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在你妈妈即将从你们学校返回来的时候,无意间听说你们系里有个老师是从咱
      们省调去的。四处一打听,嘿,巧了!她恰是我一位朋友的朋友。当时,我们那种
      兴奋劲儿,真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整整在电话里欢呼雀跃了好几分钟。在路途遥
      远人地生疏的地方,有这么一个师长在你的身边,我们既免去了许多牵挂,以后你
      有个大事小情也有了主心骨。
      
          据我朋友介绍,这位老师才学渊博,道德也非常高尚,是当今中国尚未被世俗
      污染的纯粹知识分子之一。果然如此,你妈妈临归来前打算到她家拜访拜访。因是
      第一次登门,又有要事相托,难免多少要带点儿“见面礼”。这位老师不但死活不
      收,还硬要宴请你妈妈。这还不算,据你在手机短信里说,中秋节那天,她又特意
      跑到学校给你送去了几块月饼。尽管月饼算不上什么贵重的礼物,但我们从你那几
      十个激动、兴奋的文字里也能看出来,它,驱逐了你远在他乡的孤独和寂寞,从而
      让你找到了一些家的感觉,使这个不圆的节日也圆了许多。
      
          于是,在“十一”长假期间,我们决定让你抽空到她家坐坐。转达一下我们对
      她的感激之情,也顺便代表我们“礼尚往来”一下。我在电话里跟你谈了足有一刻
      钟,你妈妈又前赴后继地接着唠了近半个小时,情的、理的、软的、硬的,该说的
      话、该用的招都使尽了。你最终回答我们的还是那句话:“爸爸妈妈请原谅我吧,
      这样的事我实在做不来!”
      
          孩子,这件事真的让我们无法原谅。你之所以“做不来”,除了性格腼腆不好
      意思外,主要是混淆了“礼尚往来”和“钱权交易”之间的界限。
      
          其实,回想起来这又不能怪你。从你上学那天起,你就不断地品尝着“行贿受
      贿、钱权交易”的苦果。你从孬的班级调到好的班级,你知道是咱们家牺牲了两条
      “红塔山”、两瓶“五粮液”的结果;你的座位从后排挪到前排,你知道是咱们家
      一件羊毛衫、两盒速溶咖啡的威力;你从书法大赛莫名其妙的落选到鬼使神差的入
      选,你知道是咱们家几张嘎嘎作响的“人民币”的功劳……实际上,在我们忍无可
      忍又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做这些龌龊之事之时,深怕给你的成长带来不好的
      影响,总是偷偷摸摸慎之又慎的。怎奈那些不送礼不办事的“为人师表”们,极其
      缺乏社会上那些贪官污吏的城府,太浅白直露,太喜形于色,太立竿见影。不仅我
      们头天晚上去了,次日你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有些人为了从学生那里索
      取更多的好处,甚至在课堂上虽不点名也很露骨地表扬某某某家长会做事。这就害
      得你常常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也使你对所有的老师没有了好印象。
      
          记得你高考前夕,老师们一致认为你的成绩在“普本”和“重本”之间。这时,
      和你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学生家长,都纷纷宴请老师,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给自己
      的孩子吃点儿“小灶”,使成绩再跃上一个台阶。当时,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不能没
      有这种想法。谁知尚未实施,你就严肃地下了最后通牒。警告说,一旦发现我们在
      老师那里搞了“小动作”,就立即罢考。并一再表示要凭自己的努力,给我们考出
      一个满意的结果来。吓得我们还哪敢轻举妄动?只好听天由命了。
      
          孩子,那次我们尊重了你的意见,是因为我们确实要搞的是“小动作”,你的
      话不光是有道理还看出了几分骨气。而这次我们之所以不采纳你的意见,是因为我
      们搞的是“大动作”,你的话实在站不住脚啊!
      
          “礼尚往来”一词,按《中华成语词典》里的解释非常简单,只有一句话,就
      是在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礼记·曲礼》上说得详细一些:“礼尚往来:往而不
      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实际上,上面这两段话,已经把爸爸妈妈的
      意思解释得明明白白了。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著名的礼仪之邦,自古不仅提倡“礼尚往来”,而且更
      崇尚“投桃报李”。所谓“投桃报李”,就是说,你今天吃了人家一个小小的李子,
      日后要用大大的桃子去报答。由于这种风尚已经在整个民族的意识里“定格”为一
      种美德,所以历史上人们就对“反其道而行之”者嗤之以鼻。一向对“往而不来”
      或“来而不往”的人,进行无情地嘲讽和鞭挞。不是说他们是“铁公鸡———一毛
      不拔”,就是说他们是“属犁碗子的———一面翻土”。一般这样的人,在社会上
      都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不成孤家寡人就幸哉了。
      
          其实,不止中国,就是整个世界都十分注重“礼尚往来”。在国际交往中,只
      要你认真看新闻,就不难发现,不论哪个国家,凡是领导人出访,一般都要给那个
      国家的首脑带去一些礼品。而临走时,也会收到那个国家首脑的一些“回谢”。所
      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礼尚往来,不仅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平、安详,也使人世
      间充满了温馨、浪漫。
      
          孩子,不要把这看作是“不屑一做”和“不该一做”的事情,你一定要把“钱
      权交易”和“礼尚往来”彻底区别开来。
      
          礼尚往来,既是民族的立身之道,也是一个人的生存之本呀!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