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以后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一周给家里发三条手机短信、传两封电子邮件、
      打一次长途电话,报报平安、谈谈学习、诉诉思念之情即可。”
      
          在你入学以来,清晨必发一条手机短信,中午必传一封电子邮件、晚上必打一
      个电话的情况下,我不得不给你作出了这样有些绝情的规定。
      
          孩子,不是爸爸不牵挂你,更不是爸爸心疼钱,实在是因为现代这些方便、快
      捷的通信工具,已经或者正在成为当今一些大学生,依赖父母的灵魂脐带、留恋父
      母的精神乳汁。
      
          近几年来,我听到不少大学生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一年跟家里联络多少多少
      次、花了多少多少钱,有的甚至和伙食费不相上下。遇到大事小情必让父母想办法、
      拿意见、出主意不说,更有甚者连一日三餐吃什么都需要父母遥控,就差拉屎撒尿
      不请示汇报了。当然,说这些话时他们的面目表情是不一样的。有的神采飞扬沾沾
      自喜,有的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前者是炫耀自己的孩子,乖巧、听话、孝顺;后者
      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够自立起来。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前者的炫耀也是一种资本,如今确实有一些大学生,校徽
      一戴就趾高气扬得不行,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放在眼里了。某地有个大学生,一
      年到头除了需要钱时跟父母打个招呼外,其他时间一概音信皆无。其借口就是一个
      字:“忙”。可这个“忙”得不可开交的学子,却三天五日给高中的一个女同学写
      来厚厚的一沓情书。这个女同学恰巧和他的父母同住一个院儿,共用一个收发室。
      每当他父母看见儿子熟悉的笔迹时,心就刀绞般地痛苦。
      
          而后者的担心也不是故弄玄虚空穴来风。一个人在灵魂和精神上过分依赖、留
      恋父母,就像没断脐带的胎儿、没断乳汁的婴儿一样,是很难长大的。
      
          据报载,某大学一位新生,报到后几乎夜夜失眠,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体重就
      骤降了十几公斤,神志也变得恍惚起来。有一天深夜她实在坚持不住了,就来到同
      寝室的一位比较要好的同学床前,要求与之同床共枕。一开始那位同学很害怕,还
      认为她是一位同性恋者呢!直到她哭诉了事情的原委,那位同学才同情地把她请进
      了被窝。原来,这个女孩从降生的那天起,就一直和母亲睡一张床,现在身边没有
      了母亲,就感觉天也塌了地也陷了,根本无法入睡。
      
          说完,她就进入了香甜的梦乡,害得那位同学却一夜无眠。
      
          无独有偶。也是报上的新闻。一位大学副教授,在新婚之夜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他妻子犄角旮旯地到处寻找,最后终于在婆母的床上发现了他。此时,他正搂着母
      亲的肩膀打着均匀的鼾呢!这位副教授的妻子很通情达理,历经一年多苦口婆心的
      劝导,他仍固执地和母亲同眠。末了,不得不向法院提出了离婚的诉讼。
      
          法庭经过调查,这位副教授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乱伦什么的,就是因为他
      父亲去世比较早,母子俩始终在一张床上相依为命,导致他而立之年仍无法离开母
      亲的怀抱。
      
          离婚前,法庭给这位副教授最后一次机会。问他以后是跟母亲一起睡?还是跟
      妻子一起睡?你若是选择了后者,我们可以让你破镜重圆。而这位副教授连想都没
      想,就毅然地选择了前者。
      
          当然,依恋母亲到这种程度的少之又少,反之也不会作为新闻登载在报纸上了。
      尤其是你从小就独居,高中又住了三年集体宿舍,就更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了。
      
          可肉体不依赖,不等于精神和灵魂也不依赖。从你频繁打来的电话、写来的邮
      件、发来的短信,我已有了一种隐隐的不安。
      
          孩子,无论从法律还是从生理上来说,一个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成年人,
      就要学会做成年人的事情。生命的法则是很残酷的,动物界,不管你是强大的猛虎,
      还是弱小的老鼠,过了哺乳期仍不会捕食,谁也无法逃脱死亡的下场。人,又何尝
      不是如此呢!
      
          因为父母都不会陪伴子女一生。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