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长白山是东北的“三江源”,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可以说都发源于这里。
      
          长白山的沟谷间,有许多河流。这些河流清澈见底,在山谷间跳跃奔流,“水
      相”十分美好,“水性”十分活泼,“水乐”十分动听。可我非常清楚,这河是空
      河,这水是空水。
      
          但历史上——其实就在10年前20年前,河道里是有鱼的。不但有,而且极多。
      我读的几乎所有有关长白山的书里,都提到了鱼和水獭。
      
          但不用访问太多的人,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著名动物学家赵正阶写的《长白山
      动物记》中,就可以找到太多的记录。赵正阶,1937年生于四川盐亭县,1959年毕
      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1962年主动要求到长白山工作,主编有《长白山自
      然保护区科研论文集》、《吉林省候鸟考察报告》、《长白山鸟类志》、《东北鸟
      类》等。
      
          赵正阶也算是长白山的一棵大树,可惜他也去世了。《长白山动物记》是他1988
      年出版的一本科普读物,主要是他在当地与野生动物接触的记录。书中第五章《意
      外的收获》这样说:“我沿着小溪往回走。没走多远,我就听见水里一阵阵噼噼啪
      啪的声音。最初我以为是水獭,观察了半天,只见水花翻滚,却不见水獭的影子。
      到眼前一看,我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原来是一群细鳞鱼,黑压压一片!”
      
          “细鳞鱼是一种冷水鱼,是长白山主要经济鱼类。几乎分布在长白山每条河流
      中,数量很多。冬季它们到河的中下游水较深的地方越冬,开春以后,成群结队地
      逆流而上。它们不怕水流湍急,浪大滩险,一直进到密林深处的头道白河、二道白
      河、三道白河的上游及其支流的一些水浅多石的地方产卵。这群鱼显然是怀着青春
      的激情,‘旅行结婚’来到这密林里度‘蜜月’的,它们身上出现的一些圆形桃红
      色斑(婚斑)就是春潮期的明显标志。”
      
          “这些鱼不知是因为长年生活在这里无人干扰,还是它们正处在爱情的兴奋中
      忘却了一切,对我这个陌生人的到来竟毫无反应。我瞅着它们,忽然想起我刚刚到
      长白山时人们向我描绘的那样:”棒打狍子瓢掏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现在狍子
      棒打不着了,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情景也十分少见,但这鱼类世界,显然人类还没来
      得及涉足,’瓢掏鱼‘的确不难。遗憾的是我没有带瓢,不然肯定掏上它几条呢!
      “
      
          “尽管如此,面对这群鱼,我不会无动于衷,何况我们目前正没有菜吃呢。我
      决定捕它几条回去。”
      
          “在繁殖季节是不能捕鱼的,但当时也顾不了许多,提起棒子就朝一条鱼打了
      下去……”
      
          “忙了一气,仅打中一条,加上坐着的一条共两条,其他的鱼都先后冲过我临
      时筑起的堤坝逃走了。我仍旧感到很满足。我打来一根五味子藤,分别把两条鱼穿
      上,挑着这意外的收获回去了。”
      
          因为看了这一段,我就问沈孝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鱼,是不是自然保护区
      的人给吃光的?
      
          他说,也不能这么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1960年开始建设的,当时条件比较
      艰苦,从河里掏点鱼,也算正常。何况,水生生物保护本来也经常受到忽视。主要
      的原因是后来当地的人拿“鱼筒金”(鱼统尽),整条河整条河地毒鱼,加上钓鱼
      的、电鱼的,小河一年里不知道要挨多少次毒害,因此,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但这是拦不住的,有人趁晚上往水里倒鱼毒药,你怎么监护啊?  细鳞鱼没了之
      后,靠它为食的水獭没有了,中华秋沙鸭也没有了;鸳鸯原来在这一带繁殖,现在
      也很少见了。
      
          赵正阶又记录了一段猫头鹰的故事。猫头鹰是中国对鸮类的泛称,大概中国有
      几十种猫头鹰,长白山上就有红角鸮(人参鸟)、领角鸮、鹰鸮、雕鸮、长尾林鸮、
      长耳鸮、短耳鸮、纵纹腹小鸮等等。这一章叫“不忍下手”:一段时间以来,猫头
      鹰治癌的传闻越来越广,好像猫头鹰是治癌的灵丹妙药,到处都来信要猫头鹰。
      
          今天我又收到一个好友的来信,让我替他打一只猫头鹰为他父亲治病。这种毫
      无根据的传闻,真使猫头鹰遭了难,到处都在捕猎它。如果这种事再继续下去,猫
      头鹰不被打绝了才怪呢!
      
          为了好友的情谊,我曾经猎杀过几只猫头鹰,至今还感到内疚。为了弥补我的
      过失,我决定不再杀害猫头鹰了。可偏偏在这时,我最好的朋友竟来信要猫头鹰,
      这使我非常为难。
      
          妻子见我情绪不好,走过来问:“怎么啦?”
      
          我将朋友的来信给她看了,她不以为然地说:“我以为要你啥心肝宝贝,原来
      是打只鸟!保护区外面有的是!”
      
          我见她那么不理解我的心情,我不同她说什么了。我给朋友回了一封信,说明
      目前猫头鹰数量很少,不好打,同时劝他不要相信这些道听途说。
      
          没过几天,我从山上回来一进门,就看见妻子眼泪汪汪,问了半天,她才把一
      封信扔给我。我拿起来一看,是家里写来的,说她父亲得了肺癌。她冲着我说:
      “我要你给打两只猫头鹰,你给不给打?”
      
          我看她那架势,不给打是不行的啦。
      
          我拿起刚刚放下的猎枪,赌气地饭也不吃往外就走。
      
          ……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啊?一只长尾林鸮正蹲在我旁边的榆树杈上,一动不
      动地瞅着我。
      
          我举起枪,瞄准了猫头鹰,它似乎不理解我要干什么,仍旧毫不在乎地蹲在枝
      头,好奇地盯着我。那神情,显得是那么稚气,那么天真,那么憨厚。好像一个还
      不懂事的孩子,正好奇地瞅着一个大人在忙着干一件它感兴趣的事情,一点也不知
      道等待它的将是死亡。
      
          我紧紧地盯着猫头鹰,猫头鹰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突然我看见猫头鹰眼里,
      似乎流露出一种愤懑的神色。一种声音在我耳边回响:开枪吧,忘恩负义的人类。
      我们日日夜夜看守森林,不让鼠类为害。我们得到的不是感谢,而是杀戮。那就开
      枪吧!开枪吧!开枪吧……
      
          我心里一阵剧烈地跳动,手也哆嗦起来。啊,我实在下不了手,实在不忍心杀
      害它!
      
          我放下枪,迈着沉重的步伐,慢慢地往同走了。
      
          回到家里,妻子见我两手空空,再看看我脸色,似乎一切都明白了。她狠狠瞪
      了我一眼,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当我从山上回来,正坐在桌边整理调查材料时,她突然提着两只猫头
      鹰从外面走了进来,我一下愣住了。她从哪里弄来的猫头鹰呢?没待我问,她却先
      说话了:“瞧吧!十五元一只,两只花了三十元。”她故意气我似的又补充一句:
      “你不打,还不许人家打。”
      
          我没有吭声,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眼里闪动着一种希望的光,似乎她爸爸这下
      有救了。
      
          半年后,传来她爸爸去世的噩耗。猫头鹰没能拯救老人的性命,为此她伤心很
      久。
      
          如果说天然林被破坏和替换导致中国出现了“空林现象”的话,那么,污染、
      高强度的水经济开发、高密度的捕捉和毒杀,不仅导致中国出现了大量的污水和死
      水,同时也导致了水体里的野生动物全线崩溃。中国的空水现象,可能比空林现象
      还来得严重。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