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爱妻的去世使费孝通痛不欲生,费达生深深地理解弟弟悲痛欲绝的心情,热情
      地邀请他来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养伤。
      
          费达生是个女中豪杰,从上个世纪20年代初开始,她就和苏州女子蚕校的师生
      们一道,在苏州一带的农村推广改良蚕种和养蚕的新技术。1929年,她和同事一道
      帮助开弦弓村的农民创办了开弦弓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在村里建起了缫丝厂。她
      们收购农民的蚕茧,把在日本学来的缫丝技术无偿地教给农民,缫丝卖钱后再把利
      润分给农民。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农民办的工业,费达生在开弦弓村射出了中
      国农民办工业的开弦之箭。
      
          农民们非常喜欢费达生,爱屋及乌,对他的小弟弟也十分热情,尊敬地称他为
      “小先生”。在开弦弓村,戴着眼镜身穿长衫的费孝通经常拄着拐杖走村串户,亲
      眼看到了农民办的合作社,看到了农民在机器上缫丝的劳动场面,看到了现代工业
      进入传统农村的现实和前景,看到了开弦弓村蚕丝业的改革。浓郁的乡土气息激发
      了他的研究欲望,他一边养伤一边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田野调查取得了丰硕的成
      果。
      
          如果说吴文藻、派克和史禄国给了费孝通扎实的社会学、人类学理论知识的话,
      那么他的姐姐费达生就给他提供了宽阔的实践场所。他在开弦弓村不仅养好了伤,
      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调查素材。在这里,他把广西之行搜集到的素材写出
      了学术著作《花篮瑶社会组织》。
      
          在这本书的“编后记”里,费孝通饱含深情地写道:“瑶山并不都是陷阱,更
      不是一个可怕的地狱。瑶山是充满着友爱的桃源!我们的不幸,是我们自己的失误,
      所以希望我们这次不幸并不成为他人前车之鉴,使大家裹足不前。我们只希望同情
      于我们的朋友能不住地在这道路上走,使中国文化能得到一个正确的路径。”
      
          贫穷的大瑶山明明夺去了爱妻的生命,又给费孝通的脚骨带来了终生不愈的痛
      苦,可费孝通非但不憎恨大瑶山,反而说大瑶山是友爱的桃源。在个人命运和民族
      命运国家命运之间,费孝通首先想到的是国家和民族,他以热血荐轩辕,只是为了
      使中国文化找到一条正确的路径。
      
          1936年9 月,费孝通带着《花篮瑶社会组织》一书的初稿和在开弦弓村调查的
      资料,远渡重洋奔赴英国留学。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师从英国人类学和社会学泰
      斗马林诺斯基。
      
          马林诺斯基是个60多岁的瘦削的老头,秃顶、高度近视,却有着鹰样的敏锐。
      他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学者,觉得作为一个国际人类学者,必须首先离开对未开化状
      态的研究,进入对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在经济和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民族的较先
      进文化的研究。他也是一个非常和善的老头,经常和费孝通彻夜长谈。他从来不指
      定书目要费孝通读,也从来不盘问他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当他迫问费孝通在社会调
      查时所观察到的事:实时,却像一个严格的法官滴水不漏。费孝通兴致勃勃地向他
      讲述了在开弦弓村的所见所闻,他兴奋地说:“密斯特费,你的这些调查材料太珍
      贵了,你就用这些资料来撰写博土论文吧!”
      
          费孝通被导师点燃了激情,他每写完一章论文,就迫不及待地给导师念。马林
      诺斯基躺在床上,用白布把眼睛蒙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人静。费孝通站在床边,
      恭恭敬敬地念着论文。有时候他以为导师睡着了,刚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谁知导
      师突然从床上跳了起来,对他说你哪段写得不够好,应该如何修改。他虽然话语不
      多,却句句都说到点子上。导师渊博的学识、聪颖的头脑、敏捷的反应潜移默化地
      影响了费孝通,他学会了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中迅速分析材料,提炼主题、阐述
      思想。
      
          1938年春天,他在马林诺斯基教授的指导下,把自己在开弦弓村调查的资料撰
      写成一篇博士论文。也许是觉得开弦弓村的名字太拗口,他把开弦弓村改成了江村。
      为了导师能够看得懂这篇论文,他通篇都是用英文写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学术著
      作《江村经济》。
      
          马林诺斯基对这篇博士论文非常赏识,觉得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伟大著作。他
      称赞说:“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江村经济》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
      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本书让我们注意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
      部落,而是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国家。作者并不是一个外来人,在异国的土地上猎
      奇而写作的;本书的内容包含着一个公民对自己的人民进行观察的结果。作者一切
      观察所具有的特征是态度尊严、超脱、没有偏见。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在本乡人
      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成果。一个民族研究自己民族的人类学当然是最艰巨的,同样,
      这也是一个实地调查工作者的最珍贵的成就。”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