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上说:“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
      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的表现。”
      
          在这里先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国王在田野里碰到一位年迈的农夫在插柳枝。
      国王问:“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种树干吗?”农夫说:“我们的前人种了树,而
      收获的是我们。我是为我们的后代种树。”国王听了很高兴,赏了他一枚钱币。农
      夫跪谢。国王问:“你为什么下跪?”农夫说:“没想到这树马上就‘结果>.”国
      王又赏了他一枚钱币。农夫又跪下说:“别的树一年才结一次果,而我的树却一下
      子结了两次’果>.”国王问:“你多大年纪了?”农夫说:“我12岁了。”国王说
      :“这怎么可能呢?”农夫说:“以前战争连年不断,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以至于我都没有把那些日子算作我生命的一部分。从国王您登基12年以来,百姓安
      居乐业,生活幸福,所以我才过了12年真正的生活,我就当自己才12岁。”国王听
      后心花怒放,又给了他一些钱币……最后,国王说:“我得走了,要不然我会把所
      有的财富都给你的。”这个农夫多会说话啊!
      
          下面是某位大夫和患者的一段对话。医生:“您得的是糖尿病肾病,现在已经
      发展成尿毒症,需要做透析。”患者非常恐惧:“我不想做,试试其他的办法行不?”
      医生:“尿毒症到了终末期,什么办法都不管用了,只能依靠透析维持生命。如果
      您还不赶紧透析的话,会出现少尿、无尿、电解质紊乱,体内毒素会越聚越多,可
      以引起心脏病、肺炎、出血等等好多并发症,最后活活憋死。您好好想想,想通了
      就赶紧做造瘘,瘘做完了不能马上用,还得等上个把月才能派上用场呢!有备无患,
      万一生命危险,拿起来就用,给自己预留出抢救的机会。”患者不堪这么冷、硬、
      直、白的科学论述,一下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没有任何铺垫和技巧的“告知”击
      垮了,躺在床上哭了一个多小时,心情和病情急剧恶化。医生的话有错吗?一点错
      都没有,句句道出了疾病的发展规律,处处为患者的疾病着想。但是,他忽略了得
      这个病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病人病人,而有的医生只见“病”不见
      “人”。有的医生一方面用现代化、高成本的现代技术治疗躯体疾病,另一方面又
      用不经意的语言制造心理、精神上的紧张和创伤。很多“医源性疾病”都是因为医
      生不解释或缺乏分寸感的解释而导致新的疾病,使病情加重。
      
          20多年前,笔者跟一位耄耋老人学了两年中医,后来因为没能从事这个职业,
      最终把学到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但老师有一句话始终让笔者铭记,那就是: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大夫,就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句话
      怎么理解?我想任何一个研习中医的人,都应该乃至必须在传统的文史哲以及逻辑、
      道德伦理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磨练自己综合———演绎的逻辑思维习惯,光大
      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精髓,使植根于国学中的方法体系更深更牢。
      中医尤其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因为医学不仅仅
      是医学,更是人文的医学和综合的科学。
      
          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了解什么样的人生了病,比了解一个人生了什么病更
      重要。”表明他在几千年以前,就认识到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而且从“什么样的
      人”这种语气看,似乎在他看来,社会性特点已经超过了生物性特征。由此看出,
      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无不特别重视医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现在很多医生在诊疗过
      程中,只重视患者的生物性特点,忽视患者的社会性因素。习惯性地把病人当作一
      台机器,就像对待机器故障一样去处理人躯体上发生的疾病,哪个部位、哪个零件
      有问题,就修一修,修不了的就割掉或是干脆换一个新的。在检查过程中,大量依
      靠仪器设备,机器代替了人的检查。有些医生在查房时连病人的身体都不接触。医
      疗活动太科学化而忽视人格,太技术化而缺乏人情,太市场化而缺乏人道。
      
          一位从国外回来的朋友感慨地说:她发现在国内看病,医生和患者很少交流。
      有一次,她去一家著名的医院看门诊,在10分钟里,对面的医生几乎没有正眼看过
      她一回,对于她的疑问也是“惜话如金”。也许医生对她的“小病”早已“见多识
      广”,治疗上也是“胸有成竹”,但不管怎么说,医生目光和语言交流的缺位,总
      让她觉得自己没有被足够地重视。拿着处方离开诊室,心里装的全是不踏实,药吃
      还是不吃直犯嘀咕。
      
          网上流行一个台湾网友的文章《我希望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医生》,他写道:
      “我希望遇到一个能够真正关心我,愿意真正了解我的人。他不只能医治我肉体上
      的病痛,也是我灵性的导师。我希望遇到一个不在乎我是谁的医生,不管我有没有
      钱,他都愿意帮助我。我希望能遇到一个知道如何才是真正的沟通的医生,他不会
      连看都不看我一下,随时跟我分享他的想法……”有人说如果确实存在这样的医生,
      那可能首先出现在教堂,而不是医院。但不管怎样,这样的文字代表了老百姓心目
      中理想的医生形象。
      
          “医学是造福人类的学问,医学绝不仅仅是技术,而是把人文关怀放在首位的
      学科。”在2005年12月21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的“医学人文学科平台建设会议”
      上,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教授的讲话赢得大家的掌声。而遗憾的是,100 多人的
      会场却没有坐满,而一个分子细胞学报告的会场却座无虚席。
      
          医学院校的人文教学其核心目标应当是增强医学生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
      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而一些医学院校偏重于知识的补充,而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
      的培养。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医患交流是一门艺术,是医生品德、修养、
      学识、技术、能力、经验等等的高度浓缩,21世纪的医生应该是细心的观察者、耐
      心的倾听者和敏锐的交谈者。医学人文素养值得医生好好修炼。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我们常常听到媒体发出这样的警告。“医学有
      风险,用药有差异”,却很少有人听说。事实上,很多医疗措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
      伴有不良反应,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它只能减少而无法消除。现在,对于高风
      险医疗措施的实施常令医生进退两难,如不去实施而病情恶化,那是医生没有积极
      果断地采取措施,延误了治疗;如积极采取措施后出现并发症,那是医生的治疗措
      施给病人带来了伤害,患者和家属肯定不干。
      
          药物基本都有多方面的作用,当我们利用其某一方面作用时,其他作用就成为
      副作用,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某些个体对某种药物具有的特异性反应,事先也是无
      法预知的。如果不给患者用药或使用某种第一线的常用药物,一方面医生感到没能
      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另一方面病人也有可能指责医生不作为;而使用药物后
      出现的副作用可能会给病人带来伤害,医生有承担责任的风险。而向每个病人讲解
      所用药物的副作用几乎是不现实的。
      
          人类走进21世纪,尽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很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
      楚,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不像报刊上经常看到的“突破了禁区”、“攻克了
      顽疾”。同一疾病的表现可有所不同,不同疾病的初期表现亦可相同,尤其是一些
      急性的复杂的病症很是扑朔迷离。医疗行为虽然有理论指导,有经验可依,但由于
      医学的极端复杂性,人类尚不能完全掌握对付各类疾病的办法,即便对于很多常见
      病,其发展和结果也有不可预测的一面,也有发生意外的可能,医疗实际上是一个
      探索的过程。对于一些不典型或比较复杂的疾病诊治,事后分析往往有或多或少的
      遗憾,但用“事后诸葛亮”的方法来评判探索过程中措施的对与错是有失公允的。
      
          极个别家属在付出自己经济能力难以承受的费用而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最终落
      得“人财两空”的时候,很容易心理失衡,从而迁怒于医院和当事医生,而忽视医
      学是一门高技术、高风险、充满未知数和变数的有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科学。医生
      是人,不是神,也会犯错。作为一名医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是很难做到的。国外
      医学界一致承认医疗确诊率仅为70% ,各种急症抢救成功率也只有70%>80% ,一些
      西方发达国家医生的误诊率在20%>30% 是准许的。一位医学老师这样说过:“没有
      出过错的医生,绝对不能成为好医生;经常出错的医生,也绝对不是好医生。”虽
      然失败不可避免,但作为医生应该恪尽职守、精益求精,尽量减少失败。如果医务
      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周密的考虑,充分估计病情发展的趋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时和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那么有些纠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为不讲理的
      患者和家属毕竟是极少数。
      
          近年来,正面反映医务人员高尚情操的影视作品、新闻报道少之又少,按照卫
      生业内管理人士的话说“卫生改革既无理论又无舆论”,而媒体对报道卫生行业个
      别负面事件却热情有加,舆论一直把医院看作是“强势群体”,对患者这个“弱势
      群体”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同情。甚至在只听患者和家属一面之词的情况下,就匆
      忙将矛盾曝光,甚至冠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读者的眼球和观众的视线,从而增
      加卖点和增加收视率。一方面媒体舆论对医疗行业不正之风的批评,促进了医疗行
      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尊重医疗客观规律、把医疗活动
      机械化简单化、甚至借机炒作从而激化医患矛盾的倾向,有意无意地在本来就紧张
      的医患关系火上浇油,使本已倾斜的舆论天平倒向患者,造成了全社会对医疗行业
      十分不利的舆论导向。一些手机短信这样描述医生:“医生分两类,一类是图财,
      一类是害命”:“强盗只能抢光你身上的财富,医生却能抢光你一生的积蓄”:
      “医生越来越像杀手,见死不救,草菅人命;杀手越来越像医生,出手麻利,不留
      后患”———如此语言,字字如刀,尖刻之极,严重损害了医务人员的整体形象,
      伤害了医务工作者的自尊和感情,并且已经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和医疗行为产生了负
      面影响,对救治病人和医学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后果。
      
          其实,任何一个群体的构成都呈橄榄形,两头小,中间大。极端好和极端坏的
      部分处于两端,大部分处于中间,医生这个群体当然也不例外。一位医生在网上留
      言:非典期间,媒体把医生称为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是白衣天使。非典之后,医生
      不仅恢复了原先的“大白狼”,还进一步发展成了“白衣恶魔”。我们不祈望媒体
      把医务人员形容成“天使”,更不祈望比喻成“救世主”,因为天使不食人间烟火,
      医务人员只是凡人,没有救世的能耐。媒体啊,不要等到“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时
      候才再来美化我们吧!
      
          面对医生的呐喊,媒体是否应该反思:媒体正在引导社会建立一个怎样的医疗
      环境?怎样的医患关系?这对社会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