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2002年,参加党的“十六大”时,他已经88岁高龄了。
      
          他当然是会场上最老的正式代表。会议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见
      他坐在一旁休息,便主动上前握手问候,而跟在江泽民身后的所有常委也纷纷上前,
      围拢过来,向这位老一辈致敬。这时候,羸弱的任仲夷已经站不起来了。他就那样
      坐在那里,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最高领导层全体成员的真诚祝福。
      
          这个场面被一位敏感的记者抓拍下来了。那是一张极特殊的照片,任仲夷坐在
      中间,而中央政治局的所有常委们则站立着围拢在他身边。后来,任仲夷告诫说,
      这张照片不要发表。
      
          当代表就要尽到代表的责任。作为一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多么希望
      这个党能健康地成长壮大啊。所以,每一次开会的时候,他都要大胆建言,语出惊
      人。
      
          1987年的“十三大”上,他在审议报告审议稿时,认为报告原征求意见稿完全
      没有提到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不妥当的,建议加上这方面内容。因为当时的商品经济
      已经十分活跃,计划经济正面临着瓦解。商品经济或曰市场经济时代马上就要到来
      了,这时候,作为其主要内核的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必须要提前加以重视的。
      
          后来报告审议稿尊重了他的意见,特意加上了一句“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
      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他在讨论报告审议稿时再次发言:“有这一句虽然
      还不够,但比完全没有提到价值规律的作用好多了。”
      
          报告审议稿中还有一句“也不要把思想解放过头一点说成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他认为这一句提法不确切,因为正确的东西是不能用“过头”来说的,“过头”了
      就不是正确的东西了。如果随便指责“思想解放过头”,不利于人们在改革中进一
      步解放思想。
      
          中央再一次吸收了他的意见,在正式发表的十三大报告中,这一句修改为“也
      不要把思想解放中讲了点过头话说成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1997年,在“十五大”广东代表团发言时,任仲夷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
      方会议、文件都很少提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不提政治体制改革是不对的!”
      
          大会再次采纳了他的建议,增加了这部分内容。
      
          每次党代会上,他都是最出名的“代表明星”,是海内外记者追逐的焦点。
      
          不仅在党的大会上,即使在平时,他也常常大胆建言。
      
          一次,省委对一份即将下达的文件进行意见咨询。这份文件的标题是“关于大
      兴调查研究之风……决定”,任仲夷看了后,有感而发,提笔给省委写了一封信:
      “用‘大兴’这个词不太合适。以前我们什么都喜欢用‘大’字,如‘大跃进’、
      ‘大炼钢铁’、‘大干快上’、‘文化大革命’、‘一大二公’……结果怎样?过
      去也曾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结果是浮夸风刮得更厉害。所以,我们还是
      用一些平实的词语为好。”
      
          还有一次,广东某报纸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篇题为《廉政风暴起南粤》的
      文章,对新一届省委班子加大反腐力度并取得成效一事进行综述。当时,李长春刚
      刚来到广东赴任,社会上特别是一些海外媒体一度传言这是奉命到广东“肃贪”,
      以打击所谓的“广东帮”。虽然这是无稽之谈,却也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疑虑和
      猜测。任仲夷马上提笔给李长春写信,指出用这样的标题不妥,“风暴”给人的感
      觉好像又要搞政治运动了。
      
          很快,李长春委托秘书打来电话,表示很赞同:没“风”没“雨”,何来“风
      暴”?这不是省委意见(指文章标题),并已批评了报社……
      
          对一些干部把领导称为“老板”,群众把官员称为“父母官”,他极其反感。
      1996年10月24日,他在《羊城晚报》上发表了题为《各级干部决不是什么“父母官”
      “老板”》的访谈录。他说,这把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完全颠倒了,我们干部是人民
      的儿子,决不是“父母官”,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决不是人民的主人,
      更不是什么“老板”。
      
          他越讲越激动:这些人忘了,他们的权力从哪里来?是人民给的!我们常说的
      民主民主,应是由民做主,而不是为民做主。
      
          ……
      
          每天晚上,他都要去湖边漫步,呼吸玉兰的香气,感受玉兰的魂魄。
      
          他知道,这种树在北方的气候里是长不大的,只有在这常年温润的南国,才能
      如此蓊蓊郁郁,蔚为大观,成为和木棉、榕树一样的代表树种。
      
          木棉有一种红红火火、轰轰烈烈的豪壮,像一位威猛刚强的勇士和战神,而白
      玉兰则有一种亭亭独立、超然物外的清丽,像一位行方志洁的高士和智者。多情不
      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纵然花朵凋谢了,树叶和树干也照样散发着馥郁的香
      气———因为那是她的骨气。
      
          忽然又想起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2000年的一天,他和几个老干部在一起吃饭,突然停下筷子,盯着大家,问:
      “你们说说,年轻的时候,我们追随共产党究竟是为什么?”见大家面面相觑,他
      又自言自语地说:“还不是为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富强的国家吗?”说着,满
      脸忧郁,目光焦灼。
      
          毋庸讳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他晚年最挂念和深思的问题。
      
          邓小平在1986年就屡屡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
      经济体制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只搞经济体制改革,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我们所
      有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政治体制改革明显滞后的现象。
      
          此时的任仲夷,虽然身体已全面衰退,但他的人生阅历却在日日增多,对一些
      浮华的东西,他早已不再看重了,而对一些真正的东西,他看得越来越清楚。他那
      颗衰竭的大脑,像一架沉重的机器,在吃力地运转着、思索着,从理论上、思想上
      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苦苦地寻找着落后的根源和光明的前途。他似乎听到了远处
      深厚的声音,他知道,那是天籁,那是民意,那是文明的大道,那是这个民族的明
      天……
      
          于是,他更加坚定了,对认准的事,不再迟疑。于是,他屡屡放言,发表自己
      的观点,惹得一些高层人士的忌讳……
      
          2000年8 月,他发表了《任仲夷纵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一文,文章除呼吁应
      重视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外,还对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及民主集中制
      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如对民主与集中、少数与多数、民主与法制、照搬与借鉴辩
      证关系的分析,无不别具新意,动人视听。
      
          中国共产党八十诞辰之际,任仲夷应某杂志之约,写了一篇文章,直截了当以
      《推进政治改革,加强民主建设》为题。文章再次强调“经济改革呼唤政治体制改
      革”,提出“加强民主建设首先是发扬党内民主”,并对当前政治改革的步骤提出
      了四条建议。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