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机遇是一匹飞奔的骏马,当你朝着理想的花园进发时,它随时都有可能从你身
      边掠过,刹那间智者会机敏地跳上马背,策马前行,庸者则视而不见或犹豫不决,
      当骏马跑远时,只得“望尘兴叹”。王士属于智者。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为朋友代卖床垫,这件简单而平常的事,却触动了王士的
      心,他为这张北京产的席梦思床垫细细算了一笔账,得出的结论是至少可获30%的
      利润。当时,整个万县地区还没有生产席梦思床垫的企业,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
      们已经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特别是随着库区移民新居的建设,家居用品的需求
      量会大大增加,床垫市场前景必定看好。这是机遇,王士看准了,他会牢牢抓住它。
      
          说干就干。寻找场地,施工建厂,购买设备,招用工人……一切都在紧锣密鼓
      地进行。王士时而南下北上,时而坐镇指挥,难得吃上一顿安生饭,常常是面包就
      凉白开;难得睡上一个觉,常常是一夜熬到黎明,有时不知不觉趴在桌子上就睡着
      了。
      
          他是个孤独者,那时干个体还被人们视为无能之举。社会的通常观念中个体户
      绝非正道,也非正业,一个人不能坐机关,不能进国企,还能干些什么?只能灰溜
      溜地干个体了。在饱尝创业艰辛的同时王士也在默默地背负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家人不理解他,周围到处是不屑的目光,只因为他“不务正业”。一连多少个夜晚,
      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坐起来一支接一支地吸烟,屋内烟雾缭绕,主人思绪万千,
      他回顾着自己走过的道路,一次次地坚定着自己的选择。对于强者来说承接精神上
      的痛苦更需要毅力,他决不因遭遇路障就停住前进的脚步,那不是他的性格。
      
          这个夜晚,王士饱蘸浓墨,奋笔写下了一张条幅,端端正正地贴在办公室里:
      空。王士深知今后路还很长很长,每一步必须扎扎实实地走,他为企业制定了一个
      宗旨:“实打实干,以质量和信誉取胜,以整体企业形象取胜。”
      
          就在米妮床垫进入市场之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伪劣床垫也在市场上横冲
      直撞,这令王士嗤之以鼻,他做人有原则,办企业同样有原则。米妮产品从设计、
      原料、投放、生产工艺,每道工序都高标准、严要求。在他的眼里,一条生产线也
      是企业的生命线,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殃及产品质量,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王士常常教育员工:“做人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心若不正,品必不良。劣质产
      品只能哄骗一时,像西洋镜早晚要被戳穿。米妮要发展,要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品牌,
      只能靠质量和信誉,靠我们每个人的正直,这一点,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过硬的质量,新颖独特的产品赢得了顾客的心,在厂家如林的竞争中,在伪劣
      产品的泛滥中,米妮玉树临风,稳稳占下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究其原因,王士总结
      出了自己的发展公式——过硬的质量+ 科技含量+ 文化含量= 米妮。
      
          文化含量表现在哪里?王士不是艺术家,也没学过专业设计,但他目光却躲避
      着庸俗,追逐着高雅。他让每张床垫都留下了精雕细刻的痕迹,散发着艺术气息。
      米妮床垫打响市场后,王士又乘势而上,扩大生产规模,于1995年投资生产了米妮
      家具,那古色古香、浪漫温馨的家具制品一经闪亮登场,很快领导了当地家具市场
      的潮流。
      
          一双敏锐的眼睛,始终盯着变幻莫测的市场,注视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新卖点。
      
          1997年,万州大三峡宾馆落成,购置室内设备迫在眉睫,对于这样一笔大生意,
      王士自然不会放弃,外地其他厂家也闻风而动,各施招数,都想让自己生产的产品
      跻身宾馆的客房。王士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苦思良策,烟灰缸内的烟头倒了一次
      又一次,三天三夜后,他已成竹在胸。
      
          马上召开办公室会议,先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有人主张以钱铺路,旁门左道
      取胜;有人态度消极,主张放弃竞争,以免伤了企业的元气;有人则提出顺其自然,
      成与不成两可。
      
          王士说:“我对我们的产品有信心,如果靠不正当手段去获得这笔生意,会让
      对方对我们的产品质量产生怀疑,即使胜了也不光荣,反而影响米妮的声誉。这笔
      生意我们必须努力争取,大三峡宾馆既然打出了三峡的名号,宾馆的布置也应该具
      备三峡的地域文化特征,我们应当在这方面做文章!”
      
          一席话,使人们茅塞顿开,大家齐声响应。围绕“三峡”的文章是这样做的:
      设计作品渗透着古老而神秘的三峡文化色彩,根据这一设计生产出的产品,更像别
      具一格的艺术品,这让王士喜不自禁。订货活动很快拉开了帐幕,100 多家生产商
      云集大三峡宾馆,一套套客房被布置得千姿百态,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时间
      每分每秒地过去,厂商一个一个地被淘汰出局,最后仅剩四家,米妮名列其中。从
      四家中选择其一,宾馆方面“上帝”的目光更加挑剔,四家厂商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儿,最终结果,宾馆选择了米妮,因为她是那样飘逸、脱俗、高雅别致,与大三峡
      宾馆的风格相得益彰。
      
          巨大的喜悦顷刻而至,合同书徐徐掀开,当王士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全
      场爆发出了潮水般的掌声。
      
          大三峡宾馆经理陈必伟激动地说:“的确,我被米妮产品迷住了,独具匠心的
      设计,一流的产品质量,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她。做为一个万州人,我为家乡人创
      造出米妮这样的品牌而感到欣慰和骄傲!”
      
          竞争取得的成功,扩大了企业知名度,着实鼓舞了王士和他的员工们,他们在
      企业发展的跑道上如运动健儿那样飞奔,伴着声声喝彩,向着前方那个醉人的目标
      冲刺。
      
          企业和人一样,都需要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撑,精神支撑起的,是企业的魅力和
      生命力。王士对此深以为然。
      
          一幅《大禹治水》的国画,挂在了办公室的墙壁上,那位古代豪情盖天的传奇
      英雄,无时无刻地感染和激励着他,他常常以敬佩的目光与大禹对话。
      
          他说:“一个企业家,应该有大禹治水的精神。”
      
          他比大禹幸运,他已不再是孤军奋战,家人已经理解了他,支持着他,副厂长
      骆永胜、张荣胜,办公室主任牟维明,都是他的左膀右臂,无论顺境逆境,他们始
      终凝聚在王士的身边,朝前走。
      
          他们的身后,是无悔的米妮人。
      
          米妮是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洋溢着团结、尊重和友爱。每个职工的生
      日都被王士和妻子铭记在心,一份份生日礼物带给工人们多少惊喜和感动。逢年过
      节,厂里买上礼品去工人家串门,美好的祝愿温暖了一颗颗的心。企业刚投产时资
      金十分短缺,王士因无力让工人们拿到较高的工资,感到很不安,他愧疚地对工人
      说:“实在对不起大家了,愿意找个好企业干的,随时可以走,什么时候这里效益
      好了,请再转回来,我照样欢迎!”
      
          工人们静静地听着厂长的肺腑之言,他们没有用语言回答,而是走上岗位于得
      更起劲了,他们知道厂长的心与他们的心贴得最近。刚出来找工作时,别的企业要
      向工人收保证金、风险金等费用,米妮厂却分文不取。看着这些从贫寒之门走来的
      农家子弟,厂长的眼里充满了爱怜之情,他说:“这些年轻人出门就是为了挣钱的,
      哪里有钱倒交一佗?人,只来这个世界一次,机会不太多,他们辗转奔波来到米妮,
      是一种缘分啊!”
      
          这样的厂长,他们怎么舍得离开?
      
          副厂长骆永胜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1992年的一天,他赴成都为工厂购买原
      材料,半路横遭抢劫,7 万元现金落入了歹徒之手。一时间骆永胜欲哭无泪,那笔
      钱是托熟人贷的款,厂里正等米下锅的呀!在电话中得知消息的王士也懵了,因为
      那时企业投产不久,像禾苗渴望甘霖那样需要流动资金,王士恨不能一分钱掰两半
      花。然而,当骆永胜返回来时,王士却安慰他说:“别难过了,既然损失已经造成
      了,我们大家共同想办法弥补,千万不要背思想包袱,钱丢了,志气不能丢!”
      
          一席话,使骆永胜热泪纵横。
      
          凝聚力是这样形成的,奇迹是这样创造的。从1991年起,米妮厂每年收入以25
      %至30%的速度递增。到1999年底,已创利税500 多万元,2000年将突破百万元大
      关,是万州区响当当的纳税大户。王士的办公室也是一间荣誉室,“先进企业”、
      “优秀私营企业家”等锦旗、牌匠和证书光彩夺目,人们从这里可以感受到这位三
      峡之子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功。他的身影多次出现在省、市组织召开的私营经济
      会议上,他的创业事迹赢得了鲜花和掌声。
      
          1996年春天,王士以一个中国私营企业家的身份出访考察了乌克兰,当他踏上
      这片异国的土地时,竟然抑止不住心的狂跳,为什么?因为这里是奥斯特洛夫斯基
      的故乡,是他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熠熠生辉的作品,塑造了保尔这位
      共产主义战士,而保尔一直是王士心中祟拜的英雄。当他真正踏上这片英雄的土地
      时,不禁激动万分。在这里一位中国私营企业家不时向人提起保尔·柯察金的名字,
      崇敬的心情溢于言表。心与心就这样连在了一起,他被乌克兰人视为上宾,当友谊
      的纽带系紧时,经贸桥梁也随之架起,长江三峡与乌克兰同时向着对方敞开了经贸
      发展的大门。这次行动的成功,王士被万县市领导称为“友谊的使者”。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