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国的南极科考事业的发展是渐进式的,一步一个阶梯,逐步登高。
      
          1985年2 月2 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宣布开站,它坐落在西南极洲设得兰群岛的
      乔治王岛上。这个岛上的科学考察站较为密集,在中国长城站建站之前,已经有智
      利的马尔什站、苏联的别林斯高晋站、波兰的阿尔茨夫斯基站、阿根廷的尤巴尼站、
      巴西的费拉兹站、乌拉圭的阿蒂加斯站、韩国的世宗王站以及秘鲁的马丘比丘营地。
      这些考察站各自因时而建、因势而起、此起彼落、星罗棋布、彼此辉映。
      
          从这里可以看出国际南极科考的繁荣景象。长城站建在乔治王岛西南部的菲尔
      德斯半岛南端,这个半岛属于无冰盖区,在南极夏季到来的时候,除了山峰阴面的
      冰雪依旧,其他地区的冰雪都可融化,南面隔着狭长的菲尔德斯海峡,可以看到终
      年冰雪覆盖的纳尔逊岛,此处气候条件不太严酷,不仅风景雅秀、独具风采,更为
      冰川考察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场所。但是,它对于南极科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需求
      来说,还远远不够。它还处于南极的边缘,它仅仅是中国走上南极的第一块踏脚石。
      作为一个东方大国的雄心壮志,要想振翼翱翔,必须进一步深入气候恶劣、风险更
      大的南极内陆。这样,南极中山站在1989年2 月26日顺势而起。它位于东南极大陆
      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从此,中山站的建站完成了中国南
      极考察的初步战略布局,两个考察站分别于东南极和西南极布设,形成遥相呼应之
      势。
      
          中山站所在地,拉斯曼丘陵地带处于南极圈内,位于普里兹湾的东南沿岸,几
      百公里之外,就是艾默里冰架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它是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
      的理想区域。中山站的气候比长城站干燥,它的地势低平,岸岩伸向海湾,大自然
      营造了一个适于驳船卸运物资的天然码头。维斯托登半岛较其他地方开阔,沿海冰
      情相对稳定,又紧邻淡水湖泊,是东南极难得的一块建站宝地,因而,科考大国苏
      联和澳大利亚早已在此建站。于是,在寂寞的东南极,由于中山站的加入,形成了
      三足鼎立之势。中国随着国运的兴盛,在南极科学考察中迈入了大国行列。
      
          与之相应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在1985年10月由南极条约缔约国成为南极条约协
      商国,这意味着中国在南极事务中具有了发言权。我们必须追溯《南极条约》的背
      景,才能理解中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的重要意义。1957-1958年,适逢50年一度
      的国际地球物理年,阿根廷、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苏联、英
      国和美国等12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60多个观测站,开展了以高层大气物理为重点
      的极地科学考察活动,获得许多宝贵的科学资料,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次大
      规模的科学考察活动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合作经验,使人们认识到,要完成恶
      劣气候条件下的南极考察和科学研究工作,任何—个国家都难以单独完成,必须通
      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才可能获得卓越效果。于是,美国政府在1959年发出倡议,邀请
      国际地球物理年间在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其他11个国家,探讨和平利用南极和继
      续在南极考察中进行国际合作的问题,并于当年12月1 日一致通过了《南极条约》,
      此条约于1961年6 月23日正式生效。
      
          这一条约的基本原则,就是南极仅用于和平的目的,并冻结了各国的领土要求。
      条约对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开放。《南极条约》与其他国际条约的区别,在于缔约国
      地位的差别。最初缔约的12个国家有权派代表参加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并具有表决
      权。其他缔约国则要在南极进行实质性考察活动之后,经特别协商会议讨论,决定
      其具有协商国资格,方可派代表参与协商。《南极条约》生效后,先后又有27个国
      家加入,其中包括15个国家因在南极的实质性考察,被接纳为协商国。
      
          中国获得南极协商国地位,意味着中国的南极实质性科学考察得到国际认可。
      在《南极条约》的基础上,协商国又先后签署了《保护南极动植物的议定措施》等
      一系列公约,《南极条约》和以之为基础的一系列公约形成一个涉及广泛的南极条
      约体系。这一体系将随着人类对南极认识的深化而逐步扩大。
      
          对于中国来说,南极考察酝酿已久,早在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中国就翻译
      出版了一些有关南极的文献,比如,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两极探险记》和《南极
      区域记》等世界名著,南极开始纳入中国的视野。
      
          在1957年,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院士提出,中国是一个大国,
      要研究极地。他建议中国派出的留学生中,要有人学习极地专业,以便将来从事极
      地科学研究。我国著名冰川学家谢自楚教授,就是第一个被派往莫斯科大学学习极
      地冰川专业的,竺可桢院士勉励他说:“将来中国总会到两极去考察的。”
      
          1964年2 月21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国家海洋局,第一次将南极考察介入议
      事日程。赋予海洋局的六项任务中,其中就有一条:“将来进行南北极考察工作。”
      国家海洋局初建,还没有来得及考虑极地考察的具体问题,“文化大革命”就开始
      了,一切只能被搁置下来。漫长的十年过后,中国对南北极考察的渴望重新被唤醒。
      1977年,国家海洋局就提出“查清三大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北极”的规划目标。
      
          20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科委提交的《关于成立国家南极考察
      委员会的报告》,中国的南极考察领导机构宣布诞生。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事
      件,它意味着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南极考察酝酿期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挺进南极、
      积极参与南极事务的决心已经明朗,一直以来跃跃欲试的姿态已经转化为具体的行
      动,第一步迈出去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