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这个日子和33年前的那个酷热的日子一样,足以让中国人疼痛几辈子。
      
          2008.5.12 ,汶川。
      
          如果时光能倒流,所有的中国人都会用尽全力,把踉踉跄跄地已经走远的时间,
      拉住它的衣襟,扯着它的手,扳转它的肩膀,恳求它,哪怕是低声下气地,好言好
      语地,把它拽回来,让它停在那个时刻前的一分钟……
      
          太奢侈了吗?
      
          我们要求的太多了吗?
      
          那,15秒钟。
      
          15秒钟,够我们呼唤那时还在屋里、哪怕是在楼上的人们跑出来的了,够把还
      在教室里捧着书本的孩子们带出来了。
      
          孩子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可能会哄笑,会不听话,也不信,他们哪能相信
      自己的学校和家乡会在瞬间变成一堆瓦砾呢?
      
          那,让我们当一时的恶人吧!
      
          踹,也要把孩子们踹出去……
      
          痛未定而思痛,痛何如哉!
      
          那天的14点28分,北京。
      
          民政部正在召开会议,突然间地一震,天花板上的灯也在晃。
      
          对灾难颇有应对经验的民政部官员,立即打电话询问。几分钟后,知道震中在
      都江堰附近,有7.6 级。
      
          不得了了,都江堰都有7.6 级,成都会怎么样?
      
          官员们马上跑到楼上报告正在开会的部长,部长听出了分量,立即中止会议,
      要求马上组建工作组去灾区。
      
          就在当天上午,民政部召开2008年第一次部务会议。部长李学举主持会议,研
      究部法制办提交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草案送审稿)》。条例草案上午刚刚获得
      通过。
      
          15时40分,国家救灾进入一级响应。
      
          5 月12日22时15分,国务院将响应等级提升为二级。
      
          当天,四川方面就提出要5 万顶帐篷、10万床棉衣被赈灾使用。
      
          如果是在平时,5 万顶帐篷是个非常大胆的数字,因为中国一年全年的赈灾也
      就用5 万顶帐篷。
      
          民政部的部长们度量了灾情说,5 万顶帐篷不够,给四川10万顶,同时,给它
      20万床棉衣被。
      
          进一步的指示来了,帐篷有多少调多少!
      
          当天下午,民政部就开始组织帐篷的调运。
      
          中国目前的物资储备主要分为三类:救灾物资储备、国家物资储备以及其他物
      资储备。起主要作用的是前两者。
      
          建立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源于10年前的一场地震。1998年1 月10日,河北张
      北发生地震,在救灾过程中救灾物资缺乏统一规划的弊端暴露突出。为此,当时的
      中央领导专门批示,要求建立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制度。
      
          帐篷成为唯一的中央救灾储备物资,正是源于1998年7 月民政部、财政部发出
      的《关于建立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制度的通知》。
      
          这个通知表示,为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保证灾民救济工作的顺利进行,促
      进灾区社会的稳定,中央和地方以及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都要储备一定的救灾
      物资。
      
          此前,出现灾害采取的是临时采购救济性的办法。
      
          也就是从这个通知开始,确定帐篷为唯一的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其中沈阳、天
      津、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成都、西安被确定为首批8 个代储点,分别负责东
      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个区域。此后几年,广州被南宁所代替,增
      加了哈尔滨和合肥两个城市,代储点达到10个。
      
          帐篷分为单帐篷和棉帐篷。
      
          一般情况下,中央库存的帐篷维持在20万顶左右,15万顶单的,5 万顶棉的。
      
          如果帐篷由于损耗、使用等原因数量不足,就向财政部申请经费。每年财政部、
      民政部用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的预算大概在两亿元左右。
      
          哪里想到,相对于汶川地震来说,这个数字依然太小!
      
          5 月12日,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正
      在北京的中央党校上课。
      
          3 分钟后,史培军就知道了这次地震的大致情况,因为他所在班刚好有同学是
      山东省地震局的局长,通过国家地震局了解了一些情况。
      
          下午下课后,史培军赶紧跑回设在北师大的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输入震中“汶川”的信息。
      
          在自己实验室完备的数据库里,中国所有的县在近百年内遭遇的自然灾害全部
      存在其中,史培军他们花了20年时间才完成这些研究。
      
          “汶川”这个县名多数人并不知晓,但搞地理与灾害研究的对它所处的“川滇
      地震带”太熟悉了。这个地震带也被称为“西南地震带”,包括四川和云南的强地
      震带区域。
      
          数天后,史培军临危受命,在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中担任副主任。
      
          史培军在数据库中输入“汶川”信息后,开始了解这次地震有可能影响的地区。
      
          5 月12日20点,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GS)就在网站上公布了模拟的汶川地
      震烈度图,美国同行的迅速反应,为大洋此岸的中国科学家分析与研究提供了特别
      宝贵的资料。
      
          看到灾区地震模拟图,史培军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次地震不是那种以震中为圆
      心、不断往外画等距离圆圈的扩散方式,它是一个断裂带地震!
      
          史培军从这张模拟图上看到的断裂带,南北长200 公里,东西宽不到50公里,
      从映秀到北川县城这一线是断裂带的中心地带。
      
          到5 月13日凌晨2 点,这次地震的基本数据被分析出来。拿到实验室数据,史
      培军感到,这次地震导致的灾害看来远远超过以往的经验。
      
          焦急的史培军早上8 点就带着研究数据,冲进了民政部,找救灾救济司司长王
      振耀,他们俩在处理中国近年来各种大灾害的时候,总是搭档指挥,已经是老朋友
      了。
      
          史培军对王振耀说:“这次是条形地震带,没有百十万顶帐篷不行!”
      
          史培军提出一个当时听起来是非常惊人的数字:死亡人数可能达到5 ~10万人!
      
          简直是吓死人的概念!
      
          1998年,发生在中国的特大洪水是一次典型的巨灾,而死亡不到2000人,汶川
      地震能死5 万多人?
      
          史培军还掷过来几个数字:严重受灾面积有15万平方公里;受这次地震影响的
      人口,在四川省境内就达到2000万人!
      
          后来看去,史培军教授的估计还偏保守了,在受地震影响的人群中,有超过1000
      万人是灾民!
      
          上千万的灾民,需要多少顶帐篷?
      
          几乎成为规律,凡震后必有大雨,流离失所、失魂落魄的灾民站在雨地里,让
      他们能避雨的帐篷,和能果腹的洁净水及食物,是第一需要!
      
          震后约半个小时,绵阳民政局局长杨学辉派人核查了局里的现有库存,与赈灾
      相关的,只有棉被200 多床、帐篷不到200 顶。在上百万人受灾、400 余万人需要
      转移的绵阳,这个数字几近于无。
      
          绵阳之所以只有如此之少的储备的原因是,考虑现在市场体系发达,发生灾难
      时再进行大规模采购也能够应对。
      
          谁会料到,在巨灾之时,拿着钱也买不到东西。灾情,也不允许灾民站在暴雨
      里,民政人员慢条斯理去买救灾物资!
      
          如此的调调,在上级的民政部门也可以听到。
      
          土耳其一年储备救灾帐篷50万顶,有的民政干部竟讥笑人家的储备,认为这个
      储备量过于宽松。
      
          看出来了吧?面对大灾,我们多么地缺乏经验,又多么地缺乏常识!
      
          四川全省,中央储备库内的帐篷,在地震发生后的48小时内,几乎全部掏空。
      
          中国红十字会在四川的仓库,也在第二天全部清空。
      
          中国红十字会紧急向国际求援,国际红十字会又紧急向各国发出呼吁,各国捐
      赠的、国际救援史上空前的10万顶质量优异的帐篷,被空运到了中国。
      
          以往的储备数字是因为既往的经验而得的。
      
          2007年,全国因为各种自然灾害倒塌房屋185 万间,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和
      时间,并没有同时到来,因此中央救灾储备足以应对。
      
          但是汶川大地震倒塌了400 万间房屋,最为根本的救灾物资之一———中央救
      灾储备物资,成为熊熊燃烧的火堆面前的一杯水,根本没有能力应对。
      
          我们是作了灾难到来的准备,但是,忽略的是,巨大灾难以排山倒海之势,突
      然到达的准备。
      
          年初的冰雪灾害到来时,民政部就发现了中央救灾储备现存的弱点:物资过少,
      品种不是单一,而是唯一———只有帐篷。
      
          真正的大灾来临了,民政部发现,冰雪灾害不太需要帐篷,救灾需要棉衣棉被。
      
          南方许多城市的棉衣棉被被一购而空,民政部一口气往灾区发放了1189万件棉
      衣被。
      
          棉衣被有了,民政部发现,在南方电网、交通、通信不起作用的时候,灾区需
      要大量的照明设备,需要了解外界信息的收音机!
      
          在日常生活中已被很多人忽略的收音机,成了在冰雪灾区极受欢迎的救灾物资!
      
          到了汶川地震,救灾车辆被拦住,最受欢迎的是消毒剂!
      
          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建立以来,就不断有意见提出,中央储备救灾物资不
      应该只停留在帐篷,棉衣、棉被、救灾设备、消毒剂等救灾中必须用到的物资,也
      应该有一部分储备。
      
          2007年底,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指出,新的一年,要丰富
      储备物资的品种。
      
          就在冰雪灾害后的4 月份,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发出通知:“为进一步加强救灾
      物资储备工作,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物资保障能力,我司决定编制《自然灾害
      应急救助物资生产商名录》,将具有良好资信的应急救灾生活物资供应商编入名录,
      为各级民政等救灾部门应急物资采购提供依据和参考。”
      
          这一份长长的应急救灾物资名单包括:炊具、餐具、大米、面粉、食用油、蔬
      菜、食盐、饼干、方便面、奶粉、食糖、瓶装水、净水剂、净水器、棉服、棉鞋、
      雨衣、雨鞋、防护服、防护面罩、防护手套、口罩、救生衣、手电、干电池、发电
      机、应急灯、蜡烛、防水灯、打火机(火柴)、灭火器、对讲机、扩音器(喇叭)、
      简易厕所(移动、固定)、卫生纸、清洁用品、铁丝、绳索、铁锹、钉子、塑料布、
      编织袋、帐篷、棉被、毛毯、毛巾被和蚊帐等。
      
          这个名单刚刚发出,还没有来得及招标,又一次巨灾到来了!
      
          5 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赴浙江,督战帐篷生产。
      
          5 月24日,温家宝对中外记者谈到目前抗震救灾工作面临的挑战———最主要
      的仍是帐篷缺乏。中国政府已要求能够生产帐篷的工厂,每天生产和向灾区运输3
      万顶帐篷。
      
          汶川地震,救灾共消耗帐篷150 万顶以上。
      
          汶川地震后的几天,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说:“在这样的自然灾害面前,从民政
      部自身来讲,我们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也缺乏必要的物质准备。”
      
          明哉此言!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