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内陆考察队开始了精心的准备工作。他们的内陆集结出发基地设在俄罗斯进步
      站附近,地处南极大陆冰盖边缘。队员们发现,这里几乎是一片纯白,天地之间难
      以寻找到真实的界限,偶然看到棕色的小山淡淡的轮廓,露出了一点点南极大陆未
      掩盖的面目。有经验的科考队员知道,这是南极的一般气候状态,有点近似于其他
      大陆白化天气,能见度很差,视野中的一切缺少参照物,对于物体的远近难以作出
      判断。他们下车后,一走路就发现白色的平地仅仅是假象,脚步一下子踩空了,或
      者踏入了小雪隆。他们摘下墨镜,以为能够看得清楚一些,但是仍然于事无补,还
      是难以分清楚眼前道路的高低。
      
          对于南极冰盖的未知环境,事实上,我们很难将科学考察和探险活动分开,它
      们常常是连在一起的。堆放在出发基地的120 吨物资、设备和油料,需要整理、分
      类并装运到雪橇上。雪地车的编组方案需要落实,内陆冰盖考察队处于出发前最紧
      张的准备期。此时,冰盖队队长李院生突然病倒了,不能现场指挥工作。临时党支
      部书记孙波挺身而出,担负起现场指挥的重任,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按时完成,为
      内陆队的长途奔袭创造了条件。
      
          12月7 日15时,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李院生为队长的内陆冰盖考察队,出发了。
      他们一行13人分乘3 辆雪地车,后面的雪橇上装载着航空煤油、食品、仪器设备、
      居住舱、发电舱以及一个临时观测站集装箱等生活与科考设施,当然,车上还携带
      和装载着许多先进设备,比如车载冰雷达系统、自动气象站、通讯导航设备GPS 系
      统、冰芯钻机系统……踏上了冲击冰穹A 的漫漫长途。
      
          风卷大雪,道路弥漫,雪天一色。前面开路的头车,是徐霞兴驾驶的雪地车。
      徐霞兴是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他17岁从学校毕业就赶上了上山下乡的热潮,第二年
      分配到黑龙江襄河种马场,也就是北大荒插队落户。就在这荒野千里的地方,整整
      干了10年,度过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岁月。在1979年返沪后,一直从事机械设备维修
      和管理,然后调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担任机械师,他被称为“最具经验的机械专家”,
      现在为内陆冰盖队的首席机械师。他多次参加南极考察,尤其是内陆考察的经验丰
      富。由于天气原因,加上雪地太软,雪地车行进的速度较慢。有时不得不往返绕道,
      但是一切困难都阻挡不了车队的前进,队员们此次登顶冰穹A ,志在必得。队长李
      院生这时才领悟到为什么企鹅总是排队走路一因为,在软雪带,积雪有十几厘米厚,
      踩上去就会没及脚面,人走路会非常吃力,企鹅列队而行,前面的企鹅将松软的雪
      地压实,后面的就会轻松行走。
      
          开始比较顺利,道路也熟悉,几次向冰穹A 的探索式挺进的内陆考察,已经为
      此次考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相关的气象资料。领队张占海带领10名队员,乘直升
      机到距离中山站110 公里处慰问已经疲惫不堪的内陆队队员,并为他们送去了刚刚
      出锅的、热腾腾的饺子,他们紧紧拥抱,队员们流下了热泪。直升机飞走了,他们
      一直看着飞机越出了视线。孤单、疲劳、前面等候的危险,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又重新包围了他们。
      
          机械师崔鹏惠主动要求开条件最差的170 雪地车,车内温度时常在零下20摄氏
      度以下,他一直坚守着岗位,双脚严重冻伤。车辆有几次发生故障,他冒着冰上零
      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与徐霞兴一起躺在车下连续工作两个小时,队员们不能帮助他
      们做别的事情,只能用身体为他们挡住寒风。他为冰盖考察提供了车辆保障,令所
      有队员非常感动。机械师是内陆冰盖考察队最重要的成员,内陆考察成功的要点是
      实现了车辆的安全运行,这主要是机械师的功劳。崔鹏惠从第15次科考队开始,参
      加了冰穹A 登顶、昆仑站选址、昆仑站建成等所有重要的内陆考察行动中车队的机
      械保障工作,在我国内陆考察工作中功勋卓著。
      
          路途的艰险难以想象。前550 公里,几乎到处布满了深不见底的冰裂隙,加之
      大风吹雪的恶劣天气、温度低于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尤其是穿越冰隙区的时候,
      几乎每行进一步,都可能是一个人的最后一步。深达千米以上的冰裂缝,一掉下去,
      就不可能有生还的机会。雪地车小心翼翼地从一个个较小的裂缝上驶过去,遇到大
      的裂缝,就要绕道行驶。而且,他们还要在沿途开展各种科考工作。
      
          随着与冰穹A 的一点点接近,海拔也不断升高,高原反应越来越强烈。行进了
      27天之后,海拔上升到4033米。机械师盖军衔突然血压降低,脸色苍白,浑身冷汗
      淋漓。尽管他想坚持登顶,但是,随队的童医生初步诊断为心脏病前兆,执意坚持,
      会有生命危险,建议立即寻求救助,转移到海拔较低的地方诊断治疗。此时,车队
      已经行进到距离冰穹A 地区48公里的地方了。内陆队请示领队之后,决定让盖军衔
      返回。他们不得不求助于1000多公里之外的、美国设立在极点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
      只有他们具有在冰穹A 区域的救助能力。设在中山站的中国南极科考队总部立即和
      美方联系,美方同意准备前往紧急救援,中山站总部、美国科考站和内陆队开始建
      立了通讯联系。童医生向阿蒙森一斯科特站的美国医生通报了盖军衔的病情,美方
      医生与童医生的诊断一致。
      
          路程遥远,气候恶劣,空中飞行时间较长,飞机携带的燃油不能满足飞行需求,
      营救行动困难重重。美方提出,需中方提供气象资料和相同牌号的飞机返程燃油。
      在核对了燃油的型号之后,美方通知中国内陆队,飞机已经起飞,将在3 个小时左
      右到达。
      
          徐霞兴和队友们忙着做各种准备工作,他将一面五星红旗插在冰原上,给即将
      到来的飞机指示方向,提供地面降落的标志。3 个多小时之后,美国飞机降落在中
      国科考队的临时营地。美国人看到我们的十几个队员,仅仅三台雪地车,惊异地说,
      想不到你们用这样简陋的装备,能够来到这个地方!的确,冰穹A 是南极的最高点,
      被称为难以到达极,是极点的极点,也是人类从未到达过的地方。前苏联科考队曾
      经在20世纪60年代试图进入冰穹A ,但未能获得成功;因而,更加证明其难以到达,
      被确定为生命的禁区。可是,中国科考队依靠一辆生活舱、一辆乘员舱和一辆发电
      舱,就要征服这一最难到达的地区,在西方国家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是,他们
      难以想象中国科考队员的顽强意志和卓越的智慧,难以想象他们征服困难的决心和
      非凡的勇气。
      
          飞机将盖军衔接走了,他将乘飞机先到达美国设立在极点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
      然后转机飞往罗斯冰架上的美国麦克默多站,最后再转机飞往新西兰南岛克莱斯特
      彻奇就医。中国科考队继续前行,第一次跨越了南纬80度线,再有一天的路程就可
      以到达冰穹A 了。这将是人类飞跃性的一步。孙波在舱里操作着冰雷达,注视着冰
      雷达的屏幕,冰雷达显示出这里的冰厚已经颠覆了人们此前的科学推测。而且,这
      里冰层的水平分布情况非常理想,是钻取冰芯的极佳场所。它将像一部厚厚的地球
      日记,告诉我们从前发生的事情。作为一个冰川学家,孙波的心情异常激动,随着
      冰穹A 的抵达,他已经克制不住自己,热泪渐渐溢出眼眶。,中国南极科考队实现
      了人类首次从地面进入冰穹A 并开展系统科学考察活动的神圣目的,鲜艳的五星红
      旗高高飘扬在南极冰盖之巅。最终登顶的12名考察队员真正感到了自豪和骄傲。当
      他们历尽艰辛登上冰穹A 之后,发现上面是一个30公里×60公里的广阔平台,他们
      在这—平台上终于寻找到了整个南极大陆的最高点。
      
          这一天。历史性的日子:2005年1 月9 日。
      
          中国科考队员们异常激动,他们将13个空油桶立起来,又把每一个队员的名字
      写在油桶的背风面,包括未能完成最后登顶的队友盖军衔的名字,也写在了冰穹A
      上。此刻,中央电视台记者李亚玮,这一天正好是入党预备期满的日子,由五个党
      员组成的临时支部,在南极的最高点上插了一面党旗,李亚玮在这冰天雪地的不同
      寻常的地点,庄严宣誓,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晚上,队员们决定改善伙食,喝羊肉汤炖萝卜补充营养。实际上,队员们连日
      来的疲劳以及冰穹A 的恶劣条件,已经使他们吃不下什么东西。在这里,喝水都要
      喘气,吃饭嚼一会儿就得停下来,然后才能继续吃,更不用说走路会多么困难。此
      后的13天里,考察队在冰穹A 地区开展了冰川学、气象学、气候学、测绘学等多学
      科的考察与研究,并在1 月18日凌晨3 点15分,测定冰穹A 最高点的位置和高度:
      位于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
      
          孙波他们的此次登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埋下了伏笔。他们利用车载雷达,在
      冰穹A 地区900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冰层厚度进行了有效探测,成功获得了冰厚分布
      和冰下地形的三维数据。孙波研究团队论文的发表,在学术界引起反响,它证明了
      在遥远的地质年代,在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上,几乎同时期发生了两件重要事件:
      青藏高原的崛起,以及在另一个方向上相对应的是,南极巨厚冰层的生成。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