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没有一个技术突破能够信手拈来。为了提高抗虫棉的丰产性,卢怀玉带领科研
      人员苦苦研究,希望把抗虫基因植入到综合素质更好的非抗虫棉品种中去。
      
          基因的植入有着众多不可控的因素,按照卢怀玉的说法,“100 次的植入实验,
      成功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
      
          抗性不能表达,失败!稳定性不够,失败……
      
          卢怀玉在试验田里坚守着,他看着这绿色的棉花,开着的花朵,白色的红色的,
      那几个结实的棉铃。这时,在田间地头沉思,不停地伫立,让他真的变成了一棵棉
      花,一棵已经真真正正长在那里的棉花。他在想,他爱棉花,也要打败棉花,打败
      自己,然后取得胜利,他也在想抗虫性基因转入的问题:“失败越多,说明成功也
      越近。”他大声对自己说。
      
          经历了很多次失败后的这次植入技术,卢怀玉像一名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呵护备
      至,他向世人展示他的坚韧,失败而不放弃。终于在一年后,具备传统优良素质的
      棉花材料里终于被植入了抗虫基因。
      
          对于棉花的化学控制栽培技术,它是北农大的发明人发明的,这项技术卢怀玉
      带领国欣人在试验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麻烦,如果化控不好,棉花就会营养过剩,枝
      叶疯长,棉铃反而结得少了;如果化控用得太多,又控住了棉花的生长,结铃吐絮
      还是少,这是他们很头疼的事。后来经过他们多年努力,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
      但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他们继续工作着,直到这项技术被完全很好地把握。
      
          2008年1 月9 日,当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卢怀玉参与的“棉花化学
      控制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一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抚摸着
      大红的证书,反复看着证书的字:“为表彰国家科技进步获得者,特颁发此证书。”
      下一行是“项目名称:棉花化学控制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奖励等级:二等
      ;获得者:卢怀玉”。
      
          现在这项化控技术已经成为棉田里必需而且是常规的技术了。
      
          只有怀玉他自己知道为拿下这个项目他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而且他不是科
      学家,他不仅仅是为一个项目获奖而在田间研究,而是他有自己的梦想与实用的目
      的:培育出更好的棉花品种回报广大的棉农。这看上去像是冠冕堂皇的话但都发自
      他的内心深处。只要棉农种上新品种获得丰收,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当然他自己也得到了回报,从这一年开始,他的农研会也由1994年不到300 万
      元的资产变成了2.2 亿元。
      
          “卢怀玉会赚钱,能赚钱,也赚到了大钱。”面对此类评论,卢怀玉不以为然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他拥有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创造什么,能为社会贡
      献什么!”他认为,赚钱只是副产品,“报国惠农”才是正理,这又像他一直崇尚
      的快乐地工作,是他心灵中的最大愉悦。
      
          早在2006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棉花协会棉民合作分会的会议,卢怀玉在会上发
      言说:“棉农分会的成立,凝聚党中央、国务院对棉农的支持,也蕴涵着全国棉农
      的期盼和厚望。我觉得这个分会的责任第一是为棉农服务,第二是为棉农代言,再
      就是为行业分忧。”
      
          他总是在很多次培训会议上告诉会员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担心,告诉我,
      我会在你们身后一直支持你们。
      
          卢怀玉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2008年的金融危机,棉花价格下跌,让棉农受到
      了很大的打击。这时卢怀玉代表国欣农研会的142 名棉农写了一封致总理的信。信
      的内容大体是这样:“敬爱的温总理:您好!自9 月份新棉上市以来,籽棉价格一
      路走低,从每公斤6 元跌到4.4 元,跌幅1 /3 ,价格跌得令棉农心里发慌,苦不
      堪言。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棉农合作组织,今天谨代表广大棉农致信给您,向您反映
      全国棉农的实情和呼声。”
      
          在这封信里,卢怀玉向总理列举了有关地膜农药化肥涨价,造成种棉成本加大,
      而收获后籽棉又一路下跌,从2.3 元是农民的成本价,再跌到1.8 元,再往下走,
      农民的支出收不回来,贷款还不上。这样会让棉贱伤农。而且就纺织产业来说,棉
      价持续下跌,不仅没有降低棉纱成本,反而挤压后因产品价格形成新的亏损。棉花
      种得越多,棉农赔得越惨。
      
          国家这封信得到温总理的重视,当即批示发改委想办法应对。两天后,温总理
      就在信上作出了重要批示:“请发改委进一步研究加大新棉收储力度,稳定棉价,
      扶持棉花生产的政策措施。”
      
          卢怀玉的信能得到总理的亲自批示,这让卢怀玉的举动在当地引起轰动。
      
          总理批示的第二天,国家发改委的人就通知卢怀玉进京,因为他们要开会商量
      结果,最后会把所要拿出的方案向卢怀玉本人通报。
      
          “增收国储棉150 万吨!”这个好消息随之传来。各地棉农们欢欣鼓舞,而国
      欣人更是上下一心,努力工作,不辜负总理特别的关照让他们解脱胎换骨困境,能
      一心一意地去为棉农服务。
      
          无论是前期令棉农们煎熬的时日,还是后来总理批示后好消息的传来,不管情
      况如何艰苦,各地棉农听到卢怀玉说得最多的就是:“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是的,国欣种业人的信心,广大棉农对国欣棉种的信心,这是最宝贵的。北京
      一位种植国欣棉的农民说:“国欣种子质量好、产量高固然是重要原因,更重要的
      是国欣棉种周到的服务,诚实守信的风格,认真负责的精神让我感动,让人无法放
      弃。”这也许是许多棉农的心声。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