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可是,我们想到没有,当这块冰没有经过自己循序渐进、慢慢地解冻,而是被
      外在的大火催化时,结果会很可怕:很大一部分被大火瞬间“汽化”了,浪费掉了,
      于是出现水量不足。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早熟早烂。到人生应该进入“烧水”为
      “汽”的青年时代,已经能量损耗严重。我们不是常常追问、指责中国人为什么缺
      乏创造力,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吗?我们过早地“汽化”了,创造力枯竭了……
      当童年草草终结时,我们失去的,仅仅是创造力吗?要知道,人生不幸的种子,也
      从此埋下。
      
          我一位亲戚的小孙子才6 岁,可这孩子那天突然冒出惊人之语,让我们所有人
      都愣住了: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像奶奶一样早点退休就好了”。望着小家伙
      那一对亮亮的小眼睛,我心中一阵酸楚:小小年纪,活得真累啊!每天识字、背诗
      歌、学英语、学速算、写毛笔字、练小提琴,就像“赶场”一样穿梭于各种特长班。
      他那可爱的妈,真是标准的“严母”,只要任何一个班的成绩不好,便大打出手。
      如果幼儿园老师没有像小学那样教孩子学语文,数学,他妈马上就提意见,认为幼
      儿园不负责任。
      
          幼儿园呢,为了赚钱,为了打名气,也乐得迎合家长对孩子超前教育的要求。
      反正孩子们好糊弄,也不会反抗,想怎么扭曲就怎么扭曲!把家长们哄好了,钱就
      到手了。
      
          不久前,《参考消息》登载了一位英国教育家的口述:他以前总是听说中国的
      孩子都被宠成小皇帝,近些年却总是目睹中国孩子在世界上屡获数学,音乐大奖,
      及至几次访问中国后,他不禁感叹:中国孩子是最辛苦的一族!
      
          可不是吗,小皇帝倒是不缺吃不缺穿,就是没有童年!家长们说了:我们有什
      么办法?竞争那么激烈,如果我们给他一个童年,就要欠他一个成年!
      
          我也曾有过童年,我们那时能吃到一根三分钱的冰棍就会很高兴。但那时我们
      有更多的自由,我们可以在蓝天下玩泥巴,可以在秋虫唧唧的晚上去抓蛐蛐儿。我
      们不仅有兄弟姐妹,还有同一个院里的许多同龄朋友。当忙于工作的父母们顾不上
      我们时,我们在玩耍中得到多大的快乐!
      
          而我们的孩子呢?在无忧无虑的年龄,却只有数不清的作业,还有众多逼他们
      成才的长辈!只有书桌前那一方天地,每天十几个小时被禁锢在这里!
      
          在中国,最苦的就要算中学生了。因为他们处在“高考”这场大战的前沿。苦
      到什么程度?曾有一位归国华侨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国内读书,她朋友正上中学的
      女儿竟然劝她:“阿姨,你千万别把你的孩子带回来。我们过得太苦了,都没有过
      童年!”
      
          我时常想:若是十年寒窗,真苦出一辈子的幸福,也算是“修成正果”;我们
      从孩童时期就开始辛苦,最后苦出什么了呢?苦出了“高分”,却因为失去正常的
      童年而苦出心理障碍,甚至失去了获得幸福的能力,这值吗?这难道就是我们给他
      们的“成年”吗?
      
          不久前,在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副理
      事长林崇德提出:越是重点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2002年早春的一天,一个瘦高的人影出现在北京动物园的熊山,他把火碱和硫
      酸兑在一起的液体泼到熊舍中,一只黑熊逛了过来,这笨家伙太信任人类了,见有
      人把东西泼下来,就凑过去嗅了嗅,舔了舔吐了。一个月后,这个诡秘的人影又出
      现在熊山,这一次,他带了一杯硫酸,还兑了点水,他把这种液体直接泼到一只熊
      的身上,这只熊显然被烧疼了,在地上滚了几下,旁边又一只熊过来舔了几下……
      就这样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熊被烧伤了!5 只造力,也扭曲了他们的心灵。
      
          此事一出,社会哗然。当媒体报道这个泼熊的家伙竟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清
      华的学生时,人们更惊讶了。据说这个泼熊的刘海洋,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一个已经通过研究生考试的高材生,仅仅为了验证熊“笨不
      笨”,难道就做出这样一件既毁了黑熊又毁了自己前程的傻事?
      
          这事太让人费解啦!这厮既然能考入全国一流的学府深造,且已通过研究生考
      试,其智力水平至少不会低于常人哪。是什么支配着他干出这件连普通人都知道是
      不道德的、违法的“惊人之举”呢?
      
          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有的抨击媒体言必称“清华”误导受众;有的斥责天
      之骄子对动物毫无怜悯之心;有的痛心“一颗老鼠屎”坏了清华美誉;有的声讨教
      育的片面性;有的怀疑这名学生的精神是否健康……《北京青年报》当时发表一篇
      文章,题目是:谁应该对“黑熊事件”负责。
      
          谁?教育!当人们为“兽道”仗义执言之时,是否想过我们的孩子?是否想过
      他们的心灵,面临着怎样的挤压?
      
          2006年1 月11日,安徽省东至县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因不想参加期末考试,
      竟然纵火烧了学校的学生宿舍。在看守所里,他哭着交代了纵火的经过和动机:
      “同寝室的两位同学成绩比我好,我嫉妒他们;另外,学校的考试太频繁了,我不
      想参加期末考试。以为把宿舍烧掉。学校就不用考试了。”
      
          这几年,类似有悖常理的怪事,频频见于报端。我们已经麻木了,不惊讶了,
      可是我想问一句:我们是否反省过这些怪事的人文基础?是否反省过我们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认为:“那些天才的失败来自父母的极度催逼。”过度
      的催逼,扼杀了孩子们的自由思想。
      
          据调查,家长中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只有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
      子是“超常”儿童,最好是神童。
      
          都奔着神童去,可能吗?一位重点中学的学生家长在对我谈到他的教育经验时
      直言不讳地说:“我就是法西斯教育!”不少人的目的达到了:现在的孩子,个个
      都早慧,做父母的,做老师的,虚荣心算是满足了,可精神早熟的孩子们到哪里去
      寻找童年?到哪里去寻找精神的避难所?孩子们那稚嫩的心灵,失去一个自然生长
      的环境,能不变态吗?
      
          我们中国人,难道不是一代又一代人生活在分数的阴影中吗?我们让这分数给
      搞得团团转,可这分数,除了高考时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其实也未必),它还能带
      给我们什么?也许自尊心挺满足,但它使我们失去什么,我们想过吗?它让我们变
      得偏执、钻牛角尖,让我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你分高,我比你分还高;你们分数
      上去了,那好,解题的难度加大……分数就是这样诱使我们陷入这样一种毫无意义
      的循环,多少年乐此不疲!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反省我们的教育了。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写浙江大学材料
      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郑强的文章。据说他演讲时,浙江大学的礼堂
      里座无虚席,很多学生只能挤在过道里。
      
          为什么他的演讲这么招学生喜欢?他举例说:“我们系里有一个女同学,一天
      到晚没有笑脸,就是为了得到高分数、得到高额奖学金,我很痛心!我和她说,你
      这是在用青春换荣誉、争光环,你今后的心灵是要受创伤的!我希望她不要看重明
      年从第一名掉到第二名,后年从第二名掉到第三名。我这个老师当得怪吧?我不是
      要求她往上走,而是往下走,但我这是在救她!”
      
          他还说:“中国的教育有太多误区。考进浙大的学生,大多是高分考生;也许,
      分数越高,学生受到的伤害越大,三分之二已经‘精神残缺’。”
      
          他又说:“中国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被教着想当干部,要‘管’别人,要
      向老师‘揭发’同学上课没认真听讲。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是什么样?”
      
          他认为中国教育陷入一种误区:该玩的时候没有好好玩,该学的时候没有好好
      学,该干的时候没有好好干,该歇着的时候没有好好歇着。
      
          我有不少朋友、亲戚的孩子,我是从小看着他们长大的,眼看着他们就在“法
      西斯教育”中,逐渐变成了好学上进的好孩子。这类孩子大多很争气,考试分数都
      不错,基本上的是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成年后总有那么点
      不对劲儿,有的一直找不到对象,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缺乏,有的孩子非
      常没主见,事事要父母拿主意……老大不小了,还挺乖,依赖性很强,离了爹妈活
      不了,这对劲吗?
      
          现在,做父母的,无论是干个体的、还是大学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想让孩子
      循着这样一条成才之路走下去: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海外留学。你
      能找到一个不想上大学,不想留学的孩子吗?当我们为保护藏羚羊、保护生物种群
      的多样性而呼吁时,我们是否想到过,最需要保护的恰恰是我们人类自身的多样性?
      当我们过度地塑造我们的孩子的同时,我们是否想到过,最该保护的恰恰是他们自
      然天成的个性的多样性,爱好的多样性、理想的多样性、能力的多样性甚至习惯的
      多样性?如果满世界的人都成了爱因斯坦,成了比尔·盖茨,还不乱套了?
      
          2005年3 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作了一项调查,5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读博,
      83,6 %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在前15名。
      
          家长们也不想想,前15名?那是容易的事吗?曾经有一个重点中学,作了一次
      测试:让学校所有40岁以下的高中教师限时做一套所教学科的高考试题。结果,约
      10%的教师不及格,其中好几位只得到40多分(百分制)。瞧瞧,教这门知识的教
      师都是如此,我们却让孩子们只赢不输,可能吗?
      
          孩子们总是被一遍一遍地告知:不能上重点小学就不能上重点中学,不能上重
      点中学就不能上重点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成年人不断用这种压力让大多
      数孩子产生挫败感,让他们陷入恐慌与痛苦之中。
      
          一位叫然然的15岁的女中学生这样说:“我自认为,我是父母和老师眼里的乖
      孩子、优秀生,学习好,又听话。但没人知道我现在最讨厌的一件事就是上学,我
      常想把书扔进高压锅里,用小火煮上一天。拿出来以后再用锤子砸,然后浸入浓硫
      酸里彻底毁容,再送入火炉,烧成灰,才能解我心头之恨。
      
          “是读书剥夺了我的一切。我的自由,我的爱好全没有了,耳边聒噪的只有4
      个字‘读书、学习’。”
      
          孩子们对考试都恨到什么程度了?把书给煮了都不解恨,还要砸,要用浓硫酸
      彻底毁容!
      
          “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是我们自小就会的
      顺口溜。不仅三天两头地考,每次还要座次排名!家长们几乎都是通过“排名”来
      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几乎没有哪个家长对孩子在班上的名次满意,这就注定大多
      数孩子都是失败者。
      
          考试,就这样变成了不断让孩子感受挫折,经历心灵煎熬的过程,很多孩子因
      此变得越来越自卑,正是这种痛苦体验,让很多孩子产生厌学的念头,而且在他们
      的心灵上留下阴影,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就像一个宝塔,塔尖有几个?大多数还不就是塔身?当塔身意味着什么?意味
      着你的自尊心不停地受伤害!哪一次考试的座次排名不让塔身们心惊肉跳?
      
          2005年10月,江苏启东中学一位叫李远的高三男生,在下了晚自习之后,一个
      人悄悄地爬到实验楼顶,在满天的星光之下,纵身跳下……他的尸体在冰冷的水泥
      地上一直躺了五个多小时才被人发现。人们发现,他的心、肝、脾都震碎了,有的
      碎成了好多块。而他的家中,父母为他做的他最爱吃的红烧猪蹄还静静地搁在桌子
      上散发着肉香……
      
          一个父母眼中的乖儿子,邻居眼里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怎么就这么
      想不开?怎么就这么绝情?竟没向双亲道别,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让这个花季少年走上绝路的原因,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仅仅是他的月考分
      数太差,班级排名跌至后几位。他害怕了,于是悄悄修改了成绩单上的分数和名次。
      这一下可不得了喽,这点“劣迹”偏偏又让班主任发现,挨了批评。这不是罪上加
      罪吗?他更不敢回家了,悲剧就此酿成。
      
          我们为什么要把孩子们分成三六九等?为什么要用排座次来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孩子就是天才,也不能保证次次能考好分数啊?
      
          教育专家认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我们想过
      没有?成年后的很多不幸,其实都可以在童年找到原因,因为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
      的。
      
          部长先生,我知道考试的重要。教育能没考试吗?否则用什么来督促学生?用
      什么来评价教师?可是,如果这考试变成了全民的一种价值观,变成指挥一切的东
      西,这正常吗?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拔尖,可那“塔尖”是那么容易
      当的吗?
      
          宝塔尖儿永远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塔身”,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呀!可
      为什么很多家长都不明白这一点?当不了塔尖儿怎么办?家长们不仅自己痛苦,还
      要捎带上孩子,非要说:我那孩子是我们的一个失败。孩子们呢?也只能认为:我
      是我爸我妈的一个失败。
      
          像李远这样,仅仅因为考试成绩就自杀的事件已经出现好几起了。孩子们最后
      得出的结论就是否定自己——我笨,我不行。
      
          我们的教育,大家辛辛苦苦的,难道就是为了让大多数孩子最后否定自己?我
      们以损失。大多数“孩子的心灵健康为代价,究竟是为了什么?
      
          南京市鼓楼区教委曾对329 名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作过一项题为。我害怕……
      “的调查,您猜孩子们最害怕的是什么?依次是:考试、父母,坏人和老鼠。害怕
      考试,是因为它导致孩子们否定自己,在内心里折磨自己;害怕父母,则是因为只
      要分数达不到要求,回家就面临着”皮带炒肉丝“,会出现”男女混合双打“!
      
          所以有人说,应试教育不把人当人,而是当成了物,当成了家长和学校实现自
      己利益和愿望的装知识的器物!因而,我们的教育变得有“形”无“神”,有“器”
      无“灵”!这种教育得到的是数量,是学历,是无用知识的堆积;然而缺的却是作
      为人所特有的精神,灵性、神韵和气质!
      
          我们的教育是什么?是一条生产线,用统一的教材生产同一种产品,用同一种
      检验方式——考试来选拔,您瞧瞧,把个性不同、资质不同、性格各异的孩子们用
      同一方式扭曲之后,再用统一的标准筛选,结果昵?必然是大多数被淘汰!大多数
      受伤害。
      
          现在有多少孩子厌学?有人统计过,说是85%。绝大多数!他们全都朽木不可
      雕吗?我看未必!更可怕的是,很多孩子因此被划成了“另类”,从而使他们的自
      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伤害,于是破罐破摔,自暴自弃,从厌学到逃学,到辍学,过
      早流入社会。据统计,在违法犯罪的在校生中,差生占大多数,而且很多是职校,
      技校和中专的所谓“三校生”,打架、逃学、抽烟。“少女妈妈”多出自这里,多
      少孩子就这样混大了,学坏了……
      
          部长先生,我们现在都只有一根独苗苗儿,您可能想像不到,这种自我否定对
      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是多么大的伤害,谁没自尊心?
      
          我们的孩子都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啊!就为了成年人那些莫名其妙的念想:望
      子成龙啊,分数线哪,名校效应啊,职称啊……所有这些偏执的愿望,把他们原本
      鲜活的心灵给扭曲了,原本应该自然生长的本性的东西,都被压抑了,扼杀了,孩
      子的一生,都要为童年的这种“扭曲”付出沉重代价!
      
          我想不明白的第四个问题是:为什么高考越来越像一个赌场?这几乎是人生最
      残酷的一次赌博,一锤子买卖。考砸了。可能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要知道,就是技艺再高的人也有失手的时候啊!可能你苦读多年,成绩一直很
      好,就这一次“赌输”了,以前的一切努力就全白费了!
      
          我有个外甥,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是个标准的好孩子,几乎可以算是中国教
      育最典型的“精品”了,也是我们老曲家所有人的骄傲。他活得可真不轻松,不仅
      承载了我妹妹妹夫,也承载了我的老爹老娘对未来的希望。这孩子特给我们老曲家
      争气(顺便说一下,我老爹出身贫农,祖上就没有读书人),就是在北京海淀区这
      个“高考精品区”中,也是前100 名的学生,在人大附中这个所有北京中学生都向
      往的重点中学学了六年。巧的是,他恰恰在光绪皇帝一纸诏书,废除了科举制度整
      整100 年后的2005年参加高考。
      
          然而,最戏剧性的一幕是:所有人都认为他能考上清华大学。他一模、二模的
      成绩都很好,比往年的清华录取分数线要高上40多分,上清华,还不是手拿把掐呀!
      
          ——唉,这个清华梦啊!
      
          高考成绩下来了,他考了612 分,比清华录取线低了3 分!就是这一次考试,
      就是这3 分,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得知分数的那天晚上,他给从小把他带大的姥
      爷(我的老父亲)打电话,没说两句就泣不成声。我那80多岁的老父亲——这个在
      日本人监狱里被严刑拷打时,都没掉过眼泪的老八路,也哭得凄凄惨惨。我的妹夫
      说,那一天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全家都傻了,特别绝望,我那小外甥几乎不吃不喝
      地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
      
          这个让我们全家恨得咬牙切齿的家伙,偏偏就这么自信!自以为上清华有把握,
      所有的志愿报的都是清华!这下可好了,连学都没得上了!难道就变了无业青年不
      成?
      
          在这次高考中,他的几门成绩都是高分,按理说他不应该失误的。可这3 分差
      在哪儿呢?就差在作文这个没有特定标准、更具有随意性的考试上,不知哪位教师
      随意写下了一个数字(他凭什么写下这个数字,我们连追问的权利都没有),就给
      这孩子的一生带来改变,就给我们全家带来那么深切的痛苦。部长先生,这会儿,
      我真巴不得是您的什么亲戚——哪怕是您二姨的侄孙女都行,只要给我们一个机会,
      问问孩子的作文凭什么给这个分数!
      
          瞧瞧,这就是高考!
      
          寒窗苦读12年啊,这孩子从没有痛痛快快地玩过一天,一直就像一个机器人一
      样学习,连七情六欲都丧失了,每天十几个小时陷在各种题海中,就为这一次。到
      头来,竟成了无业青年?
      
          别人提醒我妹妹:复读吧。也是,再熬它一年吧,不过,这可不是他一个人熬,
      是妹妹全家都要跟着熬一年。我看着满头白发的老父亲,忧虑地想:要是这孩子明
      年作文再没考好……年近九旬的老父亲,受得了这刺激吗?
      
          就在我们全家为这一老一小分外担忧的时候,香港一所大学向我的小外甥发来
      了录取通知书。香港的许多大学就在这一年,揽走了北京不少未能考上第一志愿的
      高分考生!香港大学不仅没有为我的外甥没报第一志愿而放弃他,还给了他全额奖
      学金!
      
          我妹夫感慨地说:“我真是感到了香港大学的……仁义!”他想了半天,才找
      到这么个词儿来表达他的感慨!
      
          孩子到香港上学以后,我妹夫整理他用过的书,感叹道:“真是太多了,这些
      书对他的未来一点用处也没有!就是为了这一次的考试。而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就
      决定一个人的终身!在今天,教育没有考试肯定不行,可这一次考试,就能使很多
      人改变一生的命运,使他们12年的苦读付之东流。别说3 分了,就是1 分之差,也
      可能让孩子落到没学上的地步!这孩子上学这12年,每天接受教师的教诲就是:你
      们要学会解题,怎么适应考试。我们所有人都为高考活着,可真正经历这一切后,
      就觉得像一场梦,劳民伤财,毫无意义,就为这一次,搭上我们十几年最美好的时
      光。”
      
          其实,我们家不过是中国千千万万个高考家庭中的一个,且因为香港大学的意
      外录取终未酿成悲剧。然而,每年有多少孩子苦学多年之后,却为这一次考试失误
      而付出沉重代价?清华大学的一位老教师孙复初这样评价考试:“标准化考试是一
      杆‘假秤’,无法‘称’出学生真实的才能和能力,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不公正。”
      
          这杆假秤,折腾我们多少年了!就因为是“一锤子买卖”,所以不需要真才实
      学,只需要考试技巧!我们难道真相信在“学校”这个特殊工厂生产出的考试机器,
      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吗?都能自食其力、养家糊口吗?
      
          我困惑的第五个问题是:题山题海、死记硬背、统一教材加上严酷的考试。能
      培养出富于创造力的一代人吗?我们的教育方法科学吗?
      
          我在一篇报告文学中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它最形象地反映了我们的教育。这
      个颇为戏剧性的小故事,讲的是英美教育专家到北京交流时观摩的一堂“经典教学”
      课。
      
          这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讲课的是一位特级教师。
      
          文章这样写道:
      
          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老师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
      的声音。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
      平。
      
          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黑板上的字渐渐丰满起来,那字大小不一。
      有些字,老师大笔一挥画上一个圈,或一个框,或一个大三角,看起来错落有致,
      鳞次栉比,像一个框架图。
      
          整堂课,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也不必学生上去擦黑板。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
      写上去的就是重点,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
      踊跃,仍然不乏精彩。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最后老师说:“今天要讲的就讲完了,同学们回去做
      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
      
          铃声响了。
      
          下课。
      
          整堂课无懈可击,不仅老师讲得精彩,而且学生也个个出口不凡,奇怪的是却
      没有得到英美教育专家的喝彩。我们的同志不禁心中掠过一丝疑问:“或许他们也
      很惊叹?等到了会议室再听他们的意见吧!”
      
          到了会议室,想听到赞美之词的中方人员,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
      
          得到的回答却是:不理解。
      
          我们问:为什么不理解?
      
          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是一堂课吗?还是一场表演?对教育来说,表演得再漂亮、再娴熟,又有
      何意义?
      
          我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这样谈到教育:在具体教学上,我们有一大批把教材背
      得滚瓜烂熟,对重点了然于胸的老师和教授,几乎同一面孔,同一认识和同一方法。
      80年代我在成都水力发电学校求学时,有一位教《高电压》的老师。一本讲义就一
      字不变地用了十多二十年,另一位教《电力网》的老师,要求学生只能按教材的套
      路解题。否则两三道二十分的题就只能得零蛋,弄得补考的人特别多。
      
          他感叹:这些辛勤的园丁,把当年老园丁们那种不问青红皂白修剪花朵的做法
      承袭下来,原封不动,管你玫瑰还是牡丹,一刀下去,保管都剪成一个模样。
      
          教育已经变成什么?变成一种程序,教师们只要娴熟地表演这种程序就可以了,
      至于学生是否有必要接受这种教育、能将他们塑造成什么样儿,就不管了。
      
          由教育部、团中央和中国科普研究所,从1998年开始,历时3 年,涉及全国31
      个省(市、区)近1 ,2 万大中学校学生的一项大规模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青少年创新能力差。
      
          调查认为:青少年正在失去对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兴趣,青少年对脑科学的认
      知很肤浅,对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思考法”、“收敛思考法”等。表示“听说而已”
      或“完全不知道”的占到六七成;具有初步创造人格和创造力特征的青少年比率较
      低;参加过学科或小发明竞赛的只占三成;多数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且存在
      过于严谨、尊崇权威的倾向。随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观察、想像能力日渐削弱,
      而思维定势和对权威的服从却日益增强。
      
          这么多年了,教育改革也吵吵好多年了,但我们真正从培养创造力这一点上反
      省过我们的教育吗?教育,仅仅是传授知识吗?如果仅仅是用一种漂亮的表演、用
      一种固定的程序传授知识的话,中国无非多几个阿克顿罢了!
      
          对教育来说,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开发人的潜能,开掘人的创造能力。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为何缺乏创造性思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