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霍英东在南沙一带投资巨大,但不少人并未认识到开
      发南沙的重要价值,政府的扶持力度也很不够,更由于当地主要官员私心过重,使
      得霍英东的开发进程举步维艰,曾一度丧失信心。
      
          1999年初,苦闷的霍英东邀请任仲夷等人到南沙。任仲夷从侧面了解到真实情
      况后,沉思良久,给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写了一封信:“……南沙不仅是番
      禺的南沙,也不仅是广州的南沙,南沙开发搞好了,很可能是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
      所以,我建议省里要全力支持……”在信中,他还建议李长春抽时间到南沙看一看。
      
          不久,李长春亲临南沙调研。接着,省委、省政府便作出了全力支持南沙开发
      的决定。很快,李长春又亲自出席了在此召开的一次大型项目洽谈会。
      
          从此之后,南沙的开发工作才全面启动,直至成为广东新世纪以来最大的亮点。
      
          任仲夷一生,对“官位”看得很淡。但有一次,他却主动申请“要官”了。
      
          除了酷爱阅读之外,他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他常说:“活动,活动,要活就
      得动。”家里没有专职保姆,他便经常做些拖地之类的家务活。有一次,他拖完地,
      风趣地说:“人家打高尔夫,我就打‘低尔夫’!”说完,还把手中的拖把自豪地
      挥打了几下,作打高尔夫状。
      
          后来,他发现门球这项运动对场地要求不太高(沙地、草地都行),运动也不
      剧烈,很适合老年人,就又把门球运动比作“低尔夫”。他说:“高尔夫是很好的
      运动项目,但目前还算是贵族运动,很难普及。我看,应该大力推广门球这项适合
      老年人的运动。”
      
          他很想在这个项目的普及和推广上发挥一些作用,便主动向有关部门申请,说
      自己想当省门球协会的名誉会长。省体委负责同志得悉后,自然十分高兴,很快就
      向他颁发了任命证书。
      
          从此后,每逢有门球比赛,只要身体允许,他都是逢请必到,或不请自到,并
      非常乐意给优胜队颁奖。
      
          1998年9 月,他到省眼科医院看眼疾。来到电梯口时,早已挤满了人,都争着
      往里边挤。陪同的秘书担心他岁数大了,在人群中挤得时间太长会出问题,就很客
      气地对周围的人说:“大家能不能礼让一下,让老人先上?”他戴着鸭舌帽,穿着
      灰色的老年夹克衫,极像一个退休工人,谁会想到他是谁呢?再说大家正挤得起劲,
      谁也没有听进去。
      
          没有办法,秘书要给院方打电话,请求帮助。他赶紧摆摆手,严正地说:“不,
      不要!千万不要!”原来,前一段时间,他住院治疗,一位中央领导路过广州,专
      门去看他,保卫部门把电梯控制了,不让外人使用,曾惹起怨言。为此事,他常常
      心有愧疚呢。
      
          秘书说:“那怎么办啊?”
      
          任仲夷挥一挥手杖,乐呵呵地说:“自己的事自己干,爬楼!”
      
          秘书听了一愣,赶紧劝道:“不是三五层,是十七层啊。”
      
          任仲夷态度更坚决了:“十七层怎么啦,就当来一次体育锻炼。”说着,挤出
      人群,向步行楼梯走去。
      
          就这样,84岁的他,借助拐杖,用了半个小时,一步步地爬上了17层高楼。
      
          常常地,他感觉自己还年轻,就像在北平搞地下工作时,从这个学校潜入那个
      学校;就像在冀南打日本时,从这个战壕翻向那个战壕;就像在黑龙江调研时,从
      这座城市奔向那座城市;就像在辽宁开会时,从这个会场赶到那个会场;抑或就像
      前几年在任时,从深圳到珠海,从中山到潮汕,风风火火,从没感到累过……
      
          民谚常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但那是过去嘛,现在人们的生
      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条件好了,人们都要健康长寿哩。
      
          是的,他的身体老了,但他的思维之树就像这南国里的植物,常年青灵灵的,
      树绿花红,芳香弥漫,活力四射。他的经验和智慧,又像是盐场结晶池里经过长期
      晾晒之后的黏稠的海水,在阳光下窸窸窣窣地凝结成了白花花的盐粒……
      
          他越来越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他需要表达一些什么,坚持一些什么,才能对得
      起这个国家,对得起这个民族。
      
          这种感觉,这种声音,在他的梦里,在他的潜意识里,在他的生命深处,一直
      在呐喊……
      
          本来,作为一个退出政治舞台的耄耋老人,他已经不会作为正式代表参加全国
      党代会了。但他却屡屡破例,并且创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几乎难以超越的
      纪录。
      
          “十三大”召开(1987年)之前,他早已经卸任了。按照惯例,组织上并没有
      把他列入“十三大”代表候选人名单。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按程序选举时,却出现了意外。
      
          不知谁提议,广东的代表里不能没有任仲夷。于是几十人、几百人纷纷响应,
      联名写信推荐。
      
          他就这样进入了候选人名单。正式选举时,更是全票当选。
      
          不仅如此,以后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他都是以高票当选
      正式代表,直到去世。
      
          建国之后的历届党代会,除了“九大”之外,他全部参加了。“九大”召开时
      他还被关在“牛棚”里。在此之前,他所有的“罪名”都查无证据,唯有反对林彪
      “顶峰论”的一条“罪状”有铁证。原来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他曾说过:“如果说
      毛泽东思想是项峰,难道就不发展了?”“九大”的缺席,恰恰证明了他政治思想
      上的清醒和坚定。
      
          有据可查,任仲夷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参加党代会届数最多的正式代表,也是
      年岁最大的正式代表!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