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再说韩清龙他们。跟踪邱兆军、吕富平他们来到蓝田时,警察们对吕氏家族还
      一无所知。吕氏家族墓虽是县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吕氏墓既没有墓碑,也没
      有坟头,那块地方早就变成了果园、庄稼地,当年的参天古树也荡然无存。更何况,
      这个时候,警察仅仅知道邱兆军他们盗的是东边一个“承议郎”的墓,连在不在蓝
      田都不敢确定。韩清龙他们还是押宝似的选择了吕富平老家附近的田野作为侦查重
      点。
      
          一场大雪过后,隆冬的蓝田乡村到处白茫茫一片。在无际的田野寻找盗墓贼留
      下的盗洞,和大海捞针差不多是一个概念。可你要是不去找,谁会告诉你盗洞在哪
      儿呢?一连四天,韩清龙带人每天去那一带徒步搜寻,天天走得两腿肿胀,鞋子、
      裤腿上全是烂泥。一般来说,盗墓贼钻盗洞都要换衣裳,这种脏衣裳如果还要再用,
      就不会往回拿。如果这伙人确实在这一带盗过墓,他们换衣裳的地方在哪儿?元月
      13日上午,侦查员们在一个看果园的小屋里发现了几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些脏兮
      兮的衣裳,其中一件衣裳口袋里,还有一盒酒店赠送住店客人的火柴。按常识,换
      衣裳的地方离盗洞应该不远了,但是,警察搜来找去,却找不见盗洞的任何痕迹。
      
          离果园五六百米远,就是五里头村。这样远离市区的村庄,就不同于人来人往
      的城中村了。如果有生人在这儿落脚,村民应该会马上察觉。依据这样的判断,民
      警们来到村里走访。果然,有人告诉民警,吕富平带几个生人在村上住过。他们落
      脚的地方是吕富平门中一个哥哥废弃的老房子,就在村口。吕富平家在西安,实际
      上是城里人。五里头只是他的祖籍罢了。在五里头村,他既没有房,也没有地。
      
          找见那座老房子,当然人去房空。但是,如果墓里的东西没偷完,那伙人很可
      能还会在这儿落脚。也就是说,13号晚上可以在这儿守一守,如果墓地不远,田野
      上有动静,可以抓个现行。
      
          现场抓获盗墓贼,这种事儿不是没有,但非常少,因为难度实在太大。首先,
      盗墓贼准备盗哪个墓,事先不会跟警察说。等警察知道,都是出了货之后,也就是
      说人家已经得手了。盗墓贼干活儿,都是深更半夜。这事儿见不得人,他们警惕性
      就高。有人入洞盗墓,还得有人在外面警戒。大盗杨彬在西安市长安区盗走唐代武
      惠妃石椁时,就派人专门到当地派出所和公安分局门口盯梢,有个风吹草动,对讲
      机马上就报给杨彬了。除了放哨,他们手上往往还有家伙,万一不行,就会跟警察
      对抗。像猎枪、大片刀之类的东西,在某些盗墓贼来说常常就跟洛阳铲一样重要。
      咸阳就发生过半夜里盗墓贼与警察在现场开枪对射的事儿。古墓葬多在空旷的田野
      里,又是黑灯瞎火的,仗着环境熟悉,盗墓贼就是被发现了,跑起来也容易;而对
      于警察来说,现场抓捕就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枯井、盗洞之类,掉下去不死也得
      伤。所以,韩清龙抓盗墓贼有规矩,除非熟悉现场地形,提前设伏,否则一般不在
      现场抓。
      
          当然,也有不信邪的。五大队的探长高军是侦察兵出身,看上去五大三粗,但
      实际上是个心细的人,而且特有耐心。有一回,他们在马腾空粮库附近发现一口枯
      井,疑似盗洞。高军请示领导后,搬了一箱方便面去守,每天晚上九点守到次日凌
      晨两点,守了一周。结果有一天,头儿接到了高军打来的电话:“有人下去了,我
      亲眼看到的,快来!”
      
          这是一座汉代的流沙墓,沙子是炒过的,不会板结。这是古人想出的一种防盗
      方式。从枯井往里看,根本看不出名堂。民警鸣了三枪,里面毫无反应。原来,盗
      墓贼是从井壁打了横井,里面有吃有喝,在里面待上几天都没问题。韩育林和高军
      持枪下去,到了横井口,俩人没敢贸然往里钻,在河南的一个盗墓现场,就发生过
      民警在横井里被盗墓贼用探杆捅伤的事情。两个人持枪守住洞口往里喊话:“再不
      出来,我们就开枪了!”听到这话,横井里终于有人应了声:“别开枪,我们出来!”
      两个盗墓贼终于被民警押了出来。
      
          因为高军的搅局,这个墓盗墓贼最终没盗成。为这个流沙墓,这帮家伙也真费
      了不少劲。先是挖了个大坑,想让沙子都流进去。但沙子实在太多,填平大坑还有
      的是;后来,这伙人想出了个绝招儿,用能压一吨重东西的压缩机往沙子里压钢圈,
      一个圈套一个圈,就像鱼竿一样,一节一节都是空的。顺着钢圈,人就可以钻进去,
      接近墓室。可惜,他们的工作被高军搅了。
      
          还是说“承议郎”这起案子。现场守株待兔,不是唯一的办法。这个时候,韩
      清龙想到了那盒火柴。火柴盒上印的是“西佳宾馆”,这座小酒店位于友谊东路。
      火柴盒说明这伙人刚刚入住过西佳宾馆。能在这儿住,就有他们住的道理。如果墓
      盗完了,大晚上他们返回西安,是重新找地方方便,还是去刚刚住过的熟悉酒店?
      只要没有受到惊扰,想必是后者。韩清龙决定一路人留在蓝田五里头守候,自己带
      另一路人去查一查西佳宾馆。盗墓贼一夜折腾,睡觉都死。这时候去逮人,就叫堵
      被窝。
      
          14日凌晨,警察摸到了西佳宾馆。他们把入住登记一查,一楼有一间房就是吕
      富平开的,入住时间就在13日晚上。
      
          一听是警察,服务员挺配合,愿意给开门。问题是宾馆房间门里都有插销,他
      这儿就是开了,也进不去。“回头咱给人家宾馆赔门吧。”韩清龙决定踹门闯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