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们十年时间在趴冰卧雪,需要过人的毅力,我们的过人之处就是忍耐,吃
      苦。”
      
          这是李栓科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总结。但是,假如你问他是从哪里学来的这种吃
      苦精神,他却很少会像很多寒门贵子那样,回忆曾经的苦难。对于李栓科来说,他
      认为生活对于他已经是非常好了——他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苦,或者过后去想想,
      觉得也没什么。
      
          他,1964年生人,从小在黄土高坡上乱跑。和都市里的孩子比,生活水平是差
      一截子,但为什么要跟都市里的孩子比?和周围的孩子比,李栓科是多么幸福啊?
      还在初二的时候,他就获得了全省高中生数学竞赛的第三名。他一直是一个好学生,
      而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不就是他那样的类型?长得干干净净,什么东西一教就会,眉
      目清秀,喜欢运动。
      
          说起来好笑,李栓科从小就喜欢户外,所以当初报考大学的时候,他就想一定
      要到北京去上,一定要是名牌,还一定要和户外有关系。
      
          有意思的是,李栓科高中是学理科的,但国家规定理科学生考大学是不考地理
      的,而大学的地理系又是按理科招生。所以一直到坐进大学课堂里,他连地图是什
      么都不知道——比例尺概念也是从上大学以后才知道的。
      
          大学四年对李栓科来说,最大的变化是他的身材——入学的时候他在班上算是
      中偏高,到了毕业,已经是全班最高的了!人们都说青春是伤感。的,尤其当失去
      的时候,回头一望,总觉得青春有许多遗憾,李栓科有吗?
      
          似乎没有一他念书的时候总是最讨老师同学喜欢的,他虽然从来不是任何一个
      级别的干部(大学学生干部曾一度不是受人羡慕的职位),但他几乎是所有体育文
      艺方面的积极分子。对于这个16岁上大学的半大少年来说,大学生活非常轻松——
      功课成绩从来很好,经常帮同学完成作业,对于他来说,他似乎天生和正确答案有
      缘。无论是什么,只要是要考试的,他的成绩从来是最好的——从专业课到选修科
      甚至就是跑步跳远,也不例外。
      
          他是一个比较招风的男生——尤其是在校园舞会上,但是对于毕业才20岁的李
      栓科来讲,跳舞不过是一个运动项目。他不太带那些女孩子玩的。曾经有人开玩笑,
      说过早读大学也不好,尤其是对于男生,因为你太小,情窦未开,白白辜负了大学
      时光——李栓科的同学大部分都比他大,他记得男生宿舍有给女同学评分的传统,
      结果有一次评到半截打了起来,当时李栓科完全不了解——就是评分标准有差异,
      也不用同室操戈呀?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被打得分数过低的某女生恰巧是某男、生
      的暗恋对象——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种事情,李栓科从来没有经历过——他属于那种知道自己很优秀所以格外珍
      重自己的男生,他不抽烟不喝酒但比较张扬,常常目空一切地在学校里走来走去,
      什么都不太在乎。虽然人缘很好,但是也不会和谁都成为朋友——总是有些自己看
      不起的人——李栓科看不起学习不好,不太受老师同学喜欢的人,他不会和他们来
      往。他只是一天一天长高,从体育会到舞会到考场,他均有不俗的业绩‘他从小就
      是一个有荣誉感的男人——他喜欢各种荣誉,从竞赛上的名次,到成绩单上的分数,
      他一个都不放过。他的想法非常简单——要读一个名师的研究生。果然如愿以偿。
      
          难道就没有“忧郁的青春”和“年少的我”?
      
          李栓科声称:“本人从来没有为女人掉过一滴眼泪。”
      
          他说完就哈哈大笑;好像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一样事情。
      
          据说,他最见不得的事情就是当下流行的“残酷青春”,李栓科每次听说都大
      摇其头——“那叫什么残酷?那叫浪费青春和生命——青春对于每个人都非常宝贵,
      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没有。有许多属于青春的快乐一比如打一场篮球,比如溜冰,
      在那个年纪,你是学东西最快的阶段,如果你悟性高,你可以掌握很多相关科目,
      触类旁通,那种感觉是非常幸福的。如果你荒废了,真到恋爱的时候,你连恋爱的
      技巧都没有掌握,你说你的青春残酷,你该怨谁呢?”
      
          “那么你的恋爱是一次成型啦?”
      
          “也不是,不过我只陷进去过一次,那是我最深的一次,之后她成为我的妻子,
      其他都是淡淡的,也没有留下伤痕。”
      
          “那后来就没有其他的了?你长年在外,难道科考队就没有吸引你的异性,日
      久生情的那种?”
      
          他再次笑了起来——他告诉你他的观点——“如果两个人所说的话题都一样,
      那样的夫妻是很无趣的;这和朋友不一样,我做的她全知道,她说什么,我全明白,
      日久天长就没有新鲜感了。两个人的世界和朋友的世界不一样。”
      
          李栓科到底述是没有逃过“姐弟恋”——她年级比李栓科低,但年龄却要长他
      一岁。这是李栓科陷入爱河之前所没有料到的,谁让他上大学那么早!当时李栓科
      已经上了研究生,那年月研究生多金贵啊,他有心理优势;她是北京女孩,地理系
      本科生,很漂亮,高高的个子,李栓科担任她们野外考察的辅导员——“反正最后
      大家都知道了,我研究生毕业以后就结了婚,然后就生了孩子。她在大学当老师,
      丈夫在外面捞世界;她守着家,有一个世外桃源的生活。看着我们的孩子慢慢长大,
      她很满足——我们生的是个男孩,学习成绩特别好,像我那时候一样。我对我儿子
      的期望值和我爹当年对我的一样——一切靠他自己,他做什么都行,只要他喜欢,
      但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什么事情让李栓科一说,就很简单平静、但任何人用脚后跟想一想,就应该清
      楚这对小夫妻一定该有许多伤心的别离吧?李栓科23岁到科学院,立刻受到领导器
      重,参加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前后长达四年时间,每年在野外不低于三个
      月的时间,而且由于条件限制,跟家人所有的联系就是信件——没有电话,只能写
      信,而且所有的信要在一个月以后收到是快的——因为是在无人区考察,所以写了
      倌也寄不出去,只能等,过一段时间就会有采购车来,把考察队员的信带出去,再
      到留守处,拿一堆亲人信上来。
      
          你的夫人没有反对吗?
      
          “她同意我的选择,嫁鸡随鸡她认命了。再说,从个人角度看,在科学院这样
      的地方,很多地方你的付出是没有收获的,如果是空白性的工作,则有很高的显示
      度。对于我来说,这是时间成本上最节省的。有人比我的年岁大很多,但到今天连
      副研究员都没有,为什么?我认为女人期待男人天天守在身边,最后男人一事无成,
      那就会很窝火的。我们虽然分开很长时间,但这也是为了我们的幸福,她不是在做
      牺牲,她是有所期待的。我们的孩子,小的时候不愿意我走啊,每次我走,他都会
      抱着我的腿哭啊哭啊,我几乎掉下泪来,但是现在他常常给他的同学讲他爹,满荣
      耀的。”
      
          “那么那时候她写给你的信你还留着吗?”
      
          “怎么可能!最多读两天,记下关键词就销毁了。”
      
          “为什么?”
      
          “怕被其他队友取乐。”一个连死都不怕的年轻人,竟然怕被队友取乐!很多
      时候,李栓科确实很难让人理解——当然他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只要你按照他的
      逻辑去理解他——他珍惜每一个机会,他珍惜自己,他对自己对别人都非常减实,
      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渴望什么,并且他愿意为此付出。
      
          “我在纯科学研究领域整整十年。我很早就意识到,在利学院,你的头衔越高,
      你的平台就越宽,你该有的都会有,你如果在后面就很困难,相应于早比我工作的
      人,我之所以发展比他们快,在于我肯付出,所以我很快从合唱队员变成独唱演员,
      否则,有几个人知道你是谁?科学院就是这样,你有能力,表现好,就会比别人好。
      一言以蔽之,从普通的研究人员成为最高级研究人员;从一般的科研项目的参与者
      成为科研项目的领导者,这种身份地位的变化,人的状态肯定不一样的。这种追求
      很多人一生都追求不到,但我追求到了,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的妻子家人也
      认为我很值得。”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从最低层开始的李栓科——他最锦绣的年华,那是在青
      藏高原。因为设计采样的地点多是车开不进去的地方,所以每天要徒步走一两公里,
      不仅要克服高原反应,为了获取样本,还要学会使用手摇钻在泥巴里钻,那是极需
      要体力的一项工程。只有老专家才给配民夫,像李栓科这个级别的,一切都要靠自
      己。每天要背二三十公斤的样本,从四五千米高的海拔背下来,对于李栓科来说这
      是最普通的工作,就像上班族每天九点要上班一样。
      
          所有做过野外考察的都知道,最苦的莫过于野外采集样本——好几天吃不上一
      口热饭是常事,还要艰难地寻找水源,搭帐篷,如果赶上陷车或者大雪封山,那就
      更悲惨了。李栓科这一辈子第一讨厌巧克力,其次是鸡蛋牛奶,这类东西因为体积
      小重量轻,最便于携带,所以每次考察队都带好多,以备没有东西吃的时候充饥。
      结果,经常是一天吃一斤巧克力,吃得满嘴起泡,只要想起来就恶心。
      
          当时在藏区有一个有名的“金把头”——即有实力的淘金组织的头儿。在金把
      头看来,李栓科他们的行为和他手下挖金者的做法没什么区别——风尘仆仆,风餐
      露宿,挖土刨坑,如果不是在考察金子,他们这么做还有什么意义?金把头认定两
      队人马是为一个共同目标而汇集到无人区的。
      
          于是,李栓科他们在前边挖土、采样、考察,金把头庞大的挖金队伍跟在后面。
      科考队所有走过的地方,金把头都要派人重新刨一遍。这样的跟踪持续了三个月。
      可是,金把头一无所获。最后,思想单纯的金把头认定,他前面那拨人已经把他日
      思夜想的金子掏空了、卷走了。要想得到金子,只能另外想办法。金把头找到了考
      察队,像电视剧中的黑帮老大一样——他擒来一个密码箱,箱子打开,整整齐齐一
      水的50元面值的人民币。
      
          “我想买你们这次的考察地图。”金把头说。
      
          对于金把头来说,他想象不出来如果不是为了金子,这群人为什么要留在无人
      区?在他眼里,如果吃的苦不能换做金子,那为什么还要吃苦?但对于李栓科来说,
      他很早就明白,这个世界有比金子更贵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尊严和精神。这
      是他在师大跟随他的导师周廷儒所学到的。
      
          “老先生人很厚道,传统的有成就的文化大家,不是只懂科学的人,知识非常
      渊博,通晓五种语言——英德日法俄;不仅地理方面,而且文史哲、人物传记全都
      有很深的积累,他到了那种忘我的境界,生活中完全不在乎自己的打扮,他尽管是
      院士的身份,但非常平和,那种子和是发自内心的,骨子里出来的,如果用一个词
      形容,那只能说是‘慈祥’,对于我来说,他不仅是我的老师而且是长者、父辈—
      —他在带学生的时候有自己的次序——他要求他的学生一定要懂得做事先做人的道
      理,所以他的次序是首先要学生懂得做人的规范,然后是做科学的规范,再然后是
      学会科研的道德、技巧、方法。老先生认为这个次序非常重要,他永远把科学道德
      摆在科学技术和方法之前。”
      
          李栓科平生只有很少的几次掉泪,但其中最热烈最不能自已的一次是在可可西
      里无人区——他当时正在野外考察,忽然知道老师去世,他哭了——一生没有为儿
      女情长掉过泪的男人这次掉泪了。因为是在无人区考察,根本没有办法赶回来,这
      件事只要想起来,李栓科就觉得难过;他感到老师留给他的东西,时间越久越珍贵。
      
          在李栓科的记忆中,导师经常要他们这些学生去自己家,并不是那种正儿八经
      的上课,也没有什么具体事,而是给他们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他们不自觉地
      融人大师的生活。比如,他们到导师家里谈天说地,导师给他们推荐一篇文章,听
      他们对科学专著点评,这种交流的过程,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
      涉及他们的思考方法。那是一种很随和的师生关系,点点滴滴都渗透到一起的。有
      的时候,师生聊着聊着到了吃饭的时间,老先生就会招呼学生留下吃饭,李栓科他
      们也不拘谨,坐下来就吃,有什么吃什么。李栓科从来没有见过导师发火,“他的
      个人修炼已经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那是我最崇敬的大家”,这种大家也许以后
      再也难产生了——在学术造诣,学术道德以及日常为人方面,均远远超越众人。
      
          老先生住在师大红楼,和启功先生门对门,经常可以在导师家见到启功先生。
      那时候,李栓科年轻,风华正茂,正是要谈情说爱的时候,导师跟他说:“得到一
      个女孩子不能靠欺骗的手段,不能伤害别人。”这些话原本是自己的长辈才会说的,
      但周廷儒导师就是李栓科的长辈——老先生为他营造了一个家庭式的贴身跟随般的
      学习环境——“他家里人口很多,女儿女婿,都在他那里住,他有意让他的弟子融
      入他家的生活,这个过程教会你做人。”
      
          但是老先生有一条原则却很分明一他让弟子融入自己的生活,但是他从来不会
      以自己的私事麻烦弟子,尽管在许多导师看来,这是合情合理的。但周老先生分得
      非常清楚。有一件事情,给李栓科很深的印象——有一年冬天,周廷儒先生的孙子
      被人拐骗,一家上下急得不得了,到处去找,但就是那样,老先生也没有通知自己
      的弟子,他怙耽误他们的学业。而他们根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还是听
      系里的老师说起,他们这才知道导师承受了多么大的精神压力——那件事情对导师
      的打击非常大,他的孙子最后在张家口找到,找到的时候已经被冻死了。
      
          很多年以后,李栓科意识到他的导师所拥有的那种伟大的品格——作为一个曾
      经很骄傲,很目中无人的年轻人,他一生很少真心地佩服什么人,但是他真心地崇
      敬自己的导师,他意识到周围人对自己导师的那种拥戴也是和他一样发自肺腑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感受到了那样一种人格魅力——在导师身边的三年,使
      他懂得一个做人的道理,钱是能数出来的,但别人对你的拥戴是钱买不来的。
      
          当年许多人对他说,你幸福啊,跟了这么一个导师。那个时候他也觉得自己幸
      福。很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他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在不知觉被他的导师所指引——
      他导师的那种风骨和精神,经年累月潜移默化,于是有一天,他拥有了那样一种与
      众不同的气质,并且及时破茧而出,在科学界建立了自己的声誉——那是多么令人
      羡慕的年轻的声誉啊!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