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直以为只有在好莱坞大片里才能见到这样的男人——无可挑剔的教育背景、
      高大俊朗的身体外形、既精通科研又善于运动,而且,相对于他的经历而言,他还
      那么年轻——青藏高原四年,北极两年,南极四年,他用十年时间达到了许多人梦
      想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之后他忽然一个转身:1997年他去做了一本杂志的主编,
      从接手时的两万多册,到如今30万册,这其中还不包括在台湾发行的繁体字版8 万
      册和打进日本市场的日文版5 万册。一个从来没有做过杂志的人,一个第一次写稿
      被编辑改得没有剩下几个字的人,却成功地做成了一本杂志——《中国国家地理》,
      从1998年1 月改版伊始计算,第二年该刊就推出了日文版,接着是影视版和少年版
      相继问世,去年英文版发行,在传媒界这样的发展速度是一个奇迹——许多优秀刊
      物梦寐以求努力多年的目标——“走向世界”,就这样被他轻松实现——他的《中
      国国家地理》被认为是国内第一个打进国际市场的杂志一一但是,他说当他的杂志
      发行超过100 万的时候,他就去开一个茶馆酒吧或者书店——他认为那是一个男人
      四十岁以后该做的事——看看书,聊聊天,和几个朋友在一起,不是挺好吗?
      
          他的儿子今年14岁,在很好的中学读收;他的妻子比他低一年级,一毕业就嫁
      给了他,这么多年,一直在大学里教书——他的生活既传奇又完美,如果一部电影
      以他为主角,那一定该是个《侠骨柔情》的故事——确实,初次见面的人很难想象,
      眼前这个男人,斯文优雅、风度翩翩、喜欢在上岛咖啡点卡普其诺的男人,曾经长
      年出没于荒无人烟的地方,而他所从事的科学考察既不浪漫又充满艰苦和危险——
      确实,他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范围——这个在都市中开着一尘不染的帕萨特的男人,
      怎么可能骑着山地车沿着崎岖的山路从山底一直骑到山顶,再从山顶一直骑到山底?
      这个能用中文英文同时写利,学论文的年轻学者怎么可能像个运动天才一样骑马打
      球溜冰跳远样样拿得起放得下?
      
          他,一米八○的个子,英俊挺拔,温文尔雅,年轻的父亲,成功的丈夫,主办
      一本有影响力的杂志,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相识满天下,似乎一切都完美无缺——
      如果说有什么与他的这一切不太匹配,那可能是他的名字——他的名字太普通了,
      甚至有点土——李栓科。
      
          “父母给起的,他们很普通,在西北做老师,一个教中学,一个教小学,那种
      老师和大城市的不一样,什么都教,语文数学音乐美术都教。看过张艺谋的电影《
      一个都不能少》吗?有点像。我们家兄弟六个,我行四,父母文化程度不是很高,
      他们希望我拴住科学,所以就给我起名‘栓科’,结果被科学院拴住了。”他说话
      的语气非常平和,并不是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他没有都市新贵的“坏”毛病—
      —他不傲慢,但是,谁都知道他是一个骄傲的男人,那种骄傲是骨子里的。
      
          “你小时候的生活一定很苦吧?在西北,黄土高原,而且家里孩子又多?”
      
          出乎意料,李栓科说没有觉得苦——“我一直很幸运很顺利,在家里,父母最
      宠我,在学校,老师最宠我,我一直在别人的鼓励声中长大,我的经历其实很简单
      ——以年生人,16岁上了大学,我们那一代很多人都是16岁上大学,因为学制短,
      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两年,我六岁上学,所以到我大学毕业,我才20岁,直
      接上了研究生,师从周廷儒,那真是一个学术大家,精通六七门外语,可以与国际
      专家直接进行学术探讨。我真的很顺,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父母从小疼爱我,好
      老师、好大学,毕业以后去了科学院地理所,接触了好的研究课题,还有什么好抱
      怨的?在别人还在为最基本的事情焦急的时候,我们已经达到最高点。”
      
          确实,翻翻李栓科的工作简历,你会发现出现最多的两个字是“破格”——1993
      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1994年获中国“第二届优秀青年科学奖”。1995年任首次中
      国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1996年破格晋升研究员。在科学院,研究员是职称序列里
      的最高级了,那年他32岁——许多人工作一辈子,到退休可能还只是一个副研究员,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李栓科确实幸运得要死要活;但是,这不等于一切都是天上
      掉的馅饼——换做其他的人,未必觉得这是幸运,甚至会认为这是自己拿青春和生
      命换来的——你愿意把新婚的妻子丢在家里,长年工作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吗?你愿
      意在孩子抱着你的腿央求你“爸爸别走”的哭声中,背起包离开文明世界长达一年
      半吗?你愿意十年的时间趴冰卧雪稍一不小心就丢了性命吗?不是没有遇过险——
      太多了,在西藏与狼群对峙整整一月,那有多少狼晒?不知道!黑夜中野兽的眼睛
      像坟场的鬼火,远远近近阴森恐怖;在北极,一步踏进冰窟窿里,水温是零下二十
      几度,浮冰还在不停地移动着。如果不马上爬上来,冰缝很快就会合上,再无逃生
      机会,幸亏他手脚利索,如果基尼斯有脱光自己的比赛,估计那次遇险李栓科就破
      了纪录——他以最快速度扒光了身上所有衣物——防寒服灌进去水,已经成了沉重
      的负担——他就这么爬了出来;还有南极,那种寂寞是可以杀人的一许多人眨着羡
      慕的眼睛盯着李栓科以无比崇拜的口吻说:在南极能看到企鹅吧?太浪漫了。李栓
      科还真有过一次看企鹅的经历——那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的——离科考站最近的企鹅
      繁殖地至少有30多公里,按照纪律根本不允许擅自走那么远——假如掉到冰缝里怎
      么办?但是李栓科去了,他悄悄地计算好行程,独自来回走了60多公里,用了13小
      时,只为了匆匆看一眼企鹅——他必须尽快赶回基地,不能让任何人发现他的“违
      章行为”。
      
          有一次,李栓科接受一个报社记者的采访,像这种采访,他接受过太多了——
      记者问他:南北极、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的三极,你是为梦想而去的吗?
      
          李栓科说:这就跟我们去一个地方旅行,看见农民种地蛮好玩,但是对于农民
      而言,那是一种无奈的依附。科学考察也是一样,当我们真正地从事它、深入进去
      之后,浪漫的色彩很快就会褪掉。
      
          那么浪漫色彩褪掉以后怎么样呢?有许多人,也从事类似的工作,最初也是充
      满激情和梦想,但是最多只经历一年两年,谁能长年累月呢?这个问题你要问李栓
      科,他只会简单地告诉你,一个长期从事野外考察的人,一定有过人的毅力和耐力。
      他似乎不善于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多高尚的年轻人——他原本可以那样描述的,但是
      他宁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告诉你——那是我的职业——“真正去了那些地方以后,
      你就会发现,那里非常实在,容不得你去做梦。你不仅每时每刻要跟生死打交道,
      跟自然去战斗,更重要的是要跟自己战斗。因为你真正呆在那里后,发现自己是要
      以此为生,它是我的饭碗,我以后无论升迁、晋职都和它有关,它是我的必由之路。
      而不是像我们普通旅行那样,我花了钱去,不愿意了,不喜欢了,就可以走。但我
      是去那里工作,陷进去后,是要一条路走下去的,所以已经没有那么多激情和梦幻
      的东西了。”
      
          所以,因为别无选择,你就坚持下去了?不在乎危险和艰苦了?难道你不能换
      个工作换个单位吗?
      
          这一次,依然没有得到预期的答案。
      
          这个举止得体目光深邃的男人真诚地告诉你:“我很喜欢辉煌的感觉,例如每
      次科考回来都有鲜花和美食,还有领导人的接待,那种感觉很辉煌。我想我愿意去
      艰苦的地方,愿意挑战自己,大概跟一个年轻男人的虚荣心有关系——我要在科学
      界崭露头角,做出成绩来,要得到提升,因为只有提升才可以满足我的虚荣心和人
      生设计,同时,可以得到加薪,住房会改善。这些很实际。在一个科学竞争的社会
      里面,如果你自己不努力,没有成绩,很难得到提升,甚至你的职位、你的生存都
      可能有问题,科学院每年都有下岗职工,这很简单。我的妻子是一个喜欢安逸生活
      的女人,我娶了她,就要给她幸福。我必须做到这一点,而且要尽快做到。我意识
      到,越有挑战的东西,你越容易成功。相对于同龄人、同样层次的人来讲,你做一
      个很大众化的东西,总是不如你做个分众化的东西容易成功。南北极因为它科研的
      前沿性,你的工作总是跟国际在同一起跑线上,你更容易接近成功,而不是跟在别
      人后面;青藏高原,我们去的地方是无人区,全是空白,也许我们的水平并不是很
      高,但是你的东西是唯一的,第一份的,所以我们更容易接近成功。这是很主要的
      因素。剩下的,并不是我们有多聪明,多么有创造性,而是我们很有毅力,能在那
      里坚持下来,能去做别人做不了或者坚持不了的事情。我的队友中有些人是半途丽
      废,去了一趟就再也不干了。我只是坚持下来了,而且坚持了10年,别人花前月下
      的时候,我们在趴冰卧雪呀。”
      
          原本他可以不告诉别人他的虚荣心——有什么必要呢?但是他却说了,也许作
      为一个长期与自然打交道的人,他确实变得简单了——但是,他告诉你,这是你在
      自然面前的必要态度,否则,你将可能死无葬身之地——你必须单纯、真诚,这是
      你活下来的前提——“在所有极度危险的地方,真诚不只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生
      存的基本,谁玩虚的,付出的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
      
          李栓科曾经说过,他生命中最兴奋的一段时间是在南极度过的。但是假如我们
      去翻阅南极“越冬”的资料,我们就会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环境——你必须真诚,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你必须快乐,否则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根据记载,南极大陆98%是冰带,几乎全是冰,几千米的冰,它储存了全球淡
      水的72%,可供人类使用7500年。但是在南极,真正让人不能忍受的其实并不是寒
      冷,而是寂寞——所以在那种极端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只有出奇地真诚简单,才
      能战胜寂寞。在南极,你说你有钱,有钱有什么用?什么也买不来。但是你有朋友,
      那就不一样了。
      
          “在南极越冬,真正考验人心理素质的是怎样对付寂寞,每个人都要为了别人
      而快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默默无语,这是最危险的。有人会产生一些心理变
      化,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队员之间也会有一些冲突发生。由于总吃不到
      蔬菜,队员们大多营养不良,这个时候抵抗力很差,很容易生病。于是我们每个人
      轮流讲故事,想到什么讲什么。一位60岁的老队员为了让年轻人高兴起来,甚至连
      他的初恋、第二次恋爱都讲了出来,即便是这样,6 个月以后所有的人都已经没有
      什么东西可以讲了。
      
          “最后寂寞实在排遣不了了,我们就摘恶作剧来发泄。跳雪,是我们独创的比
      赛。每次我们都要先找个地方,让身体最胖的人先跳下去,为防止危险要先扎好他
      的腿,如果他跳下去没有危险,比赛就正式开始了。有人先在房间里温好水,比赛
      时要脱光衣服跳,跳完后赶紧躲进房间,泡在温水里,比赛结束后根据跳雪姿势的
      优美程度评出最好的。还有一个恶作剧就是:大家脱光衣服赤裸着坐在石凳上,比
      谁坚持的时间长,有点自虐的味道。闹的方式很多,今天你想出这招儿,明天他又
      琢磨出另一个。不过,绰绰有余的业余时间还是折磨着我们。”
      
          这段经历是李栓科刚刚结束南极考察回来时讲的,要他现在重复,他肯定说:
      “记不清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不喜欢回忆,也不喜欢收藏——问他有什么
      特别值得收藏的东西,他会说:“有,但都送给别人了。”
      
          对于李栓科来说,他最值得纪念的东西——做北极考察队队长时候的服装,陪
      他从头走到尾,胸前绣着他的名字,被他一个好朋友拿走了;另外是一块表,当时
      只做了25块,每一块都有编号,因为李栓科是队长,所以他的手表是第一号——
      “我一个朋友专门收集手表,他跟我要,我虽然有点舍不得,还是给他了。拿去吧,
      我不太积攒东西。”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