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当上了美术课老师的冯涨础如鱼得水,教学工作驾轻就熟,深受学生们欢迎。
      
          在中、小学校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们若喜欢哪一位老师,听这位老
      师讲课时就格外用心,并且也会爱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评价冯涨础的美术课教
      得怎样,只看看校园里增加了多少热爱美术的学生就足够了。年复一年,全校性的
      学生课外美术组活动从未停止过,一些学生受冯老师影响也立下了当画家的志向,
      并且其中有人后来理想成真。
      
          冯涨础认真教学,业余时间又努力创作,绘画作品陆续在《甘肃日报》、《中
      国青年报》、《北京日报》、《解放军报》、《体育报》、《兰州晚报》、《中国
      旅游报》、《中学生导报》、《飞天》及《金城》文学月刊等等省内外共计二十九
      家报刊亮相,还上了《人民教育》封面,又荣登《人民日报》大雅之堂。他成了个
      大忙人,报刊向他约稿,出版社请他设计图书封面、画插图;甘肃省美术家协会邀
      请他参加一些创作活动及画展,全国军工系统的文艺团体“神剑”学会选他担任了
      核工业部分会美术部的副部长。在504厂,能写会画的冯涨础更是一块宝。厂里
      办大型展览,他是积极分子,设计富有纪念意义的厂徽,他责无旁贷地参与;甚至
      组织重要的文艺演出,创作长篇朗诵诗,也有他的份儿。
      
          能者多劳,冯涨础还在学校担任了少先队辅导员,并获优秀称号。入校第二年,
      校领导又在他肩上压一副担子,让他担任班主任。当班主任?按常规,任班主任应
      当是教语文或数学的主科老师,我教的是副科,怎么能胜任?领导的回答是:组织
      上信任你。前前后后,冯涨础担任过九个班的班主任,得到的“毕业文凭”是一张
      张“优秀班主任”、“模范教师”的奖状。他把满腔的爱心献给了他的学生,而学
      生们以“健康成才”所作的回报也使他终生感到欣慰。他是怎样做好班主任的?花
      里头挑花,本文仅举一例。
      
          1978年春季,领导把一个“头疼班"交给冯涨础。这个特殊班由全年级的”
      坏学生"组成,全班四十四个学生,清一色的调皮捣蛋的男孩子!一份统计表摆在
      冯涨础面前:四十四个学生中,抽过烟的四十二人,酗过酒的三十一人,爬过教室
      窗户的四十二人,逃学扒火车外出游玩的十三人,有过留级记录的占二分之一比例,
      打过架的比例则是百分之百!
      
          冯涨础临危受命,校领导对他的要求是:稳住一个班,确保全年级。同事们同
      情冯涨础,有人对他开玩笑说:“你现在是和尚班的班主了,这些小和尚们的刺儿
      头难剃呀!”
      
          冯涨础却认为,学校不该有“好班"、”差班"之分,更不能用“坏学生"来
      称呼受教育者。为了当好班主任,他早为自己制定了”三个全部“原则,即”全部
      家访、全部谈心、全部查看作业或综合练习“。一次,他到一个学生家访问,该学
      生心里紧张,满以为冯老师要向他母亲告状,没想到冯老师却是表扬他热爱劳动。
      他还从未得到过老师的夸奖!一碗水便滋润了一棵禾苗,从此后他各方面都不断进
      步。冯老师还常给他的远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写信,报告他的点滴进步。这孩子终于
      成才了,参加工作后还给冯老师写感谢信。还有一个学生,曾经创造过五个星期内
      旷课六十九节的纪录,被认为是无可救药。冯老师每天晚上都到他家里为他补习功
      课,陪他做作业。一天晚上,时针已指向了十点钟,这学生还没等来敬爱的冯老师
      的踪影。正在他万分失望之际,有人敲门了!是冯老师!冯老师开了一晚上的会,
      会议一结束就匆匆赶来。有了这样的好老师,”坏学生“怎能不变成好学生,”差
      班“又怎能不旧貌换新颜?
      
          为促进学生们的进步,冯涨础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写日记或周记,写读书笔记,
      并定期举办全班的日记、笔记展览评比。他以身作则,自己也写日记、笔记,并且
      同学生们一起参加评比。外出参加义务劳动,脏活累活总是冯老师抢在前。积肥时
      冯老师站在粪池旁掏大粪;割麦时冯老师自始至终守在脱粒机前,一边干活,一边
      护卫着学生们的安全。组织学生看包场电影时,他专坐最偏最差的位置。
      
          他坚持每日与学生们一起出早操,无论熬夜熬得多久,决不缺席。他听不够学
      生们的跑步声,那是天底下最动听的音乐!他还自备了一套理发工具,亲手给学生
      们理发。谁说他手下的四十四个“小和尚"的刺儿头难剃?在一片剪刀的”嚓嚓"
      声中,在开心的笑声中,你看我们的四十四个可爱的孩子,哪一个不是漂漂亮亮的
      正茁壮成长的“小白杨"?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