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袁亮披一身异国的风尘从德国回到了淮南。他向集团公司主要领导汇报了鲁尔
      之行,当然重点汇报了Y 型通风,并谈了自己准备试验Y 型通风的打算。两人很快
      听懂了袁亮的技术思路。董事长态度坚决地说:“只要有利于瓦斯治理就不惜代价
      上。”总经理也爽快地说:“只要是这个课题的事,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钱我
      批,一路绿灯。”两位主要领导的支持给了袁亮极大的鼓励和信心。
      
          2005年元月,课题组成立了,袁亮亲任组长,高级工程师、时任淮南矿业集团
      瓦斯地质研究院副院长的薛俊华为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实验。
      
          薛俊华是在“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谷香两岸”的运河边上长大的,他温文
      尔雅,浑身透发着书卷气。他1987年从中国矿大研究生毕业,当时研究生在社会上
      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毕业后一般都进研究院或高校工作,但薛俊华却义无反顾地
      打起行囊从运河边来到了淮河边,成了淮南煤矿“文革”后第一个有研究生学历的
      工程技术人员。近30个寒来暑往,他在煤矿安全开采,地温、地压工程应用研究上
      取得一系列成果。在煤矿的科研创新的道路上留下了扎实的足迹,特别是在协助袁
      亮在卸压抽采瓦斯、软岩支护等科研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是袁总的一个得力帮手。
      他在心里掂了掂这次课题的分量,感到这次攻关意义的重大和难度,在皱眉的同时
      心里也腾地烧起一把火。
      
          受命第一件事做什么?当然是试制充填用的膏体材料及其输送工艺。Y 型通风
      关键是留巷,而留巷的关键就是那堵支持顶板的墙,墙立不住、站不稳,一切都是
      空话,而墙体的关键就是充填材料和对材料的输送工艺。可不要小瞧这充填材料,
      薛俊华曾亲历过20世纪90年代初对那个高水材料的试验,饱尝了失败的酸苦。但这
      座山是逾越不过去的,必须攀上去!
      
          薛俊华对我们说:有人说煤矿傻大黑粗,没有高科技,那是—种无知的表现。
      煤矿技术牵涉到地质学、采矿学、岩石力学、流体学、化学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
      的技术。煤矿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没有—个独立学科能解决它,工程技术本身不
      成为—个学科。工程学遇到的问题必须依赖自然科学所形成的理论和方法来支撑和
      解决,然后再上升到理论上去,这是工程技术必然要走的道路。膏体材料稳来不外
      是一种混凝土,但它牵涉到化学、力学……它是高科技的产物。
      
          经过一年多的前期准备,充填用的膏体材料配方由安徽建工学院研究出来了,
      膏体材料厂也建立起来了,从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订购的充填泵也运到了,工人经
      过德国专家的培训也学会了泵的操作。万事俱备。
      
          试验场地选在新庄孜矿521 10采煤工作面。
      
          公元2006年9 月,炎热的夏天已渐失其炙热的威风,凉爽的秋天正姗姗走来。
      正是试验的黄金季节。9 月18日下午,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Y 型通风快速留巷试验
      正式启动的日子。
      
          为了使日后的材料充填的工作适应井下各种地势,课题组把充填泵安在一个通
      往52110 工作面的一个斜巷的上方,斜巷的倾角是24度,坡长180 米。过了斜巷还
      有460 米的平巷才到充填墙,中间还有3 个5 米一10米的落差的坡道。充填泵是鲁
      尔普茨迈斯特公司制造的,质量是上乘的。泵的出口连接的是铁管,充填时材料就
      从铁管里泵送到平巷,再从平巷输送到充填墙。按常规思维,膏体材料从上往下输
      送,不要说还是泵送,就是凭着自上而下坡度的压差也能使材料“哧溜”一下“滑”
      过去,水往低处流嘛!但是有时候很多事物是不按常理出牌的,恰恰就是这可恶的
      “斜巷”让课题组吃尽了苦头。
      
          一切准备就绪后,充填泵的操作工人随着开机指令按下了绿色按钮,随着马达
      的“嗡嗡”声,膏体材料在充填泵的巨大推力下开始向前走动。薛俊华和新庄孜矿
      的有关负责人都把目光盯在充填泵的压力表上。只见随着膏体材料的向前推进,压
      力表的压力也相应的急剧上升:10、30、50、100 ……这说明输送管道的阻力越来
      越大。
      
          怎么回事,这斜巷的压差呢?压力表的指针继续呼呼地往上升,大约过了10分
      钟,当材料在管里走了25米时,压力指针“忽”的一下就蹿到了200 公斤极限的地
      方,管子中的料子再也不肯向前挪动半寸——堵管了。操作手立刻按下了停止按钮。
      管道工人们手拿扳手,“嘁里喀喳”把钢管一截一截全卸下来,因为如不及时把管
      里的材料清理出来,时间一长,材料就会凝固在里面,管子就报废了。
      
          拆开管子一看,大家全傻了!原来膏体材料的前面有20公分竟全是沙子,沙子
      和水和其他材料分开了,专业术语叫“离析”。原因是沙子重,又是斜巷,所以沙
      子跑到前面去了,造成了阻力,材料就走不动了。斜巷的压差原本认为应该是输送
      的优势,这时却阴差阳错地变成堵管的罪魁祸首。电话打到上海普茨迈斯特公司办
      事处,被告之日:“斜巷施工是世界性难题。”事物的运行规律真叫人难以捉摸呀!
      
          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驻上海办事处很快派来了一个在中国泵送混凝土行业很有
      影响的高级工程师。但这位胸有成竹的工程师仅使材料往前走了加米。原因如故。
      
          第二次普茨迈斯特公司又派了一个30多岁的德国工程师。自负的年轻工程师仅
      在料子的前面加了一个尼龙圆球,用意是阻挡离析的沙子不往前走。但走了18米就
      又走不动了。无奈,年轻的德国工程师把他的老师阿诺德请到了淮南。
      
          阿诺德是一位50多岁的高级工程师,在普茨迈斯特公司北京办事处专做技术服
      务工作,是国际上知名度很高的泵送混凝土专家。他到过世界五大洲的很多矿山,
      曾经成功地在尼日利亚的煤矿、南非的金矿把混凝土从地面泵送到几百米的井下。
      知道阿诺德的传奇经历后,加之他那一张饱经风霜的脸,那深沉和自信的眼光,课
      题组的人乐观起来。
      
          阿诺德来到充填材料加工厂,用手抓了一把材料,在手里攥了一下,自信地说
      :“Good,料子很好,没问题,明天我下去一定会解决。”
      
          第二天,阿诺德来到施工现场,简单地做了一些技术处理后说:“可以开始了。”
      但这位德国专家过于自信了,充填材料往前走了70米又走不动了。阿诺德不死心,
      第二天又下了井,他在水泥浆前多放了一个尼龙球,料子后面又放了一个水泥团子。
      开泵了,当料子走到80米的拐弯处,压力表的指针又忽然猛地蹿到200 公斤——又
      堵管了。
      
          希望的泡沫顿时破了,52110 工作面阴云密布,人人脸上写满了沮丧,连一盏
      盏矿灯都好像闪着焦灼的光。薛俊华的心也像一下子掉进冰窖里,要知道,这是世
      界顶级专家呀!“我们谁还能比他尿得高!”有人说起了丧气话。“这是德国产的
      洋玩意儿,到我们这水土不服。”……
      
          面对堵管,阿诺德已无计可施,吃饭时他沉默不语,席间的气氛始终都是沉闷
      和压抑的。最后阿诺德对薛俊华无奈地说:“Sorry ,我所有的经验都用完了,我
      是德国人,我已经尽力了,你们自己解决吧。”他用德国人特有的表达歉意的方式,
      耸耸肩,摊摊手,“非常抱歉,我们以前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他建议把泵挪到
      平巷去试。
      
          是的,薛俊华完全有理由放弃在斜巷的试验。平巷的泵送要容易得多,说不定
      早已成功了呢。因为这已经是第五次试验了,更何况此泵在德国都是在平巷使用的,
      并且输送距离不超过120 米,而我们却达到640 米。新庄孜矿也有理由说放弃,因
      为它影响了生产,且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但具有高度责任心的薛俊华和课题组的同
      事们没有一人愿意放弃斜巷挪到平巷里去实验,因为他们知道,井下地形是复杂的,
      充填泵要适应井下的各种复杂的地形条件才行,与其将来遇到难题抓瞎,倒不如一
      开始就把它解决了。
      
          送走德国专家后,薛俊华详细地分析了阿诺德的两次试验,他发现,他的试验
      一次比一次进步。阿诺德第一次试验比那年轻人多走了50米,第二次试验比第一次
      试验因多加了一个尼龙球又多走了10米。多加一个球多走10米,那么再加个球呢?
      
          于是薛俊华又增加一个尼龙球,做了第六次试验,依然如故。看来,加球并不
      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