峪长城、十三陵神路、颐和园苏州街、河北金山岭长城修复
      
          陕西“一古二土”,人说“土得掉渣也卖座”。素拥八百里秦川的西安,兵马
      俑是其王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为丰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展出内容,扩大接待国内外游人的容量,国家旅
      游局先后投资建成了一号、二号、三号坑展厅,到1988年就已接待了100 万个外国
      游客。他们来自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六十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来此参观了
      兵马俑。
      
          “我一生中已经旅行过93个国家,没见过如此奇迹。”一位法国律师这样说。
      
          素以“山水甲天下”闻名的桂林,是外宾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唐代诗人韩
      愈的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就是对漓江的赞叹。畅游漓江,青峰倒影,
      白鹭低飞,船在山顶行,人在画中游。漓江水是桂林山水的精魂,其源头猫儿山八
      角田是一片荒古的沼泽,靠着蛛网般的细流,万涓成河,流淌出一条给人民带来滚
      滚财富的漓江。
      
          但漓江一年内的水流量分配极不均匀,尤其是枯水季节,漓江干涸,游船搁浅,
      大片的河床裸露出来,漓江变“漓沟”。漓江补水工程上马后,加高加固青狮潭水
      库大坝,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调水管理体系。同时,对桂林到阳朔六十多公里航道中
      的浅滩进行疏浚治理。
      
          南京古称金陵。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泄金陵“帝王之气”,凿钟山,疏淮水,
      开掘了“外秦淮”和“内秦淮”。“内秦淮”横贯市区,然后汇入“外秦淮”。
      
          “秦淮十里波摇空,镜中鱼鸟荷花江”。这是明朝人泛舟秦淮留下的诗句。
      
          如今的秦淮河污染严重,失去昔日风采。秦淮风光带的整修,使被浊水污泥糟
      蹋的秦淮河得到疏浚。夫子庙内的古建筑得到修缮,东西商业步行街,以“青砖小
      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再现明末清初江南市街古风。
      
          “六朝古都可探胜,十里秦淮好泛舟”。绝迹多年的秦淮画船,以新的内涵在
      十里秦淮河上航游。游人坐在画舫中品味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岂不快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一带自然是不可忽视的。
      
          国家旅游局在杭州投资建设了丝绸博物馆、茶叶博物馆、胡庆余堂博物馆,还
      有南宋龙窑古瓷陈列馆,以增加西湖山水的文化品位。
      
          太湖沿岸有著名的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吴越遗迹、古桥旧刹、宜兴洞天仙境
      ……形成了蜚声中外的太湖风景区。国家旅游局把开拓无锡古运河和太湖游览设施
      建设工程,一同列入七大工程之一。无锡市旅游局也集资800 万元,建造了十余艘
      豪华游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诗句脍炙人口。如今,
      苏州人新建了“寒山别院”、“渔隐小圃”、“江枫州”三处景点和史迹陈列馆,
      同时修复古朴典雅的枫桥和江村桥,整修改善了城墙和古寺周围的环境。历尽沧桑
      的寒山寺,钟声诗韵,文脉传承,为中外游人提供了更丰富典雅的盛景。
      
          镇江西津渡古街,历史上商贾云集,而今依然保持有古代驳岸、码头,曲折深
      邃的街巷,还有元代古塔、清代待渡亭等历史文物。国家旅游局拨款整修了这条宋
      元古街。
      
          “海南风物异中华”,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旅游资源。
      
          滨海沙滩、蓝色海洋、热带雨林、珍禽异兽、黎苗风情,构成了奇特的热带生
      态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还是内陆连接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海上通道。
      
          国家旅游局决定在这里首先建设三亚龙湾海滨度假村,这一举措,对后来海南
      成为国家重点游览区起了先导作用。
      
          一个半世纪以来,西方人对中国,最熟悉的地方大约就是上海。在清政府还不
      允许洋人在北京设大使馆时,洋人被准许在上海设领事馆了。
      
          上海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而且是重要口岸,交通便利,西方宾客对上海
      有着特殊的兴趣。国家旅游局选址在淮海中路,投资建设上海国际购物中心,又对
      豫园地区进行改造,形成了以“商、寺、园”为内容,具有上海地方传统特色的旅
      游区。
      
          毛泽东曾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美国总统尼克松来了,登上长城,赞叹道:
      “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伟大的长城。”
      
          然而,长城,即使作为旅游观光,有些地段也已经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长城
      变成了“断城”、“短城”。国家旅游局与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修复了慕田峪登
      长城景点,架起高空缆车。
      
          河北金山岭段长城,也得到修复。同时修复了明十三陵神路,修建了步行游览
      道。在颐和园后山后湖内,修复了仿江南水乡一河两街的苏州街景观,恢复了近40
      处老字号店铺。
      
          国家“七大重点工程”上马,就像龙头一样,龙头舞动全身动,带起全国一大
      片。1985年前后,国家旅游局和地方共同开发建设的景点,主要有山海关老龙头、
      嘉峪关,长江三峡和丝绸之路的部分景点,还有少林寺演武厅、开封宋都一条街、
      蓬莱水城和登州古市。
      
          在西部,支援开发了四子王旗草原、成吉思汗陵、昭河地下水工程、九寨沟、
      武陵源和黄果树瀑布等。
      
          骏马辞天气正豪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借用一句古人的诗
      来形容旅游业借东风是颇形象的。那诗曰:“大鹏出海翎犹湿,骏马辞天气正豪。”
      
          国家旅游局大胆破除与发展旅游业不相适应的老观念、老办法、老框框,向中
      央和国务院递交了《关于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几个问题的报告》,展示了旅游系统
      “不用扬鞭自奋蹄”,加快旅游体制改革开放的决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看到这份报告的价值,及时批复,并转发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还批转给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大军区、省
      军区、野战军党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各人民团体,以期让全社会引起
      对旅游业的重视与支持。
      
          国家旅游局这份报告的第一个问题是:决定“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
      一起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起上”的投资方针。简称“五个一起上”。
      
          一个链条五个环,环环紧扣。“个人”成了和集体、部门同样不可缺少的一环。
      
          最重要的开放是思想的开放。
      
          过去的每个“个人”是按阶级区分的。“红五类”、“黑七类”,划分阶级可
      追溯到父亲的爷爷。“地主成分”、“右派子女”等在“有成分论”的年代是一顶
      非常可怕的“帽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根不红苗不正”,
      一大批“个人”被打入另册,聪明才智被扼杀。
      
          过去不管什么事,只要一沾上“个人”,问题就来了。做生意被称为“二盘商”、
      “投机倒把”。80年代初,个体户取代了“二盘商”。但对个体户还有种种限制,
      并不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个体户社会地位还是低。但不管怎么说,个人获得
      了从来没有过的地位,“个人”居然同“国家”、“地方”、“部门”、“集体”
      并列在一起,这件事怎么看都极其巨大。
      
          这时,人们也开始格外重视到“政策”,发现给政策比给资金更重要。有些先
      富起来的村镇、个体老板,早就摩拳擦掌,憋着劲儿渴望大干一番。在这以前,建
      大饭店、办旅行社还是个禁区,虽然也有偷吃“禁果”的,但都打着“国字”号旗
      子作掩护。社会上流传着从广东传来的巧妙说法:“遇着红灯绕道走。”意思是,
      不让走的,你不要去直接闯红灯,想办法绕道走。
      
          如今有了“五个一起上”的“红头文件”,可以亮出旗号放开手脚大胆干了,
      这便是机遇。
      
          机遇!机遇!令人眼热心热的机遇。
      
          机遇来了,你就得抓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辛词曰“马作的卢飞快”,如
      今旅游业五马奔驰,各显神通,速度骤快。
      
          开放的广东行动快捷,从省会到各地县,四面开花。
      
          斗门县白藤湖旅游中心,首期工程在1985年中秋节完工。10幢别墅式楼房,共
      有80个房间,均有彩电、空调、电热水器、地毯,别墅周围是良种水果园、名贵海
      鲜养殖池、荷塘、桃园等。《中国旅游报》消息说,这是我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
      
          浙江并不落后。
      
          富阳旅游部门发动农民集资开发“农家乐”特色旅游,让城里人看看竹篱茅舍、
      手工造纸、石磨磨粉、石舂舂米,还可坐牛车、划竹筏、踩水车等。一开张就吸引
      “老外”前往。
      
          天台县白鹤乡青年农民自筹资金,办起吃、住、游配套一条龙服务的旅游社。
      
          在宁波镇海,工商局门庭若市,一下子二百多家个体旅馆拿到营业执照,在普
      陀山周围迅速开业。
      
          湖南第一家个体经营的旅行社,有个颇吸引人的名字,叫“中国鸽子花”。它
      在湖南慈利县索溪峪开张,是由几个待业青年开办的,拥有一座山庄式综合旅游服
      务中心,开设小团体、家庭、新婚旅游等服务项目。
      
          四川峨眉山农家旅店,从年初二十多家迅速发展到158 家。增设了茶座、小卖
      部、工艺美术和摄影等服务项目。
      
          都江堰市农村经济实体,进城办出租汽车公司,那些开着普通轿车、高级轿车
      在市区穿梭的,多是昔日的农民。
      
          改革之风吹到西部贵州。黄平县重安江镇待业青年创办了“重安江旅游开发综
      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有一个“小江南饭店”,购置了旅游船、小船、快艇,还
      有彩色摄影部等。
      
          山西五台山台怀镇,这个小镇不寻常。
      
          由南到北,一字形排开的“家庭旅社”,开门迎宾。
      
          乡人淳朴,你虽不住店,他也热情招呼你进屋喝茶歇脚。1985年台怀镇和营坊
      村、杨柏峪村共有家庭旅社520 家,还大有增长态势。旅游旺季的五台山,每天有
      多达两万人以上的游客,因有了这些独特且不无神秘的“家庭旅社”,南来北往的
      游客都有了理想的投宿地。
      
          江苏宜兴丁山蔬菜场的菜农,筹资在镇上建起了旅游大饭店。
      
          山东泰山脚下有个西都村,村民集体投资,兴建起西都宾馆。
      
          他们骄傲地用村名作为宾馆之名。
      
          西都宾馆坐落在新泰城东岳大街,共有14层,与泰山玉皇顶遥相呼应。设有客
      房187 间,内有会议室、餐厅、停车场、酒吧、观景台等齐备的设施。不知内情的
      人们,全然想不到这是农民建的大厦。
      
          江西鼓励农民进城兴办旅游业。在风景区的统一规划下,农民单户或联户可以
      在景区摆摊开店、兴建旅社、餐馆、照相馆、旅游客运服务部等。农民们风风火火
      干起来。
      
          在庐山、石钟山、龙宫洞等处,到处可以看到都昌的贝雕、九江的竹编、修水
      的宁红茶、星子的金星砚、湖口的糟鱼、涌泉的盆景。地方搞景区,自有地方的特
      色和智慧。
      
          福建武夷山三姑村离景区最近,村民自古就是耕田打粮过日子的。四方块稻田,
      框定了山民的本分。宋代朱熹在这儿讲过学,说这地方“富不过百万,穷不至讨饭”。
      
          改革开放后,当地出了个名人叫“矮胡”,矮胡的真名叫胡继文,个子较矮,
      姓胡,他在武夷山大王峰下办起的家庭旅馆,就亮出牌子叫“矮胡宾馆”。
      
          矮胡是个地道的农民。他办的宾馆是福建首家农民宾馆,一开张就生意兴隆,
      门庭若市。这使整个村的人心都动起来,很快就有一大群村民效仿矮胡,办旅馆、
      开饭店、搞运输、当导游……三姑村于是成为旅游专业村。福建日报曾以《矮胡现
      象》为题,做过连续报道。
      
          河北省正定县曾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楼”、“三山不见,
      九桥不流”之胜景,但这些古迹或损于战火,或毁于天灾。“五个一起上”政策出
      台后,这个县定出了集资搞旅游的“四个三”政策——一是“三不限”:投资不限
      所有制性质,不限地区范围,不限金额大小。
      
          二是“三参与”:投资者共同参与项目考察论证,参与经营管理,参与检查监
      督。
      
          三是“三保证”:对投资者,保证其“无利保本保息”,保证其“有利按期分
      红”,并保证一切合法权益。
      
          四是“三自由”:投资者自由选择投资方向,自由选择投资形式,自由选择经
      营方式。
      
          措施得力,群众踊跃集资,范围从本地拓宽到外地,涉及到三个省、14个市、
      县、部队,还有18户个体户。加上地方资金,总金额达1640万元。他们先后修建了
      “荣国府”、“宁荣街”、“旅游飞机场”、“西游记艺术宫”、“封神演义宫”
      等旅游景点和娱乐设施。县里对旅游点的通水、通电、通路均给予特别关照,并规
      定新建旅游景点免征一至三年所得税。
      
          这些支持,使各景点只用一二年就收回成本,使群众打消“怕亏本”的疑虑。
      大家对新项目的投资更为踊跃,吴兴村农民一次就集资97万元。
      
          “小荷才露尖尖角”,已发出芬芳。有些动作慢的区域开始焦急,人家在如火
      如荼地搞旅游,我们是不是坐失良机?
      
          中国各省市大抓旅游的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陆续展现。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