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如同卢怀玉给总理写信直言,人们感觉到他是一个敢于代表棉农利益说话的人。
      然而,与2008年卢怀玉给总理写信表达“棉贱伤农”时完全相反的情况出现了,那
      就是今年,2010年的棉价一直在上涨。不久前,各部委召开了棉花形势协商会。会
      上来了很多部门的人,有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纺织产业的老总们等来参
      加会议,共商棉花的销售形势。
      
          大家要谈的主要是现在的棉花价格太高,上涨得太厉害,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这个事情该怎么办?
      
          一位纺织产业的企业家说,棉价太高,他们已经亏损了,这是游资炒作的原因,
      应该立即调控到合理价位,否则纺织业活不了,整个产业都会受影响。这位企业家
      发言之后,卢怀玉就立刻要求发言。他说,第一,关于棉花价格,它确实是高,高
      得已超出了农民的预期,这是空前的,但不是绝后。从棉花市场放开之后从没到过
      这么高的棉价,籽棉到了5 块多钱,已接近6 块了,但还没到顶点。第二,为什么
      这么高?卢怀玉认为游资炒作不是主因,资本当然是趋利避害的。主要是纺织市场
      从上半年来形势就一直很好,有这个市场需求,纺织产业的利润很高也是从没有过
      的。而且从客观上说中国的棉花产量是减的,这样供需落差就大了。更准确地说是
      棉花的种植面积每年都在减少,它的生长期长,难管理,费工多,农民都出外打工,
      没有劳动力,种植棉花也都是一些老人、妇女们在干活。植棉面积的减少已经成为
      一个大问题,这些是专家们都有共识的。当然除此之外社会资金比较充裕,也就是
      游资,它们对整体通胀的预期,其中也包括农产品价格也在提升,所以才造成了棉
      花价格高。第三,从农民的角度来说,“庄稼汉,真是怪,越贵越不卖”。他们以
      为后面还有更贵的,还有预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棉农是被动受益。棉农是高度分散
      的群体,他们没有力量使价格上升。但他们确实是这次价格上涨的直接受益者。第
      四,大家谈回到合理价格,回归理性,市场经济总是上下波动的,这是它的规律。
      大家都在趋利避害,都在有限的条件下做考量与决策。以他个人判断,政府调控要
      让棉价缓慢上升,不能有太大的波动,否则一直在涨农民心里也没底。只要稳住价
      格就可以了,棉农会满意,纺织产业也会接受,对双方都有利。
      
          有人在会后跟卢怀玉说,你真敢说话,也只有你能代表棉农的利益来说话,因
      为纺织产业想靠低的棉花价格来获取高利润,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论到敢说话,卢怀玉认为能说出不同的声音更是对其他人的尊重。他记得有一
      次去农业部申请一个项目,通过农研会的顾问找到了农业部经管总站的副站长,姓
      刘,是做研究工作的,还是一个大豆产业的秘书长,也是卢怀玉尊重的一位领导。
      当卢怀玉请他多关照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的看法有不同意
      见,卢怀玉就当面提出来,说刘站长的观点不对,事情不是那个样子的。刘站长就
      很惊奇,他认为卢怀玉能当面提出不同的意见,又是在有求于对方的时候,他认为
      卢怀玉是个很真诚的人,不是人云亦云。这样更显示出他对别人的尊重与诚恳。
      
          要代表棉农的利益说话,是啊,卢怀玉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农民,就像他的
      父亲卢国欣所说,他们都是超级棉农和资深棉农。他们从不羞于农民这个称号,因
      为它仅是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
      
          卢怀玉的父亲卢国欣一直还记得很久前的一件事。那还是在1981年,他作为生
      产队长和技术员去中棉所开阶段性会议。会议结束后其他人都去泰山旅游了,他却
      想着在棉花收花前拆掉旧房子将新房子盖好。所以他坐火车直接回家,在从安阳到
      保定的特快列车上,人们透过车窗看到窗外劳动的农民,他们都在议论农民的辛苦
      和不容易,甚至可能坐不上这样的特快列车。当时他就想,我一定要把农民当好,
      比这些列车上的旅客都要好。果然,第二年村上实行大包干,他就种上了20亩的棉
      花,收入2 万7 千元,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
      
          对此,卢怀玉的父亲卢国欣说他那时还是政治热情,后来是对棉花有了更深的
      感情,所以才爱棉花,对棉农这个称号很自豪。
      
          父亲的这些想法一直都在影响着卢怀玉,有一期《中国青年》杂志上曾用大标
      题写下卢怀玉的话:“当农民,挺好的。”
      
          卢怀玉一直觉得他自己干农业挺满足的,干了自己喜欢的一个行业。现在除了
      还得用人工摘花之外,其余都是大机械耕种和管理,农民的劳动强度小多了。其实
      农民作为一种职业而非一种身份,只要种地能让人有经济收入,能养家糊口,就能
      带来生活的尊严,将来就是城里人去种地,能有经济效益,还能带来社会地位,那
      他就愿意去做这个职业,就会以做农民而自豪。卢怀玉的爱人顾虹说,不能只让卢
      怀玉一人说“做农民,挺好的”,要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国欣的服务和培训,都能发
      出这种声音。顾虹现在主编《国欣桥》杂志,记录下国欣人的进步和发展,记录下
      他们的点滴工作,她说国欣人现在都说她像个农家媳妇。她说她因此感觉挺幸福的,
      因为她从和卢怀玉开始恋爱,她就说过要和他一起体会他以后的人生。她也记得卢
      怀玉的父母曾因为她是城市长大的,不太赞成他们的恋爱,愿意他找个更适合他帮
      助他事业发展的媳妇。那一年,顾虹第一次到卢怀玉父母家过年,大家都坐在炕上
      看春节联欢晚会,顾虹就曾说:“我理解你们的心情,我可能不是条件最好的,但
      一定是最适合他的,我感觉自己能帮助他的事业发展,我要跟他共同体会他的后半
      生。”
      
          顾虹是个漂亮的女子,说话干脆做事利落,她说她感到安慰的是她没辜负她曾
      经对卢怀玉的父母说过的那些话。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