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也是我们创造和思维的基础,它落后了吗?在汉字发
      展、演变几千年的今天,我们还在为是拯救它还是继承它而讨论,这到底是为什么?
      
          2005年6 月,中国重点文科大学———复旦大学举行了汉语言文字大赛,主要
      考查汉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的结构、多音字的读音、成语解释等,比如“呱
      呱坠地”不能读作“guaguazhuidi”,“炙手可热”并不是东西太烫手的意思。
      
          作为复旦一年一度的例行比赛,每个学院、系都组队参加。考虑到刚刚参加过
      高考的学生在汉语基础知识上比较扎实,许多学院都是以一年级学生为主组队——
      —因为他们能够考入文科名校,相信语文高考成绩不会太差。令人没有想到的是,
      比赛越到后来,中国学生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漏洞就越多,而在需要表演的部分,
      又不如留学生放得开,最终由俄罗斯、韩国和新加坡等国留学生组成的留学生队,
      夺得了本次比赛的第一名。
      
          在历次复旦汉语言文字大赛上,留学生队常常是倒数第一二名,这次却跃居第
      一名,让大多数评委大跌眼镜。消息传出,许多大报争相报道,中国学生的母语水
      平低下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
      
          “扬州一位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老师对媒体说,他大学三年级的儿子,文
      字水平差得让他这位父亲蒙羞:一则百余字的申请书,竟有28个错别字。”
      
          “一个单位新来的大学生,写一篇短短300 多字的上半年报告,里边的错别字
      竟多达50多个。”
      
          “广东高考考生在作文中得到50分的不足7%,在古文翻译题中有1 万多人得零
      分,许多考生在作文中将‘林则徐’误作‘林侧徐’或‘林则楚’,在一道采用比
      喻手法仿写句子的试题中,有25% ,也就是10万多考生得零分。”
      
          “在一个有600 多人参加的国内高级翻译大赛中,许多考生的英译汉水平惨不
      忍睹,词不达意,错字连篇,最后一等奖空缺,可是获二等奖的考生还是让评委会
      感到欣喜:他的英译汉作品,文字流畅,语汇丰富。但到颁奖时方知:他是位土生
      土长的新加坡人。”
      
          “上海举行的翻译资格考试中,汉译英题目里有一道题要求将‘富贵不能淫’
      译成英文,有人将这句话译成了Berich,butnotsexy———富贵但不能性感。”试
      题中还有一个题目是要求将“人之初,性本善”翻译成英文。“人之初,性本善”
      是孟子“性善说”中的观点,在中国应是妇孺皆知。在考生的答案中,有人在试卷
      上赫然写着Sincethebeginningofhumanbeings,sexisalwaysgood ———人之初,
      性爱本善。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此同时,“汉语热”在世界各国迅速升温。根据2007年
      12月11日开幕的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上统计的数据,除了各国民间开办的中文学校
      (补习班),目前全球已有210 所孔子学院,分布在64个国家和地区,还有61个国
      家的200 多个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已开办的孔子学院教职工总数达1000多人,开
      设的汉语课程有1200多班次,学员4.6 万人。根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的规
      划,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 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难怪网上有人戏言:到那
      时候,让那些喜欢汉语的外国人都来中国生活,而我们那些拼命学洋文的子孙都去
      英国美国西班牙,把位置给人家让出来。
      
          这个让人笑不出来的戏言,加重了人们内心的沉重。一边是时代要求尽快提高
      全民素质,一边却是国人语文水平长期以来整体下降,并因此影响到孩子们对于其
      他学科的理解能力(有关数字显示,中学生语文课听课率约在三成以下,其中包括
      基本不听、偶尔听听、只听有兴趣的和断断续续地听等状况)。无论是对眼前还是
      未来,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小家,这其中牵动着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忧虑———怎一个
      愁字了得!教育部门为此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也想了不少的办法,不知道出台了多
      少次“教改方案”,更换过多少次教材,搞得老师学生叫苦连天,家长们怨声载道,
      却一直都没有能够止住“滑坡”。以至于有人悲观地认为:中国的语文教育已经
      “回天乏术”。
      
          可是同样在这个领域,有一群人信心百倍地行进在他们开创的语文教学改革的
      新路上,并且效果显著———他们坚持学生吃的“第一口奶”,必须从“识字”
      (而非识拼音)开始。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