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创业,是一个令人激动和畅怀的字眼,它是人类发展的动力、进步的源泉;创
      业,是一个诱人而又艰涩的字眼,它饱含着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全部的雄心和血
      汗。创业的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无论是成功者
      还是失败者,创业者之路因而也变得叫人冥想,让人久久无法释怀……
      
          史元魁承包经营了家乡的煤矿,10年里实际上为村里交费和资助支付了15万元,
      超过了三分之一的回报,乡亲们对他投来了敬佩的眼光。在这期间,他自己或与别
      人一起还承包了县粮食局的梁家窑煤矿,1992年,他在洪洞县还建设了一个洗煤厂,
      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种种迹象表明,他与煤矿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天生就是
      煤矿的经营者,他的名字注定要与“乌金”一起熠熠闪光。
      
          但就在这期间——即1994年10月,他却有了一次把煤矿托付给朋友管理,自己
      却因接受永和县政府的聘请,担任永和县乡镇企业局副局长,专门分管该县煤矿工
      作的经历……坎坎坷矿山路,风风雨雨乌金情,他先后有了在黄老洼煤矿、西沟煤
      矿任坑口主任、副矿长、矿长的资历——突然撂下自己的经营,甚至听任煤矿亏损
      200 多万元,而走上行政之路,个中原委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说,不是洪洞老家左木乡霍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任根奎的一番诉说,他肯定
      不会弃政从商,舍弃自己手头上那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学而优则仕。对于一个农
      家子弟,那时大多数人不就是想“鲤鱼跳龙门”,希望有一份体面的职业吗?—那
      是2001年,任根奎找到他说,洪洞县要对煤矿进行重新认证,霍家庄煤矿已3 年没
      人管理,机械大部分被盗或损坏,竟没人肯掏3000多元为煤矿续办认证手续。
      
          史元魁听了心里“咯噔”了一下。当时没说什么,随后,却悄悄地回到了家乡,
      多方筹资为霍家庄煤矿办理了手续,并又以超出村里承包费设定金额的两倍签订了
      10年合同,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那时正值煤矿行业处于低谷,”一位朋友说,“许多煤矿破产倒闭。可以说
      人们都在远离煤矿。可为什么他敢揽这个瓷器活呢,因为他有‘金刚钻’。”
      
          也是,当时全国煤炭生产的形势一片萧条,各地煤矿陷入困境的坏消息不断地
      传来,贫困、饥饿、灾难……连大同那样的大型国有煤矿工资也只能“干不干,二
      百三”。经营煤矿已无利可图,更何况处于瘫痪状态的霍家庄煤矿?要想在这座煤
      矿有所作为,要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史元魁与煤炭业打了多年交道,深知煤炭
      市场涨跌的周期规律。他认为,自1995年后煤炭业滑入低谷,市场对煤炭资源的配
      置作用产生重大影响,已导致供方规模缩小。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处于增长期,他
      有理由相信,用长远眼光看,对煤炭的需求经过这个周期还会加大。无论于公于私,
      煤炭行业都大有可为。
      
          家乡的大山赋予史元魁一种坚韧的品格,岁月的磨难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
      以抹去的痕迹。但当这种磨难转化为一种精神财富时,由它激发出来的潜力却是无
      穷元尽。面对乡亲们期盼的眼光,他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对煤矿负责,让它走出低
      谷,获得发展。为集中精力办好煤矿,他日夜泡在煤矿,从最基础的管理工作着手,
      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四处奔波,寻找销路。
      
          “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季”。深谙煤炭业内情,经历过黄老洼煤矿承包纠纷
      的史元魁,对地方一些煤炭企业不爱惜宝贵的煤炭资源的短期行为十分痛心。他是
      农民的儿子,他像农民热爱土地一样地热爱矿山。他要求自己的企业要本着对国家
      资源负责的态度,像农民珍惜粮食一样爱惜资源,从煤炭采掘入手,提高煤炭回采
      率。同时,他还对煤矿进行技术改造,引进通风、采煤、运输、支护等先进技术,
      大力推行采煤方法改革,使煤炭的回采率不断提高。另外,他筹集资金,购进了煤
      炭洗选设备,建起了洗煤厂,进一步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由于刚刚步入市场经济,一时间物欲横流,一些地方由于采煤、洗煤行业不重
      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周边生态环境恶化。史元魁掷地有声地说:“在我的企业不
      允许这种做法。如果我们为了挣钱而污染了环境,那我们这个企业就是不道德的企
      业!”说到就做,为履行这一诺言,他不断审视自己企业的生产环节,对采煤、洗
      煤各流程的关键部位进行了核查。对容易造成危害生态、污染环境的地方,他不惜
      资金,增加相应设备和技术进行治理。后来,在准备上马甲醇项目时,他知道这个
      项目环保要求严格,便严肃嘱咐项目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环评工作,多从坏处着
      想,尽最大努力把污染隐患排除,千万不能在这方面省钱。特别是在环保设施与技
      术的选择上,要选第一流的,这是长久之计。
      
          “你又不是国家的大企业,弄那么正规干什么?”他的这一做法,有人不理解。
      他答道:“保护环境,哪家企业都有责任。这是一种社会公德,不能只向大自然索
      取,而要多想着对大自然补偿,这是天道,也更是人道!”
      
          煤炭成于亿万年的沧桑演化,深藏着造物主无穷的奥秘,但乌金与瓦斯同在,
      凶险与能量孪生,它既给人以温暖与光明,又会给人带来劫难与灾害,就是一些国
      有煤矿对此也保持着高度警惕——“不要带血的煤”,已成了党和政府与社会各界
      的强烈呼声。但一些小煤窑,一些黑心矿工往往利欲熏心,贪婪地攫取财富,不顾
      生命的死活,频频出现矿难,闹得民怨沸腾。
      
          史元魁深知,黑色的煤炭本来就是工业机体内部最辉煌的血液。他不希望看见
      矿山殉难者的无字墓碑。为此,他多次向班子成员强调: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
      生命为本。人都没有了,还要钱做什么?我们办企业,要把“关爱职工生命”放在
      第一位,别人我不管,在我们企业这就是最重要的道德标准!
      
          为把“关爱职工生命”放在第一位的理念落在实处,史元魁狠抓安全制度的落
      实,在公司内部制定了安检员跟班作业、隐患排除、设备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等严
      格的制度。为使员工们进一步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史元魁要求企业
      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制度约束和职工自律,使企业的安全文明
      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多年来陆合公司从未发生过人为责任事故。
      
          就这样扎实地工作,他在接手霍家庄煤矿3 年后,迎来了煤炭行业的复苏。
      
          2001年,他抓住煤炭市场开始回暖这一有利时机,组建霍家庄联营煤矿并担任
      矿长。为了使煤矿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多方筹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开始为企
      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他的麾下拥有5 座煤矿、3 个洗煤厂,还有物资贸易公司、汽运公司、支护
      材料厂等企业时,他又将产业链条从煤炭开采和煤炭洗选向煤制甲醇方向延伸,不
      失时机地组建了山西陆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并自己担任了该公司董事长。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