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这就意味着,建筑的质量十分可疑。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谈到学校倒塌的建
      筑时,话只有一句:“天总是要睁眼睛的!”
      
          都江堰聚源中学的操场上,摆放了几十具学生的遗体,用临时找来的旧床单遮
      盖着,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温家宝总理走过来,哽咽着说:“我给这些遇难的孩子们三鞠躬。”
      
          操场上一片号啕。
      
          汶川大地震,所有的人间至痛至惨,全在学校的废墟上出现了。
      
          张建波在原来是教室的废墟上,进行搜救现场作业。
      
          在中国国际救援队中,搜救和搜索,是常用的两个词。
      
          两个词乍看一样,但其中的不同,要与救援队相熟才能体会:搜救,是发现了
      生命迹象,救援队直指目标,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救活这个埋在废墟里的人;而
      搜索,则有些大海中捞针的意思。
      
          中国一般的教室,都是前后两块黑板。前面的黑板供老师板书,后面的是评比
      或出版班级黑板报之类的内容。特殊时期,上面会写出励志的口号。
      
          张建波站在教室中间,偶然回头一看———
      
          他的心一下子疼了起来———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着:距离高考还有28天。
      
          后来,张建波自己说,我也是上过学的人啊,这么熟悉的氛围……
      
          这个写着鼓励高考学子话语的黑板,在四川省都江堰聚源中学。这个中学的教
      学楼,随着波及到大半个亚洲的大地颤动和一阵烟雾,不存在了。
      
          在救援队到达之后,聚源中学由武警战士用身体进行分割,分成了两条路,一
      条向南,一条向西。
      
          所有的家长都被阻挡在外面。
      
          聚源镇卫生院院长汪能,那天只做一件事:用手电筒照从废墟里扒出来的学生
      瞳孔,判断生死。
      
          对光已没有反应的,向南,停尸场。
      
          对光有反应的,向西,“救护车,快!”
      
          在聚源中学这样的“生死之门”前,不到一天,汪能的嗓子就失声了。
      
          救援队把搜救犬放到废墟上,搜索生命迹象。
      
          搜救犬傻了,一直在废墟上打转转儿———死人太多了,人和人之间的密度又
      太高,狗也分不出哪个是死,哪个是活。
      
          搜救队会首先采用敲击等方法,贴着预制板的洞洞喊:“有人吗?”预制板的
      洞洞,对声音起着扩音器一样的作用。
      
          如果没有声音,搜救队员会将现场分成若干区域,清出闲杂人等,将搜救犬拉
      上废墟。搜救犬会依照它嗅到的信息,依照有无幸存者和幸存者人体信息强弱,分
      别表现为无反应、爪子刨地、低声吠叫、狂吠等几种反应。如果搜救犬狂吠起来,
      或者低声吠叫几声,所有的搜救队员,无论多累,就会突然一下兴奋起来。
      
          如果搜救犬的反应若有若无,生命探测仪就会登场发挥作用,仪器上意味着不
      明物体的白色方块,可能是搜救人员的最大福音。
      
          在地震后,救护车的声音,就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意味着—
      ——生命。
      
          5 月13日早晨近9 点,聚源中学女生高银获救,被抬入了“生之门”。
      
          高银的妈妈喜出望外,冲出几千名等待着的家长人群,一路大哭着,追上了女
      儿的救护车。
      
          “这个女娃儿被抬过来的时候,我一看她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神亮亮的,紧咬
      着下嘴唇,”汪能说,“活着!肯定活着!不用查!那一刻我真是太高兴了。
      
          但,自从高银获救后,再也没有人活着出来。
      
          一具具没有发育完成的少年躯体,被送入了前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
      
          有1800余名师生的都江堰聚源中学顷刻颠覆,一座4 层楼的教学楼被震垮,大
      约有900 余名师生遇难。
      
          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绵竹市7 所学校倒塌,其中包括富新二小、东汽中学、东汽
      技校、九龙中学、汉旺武都学校等,另外还有欢欢、汉旺2 个幼儿园,共造成1700
      人被埋。
      
          而这些只是这次地震引发校舍倒塌情况的一个缩影,惨遭厄运的还有北川县北
      川中学、曲山小学;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高新区双碑小学、游仙区魏城中学;
      汶川县映秀小学、漩口中学、漩口幼儿园;德阳市实古镇中心小学、蓥华镇中心小
      学、八角镇中心小学、洛水镇洛水中学;崇州市怀远镇中学……
      
          然而,包括聚源中学在内,许多地震中垮塌的学校建筑物旁边,都总有部分建
      筑物挺立未倒。
      
          在聚源中学所在的聚源镇,除了这所校舍以外,民房因地震而垮塌的并不多见。
      
          北川中学,除了学校的两栋教学楼垮塌外,校内的两栋分别建成于上世纪60年
      代和70年代的楼,甚至早已被叫成危房,都没有倒。
      
          连北川中学门口农民的自建房,都没有像学校中的教学楼一样,塌得那样惨。
      建筑专家说,是结构或构件在破坏前无明显变形或其他预兆的脆性破坏。
      
          这就意味着,建筑的质量十分可疑。
      
          聚源中学两边破旧的民房虽然因地震而出现裂纹、瓦片脱落等情况,却没有一
      处民房像聚源中学校舍那样粉碎性地坍塌。
      
          向峨乡中学是都江堰市另一个受损严重的学校,全校400 多名师生,有300 多
      名被掩埋在废墟下遇难。而与该学校相邻的一栋6 层高民宅的四面墙壁,因为地震
      而出现巨大的裂纹,整栋建筑也已经扭曲变形了,但这栋建筑一直没有坍塌,楼内
      的居民也都得以全身而退。
      
          此外,什邡市蓥华中学和聚源中学、向峨中学一样,在周围民房都没有彻底垮
      塌的情况下而呈粉碎性的坍塌;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坍塌后,其旁边的几幢多层
      住宅楼以及一座体育馆在地震后依然大体完好。
      
          据说,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谈到学校倒塌的建筑时,话只有一句:“天总是
      要睁眼睛的!”
      
          也有说法,说刘亚春在遇到前任校长慰问时,昂然而过,不予理睬。遇到教学
      楼的建筑商时,也只是说:“你建的楼房……”
      
          再也不能说下去了。
      
          他的上千名师生,都死在那栋并没有经过他手建设的楼中。
      
          其中包括他的儿子,北川中学高一(2 )班成绩出色的学生刘林青。
      
          就在5 月12日中午,刘林青高兴地把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的奖状拿回家,小心
      地放到茶几上,又把吃饭的碗筷洗干净……
      
          临走前,向刘亚春打招呼:“爸爸,我走了!”
      
          直到救援结束,刘亚春都没有在废墟中找到孩子的遗体。
      
          作为父母,孩子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珍宝。
      
          如果遇到二选一的生存机会,99% 的父母会挺身而出:把我的生命拿去吧,让
      我的孩子活下去。
      
          没有父母可以想象,在几秒钟的时间中,在学校,自己认为最安全的地方,用
      如此悲惨的方式,失去自己的孩子。
      
          哪怕是天灾。作为一个学校,哪怕震后它歪歪倒倒,但是,家长们对它的建筑
      要求是:总要有让孩子们跑的时间吧?
      
          可偏偏连让孩子们跑的时间都没有!
      
          有的学生与身旁的同学惊恐地抱在一起,有的两两相抱,有的三个成团,清理
      尸体时,已无法将他们分开,只好把几个孩子合装在一个尸袋里。
      
          北川中学的旧教学楼里,每当吊车吊起一根大梁,就会看到一排整体的小尸体。
      一处楼板上有一个拳头大的洞,透过它可以看到一堆学生的脑袋,那是孩子们临死
      前唯一的空气来源。
      
          上千个生命,在北川中学不到两百平方米的地方终止了延续。学生们有的身体
      被砸弯曲变形,有的没有脑袋或脑袋被砸扁,有的已经没有手脚……
      
          一根水泥横梁下,一个身着蓝色衣服的女孩子,上半身向下倒挂着,两只手和
      她的黑发一起无力地垂向地面。她身边不到一米的地方,是一个被掩埋的男孩的身
      体,只露出臀部、一只脚、一条腿。
      
          废墟上,到处散落着沾满泥土的课本、字典和作业本,有《中国历史》,有《
      英汉词典》,每本书上面,都有稚嫩的笔迹。
      
          不远处,“母校留念”学习栏下,躺着数十具已不再有生命特征的年轻中学生
      们的躯体,学生们身上,有的覆着破旧的棉被,有的覆着一张旧纸箱,有的什么也
      没有。
      
          揭开一层楼板,一群死去的学生;再揭开一块楼板,又是一群,救援队员几乎
      要疯了!
      
          “妈妈,全是戴着红领巾的小孩儿啊,我受不了了!”一位武警战士从映秀镇
      打电话给母亲,寂静的夜里,小伙子毫不顾忌地哭泣。
      
          都江堰市新建小学。
      
          救援者从废墟里发现了一具身穿红T 恤的孩子遗体。
      
          “我的孩子啊……”这位孩子的母亲仰天号哭,全身瘫软,被两个救援人员搀
      扶着出了现场。
      
          孩子的父亲赵建中看起来还算冷静,此前,他不眠不休,已经在这片废墟上搜
      寻近两天时间。
      
          赵建中一点表情都没有,也没有眼泪。他把孩子抱出来,蹲下身去,用手帕擦
      去儿子脸上的灰尘,拿出手机,拍下了他留在人世间的最后样子。
      
          然后,赵建中和周围的人一起,平静地将孩子裹入一块军用毯里,系上。
      
          所有人都静静地望着他。
      
          眼看走到运尸车前,还有两米,突然间,这个此前一直很镇静的父亲,仰天长
      哭,“啊!”
      
          绵竹汉旺东汽中学。
      
          认出孩子遗体的母亲们几乎都是一样的反应。
      
          看到孩子,晕过去。
      
          醒过来,再去看孩子,再晕过去。
      
          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很少孤儿。
      
          因为,北川县城里的孩子,从3 岁到18岁,伤亡过半。
      
          孩子们都死去了。
      
          一连串倒塌学校的名单引发了人们对这些学校可能存在设计和建筑问题的质疑。
      
          废墟上挂起了白布黑字的横幅,写道“天灾不可违,人祸最可恨”。在灾区,
      发生了遇难学生家长围攻校长和工作人员的事件。
      
          洛城二小教学楼倒塌的形状为“煎饼式”,一层压一层,没有留下仍在起支撑
      作用的框架;教学楼与邻近的办公楼为同一时期的建筑,教学楼全部倒塌,办公楼
      虽有损毁但并未倒塌;教学楼墙体的砖与砖之间的灰浆非常少,而且起重要支撑作
      用的圈梁中的“钢筋”非常细且用量很少。
      
          在都江堰市聚源中学校舍坍塌的地方,坍塌下来的建筑废墟上,砖与砖之间,
      仅有薄薄一层涂抹严重不匀的水泥凝固物,有人用力掰了一下,竟将两块由水泥凝
      固在一起的红砖分开,已经凝固的水泥簌簌落下。断裂的预制板中,还居然有木头
      块!
      
          在向峨乡中学校舍废墟中,从承重柱里冒出的几根细细钢筋,像钢丝一样,风
      一吹就四处飘摇。
      
          都江堰市新建小学,裸露在预制板外面的“钢筋”,用脚轻轻一碰,细细的铁
      丝就绕了一个弯,很多预制板都是齐刷刷从中间断裂的,断口整齐划一。
      
          一位遇难学生家长是专门给建筑商拉钢材的,对建筑比较了解。他踏进教学楼
      废墟,随手捡起一块砖,几下就从残墙上敲下一块砖来,根本就看不到有水泥粘着。
      承重梁摔破了,里面竟然只有4 根比小手指还细的钢筋。家长说:“像这种承重梁,
      规定用25毫米的螺纹钢筋,但这里只用了8 毫米的圆钢。”
      
          依照《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中学教学楼不得超过5 层,而且屋顶必须
      使用钢筋水泥浇注,不许使用预制板。但从震区传来的消息,这次地震倒塌学校的
      现场发现许多5 层以上的建筑,而且多是预制板屋顶。
      
          作为一国总理,不适合在没有权威机构明确调查结论之前表达自己的意见。但
      是,温家宝却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孩子们的同情和关怀。
      
          5 月13日上午,温家宝到了都江堰市的新建小学。
      
          新建小学位于都江堰市繁华地带的建设路中段,是一所公立学校。
      
          校园由两排平房、一幢四层教学楼和一个小小的篮球场组成。一年级和学前班
      的孩子在平房上课,二到六年级则集中在教学楼。四层的教学楼每层有三个班,全
      校共687 名学生。
      
          地震那天,在校学生有680 人,除了在平房上课的一年级学生,以及高年级的
      两个班在教室外面上体育课和练习跳舞外,在楼内的学生随楼垮塌而被埋。
      
          雨还在下着。有人找来一件警察的雨衣给总理披上。
      
          听说救援人员正在解救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总理坚持爬上废墟。
      
          这里一共发现了六七个小学生,他们挤在教室门后,肢体都缠绕在一起。可以
      想象,当地震发生时,孩子们跑到了门口,但是门已经打不开了。紧接着教学楼就
      塌了。
      
          这里有两个孩子还活着。
      
          施救坑里,上面的一个孩子仰面躺着,两只手在搓动。总理蹲下,专注地看着
      她,眼神充满爱怜。
      
          孩子呻吟着:“喝水!”
      
          救援人员给她拿来了生理盐水。一个医生喊:“先漱漱口!”
      
          孩子歪着头,“噗”的一声把水吐出来,温家宝的脸上有了笑容。
      
          这个孩子叫王佳琪。
      
          温家宝一直惦记着这个孩子。再去灾区时,特地去医院看望了她们。
      
          此时的王佳琪因为做头部手术,长发被剃光了。她的鼻梁骨骨折,门牙也因受
      伤而脱落。
      
          总理去了,一看她就说:“是新剃的头吧?”
      
          “我有一张照片,就是我蹲在那个地方看抢救你。你很坚强,你遭了一次大难。”
      
          小姑娘稚声稚气地说:“不是吧,应该是两次吧?”
      
          大家都愣了。
      
          小女孩儿接着说:“去年我就摔了一跤,把头摔破了。”
      
          温家宝笑了,俯下身去,拿起王佳琪的小手:“来,摸摸爷爷的脸。”
      
          这是温家宝到灾区后少见的笑容。另一次大笑是在一位百岁老人面前。那位老
      人开始把温家宝认成是自己的孙子。
      
          后来,老人认出了总理,一本正经地嘱咐他:“你要好好工作。”
      
          温家宝回答:“我会好好工作的。”
      
          所有的人都哄堂大笑。
      
          覆巢之下,亦有完卵。
      
          史少先刚刚调到北川刘汉希望小学时,就听老师们议论过:教学楼的质量还不
      错,修建时,用了很粗的钢筋。
      
          史少先和老师们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学校会与一场巨大灾难相联系,更是做
      梦也不曾料到,远在川北大山中的小学校,有朝一日会因一栋结实的教学楼而广为
      人知。
      
          震波过去,因为要防止山体滑坡和可能到来的洪水,老师们把孩子们转移到半
      山腰的平缓处。然后在震后的极度混乱中,为孩子们找来了几十床棉被、一点点饼
      干和几瓶水,然后用竹子和编织袋,为孩子们搭起了简易的棚子。
      
          那天晚上,孩子们俩人一组,背靠着背,腿上搭着棉被,在山腰上坐了一夜。
      
          史少先很害怕,从来没遇到过的灾难,人没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完全镇定。
      
          但他一定要在外表上表现出镇定。他是副校长,是老师,是个男人。
      
          第二天,老师们发现,救援力量不可能迅速到来。他们为每个孩子发了一片饼
      干和一口水,然后拉着大的12岁、小的5 岁一共71个娃娃,往山外走———之前,
      部分家长已将毫发无伤的400 多个孩子各领回自己家。
      
          孩子们饿,前头的孩子在吃饼干时,排在队列后面的学生吞口水的声音都能听
      得见,但他们在大灾难前却异常懂事。老师也用好吃的鼓励学生:“加油啊,有好
      多糖等着你们,冰激凌,还有面包,可乐!”
      
          路过自己家的地方,史少先停下望了一下。家,连带整个村子,还有勤劳一生
      的父母,都没有了。垮塌的山,把家埋得一点点痕迹都没有,完全看不出有人居住
      过。
      
          山上有滚石,还有泥石流,大雨,泥泞,余震,7 个小时后,在史少先和老师
      带着孩子们,冒着大雨,翻过了三座大山,滚满了泥巴,连滚带爬,到达了北川县
      外的指挥部。
      
          史少先说,大难临头,连孩子们都明白。5 岁的孩子,挨饿,走路,鞋子都掉
      了,也跟着走,不闹脾气。
      
          几天之后,光着脚板走过来的孩子,脚还是红肿的。
      
          北川刘汉希望小学建于1999年。
      
          这个农村小学原来是危房。出身教师之家、又当过教师的刘汉,听北川的一位
      副县长谈起了这个大山里的学校,他决定捐赠一所小学,给翻山越岭来上学的娃娃,
      学校的名字就以他本人命名。
      
          刘汉一直主张教育扶贫。他说,在山区扶贫,给钱并不能解决更根本的问题,
      一个山村小孩子的成材,不但可以改变家境,而且可能带动整个山村。
      
          于是,这个早期靠建材和贸易起家,后来在期货市场风生水起的商人,在自己
      创办的汉龙集团刚刚起步时,就开始捐资助学,近年来更是手笔巨大,去年一捐就
      是一亿五千多万的现金。
      
          起初,低调的汉龙集团只是悄悄捐钱。后来他们发现,只捐钱并不能保证建成
      学校的建筑质量。这时,汉龙集团也成长为业务涉及到房地产的大公司,具备了通
      晓建筑业的专业人才。因此,既不是承建商,也不是业主的汉龙集团,直接将款项
      捐至当地相关部门,但全程参与了希望小学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
      
          现任汉龙集团董事长孙晓东说,他们会亲自过问每一所希望小学的建设。
      
          他们问建筑商,这是一个60万的工程,你打算赚多少?
      
          建筑商回答:要赚10% ,6 万。
      
          刘汉和孙晓东会告诉建筑商,我另给你6 万元,条件是你要把60万全部都放到
      学校建设中去。
      
          建筑设计院一听是为希望小学盖房子,免费提供设计。汉龙集团会严格地按设
      计推荐行事,他们一直是按照甲方供应建材的方式,材料质量的关口掌握在自己手
      里。
      
          刘汉说,即使是农村的希望小学,建筑结构也一定会用大厂的钢材。设计要求
      柱子有10根钢筋,一根也不许少,尽管那个柱子里的钢筋谁也看不见。水泥也相同,
      大厂产品成本高,一吨水泥多100 元;一吨钢材,名厂和小厂,差着好几百元,但
      是,大厂的东西质量可靠。
      
          孙晓东举例,好的砂子晶莹剔透,紧紧地抓在手里,一定会从手指缝中往下掉,
      这样的砂子含泥少。含泥多的砂子,其中的泥土必须洗去,否则要弃用。
      
          为了北川刘汉希望小学的建筑质量,负责工程监理的汉龙集团办公室主任句艳
      东,多次大着嗓门跟稍有懈怠的施工人员急眼。颇有经验的他要求施工方,按照设
      计,砂子、水泥和碎石的比例,水泥的标号必须用够,量也必须用足,否则混合起
      来,一剥就会掉———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
      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
      
          相关的质量标准还有,建筑材料中,外表光滑的河道中的石头,坚决不可用,
      必须加工成碎石;扁石决不能用,因为它会迭在一起,影响建筑质量。
      
          句艳东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人为可控的质量。他还记得,在建这所小学时,
      公司领导对他说:建学校是千秋大业。
      
          在刘汉希望小学的建设中,当地政府的监管,也细致到位。当时负责的文教办
      主任,就曾用最原始的办法验收:拿斧头用力砍下去,看混凝土是否经得住这一下。
      
          10年前,加上税费的绵阳商品房,造价为每平方米500 多元,刘汉希望小学因
      为是公益事业,免去税费,造价为每平方米400 多元。
      
          5 月14日,疏散到绵阳的刘汉希望小学老师,给汉龙集团打通了电话。
      
          接到电话的公司领导一下子就哭了:头一天晚上,他们还议论说,灾害这样大,
      希望小学怕完了。
      
          他们见面,老师们第一句话就说,感谢你们,教学楼质量真的好,否则我们连
      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比极震区还严重的北川,震后的刘汉希望小学周边已成瓦砾。但教学楼的交接
      处裂了两条细细的裂缝,楼后的地面下沉,使得整栋楼稍有倾斜,偏离中心大概有
      两厘米的样子。
      
          这座在地震中没有倒,保全了483 名师生生命的学校,震后被网友称为“史上
      最牛希望小学”。
      
          之后汉龙集团又欣喜地得知,他们捐赠的北川县擂鼓中学汉龙教学大楼,同样
      在一片废墟中屹立不倒,连玻璃幕墙都没有倒下。
      
          他们在非重灾区捐赠的其他学校,当然更是没有倒,但汉龙集团说,别的不具
      代表性,因为,那些学校周围的房子也倒得不多。
      
          消息传出,刘汉接到朋友的电话:你怎么在北川建成那么结实的楼?是不是10
      年前就知道要地震?
      
          刘汉说,我们只是按图施工,老老实实地盖了这个学校。做人做事要凭良心,
      要干就好好干。
      
          对比地震中有其他学校垮塌的事实,刘汉说,塌了的学校不见得是豆腐渣工程。
      是否建在断裂带上,地壳是否有升降,都会对房子有说不清的影响,但是,在地震
      中不倒的学校肯定不是豆腐渣。
      
          还有一个“史上最牛”在震后出台。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是一所镇上的初中,教学质量在全县十几年领先。
      
          它的现任校长叶志平,自上任后,关于学校安全抓了两件大事:修危楼,搞紧
      急疏散演习。
      
          一栋刚建成就变成危楼的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
      多万元。
      
          搞全校紧急疏散演习,每学期至少一次,已经坚持了4 年。
      
          为安全的努力收获了结果。地震那天,整整被加固了三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
      全校2200多名学生,冲到操场上,用时1 分36秒。
      
          桑枣中学学校周围墙倒房塌,学校八栋楼部分倒塌,已成危房,但是全校师生
      无一伤亡。
      
          这位富于远见的校长,一见诸报道,立即被千百万网友封为“史上最牛校长”。
      他的手机几乎被打爆,大部分是家长,拼命要把孩子送到他的学校里,因为,这个
      学校让人放心。
      
          一位新闻圈内人,拿到了桑枣中学的《安全规章》2008版,它修订于3 月,全
      长4 万多字。
      
          本来想随便看看,看着看着,这位记者正色,然后泣下,最后,捂着脸放声号
      啕。
      
          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桑枣中学关于安全的规定,细致得完全出人意料。
      
          它甚至规定了哪位老师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站在哪个楼梯口来维护秩序,它甚至
      规定了卫生室的大夫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到篮球场的乒乓球案子旁等候为伤病
      员治疗!
      
          如果每个校长都有这样的责任心,汶川大地震,哪里能死去那么多孩子啊?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