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贫穷。生活的艰苦绝非当今青年人可以想象。张华海的大姐在玉屏县读农业学
      校,离家  家境贫困。即使一角钱也属于巨款。张华海小学三年级为了买一支铅
      笔,找同学借了一角钱。放假了,他还不清一角钱债务,那位同学竟然扣下他的书
      包做了抵押物。一个学生怎么可以没有书包呢?何况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好学生。
      
          张华海又气又急,束手无策。这时候三姐悄悄找她的同学借了一角钱,为张华
      海还清债务赎回书包,维护了弟弟的尊严。
      
          这一角钱如今几乎等值白纸,但是这一角钱的故事,多年以来令张华海念念不
      忘。2003年返乡探亲,他在玉屏县城宴请几位同学,向当年那位借钱给三姐的同学
      表示感谢,感谢他当年一角钱救急。这位同学已然是玉屏县卫生局副局长了。此公
      显然忘记了这件往事,神情恍然。
      
          县卫生局副局长可以忘记这件事情,张华海却不会忘记。童年的贫困记忆,一
      定给勤奋好强的张华海注入了强大动力,督促他大步朝前走去。
      
          小小的张华海是热爱读书的好学生,包括热爱毛主席著作。“文革”前期,全
      国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热潮。他接受了临场背诵“老三篇”的任务。只有两天时间
      了,人们普遍担心小小的张华海是否能够完成任务。然而,他有着出众的记忆力。
      《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三篇毛主席著作张华海极其
      流畅地背诵下来,令人们惊讶不已。
      
          张华海从父亲张应炳那里继承来的记忆力,为他日后的读书生涯提供了先天优
      势。但是,无论他表现多么优秀,前途还是蒙了一层阴霾,难有出头之日。
      
          原来,张华海的大姐夫是公社信用社干部,平时工作中得罪了上司,“文革”
      期间便被打成“坏分子”失去公职,成为批斗对象,大姐也随着丈夫落入生活的深
      渊。
      
          张华海升入初中,虽然后来被称为“戴帽初中”,在校期间他的门门功课考试
      都在80分以上。这在盛行“读书无用论”的年代里,应当属于优异成绩了。
      
          家庭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紧张。继母的娘家在临近湘西的松桃县,属于著名的贫
      困地区。每逢年关便从松桃县来一群继母的亲戚,住下吃饭。所以一过春节家里就
      断米。父亲张应炳四处借粮。那时候有钱也是买不到粮食的,况且没钱。
      
          1969年初中毕业,张华海回乡务农。他担任了生产队副队长,民兵排长。
      
          家庭关系越发紧张。张华海很想离开家庭离开继母,外出干活儿找一碗饭吃,
      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内心怀着这种企盼,他几次找到有关人员表达自己这个愿望,总是得到这样的
      回答: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嘛,因为你的社会关系不好。
      
          社会关系不好,就是指大姐夫头戴的“坏分子”帽子。这是一顶沉重的帽子,
      间接地压得张华海喘不过气来。大姐夫为了躲避批斗,跑了。大姐生小孩期间,张
      华海上山为大姐打柴。他放眼青山大川,小小男子汉的意识在心头萌发。
      
          有一次,张华海替大姐夫去公社交粮食,一路行走扛着一袋大米。公社接收大
      米的人训斥说,你交的是什么大米啊!我们吃了要患阑尾炎的。
      
          逆境之中的遭受挖苦遭受奚落遭受屈辱,使得张华海越发盼望改变生活环境,
      离开继母主政的家庭。他向往更为广阔的天地。那么广阔天地在哪里呢?首先就是
      走出家门。只要走出家门自食其力,他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一株植物为什么生长?因为花要开放。一个人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因为他要成
      长。农村青年张华海有着吃苦肯干的秉性,必然渴望离开盆土进入更大的成长空间。
      
          1972年,根据毛主席“大学还是要办”的指示,高等院校恢复招生。就是“文
      革”期间出现的新生事物一“工农兵上大学”。如今,人们对“工农兵学员”这个
      历史称谓比较陌生。那时候经过基层推荐进入大学读书的学员即“工农兵大学生”,
      它的生源以工农兵为主,所以被称为工农兵学员。
      
          农村也开始招生。张华海似乎看到了曙光。然而,仍是“社会关系”继续影响
      着他的前程。尽管不乏雨水和阳光,小树的成长依然艰难。
      
          人的命运往往期待出现转机。当时公社妇联主任关竹珍同情张华海,也欣赏他
      的才干。可巧,关竹珍同志被派(氵舞)阳河水电站工地任职,于是她为张华海提
      供了一个走出家庭外出做工的机会。
      
          离开家庭,张华海来到热火朝天的(氵舞)阳河水电站工地,走进一个广阔新
      天地。
      
          这里的劳动很艰苦。张华海偏偏不怕吃苦。
      
          吃苦而且默不做声,沉默便炼就人生的黄金。不声不响的张华海在自己身后留
      下一串扎实的脚印。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张华海而言,机会总是留给有吃苦耐劳
      准备的人。张华海就是以吃苦耐劳贏得了人生进取的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受到推荐去上学。由于受到关竹珍等人的关照,在(氵舞)阳河
      水电站工地劳动的张华海获得了推荐的机会。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依照中国人
      传统观念,所谓人生转折必有贵人相助。应当说关竹珍正是张华海人生道路亡的
      “贵人”,她在张华海身处人生困境之时,拉了他一把。
      
          “工农兵学员”还是要参加考试的。渴望读书的张华海投入紧张的复习阶段。
      他是“文革”期间的“戴帽初中生”,没有学过物理,也没有学过化学,因此文化
      基础不牢。张华海暗暗发力给自己补充着文化知识。
      
          参加入学考试,张华海在17个被推荐的考生里,成绩名列第一。上级下达两个
      指标,都是中等专业学校。一个是贵州省冶金学校,一个是贵州省林业学校。工业
      是大热门,冶金学校自然轮不到张华海头上。张华海的要求不高,获得就读贵州省
      林业学校的机会,已经很知足了。
      
          知足心理。有时候容易化作一种精神力量,对已经获得的人生机遇倍加珍惜。
      不知足心理,有时候则容易产生怨艾情绪,对生活的恩赐无动于衷。
      
          获得人生新机遇,张华海从水电站工地回到玉屏家里,准备去读书了。一个农
      家子弟获得进城读书的机会,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离家前
      往贵阳报到那天,继母竟然持淡然态度,是父亲起早给即将远游的学子做了早饭。
      
          吃罢这顿人生起跑线上的早饭,张华海起程了。他背着行李走出家门,好像一
      条游往大海的小鱼,也好像一只飞向高远的小鸟,更好像一株行走的小树。望着村
      后那条长长的坡路,张华海依稀可见当年姐姐们背负他上学的一串串脚印。在今后
      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也必将叠印张华海刻苦求学的足迹。
      
          贵州省林业学校是一座创建于1956年的学校,几经周折落户贵阳市附近的修文
      县扎佐镇。农家子弟张华海走进这座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学校,开始求学生涯。这
      一批学生里,不乏拥有十年工龄的被称为“老工人”的学员,也不乏具有十年下乡
      经历的被称为“老贫农”的学员,还有来自上海的知青。相比之下,回乡青年张华
      海并不显眼,成为这里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
      
          学生在校读书是需要花费的。此时二姐远在遵义钢绳厂工作,二姐夫是汽车驾
      驶员。二姐每月资助弟弟十元钱。当时十元钱的分量,不亚于如今的二三百元。于
      是这十元钱成为张华海不可缺少的生活费。
      
          有一次野外调查几个月,张华海自然收不到二姐寄到学校的汇款。头发长了,
      只得找同学借了一角五分钱理发。艰苦贫穷的生活并没有消磨张华海的意志,穷且
      弥坚——反而成为这位侗家子弟求学上进的强劲动力。
      
          每逢假期,张华海就来到万山矿区在三姐夫的蔬菜队做工。当初三姐为了照顾
      弟弟主动放弃卫校分配工作,甘愿成为村姑。后来三姐从玉屏县嫁到万山特区,成
      为农妇。
      
          三姐夫为人不错,也很能干。蔬菜队种菜以供应矿区,经济收入高于农民种田。
      还能抽出一些时间给矿区做些小型工程,每逢暑假他都带着张华海做工,背负着一
      百多斤的水泥预制板,沿着五十度陡坡一公里路程,上上下下。头一天做工便磨破
      了脊梁皮肤,疼。张华海默不做声——尽管曾经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受到娇宠,苦
      难的生活毕竟赋予他坚忍的性格。你出声叫苦,就是苦难的奴仆;你不出声叫苦,
      就驾驭了苦难。别人来做工,每天五元钱。张华海来做工,每天十元钱。在贵州省
      林业学校读书期间,三姐夫以这种方式资助妻弟,使他以这种勤工俭学的方式继续
      着学业。计划经济时代,学校同样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制度。除了大米,还有一部分
      杂粮。女生饭量小,往往有所节余。有的女生将饭票塞给张华海,这种朴素的表达
      也包括着几分好感吧。
      
          然而,每次张华海都将饭票递还,谢绝这种男女同学之间的情谊。这个出身农
      村的侗家小伙子有着倔犟的自尊心,绝不轻易接受别人的馈赠。
      
          这种倔强,也使得张华海在林业学校读书期间没有涉足爱河,也没有结交女朋
      友。他深知自己属于“戴帽初中”,文化知识基础不牢。因而,他一门心思放在学
      业上,心无旁骛。
      
          我在林业学校采访张华海的时候,他已知天命。望着这位五官端正、身材适中、
      一身正气的中年男子,遥想当年风华正茂的他,当属一表人才。然而内心积聚的巨
      大能量只能促使这位农家子弟刻苦学习、积极向上。他的爱情之门,尚未敞开。
      
          从1973年到1975年,是张华海在贵州省林业学校的读书时光。俗话说,铁打的
      营盘,流水的兵。无论什么学校的学生总是要毕业的。毕业,就意味着走出校门进
      入社会,为自己谋一份职业。张华海也不例外,即将面临毕业分配。
      
          关于学生毕业分配,那时候有着“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基本原则。张华海
      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回到铜仁地区。因为那里是他的家乡。
      
          然而,毕业之前的一次野外实习,使得默默无闻的张华海显现出他的出众之处。
      那是1975年的夏季。
      
          这次毕业实习是野外调查,主要内容是森林资源清查,包括森林面积、分布、
      木材积蓄量以及荒山面积、分布等等。如果纸上谈兵,这种野外调查似乎难度不大,
      然而实际接触则大不相同了。
      
          我的林业知识几乎为零。采访张华海的时候我向他请教,尤其是那次改变他人
      生命运的野外实习的具体内容。张华海不厌其烦地给我这个门外汉讲解着一个个概
      念:五万分之一的地图,地物标,样地设置和抽查,测量精度,闭合差小于1 %…
      …
      
          张华海的讲述将我带到莽莽山区,我想象着一群攀岭越壑的青年人,扛着测量
      仪器不知疲倦不畏艰难地工作着。尽管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十分渺小,他们还是
      顽强地测量广袤无边的山峦和森林……
      
          张华海担任组长的实习小组的野外调查地点在思南县,工作区域临近乌江。由
      于以前参加过短期培训,凭借出众的记忆力与知识积累,他带领的小组顺利开展工
      作,设置调查样地,确保测量精度,很辛苦也很快乐。经过省级专业部门的核查,
      张华海带领的小组圆满完成了任务。
      
          不是金子,总是难以发光的。金子则不同。这次野外调查显露了张华海的组织
      能力和业务水平。第二个野外调查地点,是地处梵净山的印江县。学校要求他带领
      着几个身体弱能力差的同学组成另一个小组,任务没有减少,组员的能力与他组比
      较相差甚远,再次开始野外调查工作。
      
          有一次,由于路况不明,计算出现偏差,直线只有三公里的路程他们走了两个
      小时,仅仅攀爬到了1700米的山顶,还有一半路程。天色完全黑了,下山的道路处
      于野猪出没的地区,情况顿时紧张起来。张华海望着山下村寨灯火,镇定自若地抱
      起测量仪器带头走下去,终于率领同学们晚上十二点安全到达目的地。
      
          正是这样,张华海率领两个野外实习小组完成了调查任务,风尘仆仆地返回学
      校。临近毕业分配,张华海终于展现了他的才干。
      
          学校举行毕业生会餐,一位副校长问张华海家乡哪里,他回答铜仁。这位副校
      长说这次我送铜仁的同学回去,不过你回不去了。听了副校长的这句话,张华海并
      未在意。
      
          张华海留校工作了。这个消息有些令人感到意外,因为张华海在校学习期间并
      不属于众人瞩目的“明星学生”。
      
          明星,往往意味着人生时光的辉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最终跑向终点的选手
      必须拥有恒久的耐力。
      
          张华海的留校,是因为学校里有“伯乐”。原来,张华海这一届学生有五个留
      校指标。在学校领导班子讨论留校人选会议上,省林业厅的副厅长也参加了。张华
      海的班主任是林业学校的副书记,这位副书记向大家介绍说,这次野外实习张华海
      表现最好,不但完成了第一个点的调查任务,还把这个班里最弱的几个同学组织起
      来完成了第二个点的调查任务,这样的学生是很难得的。
      
          由于王育明老师要选一个学生做助手,便主动询问张华海的情况。当得知张华
      海来自农村很能吃苦,王育明老师当即选中了这个侗族青年。
      
          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这正是当年贵州省林业学校的良好风气。这样的良
      好风气使得不依靠门路、不依靠关系的贫家子弟张华海,得到公平的评价。
      
          1975年12月26日,宣布张华海留校工作。王育明老师将他分派在树木标本室,
      每月工资29.5元。王老师很欣赏这个学生,随即派他参加全省种苗会议。会议结束
      之后,张华海拿着平生首次领到的29.5元工资,回家过春节了。
      
          在玉屏家里过了春节,第一个月的工资所剩无几。张华海找人借了十元钱买车
      票,返回学校。他一头扎进树木标本室,开始工作了。
      
          张华海的新生活从树木标本室开始。新的天地。在树木标本室敞开了。多年之
      后回首往事,这里无疑成为张华海的人生起跑线上的助跑器。
      
          采访期间,张华海热情地接待了我。这种热情是朴实的,而不是浮华的。贵州
      是产酒大省,但是我不擅饮酒,于是颇为羡慕张华海的酒量。
      
          张华海不会吸烟。他还告诉我,他不会喝酒,他的父亲也不会喝酒,这是家族
      血统所致。那么他怎么成为颇有酒量的男子呢?还要从树木标本室说起。
      
          留校工作第一天走进树木标本室,不到十分钟张华海便被熏得跑了出去,站在
      外面用力呼吸着新鲜空气。原来,树木标本室常年使用95度的酒精为标本消毒,还
      有氯化高汞。从不饮酒的张华海显然难以适应这种有着高浓度酒精气味的“生存环
      境”,只得不停地进进出出。看来,张华海确实从父亲张应炳那里继承了不胜酒力
      的家族遗传基因。
      
          大约用了两年时间,张华海终于适应了树木标本室的工作环境。此时,他并不
      知道自己已经被环境塑造成为一个颇有酒量的人。
      
          平生第一次饮酒,是一次野外调查。一天栉风沐雨的疲劳,回到驻地吃晚饭。
      老师买了酒让张华海消除潮湿与疲劳。他喝了一两多白酒,发现自己竟然能够接受
      酒精了。
      
          张华海为人正派,人缘很好。有一次他出席林业学校老师的婚宴。一位同事竭
      力劝酒,处事低调的张华海只得连饮三杯,之后又敬了对方三杯。对方惊呼“原来
      你能喝酒啊”。
      
          我见过不少擅长饮酒的人,有官有民,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然而,由于工作
      环境的气味熏陶,使之变得酒量颇大者,张华海是第一人。关于张华海的饮酒,我
      听到不少细节。比如他在家里从来不喝酒,接待上级领导,他也只是少喝酒。但是
      从下面的基层林业局和林业站来了人,他必然痛饮至醉。张华海真诚地对我说,我
      们的工作得到基层同志多少支持啊,所以我跟他们喝酒那是真心真意的。
      
          环境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比如在等级森严的官场,环境可以将一个人变得卑
      微。比如在利欲驱动的商界,环境可以将一个人变得贪婪。比如在人心吞象的赌局,
      环境可以将一个人变得疯狂。然而,因工作环境而成为擅酒的人,因工作关系与基
      层同志开怀畅饮,这则是张华海独有的人生趣事。工作,无疑成了张华海的关键词。
      
          张华海认为,工作使得个人生活充满人生乐趣,工作也使得个人生活具有光明
      前途。因乐于工作而乐于改变自己,这也是一种人生境界。酒,在张华海身上显出
      健康的魅力。
      
          我出于好奇追问张华海的酒量,譬如一次能喝多少酒。他笑着回答说,我只记
      得自己一顿饭能喝两杯酒,那就是第一杯和最后一杯。
      
          第一杯酒与最后一杯酒?这是代表着起始与终结的两杯酒。那么在第一杯酒与
      最后一杯酒之间的第N 杯酒哪里去了?看来,这位朴实无华的植物学家并不计较过
      程中的得失。因此只用象征起始与终结的两杯酒来表述自己的酒量。
      
          关于酒与酒量,与众不同的张华海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